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thalamicreticular nucleus,TRN)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各6只。灌注固定、取脑包埋、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比较c-jun在各组大鼠TRN的分布情况。结果:眼睛蛇毒组大鼠TRN c-jun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较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TRN c-jun的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腹内侧核(VM)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眼镜蛇毒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M的c-jun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眼镜蛇毒组大鼠VM的c-jun表达增加(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VM的c-jun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9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c-fos和c-jun阳性神经元在上述各组大鼠弓状核中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弓状核c-fos和c-jun阳性神经元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其细胞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弓状核c-fos和c-jun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对大鼠海马CA1区c-fos、c-jun和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镜蛇毒中毒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c-fos、c-jun和BDNF在上述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海马CA1区c-fos、c-jun和BDNF阳性神经元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其细胞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海马CA1区c-fos、c-jun和BDNF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眼镜蛇毒神经毒性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丘脑后核(PO)和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的神经元按其对伤害性刺激的不同反应型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痛兴奋神经元、痛抑制神经元和痛无关神经元。电针“足三里”可抑制痛兴奋神经元的自发及(或)痛诱发放电活动,减弱或消除痛抑制神经元的痛抑制反应,而对痛无关神经元的电活动无明显影响。此工作可能有助于阐明PO和VPL在痛觉传递和整合中的地位以及针刺镇痛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成年大鼠脊神经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8只。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在各组大鼠脊神经节BDNF和c-jun的表达。结果:大鼠脊神经节BDNF和c-jun眼镜蛇毒组细胞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且阳性神经元眼镜蛇毒组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眼镜蛇毒能上调脊神经节BDNF和c-jun的表达,这种表达增加可能与脊神经节损伤的代偿性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共观察41只家兔,引导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痛单位放电,分别刺激额叶皮层、腓神经,电针“内关”透“外关”穴,观察对痛放电的影响。引导痛神经元110个(含痛兴奋神经元95个,痛抑制神经元15个),刺激额叶皮层或腓神经使痛兴奋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痛抑制神经元放电减少,电针两侧“内关”透“外关”穴位后,再刺激额皮层或腓神经,使痛兴奋单位放电抑制、痛抑制单位电活动抑制程度减弱或解除。提示:额叶皮层参与V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强电流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丘脑后核单位放电为内脏痛的指标,观察电刺激腹后外侧核对内脏痛的影响。本研究看到两种抑制效应:一种为腹后外侧核刺激后20~50毫秒内立即出现的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抑制称为即时抑制,另一种为腹后外侧核刺激后几分到几十分钟内发生的长时程的后抑制。提示,腹后外侧核有抑制内脏痛的作用。本实验通过静脉注入印防己毒素拮抗腹后外侧核对丘脑后核的抑制作用,提示此种抑制是突触前抑制。  相似文献   

9.
张学军  何德容 《西部医学》2004,16(4):323-323
立体定向术治疗锥体外系运动障碍 ,是神经外科治疗这类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展。我科自 1991年7月至 2 0 0 4年 3月采用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震颤麻痹 12例 ,获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震颤麻痹患者 12例 ,男 7例 ,女5例。年龄 5 2 - 6 0岁  相似文献   

10.
杨军  沈磊 《医学综述》2014,(14):2616-261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对大鼠海马各区c-fos、c-ju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A组)、小剂量异丙酚组(50 mg/kg,B组)、中等剂量异丙酚组(100 mg/kg,C组)和大剂量异丙酚组(150 mg/kg,D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各区c-fos、c-ju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0.32±0.06,0.27±0.05;0.37±0.07,0.28±0.07),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0.47±0.12,0.41±0.10;0.51±0.14,0.44±0.09);B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0.54±0.11,0.41±0.10;0.61±0.12,0.44±0.12),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0.75±0.24,0.72±0.21;0.82±0.27,0.68±0.17);C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0.87±0.23,0.75±0.18;0.92±0.27,0.72±0.21),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1.07±0.37,1.01±0.32;1.12±0.38,0.97±0.25);D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表达水平为(1.22±0.30,0.96±0.24;1.31±0.34,0.95±0.28),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为(1.43±0.41,1.38±0.39;1.46±0.41,1.31±0.33)。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c-fos、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异丙酚麻醉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显著性升高(P<0.05);海马CA3区未发现异丙酚对c-fos、c-ju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论异丙酚可能通过影响c-fos、c-ju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且此作用部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眼镜蛇毒因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因子(CV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补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体异常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等渗盐水组(对照组)、CCI 等渗盐水组、CCI CVF组。CCI 等渗盐水组和CCI CVF组采用经典坐骨神经结扎术,建立CCI模型,对照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CCI CVF组在坐骨神经结扎后第4d经尾静脉注射50μg/kg的CVF。各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7、11和14 d记录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测定血清和脊髓中补体蛋白C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I 等渗盐水组及CCI CVF组大鼠于术后3 d出现明显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P<0.01);与CCI 等渗盐水组相比,CCI CVF组大鼠在尾静脉注射CVF后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明显减轻(P<0.01),但随着药效的衰减,痛觉过敏又逐渐恢复。和痛阈变化一样,血清和脊髓补体C3水平在CVF干预后显著下降,随着药效的减弱又逐渐恢复,而等渗盐水治疗组无此变化。结论:尾静脉注射CVF具有减轻NPP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作用,补体C3活化状态可能与NPP疼痛和CVF镇痛效应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研究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自发行为和海马区c-fos、c-jun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造成PSD大鼠模型,治疗后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海马区的c-fos和c-jun蛋白表达变化,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大鼠海马区c-fos和c-jun阳性细胞的相对切面面积比和平均目标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氟西汀可增加大鼠水平自发行为 (P<0.05),降低海马区c-fos、c-jun蛋白表达.结论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为PSD的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氟西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及分子生物学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脑卒中后抑郁 (post strokedepression ,PSD)的大鼠模型 ,研究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自发行为和海马区c fos、c jun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 (2VO)造成PSD大鼠模型 ,治疗后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 ,海马区的c fos和c jun蛋白表达变化 ,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大鼠海马区c fos和c jun阳性细胞的相对切面面积比和平均目标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 氟西汀可增加大鼠水平自发行为 (P <0 .0 5 ) ,降低海马区c fos、c jun蛋白表达。 结论 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为PSD的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氟西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及分子生物学异常。  相似文献   

14.
王颖  汤晓飞  郑明  欧阳喈 《吉林医学》2003,24(2):122-123
目的:为了探讨癌基因c-fos、c-jun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选用多克隆抗体c-fos、c-jun,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观察c-fos、c-jun蛋白在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fos、c-jun基因在涎腺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在涎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程度明显低于恶性肿瘤。结论:c-fos、c-jun基因在涎腺肿瘤的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与肿瘤的增殖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涎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其判定其分化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锌对染氟大鼠生精细胞c-fos、c-ju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4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氟组、氟加低锌组、氟加中锌组、氟加高锌组,灌胃染毒6周后处死动物,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氟的含量,用试剂盒检测睾丸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做精于质量分析及睾丸组织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同时检测c fos、c jun、c myc基因蛋白在垂体腺瘤中表达及特点 ,探讨它们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6 0例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两组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 fos、c jun、c myc基因蛋白。结果 c fos、c jun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 myc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 fos、c jun、c myc三者同时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 myc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高表达 ,可能影响其生长及生物学行为 ,c myc可做为衡量垂体腺瘤侵袭性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