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治疗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针对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创伤大、失血多、技术要求高等问题进行技术改进,并评价改进后技术的优缺点。方法11例患者采用传统经腹膜外入路即常规程序作为对照组,16例选择采用改良“L”形胸腰联合切口(经第11~12肋胸膜外一腹膜后入路)及改进程序。比较2组间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7例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技术改进后术中平均出血量450mL,手术操作时间平均119min,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7cm.。随访4-13个月,平均9.6个月。术后无截瘫加重,脊柱序列正常,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无假关节形成和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获1级以上恢复者达94%。结论该技术改进具有切口短、出血少、手术创伤较轻、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胸腰椎侧前方手术入路Z-plate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胸腰椎侧前方手术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Z-plate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68例.结果 本组获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术后神经症状恢复率为90%;168例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等.结论 经胸、腰椎侧前方手术入路Z-plate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有效恢复了脊柱的前、中柱的稳定性,彻底清除了来自椎体前方的致压物对椎管内脊髓或马尾神经的压迫,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5年9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192例,对其中34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者采用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男25例,女9例;年龄18-56岁,平均34.2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5例,L111例,L28例,L35例,L42例,L4,51例。Maged分型:A3型12例,B1型2例,B2型2例,C1型12例,C2型4例,C3型2例;ASIA分级:A级7例,B级10例,C级8例,D级6例,E级3例。有神经根损伤症状3例。患者取侧卧位,先行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系统临时固定。同体位下再行损伤节段的前路减压支撑植骨,对于骨折脱位者前后协同复位。复位满意及减压彻底后,后路椎弓根钉系统适度加压抱紧前侧支撑植骨,一次完成减压、复位与固定,重建三柱稳定性。结果手术时间180-320min,平均230min。出血量900-2400ml,平均1200ml。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的24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1级或1级以上。6例出现肋间神经损伤症状,保守治疗后好转。32例随访6-60个月,平均13个月。X线和CT片显示减压和复位效果满意,与术后比较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未见断裂及松动。结论 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可充分发挥前路与后路手术各自的优势,一次完成减压、复位与固定,为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经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随访5年以上的胸腰椎单节段爆裂型骨折68例,随访时间5~13年(平均8年)。68例均于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末次随访时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其中18例于末次随访时行CT检查。结果(1)术前有不完全性神经损伤者随访时有90.3%(28/31)恢复Frankel分级1级或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者无明显恢复。腰痛按Denis评分,P1 41例,P2 24例,P3 3例。(2)内固定螺帽、螺钉松动各1例,螺钉折弯2例,螺钉折断7例,8例未及时取出内固定者2例出现切口破溃渗液。(3)与术前相比伤椎前缘高度平均矫正30.5%,Cobb角平均矫正5.8°。矫正度丢失以伤椎上方椎间隙为主,其次是下方椎间隙;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丢失1.9%,中部6.0%。(4)伤椎高度丢失和塌陷以椎体中部最重,CT显示88.9%(16/18)的患者伤椎椎体内存在空隙,且与上方椎间隙延续;伤椎复位后可呈“杯状”畸形。(5)伤椎上下方椎间隙较术前退变狭窄,甚至消失;5例Cobb角大于20°者3例有腰痛,其中1例还有轻度神经受压表现;椎间隙退变狭窄与腰痛无相关性。结论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伤椎高度和生理曲度;但存在术后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  相似文献   

5.
侧前方减压AF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寻找一种确实有效的固定及减压方法,观察其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作用。方法:经椎板切除,侧前方减压,AF钉系统固定撑开病椎使之恢复生理弯曲及高度,再行后路横突间及小关节突植骨。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未见脊柱失稳,内固定无松动,后弓角无加大。15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经椎板切除,侧前方减压术,AF系统内固定植骨同时进行,既重建了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高度,又充分减压可获得脊髓神经功能最大改善,后路植骨可有效保持后柱稳定。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临床上很常见。近年来,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因其有减压彻底、融合率高、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及内固定不易失败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所接受。本院2005年7月~2009年6月采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胸腰锥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知情同意分为两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47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45例.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获满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好转;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和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入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炸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椎体后缘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上下椎体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 随访4-30个月,平均6个月,神经功能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植骨块全部融合,椎管容量扩大,无骨片残留。结论 该术式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采用经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男19例,女5例;年龄24~53岁,平均38.3岁.经后路单侧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重建前中柱并行椎弓根钉内周定.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片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9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20 mL.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其中2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植骨均获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固定节段椎体间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伤椎Cobb角矫正为15°~ 28°,平均21.7,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短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减压彻底及脊柱三柱即刻稳定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一期或二期经胸膜外或腹膜后入路,前路彻底减压,取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结果 27例均获随访,时间9~36(16.4±6)个月。椎间植骨均获成功。随访期间未见后凸畸形复发或加重,无断钉;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直接彻底,脊柱稳定性可靠,可获得神经功能的最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逐渐成为创伤脊柱外科的常见病。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前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往往需要行侧前方减压。自2000年6月以来,对68例此类患者应用胸膜外-腹膜后入路行椎体侧前方减压、植骨、Z型钢板(Z-plate)内固定术,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21~60岁,平均为39.4岁。致伤原因:坠落伤37例,车祸伤25例,压砸伤6例。损伤节段T105例,T116例,T1224例,L131例,L22例。手术时间:伤后4d3例,5d6例,6d10例,7~10d44例,10d以上5例。Frank…  相似文献   

12.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AF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6 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 AF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了 3个月~ 3年的随访 ,脊柱后凸角由原来的平均 2 8.7°,变为 3.5°,4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断裂 ,脊髓神经功能及椎体高度恢复。结论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复位确切 ,固定可靠等优点 ,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路间接减压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症状伴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间接减压内固定治疗35例无神经损伤症状伴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记录椎管占位率、椎体压缩率、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无感染、断钉、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 d及1年Cobb角、椎体压缩率、椎管占位率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年与术后3 d Cobb角、椎体压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椎管占位率较术后3 d减小(P<0.05)。结论 对于无神经损伤症状伴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通过后路间接减压内固定复位椎管占位骨折块并通过后期的椎管重塑,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后入路固定侧前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后入路固定侧前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5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采取后入路AF固定后,探查并侧前减压。结果 37例AF固定、撑开恢复脊柱序列后脊髓仍受压,患者伤椎椎体前高与正常椎体前高比值为术前0.49、术后0.95、随诊0.81,伤椎椎体后高与正常椎体后高比值为术前0.89、术后0.98、随诊0.95,Cobb’s角术前26.2^。、术后3.4^。、随诊8.7^。。结论 单纯后路固定、撑开借助后纵韧带张力使骨块间接复位,起到椎管减压作用是不彻底的,常需手术探查直接减压,并采用骨块按压复位数术,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改良后入路环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后入路不同方式的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结果36例平均随访26个月,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4°,术后平均10°;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55%,术后平均10%.33例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改良后入路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诸多优点,可做为治疗新鲜爆裂骨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前路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路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32例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并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32例随访6~20个月。平均植骨愈合时间3.5个月。神经功能根据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分级为:术前A级4例、B级5例、C级12例、D级8例、E级3例;术后:A级3例、B级3例、C级2例、D级3例、E级21例,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前路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具有良好的减压、固定效果,手术操作简单,植入方便。  相似文献   

17.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3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8例。骨折节段—单椎体骨折:T101例,T114例,T1213例,L118例,L211例,L32例;双椎体骨折:T12与L16例,L1与L23例。结果平均随访13.5个月,按Frankel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1级以上。影像学检查比较,未发现明显的矫正度丢失。植骨块位于中央、己融合,无假关节形成及內固定失败。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更彻底、更安全,能较好地重建前中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几种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12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才,随机分组,分别应用Harrington、Dick、RF、DRFS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观察神经恢复及骨折复位内固定情况。结果:经平均4年8个月的随访,Harrington、Dick、RF、DRFS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均有明显的复位固定作用,RF和DRFS在矫正后突畸形、恢复病椎高度上较Dick、Harrington更好,神经功能恢复上无明显差异。结论:RF和DRFS复位固定效果上优于Dick、Harrington,在临床应用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注入固骼生或异体骨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3组。均行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内植入固骼生(A组)或异体骨(B组),并与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固定(C组)比较,于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临床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及影像学观察伤椎体高度、矢状位指数(SI)。结果手术后1年患者伤椎体高度A组(0.96±0.03)、B组(0.95±0.03)高于C组(0.85±0.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年伤椎矢状位指数(SI)分别为8.12±1.80、9.47±3.63、18.67±3.84,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A组VAS评分(1.41±0.67),C组为(1.33±0.67)低于B组(2.50±0.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2个月时C组VAS评分(1.60±0.77)与A组(0.71±0.42)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1.06±0.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植入固骼生或异体骨结合胸腰段脊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预防手术后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伤椎植入固骼生还能减轻腰背疼痛。固骼生可作为伤椎的良好植入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指征、临床疗效。方法经前路椎管减压、复位矫形、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融合器联合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0例,伤后7~10d手术。结果20例获3~18个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Frankel分级:A级1例无恢复;B级恢复到C级2例,D级1例;C级恢复到D级5例,E级2例;D级恢复到E级9例。术后摄片示椎管减压充分,后凸畸形完全纠正。3个月后植骨融合。结论选择性行前入路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融合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新鲜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择期手术失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