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 回顾本院20例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一般资料、临床特点、检查方法 ,总结经验.结果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本院以食道闭锁、肛门闭锁最常见,临床特点有呕吐、腹胀、胎粪排出延迟及便秘、黄疸等.均需依靠腹部X线、消化道造影、剖腹探查确诊.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系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了解其特点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是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
周凤霞  赵玉霞 《河北医药》2012,34(21):3234-3236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表现、胃镜检查等确定消化道出血原因,并对症治疗。收集患儿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胃镜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较其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ECT、肠镜、HP,钡餐检出率最低。肠套叠、胃溃疡是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在患儿中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因(P<0.05),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无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和季节分布特征,该病临床检测手段多样,需根据患儿病灶部位以及检测手段阳性检出率等相关情况综合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消化道大出血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2种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差异较大,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往往因出血量大、出血原因不明和出血部位不能确定而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随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的不断更新发展,介入器材微导管、超滑导丝及弹簧钢圈等的开发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在诊治消化道出血中的优势越来越显著。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消化道出血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症,通常多表现为冷汗、心慌、头晕、休克等症状[1,2],尤其是急性大出血患者,若不能及时给予诊断与治疗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当前在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方式主要有内窥镜、消化道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尤其是核素显像诊断方式对于慢性间歇性出血、小肠出血或出血量较少等情况有着良好的诊断效果[3,4]。本研究针对消化道出血核素显像的临床价值与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4年5月辽宁抚顺矿物局总医院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的测定结果.结果消化道出血与急性心肌梗死均为临床重危症,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病死率明显升高,其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血管平滑肌收缩,冠状动态痉挛、狭窄有关,消化道出血时其急性心机梗死的表现易被认为由消化系统原发病所致,从而被忽视.结论应注意动态观察其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H2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组织胺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CMD)、雷尼替丁(RAN)、法莫替丁(FAM)等.随着临床应用增加发现其不良反应较为复杂.为了合理使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消化道溃疡,现将其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理和治疗原则。方法174例脑出血病人中选择34例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例,对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时间、部位和出血量进行研究。结果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平均为脑出血后5.4天。4例少量出血;28例中等量出血;2例大量出血。临床采用常规止血、降血压、降颅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9.5%,死亡率为67.6%。结论消化道出血与原发脑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关。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受损是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消化道出血。其死亡率与脑出血相关而与消化道出血不相关。临床应有效治疗脑出血,应用H_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好转出院47例,死亡13例,其中死于脑疝4例,心力衰竭、呼衰以及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与消化道出血有直接关系者9例.结论 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预后不良,是病重的信号,消化道出血最直接的表现是呕血、便血和血红蛋白降低.当脑卒中患者出现上腹胀感、频发呃逆、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及意识障碍加重等因素,应考虑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9.
张华金  刘宁 《中国医药》2013,8(10):1517-1518
氟尿嘧啶(5-FU)是临床应用最广的抗代谢类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等的治疗,其疗效和不良反应都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和自身差异。本文汇总5-FU疗效及不良反应预测的方法及标志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诊治消化道异物。方法对1991年7月至2010年11月经胃镜诊治的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术前准备,方法及技巧等。结果 49例消化道异物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成功治疗36例消化道异物。结论经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异物,术前准备、无痛插管技术及操作技巧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消化性出血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通过胃镜、肠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胶囊内镜、剖腹探查等进行病因诊断。上消化道出血111例(61.66%);下消化道出血69例(38.33%);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肠道息肉和炎症性病变。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因素、多样、复杂,需通过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病因分析及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Meckel憩室,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者常因其并发症而就诊,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故术前及时作出正确诊断有一定困难。而Meckel憩室并发消化道出血时因原发病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其反复发作出血临床上亦较多见,由于诊断困难,常常延误治疗。本文就我院最近确诊为Meckel憩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1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424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检查手段,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分析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2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及检查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281例位于上消化道,143例位于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37.1%),其次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7.4%)及肿瘤(15.7%),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溃疡性结肠炎(24.5%)和肿瘤(21.0%),胃肠镜仍是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在胃肠镜阴性的病例中,以手术及小肠镜诊出率最高。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下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溃疡性结肠炎占首位,应加强小肠镜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徐晓燕  倪晓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2):100-100
随着肝病的传播.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和原发性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消化道出血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及危重疾病,其大出血时死亡率较高。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内镜下止血、手术及药物治疗。本文简要综述评价近年来国外学者对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各类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王学东  姜鹏  顾娟 《淮海医药》2000,18(1):46-46
铜绿假单胞菌即绿脓杆菌(Pseudomons aeruginosa PA),早在1872年由Schroeten命名,其广泛存在于患者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也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其临床菌株作血清学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实践方式。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是否需要预防消化道损伤进行充分合理的评估,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预防消化道损伤,及对其生活方式、饮食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临床药师通过有效干预,对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结论:在临床实践中,临床药师通过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实施,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并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伴随疾病与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对比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诊断治疗的7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与同期的53例非老年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和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呕血黑便、上腹痛等,伴随疾病主要有:冠心病、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原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肿瘤等。结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是导致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并存其他疾病是影响其治疗效果,死亡高的的关键因素,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碱式硫酸铁溶液是临床治疗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有效药物,由于其配制方法较一般液体药剂复杂,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程度不易掌握,且有毒性有害气体逸出,故在临床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中药用于改善化疗所致消化道副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中药用于改善化疗所致消化道副作用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探讨其作用机制,并提出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临床上大多数化疗药物均会引起癌症病人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消化道副作用,最终导致恶性营养不良及恶病质,直至死亡,而中药方剂在调理消化道功能紊乱方面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