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省200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莉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376-377,375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的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2001-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4 918例,死亡246例,年均发病率为1.128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563/10万;乙脑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年份波动较大,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保山市、昭通市、文山州、普洱市和红河州等,发病季节性明显,6-9月为流行季节,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云南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显著成效,但个别年份发病率波动较大,仍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隐患,但发病率有所波动,在边境一线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乙脑的威胁仍然存在,应继续加强防控措施。今后几年应采取疫苗常规免疫和季节性突击接种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西1990~2007年流行件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0~2007年全区乙脑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07年共报告乙脑病例7 839例,死亡600例,年均发病率为0.9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7/10万,年均病死率为7.65%,1990~1998年发病率较高,年均发病率为1.29/10万,1999年后发病率明显降低,1999~2007年年均发病率为0.62/10万;疫情以散发为主,偶有局部暴发疫情.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年度发病率波动较大,局部暴发流行的威胁仍存在,应继续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3.
2003~2007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广西近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评价乙脑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今后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7年乙脑疫情数据、采取的防控措施和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广西共报告乙脑病例1 334例,死亡91例,报告发病率为0.28-0.73/10万,死亡率为0.01~0.06/10万,病死率为3.05%~7.63%.除2006年外,其余年份乙脑发病率均在0.5/10万以上,其中2006、2007年分别在乙脑防控重点县(市、区)采取以乙脑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防控措施,2006年乙脑报告发病率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56.69%,下降到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乙脑发病率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07.14%,与近5年平均发病水平基本持平.结论 乙脑重点防控县(市、区)的划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落实乙脑重点防控县(市、区)乙脑疫苗的突击接种和应急接种对控制乙脑流行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乙型脑炎(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对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1987-2019年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资料, 并利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分析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甘肃省乙脑报告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1987-2019年甘肃省乙脑年报告发病率平均为0.448/10万, 甘肃省将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 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水平变化量为-2.223/10万(t=-2.90, P=0.007), 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斜率变化量为0.082(t=2.87, P=0.008), 乙脑报告发病率的斜率为0.071(β1+β3=0.071)。结论乙脑疫苗在甘肃省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但仍出现了乙脑暴发。甘肃省应及时调整乙脑疫苗的免疫策略, 继续重视儿童青少年疫苗接种, 加强成年人群特别是甘肃省东南部农村地区成年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三明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明市1955—2012年乙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55—2012年全市累计发病5 760例,年均发病率4.79/10万,年均死亡率0.7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965—1974年,共报告4 130例(71.7%);自然流行、疫苗试点推广和计划免疫3个时期的平均发病率和平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各县区年均发病率在7.82/10万~16.66/10万间,农村年均发病率(2.29/10万)高于城区(2.1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分布,7~8月占91.4%。1990—2012年间男女病例数比例为1.63∶1;0~14岁儿童占95.0%,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64.7%)。结论开展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乙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黔东南州乙脑的流行规律及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5-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5-2010年乙脑发病391例,发病率为1.59/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91.56%的病例集中在6-8月。年龄以<10岁的儿童为主,占81.8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以散童和学生为多。结论黔东南州自2006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从江、凯里等县市发病率还较高,因此黔东南州乙脑预防工作不容乐观,要采取疫苗接种、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降低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时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同时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52年以来乙脑疫情资料,按照乙脑自然流行期(1952-1978年)、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79-1986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87-1990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1991-2007年)四期分析乙脑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乙脑疫苗接种率、病例免疫史、病例及媒介监测等资料,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海南省不同时期中以乙脑自然流行期年均发病率最高为7.12/10万,死亡率0.89/10万;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年均发病率最低为0.11/10万,死亡率0.01/10万.海南省于2002年开始建立乙脑监测系统以来,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标本采集率达到92.8%,确诊病例发病率波动在0.05/10万~0.2/10万之间,确诊病例中86%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2004-2007年乙脑疫苗年均保护率为95.69%.海南省媒介密度高,宿主动物中猪乙脑感染率从4月持续到10月呈上升趋势,个别监测点感染率高达99.3%,媒介密度和宿主动物感染呈反向曲线分布.结论 海南省应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保护易感儿童,降低乙脑发病率.控制流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56-2018年阆中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6-2018年阆中市乙脑疫情数据、工作报表,根据乙脑疫苗免疫发展历程,将1956-2018年划分为疫苗使用前阶段(1956-1970年) 、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阶段(1971-1988年) 、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阶段(1989-2007年 ),扩大免疫规划阶段(2008-2018年 )4个阶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脑的发病和死亡变化情况。结果 1956-2018年阆中市累计报告乙脑2234例,死亡2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4 /105,死亡率为0.58/105,病死率 12.71%。 各阶段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7/105,8.78 /105,1.47 /105和0.38/105,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趋势=1470.20,P<0.001)。病例年龄以1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6.91% 。季节以7~9月为发病高峰,占93.29%。2004-2018 年病例疫苗接种史无及不详儿童占77.41%。结论 近年来,阆中市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免疫儿童仍是乙脑发病的高危人群,仍应加强以预防接种为主,主动监测和健康教育,防蚊、灭蚊、环境卫生治理爱国卫生运动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甘肃省及河西走廊地区乙型脑炎(乙脑)疫区变迁趋势,探讨甘肃省乙脑重点防控区及河西走廊地区乙脑疫情特征.方法 利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8-2010年疫情资料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局部地区调查,分析1980年开始使用乙脑疫苗前后甘肃省乙脑发病率和疫区地理分布变化及河西走廊地区乙脑疫情.结果 1958-1980年,甘肃省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65/10万;1980年开始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到2010年,发病降至0.13/10万,未出现乙脑较大流行;发病率较高的县(市、区)分布于甘肃省陇南市、天水市和平凉市,发病趋势与全省平均发病趋势基本一致,是甘肃省乙脑防控的重点地区;1958-1980年,河西走廊累计报告乙脑病例88例,年均发病率为0.13/10万,1981年以来,仅张掖市甘州区报告1例非本地发病乙脑病例;2011年8月调查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区、市)县级以上医院的住院病例,共发现疑似脑炎病例587例.结论 甘肃省在使用乙脑疫苗后,乙脑发病水平明显降低,东南部地区是甘肃省乙脑重点防控区,河西走廊是否存在乙脑病例尚需进一步调查并进行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0.
疫苗应急接种对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东省 2 0 0 3年开展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对控制乙脑流行的效果。方法 制定乙脑疫苗应急接种方案 ,分析乙脑疫情和疫苗接种反应情况。结果 共下发 736 4 82 1人份乙脑疫苗用于应急接种 ,各地报告接种 5 35 5 0 4 3人 ,报告接种率为 96 4 9%。 2 0 0 3年的乙脑流行高峰较 1998~ 2 0 0 2年流行高峰提前 1个月结束 ;接种反应监测系统只收到 2起乙脑接种反应的报告。结论 广东省 2 0 0 3年开展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取得了较好效果 ,结果表明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脑流行的有效措施 ,疫苗接种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 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0年河南省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ELISA方法检测病例血液或脑脊液乙脑病毒IgM抗体.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乙脑3099例,发病率波动在0.39/10万~ 1.08/10万,发病趋势呈波动性下降;信阳、南阳、洛阳3市为高发区,其发病数占总病例的60.12%;7-9月为流行高峰,占93.26%;全省发病以0~ 14岁为多(83.61%),洛阳市≥15岁年龄组发病升高明显(57.63%),与全省≥15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相比,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0.0341,P<0.05);全程接种乙脑疫苗的占4.95%,非全程接种的占15.28%,无疫苗接种和接种史不详的共占79.77%;实验室确诊病例占42.98%,临床诊断病例占45.95%,疑似病例占11.07%.结论 河南省乙脑病例的分布呈现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差异的特点.乙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有待规范,病例实验室诊断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合山市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探讨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合山市2006—2015年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合山市共报告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8种4029例,死亡10例.甲肝、破伤风、麻疹和乙脑的年均发病率在0.08/10万~2.68/10万之间,呈低水平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1.47/10万和11.73/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肺结核和乙肝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1.96/10万和100.13/10万,且以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主,成年人的肺结核和乙肝分别占全人群发病的97.90%和93.95%.结论 合山市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控效果良好,应继续保持高水平的接种率和对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13.
常豫红  陈航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08-1610,1613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1993~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年共报告乙脑1563例,死亡5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1.85/10万、3.58%,各年度均为散发。2000年以前,年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上升,2000年以后,发病率从4.08/10万(2000年)波动下降至0.32/10万(2008年);病死率从7.94%(1998年)下降为0(2008~2010年)。从流行特征看:7~9月高发(占92.39%),8月为最高峰;10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93.09%);古蔺、叙永、江阳区为历年高发地区(占68.20%),年平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2007~2010年个案资料显示,有免疫史者重型和极重型发生率较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要低。结论近10年泸州市乙脑防控成效显著。在流行季节前开展适龄儿童乙脑疫苗接种为有效防控措施,贫困县和边远农村仍为重点防控地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1990—2012年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情况及2008年将流脑疫苗(MenV)纳入免疫规划后接种情况,为预防控制流脑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资料及病例资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1990~1999年广西共报告流脑病例1232例,年平均发病率0.28/10万,死亡病例177例,病死率为14.36%,2000—2012年共报告流脑病例159例,年平均发病率0.025/10万,死亡病例28例,病死率为17.61%。广西2008~2012年A群流脑疫苗(MenA)第1针与第2针接种估算率分别为39.48%。116.94%和12.99%~108.15%。A+C群流脑疫苗(MenA+C)第1针与第2针接种估算率分别为19.50%-95.64%和10.16%.61.85%。2008~2012年报告的19例流脑病例中,有MenA免疫史的1例,有MenA+C免疫史的2例。2008~2012年广西接种MenA及MenA+C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报告病例分别为135例和31例,发生率分别为21.58/100万和8.64/100万。结论广西流脑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流行菌群复杂。流脑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但MenA+C估算接种率较MenA低。应继续做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各项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博白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及发病因素,为制定乙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1999-2005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5年博白县报告乙脑病人140例,其中1999年84例、2004年38例,发病率分别为6.03/10万、2.54/10万,其余年份呈低水平散发;病例均于5-7月发病;2-7岁发病123例,占87.86%;有乙脑疫苗免疫史的40例,占28.57%。2000-2005年的56例中,30例既往接种过乙脑疫苗但当年未接种。[结论]博白县乙脑流行季节较早,在预测可能流行年份提前对低年龄儿童进行乙脑疫苗普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乙脑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系统和乙脑监测系统报告数据,分析深圳市宝安区1990-2007年乙脑流行特征.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1990-2007年共报告乙脑病例59例,死亡7例,乙脑年发病率为0~0.664/10万.乙脑发病集中在6-7月,占总病例数的86.40%;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9岁病例占86.40%;2003年以来的病例中66.60%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预防控制乙脑应以抓好乙脑疫苗常规免疫接种为根本,建议每年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重点做好农村和城郊地区的防蚊灭蚊工作,同时加强实验室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贵州省197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71-2010年的乙脑发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贵州省1971-2010年乙脑报告发病率0.61/10万~18.96/10万,呈下降趋势,2004-2010年下降较为明显,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脑发病季节性明显,8月达到高峰;仍以小年龄发病为主,1990-2010年15岁以下儿童病例占89.9%~97.8%;1971-2003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安顺市、铜仁地区、遵义市,2004-2010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黔西南州、毕节地区和遵义市.2007-2010年目标儿童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比例分别为89.7%、80.0%、81.7%和72.3%.结论 贵州省2004-2010年乙脑防控效果明显;免疫接种未改变乙脑发病的季节性和年龄分布.应进一步加强乙脑监测,提高乙脑常规免疫及时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考虑通过强化免疫来提高目标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率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广西1986~2005年20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防控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对1986~2005年全区乙脑传染病疫情报告和2004、2005年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年以来,我区乙脑每年都呈现一定的发病率水平,1986~2005年共发生乙脑病例10 263例,死亡961例,发病率为0.43/10万~2.46/10万,死亡率为0.03/10万~0.26/10万,病死率为4.74%~17.51%。全区14个市中,乙脑疫情以河池、玉林、百色、贵港、钦州5市为重,5市乙脑发病占发病总数的58.48%。每年5月乙脑疫情开始上升,5~8月为流行季节,6~7月为发病高峰期,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7.73%,散居儿童占67.00%。结论广西是全国乙脑发病高危地区之一,学龄前农村散居儿童发病死亡较多;季节性突击接种乙脑疫苗不能有效控制乙脑流行,农村学龄前散居儿童是乙脑疫苗接种的盲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2007-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病例定义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汉中市2007-2013年乙型脑炎监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汉中市2007-2013年共报告乙型脑炎58例,报告年发病率波动在0.34/10万~0.03/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0.21/10万,病死率3.4%,2009年出现流行高峰,发病率达0.49/10万,2010年后下降。病例散发在全市的10个县区农村,以洋县、宁强居多,各占总病例的24.14%。发病季节集中在7~9月,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和学生为主,其中,1~6岁占56.9%,7~15岁占20.7%。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79.3%,其中≤15岁以下儿童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56.9%。病例临床分型极重型占10.4%,中、重型各占36.2%,轻型和未分型病例各占8.6%,这些病例中有2例死亡,其余经治疗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 2007-2013年汉中市乙脑发病趋势呈波动性下降,地区分布广,病例多散发于农村15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与未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全有关,因此切实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扎实开展乙脑病例监测,在高发地区及农村进行重点控制,是降低汉中市乙型脑炎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计免时期不同阶段和免疫规划时期疫苗可预防的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等4种传染病流行趋势,评价免疫规划对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所发挥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978-2010年漳浦县4种中传染病疫情资料和1990-2009年接种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8-2010年4种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计免时期第1阶段(1978-1985年)4种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最高(130.47/10万);免疫规划时期(2001-2010年)年平均发病率最低(0.35/10万),年均发病率相比下降99.7%,发病数减少6 546例。1990-2009年脊灰、麻疹和百白破疫苗的接种率均在90%以上。结论规范预防接种,提高接种质量,保持高接种率,扩大疫苗接种品种和范围,是控制相应传染病流行的最好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