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内镜在慢性胃炎中检出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方法:对102例慢性胃炎的内镜观察和病理检查的比较分析。结果:在慢性胃炎中内镜诊断萎缩性胃炎14例,其病理结果中6例为萎缩性胃炎,8例为浅表性胃炎;内镜与病理符合率仅为42.9%(6/14例);内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而病理诊断为萎缩者15例,内镜漏诊率为14.7%(15/102),内镜与病理不符合率为22.5%(23/102)。结论:单一内镜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率偏低,优化内镜下活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远志 《海南医学》2007,18(5):110-111
目的 探讨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提高胃镜诊断CAG的水平.方法 对50例中重度CAG的胃镜下诊断及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 病理诊断中重度CAG33例,轻度CAG10例,正常6例.肠上皮化生27例,异型增生31例.中重度CAG的胃镜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肉眼符合率为67.35%.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比较,胃粘膜的各种表现对CAG的阳性预测值均达到80%以上,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对CAG阳性预测值接近90%,其阳性率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各种胃镜下表现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在95%以上.黏膜变薄等表现对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阳性预测值均较低在70%以下,灵敏度及特异度在30%以下.黏膜粗糙不平颗粒样改变对IM及异型增生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2.85%和83.33%,特异度也均在70%左右.结论 中重度CAG的胃镜下诊断符合率较低,但是通过对胃镜下表现的认识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检查适应症的放宽,以及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目前对于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许多医疗单位已不强调每一例患者均进行活体病理学检查而直接依赖胃镜下判断。但对胃镜下判断的“萎缩”或“浅表”尚有疑问。本文通过与病理学检查的对比,评价胃镜下判断慢性胃炎“萎缩”的可靠性。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997年9月~12月份在本院胃镜诊断为CAG或CSG的连续患者400例。使用纤维胃镜检查200例,男105例,女95例;年龄46.43±11.56岁。使用电子胃镜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龄47.12±12.15岁。 1.2 方法:用OLympus XQ 20型纤维胃镜和Olympus XQ 230型电子胃镜检查。检查者均为本院主治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160只Wistar大鼠自由饮用0.1%氨不8周造成实验性慢性胃炎。实验分预防和治疗两部分进行观察,预防组于诱发胃炎的同时用20%胃康,维霉素水溶液2ml隔日灌胃。治疗组于饮用氨水8周后,每日分别用30%胃康,维霉素水溶液2ml灌胃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分别取胃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现在认为慢性胃炎的实质是,胃粘膜的上皮遭到反复损害之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了改建,并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且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所见的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有的学者将胃炎临床表现分为下列类型:①浅在型:无临床症状,经  相似文献   

7.
有资料显示,成年人80%以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在各级医院消化科门诊中,因慢性胃炎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也很高。因此,掌握对慢性胃炎的诊治方法至关重要,而准确的诊断是正规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内镜下表现、诊断价值及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同时期内镜诊断为CAG的90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对比内镜描述与病理结果。结果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相比较,两者符合率为72.2%(65/90)。结论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CAG诊断的确诊依据,对内镜判断与病理活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病例,应逐一分析原因,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表现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大样本方式进一步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12个月内在我院被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胃窦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共1658例,其中Hp阴性889例,Hp阳性769例,在Hp阴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42.7%),比重度(22.15)多见,在Hp阳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7.5%)比重度(73.2%)少见,随Hp菌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萎缩性胃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慢性胃为浅表到萎缩的演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作用,本文对280例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胃窦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Hp检测(培养病理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分析。结果显露,HP总检出率为63.2%,其中正常粘膜慢性浅一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阳性率分别为26.6%60.8%和76.3%,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HPB是性率随增而增加,CAG的比例1及病变分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延边地区196例慢性胃炎纤维胃镜活检材料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对慢性胃炎分类的看法,并探讨了各型慢性胃炎与性别、年龄、民族、病变分布、非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吕璧华 《浙江医学》1996,18(4):223-224
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普及,碱性返流性胃炎检出率日渐提高。我们从1982年9月以来行纤维内镜检查6000例,检出碱性返流性胃炎143例,检出率为2.38%,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并就其病因和诊断标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大样本方式进一步了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2个月内在我院被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胃窦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共1658例,其中Hp阴性889例,Hp阳性769例。在Hp阴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42.7%)比重度(22.1%)多见;在Hp阳性病人中轻度慢性炎症(7.5%)比重度(73.2%)少见;随Hp菌量的增加,重度炎症明显增加,轻度炎症明显减少;肠化生和粘膜萎缩在Hp阳性病人中多见,分别为20.2%和10.3%(其在Hp阴性病例分别为14.5%和7.5%)。结论: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它与胃窦粘膜慢性炎症程度及肠化生和粘膜萎缩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冯燕  杨畅  胡东辉 《中外医疗》2014,33(2):13-14
目的探讨CAG的病理检测结果与内镜检测结果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CAG患者50例资料,分别按照文中检测方法进行胃窦粘膜的病理学检测、胃镜检测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H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与统计学比较。结果50例患者中病理与内镜均诊断萎缩者11例(符合率22.0%),两者血管透见诊断符合者7例(符合率14.0%),胃镜下花斑样变化诊断符合病理者27例(54.0%);Hp阳性者(共35例)中肠上皮化生者为24例(68.6%),活动性炎性者为8例(22.9%),显著高于Hp阴性者检查结果(P〈0.05)。结论对CAG患者的胃镜诊断价值较低,最终通过病理性诊断才能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5.
内镜介入治疗疣状胃炎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介入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胃镜诊断明确的168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给予内镜介入,术后给予抑酸及抗Hp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抑酸及抗Hp治疗。1个月后复查胃镜,观察镜下病变的形态学变化;幽门螺杆菌(Hp)转阴;以及腹痛、烧心、反酸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疣状隆起消失率95.80%,对照组38.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p转阴率治疗组96.42%,对照组93.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缓解率治疗组98.00%,对照组68.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疣状胃炎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安全、有效、可靠,临床症状缓解迅速。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形态与组织学改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绍琼  简春晴 《医学综述》2008,14(5):790-79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在胃镜下可见黏膜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这些表现能否反映胃黏膜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前病变更值得重视。为了探讨其胃镜所见及活检组织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文章对近3年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镜下所见与病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老年慢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胃炎(C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352例老年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进行相关性对照研究?结果:内镜下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NAG)225例,萎缩性胃炎(CAG)127例?与病理诊断比较,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98.67%,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66.93%?多项内镜表现同时存在对病理诊断的相关性(85.50%)显著提高?结论: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可信度较高,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缺乏足够的相关性,但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且多项内镜表现同时存在时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目前内镜下的诊断尚不能替代黏膜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液组织胺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56例慢性胃炎病人和10例正常人的基础和五肽胃泌素刺激后的胃液组织胺分泌量,结果表明慢性胃炎病人的基础胃液和基础胃液组织胺分泌量与实证分型有关。五肽胃泌素刺激后各分型组胃液组织胺分泌量与正常组相似,但胃液分泌量脾虚、肾虚、气虚滞热和气虚瘀热都明显低于正常,提示这4型病人在刺激情况下胃粘膜血液循环和分泌功能明显下降。同时发现慢性胃炎中医各分型病人胃液组织胺对胃液分泌的效应均呈下降趋势,这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考核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直肠类癌术前行内镜检查,确诊者4例;直径小于1cm的直肠类癌8例,仅1例伴淋巴结转移,选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局部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直肠不典型类癌3例,直径均大于2cm,均有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伴肝转移,选用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手术进行治疗。结论内镜检查是术前诊断直肠类癌的重要手段。直肠类癌的大小、病理类型、浸润程度与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疾病诊断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宫颈疾病患者220例,均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 经TCT检查显示宫颈上皮异常,其中,134例(60.9%)为ASCUS,12例(5.5%)为ASC-H,47例(21.4%)为LSIL,27例(12.3%)为HSIL.220例经病理诊断83例正常/炎症,28例非典型挖空细胞,52例CINⅠ,47例CINⅡ/Ⅲ,4例鳞癌,6例腺癌.两种方法的LSIL诊断符合率为68.1%(32/47),对HSIL的符合率为66.7%(18/27).结论 TCT技术对于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以及宫颈癌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其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组织学诊断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对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