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冰  袁伟  樊洁 《山东医药》2012,(30):61-62
目的观察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母外翻的疗效。方法用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母外翻55例(99足)。截骨用微创高速磨钻,根据术前母外翻角(HVA)、第1跖第2跖间角(IMA)、近侧关节面固有角(PASA)、胫侧籽骨位置(TSP)设计手术方案,确定截骨的方向、角度及截骨外移量,然后行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矫形、Herbert钉内固定。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截骨处切口在12周内愈合,截骨骨远端未见骨坏死。跖骨远端内侧疼痛消失,第二跖骨头跖侧疼痛1例缓解不明显,余均消失或缓解。未出现术后转移性跖骨痛,无医源性母内翻发生。术后HVA为4°~20°,平均13.1°;IMA为5°~10°,平均7.1°;PASA为0°~10°,平均4.2°;MPD为-2~3 mm,平均0.2 mm;TSP分级6级72足,5级22足,4级5足,平均5.68级。术后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99足中疗效为优89足,良8足,差2足,优良率98%。结论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母外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坶)外翻的疗效.方法 用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坶)外翻55例(99足).截骨用微创高速磨钻,根据术前(坶)外翻角(HVA)、第1跖第2跖间角(IMA)、近侧关节面固有角(PASA)、胫侧籽骨位置(TSP)设计手术方案,确定截骨的方向、角度及截骨外移量,然后行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矫形、Herbert钉内固定.结果 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截骨处切口在12周内愈合,截骨骨远端未见骨坏死.跖骨远端内侧疼痛消失,第二跖骨头跖侧疼痛1例缓解不明显,余均消失或缓解.未出现术后转移性跖骨痛,无医源性(坶)内翻发生.术后HVA为4°~20°,平均13.1°;IMA为5°~10°,平均7.1°;PASA为0°~10°,平均4.2°;MPD为-2~3 mm,平均0.2 mm;TSP分级6级72足,5级22足,4级5足,平均5 68级.术后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99足中疗效为优89足,良8足,差2足,优良率98%.结论 跖骨远端截骨联合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坶)外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正>踇外翻好发于女性,老年病人多发,是指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1]。其治疗方法多样,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症状、畸形程度及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夹角(IMA)等影像学指标决定[2],对于9°IMA16°的轻中度踇外翻,临床报道多采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如Chevron截骨或单纯  相似文献   

4.
王显军  王智  张建中 《山东医药》2011,51(42):21-23
目的观察外翻足的病理形态,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外翻畸形患者(外翻组)121例(211足),足部外观正常、无任何不适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9例(35足)。两组均摄负重位足部正位X线片,测量外翻角(HAV)及第1、2跖骨间角(IMA),用二维坐标系对各解剖标记点进行定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外翻组的趾向外侧发生明显偏斜,近节趾骨基底中点在HAV〈50°时无变化、HAV〉50°时则发生外移,外翻组的第1跖骨头内移。外翻组的第1跖骨基底中点及内侧楔骨远端关节面的内外侧标记点较对照组的相应点在足纵轴方向远离第2跖骨基底。结论 外翻足有其特殊的病理形态,其发病机制为第1跖骨内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股骨远端外侧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 13例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患者,均行股骨远端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股胫角、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特殊外科医院(HSS)评分、双下肢长度差、膝关节Stevens分区,评价手术效果。术后12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13例患者术后6个月股胫角变大、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变大、膝关节活动度大、膝关节HSS评分高、双下肢长度差小(P均<0.05)。术后12个月13例患者Stevens膝关节分区下肢机械轴均位于±1区。术后12个月13例患者均骨折愈合,其中切口延迟愈合1例、钢板刺激髂胫束1例。骨折愈合率100%,不良事件发生率15.4%。结论 股骨远端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创伤性膝外翻畸形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严重外翻畸形以往多采用Keller手术或跖趾关节固定术 ,但这两种术式不适用于前足明显增宽者 ,且不能矫正第 1跖骨的抬升、旋前畸形 ,术后第 2跖骨头下痛性胼胝难以解除。我们于 1995年 7月至 1999年 10月采用改良Keller手术并联合第 1跖骨基底截骨术治疗老年严重外翻畸形合并前足增宽患者 18例 ,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本组 18例患者 ,男 6例 ,女 12例 ,年龄 6 0~82岁 ,平均 (70± 8)岁。双侧 8例 ,单侧 10例 ,共计 2 6足。所有患足均为平足、第 2跖骨头下痛性胼胝、前足增宽并伴有跖趾关节半脱…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旋转Scarf截骨在中重度(母)外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中重度(母)外翻畸形患者33例(51足)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改良旋转Scarf截骨的方式治疗,比较手术前后X线片上(母)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及籽骨位置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情况。结果 术后IMA、HVA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籽骨位置较术前改善,末次随访AOFAS、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改良旋转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母)外翻畸形矫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中,应用[足母]短伸肌腱修复供足第1跖骨深横韧带,以减少术后供足并发症。方法 在55例拇指再造术中自体55例健康足(55足)为术前对照组(A组);19例(19足)为本手术组(B组)。36例(36足)为常规手术组(C组)。术后随访1a,应用单足足跟抬起站立试验与抬起次试验评价供足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足足跟抬起站立试验B、C两组比较P〈0.05(χ^2检验),单足足跟抬起次数试验B、C两组比较P〈0.05(q检验)。结论 应用[足母]短伸肌腱修复第1跖骨深横韧带能够改善术后供足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足母]短伸肌腱修复供足第1跖骨深横韧带是一种简单、快速、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卫华  黄雷 《山东医药》2010,50(44):30-31
目的探索使用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微创截骨、快速矫正畸形、髓内针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的新方法。方法共治疗膝关节内外翻畸形8例患者,其中胫骨平台骨折后内翻畸形4例,股骨髁外翻3例和股骨髁内翻1例,术中仅对1例行自体髂骨植骨,其余病例均未植骨。术后即开始膝关节非负重功能锻炼。结果患者截骨端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平均矫正角度为14°,术后双下肢力线片的胫骨近端内侧角或股骨远端外侧角与健侧对比相差约3°。结论外固定架临时固定、微创截骨、快速矫正畸形、最终使用髓内针或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容易调节、精确矫正畸形、固定稳定和无需植骨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干骺端内翻或外翻畸形的一种可靠方法 。  相似文献   

10.
踇外翻是足部常见疾病,通常双侧发病,随着年龄增加,踇外翻患病率有增加趋势,65岁老年人患病率为12%~56%,女性多发,男∶女为1∶15~1∶19。踇外翻的发生发展与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其中遗传因素最为明确,调查显示50%~9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踇外翻患者外观上表现踇趾外翻,有时伴踇趾旋前,第一跖骨内收;当穿较窄或表面较硬的鞋子时,第一跖趾关节内侧会受到挤压和摩擦,形成踇囊炎、踇内侧皮神经炎,导致该处红肿、疼痛;重度者穿任何鞋子都会疼痛,不能步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踇外翻患者表现为踇外翻角及第一、二跖骨夹角( IMA)增大,根据踇外翻角的大小将其分为轻度(15°~30°)、中度(30°~40°)及重度(40°以上)[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近来因踇外翻畸形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我们对踇外翻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行抗结核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随访时脊柱后凸角、神经功能情况、ESR、VAS评分、植骨融合情况。结果3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65~289(232.5±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1000(518.1±66.0)mL。随访时间为6~36(26.4±5.2)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无结核复发。9例脊髓损害患者中,8例完全恢复,1例恢复至FrankelD级。术前脊柱后凸角为20.7°±4.2°;术后3个月为8.9°±2.2°,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为8.6°±2.0°,较术后无明显丢失(P〉0.05)。术前VAS评分为(5.7±1.1)分;术后3个月降为(1.0±0.2)分,与术前比较P〈0.001;末次随访时为(0.8±0.2)分,与术后比较P〉0.05。患者术前ESR为(45.6±17.9)mm/h;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ESR均恢复正常,为(11.2±4.5)mm/h,与术前比较P〈0.001;末次随访时为(7.2±2.3)mnl/h,与术后比较P〈0.05。术后1a所有患者的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能较好地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的植骨,神经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胫骨近端反旋截骨术在严重胫骨外旋畸形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R)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例严重胫骨外旋畸形的患者(8个膝关节)行初次胫骨近端反旋截骨术和TKR,术前及术后1 a评定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标准( HSS)得分和膝关节功能得分,随访2 a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后膝关节HSS得分分别为(29.25±7.80)、(69.63±15.35)分,膝关节功能得分分别为(43.13±16.86)、(72.38±8.72)分,两两比较P均<0.05。随访2 a,均无明显假体不适感和近远期手术并发症,均无需行关节翻修术。结论胫骨近端反旋截骨术用于严重胫骨外旋畸形患者TKR中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孙水  U.Malzer  P.Schuler 《山东医药》2003,43(30):15-17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截骨方法进行了改良,通过截骨厚度的测量和临床随访对改良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改良股骨截骨模板,股骨后髁截骨厚度增加3mm。对81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的各项截骨厚度进行测量,分为膝内翻和膝外翻两组,对截骨厚度和假体厚度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平均随访27.1个月。结果:81例患者的屈膝间隙和伸膝间隙平均截骨厚度均小于假体厚度。膝内翻和膝外翻组间除股骨后内侧髁截骨厚度外,各项测量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膝内翻组内侧屈伸膝间隙截骨厚度和假体厚度差异最大;膝外翻组外侧屈伸膝间隙截骨厚度和假体厚度差异最大。术后关节活动度良好,仅7.4%病例存在轻度屈膝不稳,无中、重度不稳。结论:本文对股骨截骨模板的改良是可行的,增加3mm的截骨厚度不会出现过度截骨和屈膝不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增涛  孙文海  仇申强  胡勇  朱磊  吴昊 《山东医药》2010,50(18):104-104
用一个[足母]趾甲皮瓣或[足母]趾甲骨皮瓣再造手指,趾甲会全部或大部缺失,术后[足母]趾外形明显改变。2003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双侧[足母]趾甲骨皮瓣拼合移植再造手指15例(15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比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内侧皮质骨缺损,已获得内侧柱支撑重建时植骨与非植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06~2016-02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46例,均完整随访。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61~92(72. 1±3. 68)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1例,四部分骨折15例。46例均为肱骨近端内侧粉碎性骨折且复位过程中合并该处骨缺损,将46例分为植骨组20例,非植骨组26例,两组均通过内侧支撑螺钉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对比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肱骨头内翻角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46例患者获得术后14~41(19. 8±2. 4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植骨组、非植骨组Constant评分分别为(76. 0±7. 9)分、(75. 5±6. 5)分,VAS评分分别为(2. 7±0. 8)分、(3. 1±1. 1)分,肱骨头内翻角平均分别为(0. 7±1. 2)°、(1. 2±1. 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 00%(3/20)、19. 23%(5/26),以上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4. 6±2. 4)周、(16. 2±2. 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当肱骨近端内侧粉碎性骨折、骨缺损或内侧骨皮质难以复位时,通过内侧支撑螺钉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无需植骨即可获得稳固的固定,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前行和倒走时的足底压力变化,探索倒走可能存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58例,女66例,年龄(53±11)岁。同期检测健康体检者83名,男40名,女43名,年龄(51±13)岁。采用足底压力测试与分析系统将足底分为10个区域,通过测定前行和倒走时两组足底峰值压力和冲量,了解足底压力分布特点。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前行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在第1、3跖骨(M1、M3)、足跟内侧(HM)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升高,以M3区为最高[左足:对照组为(16.5±2.0)N/cm2,糖尿病组为(21.9±5.0)N/cm2;右足:对照组为(18.2±2.8)N/cm2,糖尿病组为(19.4±4.4)N/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2.31,均P〈0.05)]。(2)前行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在第1趾(T1)、第1~5跖骨(M1-M5)、足中部或足弓(MF)、HM、足跟外侧(HL)区双足的冲量升高,以M3区升高最明显[左足:对照组为(50±11)N·S,糖尿病组为(87±21)N·s,右足:(62±15)比(84±19)N·S,t=-16.24、-8.60,均P〈0.05]。(3)与前行时相比,倒走时糖尿病组患者在T1、第2—5趾(12-5)、M1、MF、HM、HL区峰值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在M3区峰值压力却显著减小[左足分别为(22±5)、(12±5)N/cm2,右足分别为(19±4)、(15±6)N/cm2,t=15.10、5.61,均P〈0.05]。(4)与前行时相比,糖尿病组倒走时双足T1、12-5区的冲量增大,以T1区明显[左足分别为(54±18)、(81±16)N·s,右足分别为(29±11)、(75±18)N-S,t=-11.85、-23.90,均P〈n05];而双足M2、M3、M4区的冲量小于前行时同样部位的冲量,以M3区尤为显著[左足分别为(87±21)、(61±18)N·s,右足分别为(84±19)、(59±18)N·s,t=9.82、-9.63,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前行时足底峰值压力、冲量分布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异常,而倒走可明显改善其足底受力情况,缓解前足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第2、3MTPJ脱位13例,均为女性,年龄45~80(平均62)岁,共计22个MTPJ。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手术采用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前后采用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对治疗进行临床评估。结果跖骨平均截骨短缩长度为(4.23±1.98)mm,截骨平均愈合时间为6w。术前跖骨头下均有胼胝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胼胝痛均减轻。术后MTPJ解剖复位21个;MTPJ脱位复发1个;术后足趾软组织坏死1例。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静脉血栓及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VAS评分、压痛指数、AOFAS评分术前及术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足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强  王平凡 《山东医药》2009,49(3):43-4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足部损伤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获得CT轴位图像,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结果本组足骨正常5例,跟骨粉碎性骨折8例,跟骨粉碎性骨折后致慢性骨髓炎、骨质疏松4例,距骨骨折5例,骰骨骨折2例,楔骨骨折4例,跖骨骨折4例。MPR+VR联合处理得到的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MPR及轴位断层图像(P均〈0.05)。结论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图像质量高,有利于足部骨折的诊断,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部分椎弓根椎体内截骨矫形术对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椎间孔内径的影响。方法采用部分椎弓根椎体内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20例,术前及术后7d均行CT检查,测量脊柱旁矢状位重建后椎间孔上下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及椎间孔面积。结果术前椎间孔上下径为(23.80±2.27)mm,上前后径为(11.63±1.61)mm,下前后径为(11.67±1.35)mm,横截面积为(63.15±4.34)mm^2;术后分别为(22.50±1.76)、(12.95±1.34)、(11.84±1.12)mm及(57.43±3.54)mm^2。手术前后上下径、上前后径比较,P均〈0.05。结论部分椎弓根椎体内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可使患者椎间孔上下径缩小、上前后径扩大。  相似文献   

20.
韩晓锐  白希壮 《山东医药》2009,49(24):42-43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骨道位置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确定术中骨性定位标志。方法选取26例PCL重建术后患者,依据术后MRI显示的胫骨骨道出口中心位置分为3组,第1组胫骨骨道出口中心位置在胫骨后髁间凹上缘,第2组在胫骨后髁间凹中央,第3组在胫骨后髁间凹下缘。对所有患者进行Lysholm评分及应用Kneelax3进行PCL重建术后功能评定。结果三组Lysholm评分分别为(78.1±5.08)、(79.2±3.74)和(87.9±5.13)分;Kneelax3测定术后屈膝90°胫骨后移结果分别为(5.29±1.03)、(5.0±0.83)和(2.6±1.02)mm。结论胫骨后髁间凹下缘为最佳的胫骨骨道出口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