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培诊治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文霞 《四川中医》2005,23(10):10-11
李培主任医师诊治脾胃病,认为其病因以脾胃虚弱,肝气犯胃,寒邪客胃多见;病机为脾胃虚衰,寒热错杂为主;其治疗特色是顾护胃气,升降并用,治脾宜温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病范畴。本文介绍李培教授对本病中医病机的认识,及临床辩证要点、用药经验、验案举例,从而探索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培诊治慢性腹泻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王朝富 《光明中医》2008,23(12):1922-1923
李培主任医师擅长脾胃病的治疗,根据泄泻以湿为本的基本病机自拟肠炎方治疗慢性腹泻。认为慢性腹泻的脾虚湿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三大证型均可加减使用本方,并且十分注重对本病不同伴有症状的药物选择。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胃脘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关。急性胃炎起病急骤,邪气盛;慢性胃炎通常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诊断需依据临床症状、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为40%-60%,近年来已被认为是溃疡病和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介绍李培教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经验。李培教授立足于现代医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并结合四川地域特征,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虚挟湿是其主要病机,治以健脾化湿为主,以清暑益气汤加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正>苗发启主任医师,山东省五级师承教育项目第五批省市级指导老师,山东省菏泽市名中医,其从医30余载,博采众长,临证经验丰富,擅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笔者从师3年,获益良多。现将吾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介绍如下。1辨证施治注重调和脾胃、肝脾平调、清热祛湿1.1调和脾胃、注重升降:脾胃学说源于《黄帝内经》。纵观历代医家,张仲景之"顾护胃气"思想,李东垣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论点的提出,均受  相似文献   

7.
李培主任医师擅长脾胃病诊治。本文总结李培对气滞型便秘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创制的气滞便秘经验方,临床疗效满意,体现了李老师治疗脾胃病的又一特色。  相似文献   

8.
对名老中医李培治疗脾胃病的整体升降思想进行了探讨。李老认为,脾胃升降失常则百病由生,故治疗脾胃病的关键在于恢复脾胃的"升降之机",且治疗不可单着眼于脾胃本身,需从五脏着手,调理整体气机升降来恢复脾胃之气机升降。临证善用柴芍枳草、黄连吴萸、黄连肉桂、柴胡枇杷等药对,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孙闵 《河北中医》2004,26(11):808-808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常因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致脾胃气机郁滞,不通而痛,其治多用疏肝之法。然有久服疏肝理气之剂而效不显者。导师曹志群教授从医20余载,精通医理,融古贯今,认为此种胃脘痛应从肺、从热治,选方百合汤加减,收效颇佳。幸随曹师学习,深受启迪,兹将其应用百合汤治疗此种胃脘痛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少山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经验黄进浙江省桐庐县中医院(311500)主题词@杨少山,胃脘痛,治则浙江省名老中医,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杨少山先生擅长治疗内科杂证。笔者曾有幸随师得诊抄方,现就其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简介如下。1辨证论治笔者整理了1991年4月~6...  相似文献   

11.
李培教授从医四十余年,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造诣深厚,不仅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效如浮鼓,亦擅长从脾胃入手,诊治临床疑难杂症。笔者总结李培教授从脾胃论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与同道共飱。  相似文献   

12.
李培主任医师善治脾胃病,临床治疗慢性胃炎,谨守胃的生理病理,详辨寒热虚实,注重调中,勿忘肝脾,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李广钧教授业医40余载,精研经典,谙熟各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更是精深.其临证功底深厚,疗效卓著,对内科、妇科、儿科等症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尤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 吾师陈伯涛主任中医师,为省名老中医,从事内科临床50余载,尤擅于脾胃病的论治。兹将陈老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简介如次。胃脘痛是中医病名之一,西医多种腹部疾患,皆属于本病范畴。陈师对上述疾病引起的胃脘痛,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效甚捷。如胆汁返流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伴见恶心、口苦、纳少等症,颇似少阳病之“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辨证属胆胃不和。陈师遵仲景“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用大柴胡汤治疗本病,求治胆可以安胃。另加金钱草、广郁金等,以加强利胆之力。曾用本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例,均获显效。对慢性胃炎伴见胃液潴留,见胃脘隐  相似文献   

15.
田元祥 《河北中医》2007,29(4):293-296
杨牧祥,现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兼任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中医诊断教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河北中医》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40余年,擅长治疗咳喘病、脾胃病、脑血管病、慢性肝病等内科疑难病症,研制有"咳喘宁胶囊"、"脂肝泰胶囊"、"脂调康胶囊"、"醒脑启智胶囊"、"中风康"等高效经验方.笔者随师学习3年,亲聆教诲,深感其辨证及遣方用药经验独到.现将其对胃脘痛的理论认识及诊治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德喜是我县已故名老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6 0余年 ,医疗经验丰富 ,尤其是对胃脘痛的治疗用药颇具心得。笔者有幸从师学习 ,兹将其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如下。1 善于组合小方倪某 ,男 ,3 6岁 ,1 988年 2月 2 8日初诊。胃痛宿疾 5年。此次因受凉复加心境不佳而诱发已 3个月。刻诊 :胃脘隐痛 ,时窜及两胁 ,嗳气则舒 ,口干纳可 ,舌苔薄白 ,脉弦细。药用 :木香、郁金、柴胡、元胡、枳壳、乌药、檀香、陈皮各 1 0 g,川楝子、白芍各 1 2 g,百合、丹参各 3 0 g,砂仁、甘草各 4.5 g。每日 1剂 ,水煎服。服药 3剂 ,胃痛即止。原方更进3剂 ,痛未再作。…  相似文献   

17.
<正> 李明皋主任医师是河南当代名医,涉足医林五十余载,既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又有丰富地临床实践经验。1990年业被国家有关部门选定为带徒名老中医之一,笔者曾有幸侍诊近三年,深受薰陶,获益颇多。现仅就业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王友仁主任医师推拿手法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方面论述王老以"呼吸按动法"为主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基本手法及配伍予以总结。结果:王老以"呼吸按动法"为主,配合温中散寒的手法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临床疗效佳。结论:王老认为胃脘痛多因胃腑外感寒邪或脾胃阳虚所致,呼吸按动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运希  师家兰 《光明中医》2010,25(11):1971-1972
<正>胃脘痛系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日常应诊时,占消化科门诊量的十之七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有所增加,临床常见发病证型也有了变化。师家兰老师系豫北名老中医,  相似文献   

20.
从由虚实两端,把握病机;虽痛在胃脘,多与他脏关联;辨病结合辨证,掌握辨证要领;审证求因,灵活施治(探病之源,治病求本;疏调气机,开郁散滞;寒热错杂,辛开苦降;虚实夹杂,通补结合);药疗调养并重,防止病情变化等论述黄穗平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