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郭涛荣 《新中医》2005,37(2):81-8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组成,主治阴阳失调之男子遗精、梦交、少腹弦急、目眩发脱等证。笔者临床用本方加减治疗其他病证,疗效颇佳,现举验案4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学平 《新中医》2022,54(6):22-26
《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是久经临床重复验证的效方,经方的变通应用,当以准确把握病机为前提,不能执方不变。抵当汤者,瘀热互结之病机为其应用的依据;半夏厚朴汤者,其病机在气滞痰凝;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凡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者,皆可辨证灵活运用。故抵当汤治抗磷脂综合征、半夏厚朴汤治干燥综合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产后风湿,均为“谨守病机,辨机论治”而用经方之明证。古方今用,活法在人,或用其方,或师其法,或取其意,辨机施治,加减有度,不拘古今之病名,开辟新用途,可提高复杂难治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介绍导师对绝经前后诸证病因、病机之见解,认为阴阳失衡导致诸脏腑功能紊乱为病机之所在,治疗以调和阴阳为重点,方证结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使机体阴阳达到新的平衡,执简驭繁,效果颇佳,附验案1则,并谈临床跟师治病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4.
介绍严兴茂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怪汗的临床经验。严兴茂认为,怪汗由阴阳失调、阳浮于外、阴泄于表所致。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具有调和阴阳、潜阳敛阴之效。方证相应,可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辨治:或加引经药物,常以汗出部位立法;或合方而用,治其兼证;或加收敛止汗之品,加强敛汗之功;或加滋阴助阳之味,加强扶正固表之效,灵活运用,以收捷效。  相似文献   

5.
<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组成,具有调补阴阳、潜镇固摄的功效。原方主治条文为:"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中桂枝汤能调补阴阳,正如尤怡《金匮心典》中引徐彬  相似文献   

6.
介绍吴清明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的经验。对和法的基本认识进行了阐述,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肝郁气滞,气血不畅,神不安则不寐;营卫不从,阴阳失调,昼不精夜不寐。治疗当和解枢机,畅达气血,神安则寐;调和营卫,阴阳乃和,昼精夜寐。临证常用小柴胡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  相似文献   

7.
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临床主要用于心率失常、失眠、心血管神经症等治疗,运用该方治疗疾病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上的应用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的方剂简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下简称桂甘龙牡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阳虚所致的烦躁不安、心悸、乏力、心胸憋  相似文献   

8.
一、虚劳病的病机和治法有何特点?小建中汤和桂枝龙骨牡蛎汤方的异同何在?虚劳病病机的特点是重视阴阳两虚。这是因为虛劳病乃是由五劳、七伤、六极所导致的慢性衰弱性疾病。多由脏腑的阴虚或阳虚开始,病至后期或严重时,可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从而导致阴阳不相协调,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金匮》所说的虚劳病,虽然在病机上重视阴阳两虚,但实质上还是偏于阳虚的一面,所以在治法上以甘温扶阳为特点。虚劳病是由阴阳气血皆不足所导致的阴阳失调、各走极端的病证,证状表现极为错综复杂,与单纯阴虚或阳虚者大有区别,因此治疗不能草  相似文献   

9.
介绍刘敏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性脱发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为阳虚失摄、阴阳失调,方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潜阳固脱、调和阴阳,可通过调节自身免疫、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改善脱发症状.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0.
杜新亮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569-2572
桂枝汤系《伤寒论》开篇第一方,被历代医家推崇,是调和营卫、阴阳、气血的总方,虽药仅5味,而应用范围之广,演变类方之多,实非他方所能及。桂枝汤虽为治疗太阳中风证所设,但其功能不仅仅限于治疗外感病,该方及类方在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中效如桴鼓。柯韵伯誉之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史欣德教授临证擅长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疑难疾病,如小建中汤合保和丸治疗小儿慢性湿疹,桂枝加葛根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肾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临证时不拘泥于中西病名诊断,有是证用是方,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汗证是一种常见的汗出异常的证候。李浩教授认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是汗证的核心病机,据此提出燮理阴阳、调和营卫的主要治则。李教授临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阴阳的关系,明确气机与津液的状态。卫表失司者,予桂枝汤合玉屏风散、牡蛎散为主以固表敛汗、补益营阴;阳虚津伤者,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以固护卫阳、益阳生津;阴不涵阳者,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益营和卫、潜阳固阴;营卫倾移者,予二仙汤加减以阴阳双调、温阳敛汗;上焦郁热者,予栀子豉汤加减以开郁清热、宣通津液;少阳气郁者,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疏利气机、固涩敛汗。附验案 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2.
王健教授用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眩晕、耳鸣、自汗、手麻不用等内科杂证,体现从痰、瘀治疗该类疾病的学术思想。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如《医宗金鉴》谓"以错杂之药,而治错杂之病也"。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中医药》2015,(6):47-48
<正>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方,具有解表和里、调补阴阳之功效,被历代医药方家誉为"群方之冠"。桂枝汤类方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来的一组方剂,包括桂枝新加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习《伤寒论》,认真学习历代医家对桂枝汤类方的应用经验,临证揣摩,学有所悟,并以桂枝汤类方辨证治疗产后病,常常获效。现略举数例。1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身痛  相似文献   

14.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皮肤出汗异常多的疾病,为当今社会常见多发疾病。文章仅从桂枝加附子汤入手浅谈中医对多汗症的治疗,内容包括多汗症诊治概况、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多汗症经文记载、方义解析、临床病例应用等。中医认为多汗症是由于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包括自汗、盗汗。多汗症病机总属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不离虚、实二纲。中医治疗多汗症多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西医学者则认为多汗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系统发出过多、过强的兴奋刺激,通过乙酰胆碱令汗腺大量分泌汗液而造成多汗,西医治疗方式多种,但效果欠理想且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中医不乏关于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多汗症的经文记载。桂枝加附子汤组方为桂枝汤加附子一枚,其中炙甘草的用量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至三两,使炙甘草、桂枝、芍药等比配伍,具有调和营卫,扶阳固表,复阳敛液之功效。临症之时,不应局限于汗证、痹病、痛证等,应遵循“治病求本、异病同治”中医之精髓,病虽有异,究其辨证,凡符合阳气虚弱、阴亦不足,表证未除之病机者,皆可大胆运用此方。  相似文献   

1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为"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曾用此方治疗以下疾病,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健  康凯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0):454-45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应用举隅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255400)孙东健,康凯关键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阳痿,失眠,低热,劳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方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原为治疗阴阳两虚、营卫失调所致的遗精、梦交等证所设,笔者以...  相似文献   

17.
调气活血抑邪汤是孙光荣教授治疗疑难杂证的基础方,孙老认为无论以何种方法辨证论治,表里、寒热、虚实、都离不开阴阳这一总纲,但归根结底,阴阳最终还是离不开气血,气血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病因和基本病机。黄芪、人参、丹参组成的调气活血抑邪汤气血并调,使气血活,升降畅则阴阳平衡而何病之有?临床用之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8.
韩立新 《新中医》2004,36(9):69-69
笔者在临证中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多种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病证,屡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桂枝龙骨牡蛎汤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均有广泛应用,通过分析桂枝龙骨牡蛎汤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应用该方治疗不寐、心律失常、汗证三个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索该方在临床中的扩展应用及药物加减。  相似文献   

2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 ,其治为 :“……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等阴阳两虚之候 ,其病机为阳不能固摄 ,阴不能内守。遵此病机 ,余常在临证中用该方治疗汗症 ,疗效甚佳 ,现就辨治思路 ,介绍如下。1 揆度阴阳 ,谨守病机 ,探幽求源  汗出一症 ,凡经临床 ,均可遇到 ,大凡对于典型证候 ,自不待言 ,悉投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之类 ,加煅龙牡、麻黄根之品 ,皆可获效。然而临证却有投之不应者 ,值得深思。汗之源实属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 ,上输于肺 ,经肺气之宣发布散外达皮毛 ,泽荫脏腑。当其在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