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评估TACE联合阿帕替尼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6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标准,纳入115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TACE联合阿帕替尼(联合组)患者29例,单纯TACE患者8...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表达、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与MMP-9浓度、ALT、AST、TBil与PT水平、CD3+、CD4+/CD8+与CD19+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与MMP-9浓度、ALT、AST水平、CD8+均比对照组更低,CD3+、CD4+、CD4+/CD8+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内生存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随访1年与2年内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肝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方案与单独TACE相比,总体安全性好,并可显著改善生存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与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与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肝癌切除术后出现残癌或复发灶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采用单纯TACE治疗的同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AFP水平及生存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7.5%,较对照组(25.0%)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高血压、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AF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2个月随访结束时,对照组生存11例、死亡29例,观察组生存22例、死亡18例,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观察组生存时间尚无法估算,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较单纯TACE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可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的6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生存率,最后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生存期的预后因素。结果61例患者的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33%和16%,中位生存期(m OS)为17.3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为10.3个月。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得出ECOG评分、肝外转移、TACE次数、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阿帕替尼相关手足综合征及阿帕替尼疗程为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ACE联合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独立影响生存期的预后因素为ECOG评分、肝外转移、TACE次数、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阿帕替尼相关手足综合征及阿帕替尼疗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采用载药微球(DEB)- 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37例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根据改良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评估DEB- TACE术后并发症与口服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 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1、3个月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83.7%、80.8%。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1个月,中位的总生存期(mOS)为13.8个月。DEB- TACE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腹痛、肝功能受损等;阿帕替尼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症、继发性高血压等。所有不良反应均未超过3级且可通过对症支持治疗或减少阿帕替尼的服药剂量进行控制。结论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阿帕替尼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种效益较高的治疗方案,且不良反应轻,易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摘要】 目的 评估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阿帕替尼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依据NCI- CTCA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标准评估患者联合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据mRECIST标准分析患者肿瘤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稳定(SD)、肿瘤进展(PD)、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采用SPSS软件对患者随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联合治疗资料完善且符合本研究方案的患者16例。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3~26个月)。TACE术后16(100%)例患者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14(87.5%,95%CI,69.3%~100%)例患者出现靶向药及PD- 1相关并发症,其中6例(37.5%)患者出现3级并发症,包括2例(12.5%,95%CI,0~30.7%)手足综合征、3例(18.75%,95%CI,0- 40.2%)腹泻及1例(6.2%,95%CI,0~19.6%)免疫性肺炎。16例患者中2例(12.5%,95%CI,0~30.7%)CR,10例(62.5%,95%CI,35.9%~89.1%)PR,2例(12.5%,95%CI,0~30.7%)SD; 14例(87.5%,95%CI,69.3%~100%)DCR。中位PFS长达9个月(95%CI, 5.58~13.29个月),中位OS长达 12个月(95%CI,9.04~16.09个月)。结论 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肿瘤控制率高,患者生存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肝癌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87例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前NLR,将患者分成NLR≥2.95组和NLR<2.95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疾病进展时间(TTP)以及生存率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相关因素。结果NLR<2.95组患者的中位OS高于NLR≥2.95组患者(15个月比11个月,P<0.001),同时NLR<2.95组中位TTP较NLR≥2.95组长(7个月比4个月,P<0.001)。对比两组生存率,NLR<2.95组6、12及24个月生存率均高于NLR≥2.95组。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R≥2.95是影响患者OS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HR=2.67,95%CI:1.59~4.50,P<0.001)。结论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前NLR对疗效具有预测价值,治疗前NLR<2.95患者较NLR≥2.95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不良反应、血清VEGF及MMP-9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52% vs. 26.08%,P<0.05);观察组的半年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2.17%和34.78%,对照组为34.78%和21.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8% vs. 8.6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5%,与对照组的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232.54±17.05)ng/ml vs.(233.05±15.23)ng/ml]和MMP-9[(1 857.23±15.31)ng/ml vs.(1883.45±15.42)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VEGF低于对照组[(206.04±13.05)ng/ml vs.(225.36±11.42)ng/ml],MMP-9也低于对照组[(1 604.56±15.25)ng/ml vs.(1 835.21±13.5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TACE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HCC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辅以人工检索国内外关于MWA+TACE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效果对比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符合条件的16篇文献1199例患者纳入分析.Mem分析结果显示:TACE+MWA组1、2、3年生存率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CR和PR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SD和PD低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MWA对于大肝癌的治疗要优于单独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出现迷走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反射者32例,占3.9%,患者出现胸闷,心率、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昏迷及死亡;迷走反射的出现与患者的基础状况、肿瘤部位、动脉的解剖及术者的操作关系密切.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期间,迷走反射可危及患者生命,须充分认识其表现及处置措施,降低迷走反射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经皮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治疗组)135例采用TACE+伽玛刀治疗,B组(对照组)124例采用TACE治疗。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查肿瘤大小,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 259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A、B两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3.7%、50.8%;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5.9%、71.2%、54.1%和82.3%、65.3%、52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优于单纯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术前、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组织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PLC患者TACE术前1d,术后6~8d、32~40d行血清VEGF检测及CT灌注扫描成像(CTPI),得到血清VEGF、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TACE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部分缓解及无变化(PR+SD)组。术前两组血清VEGF及ALP、PVP、H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d两组血清VEGF及PVP较术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HP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2~40d,CR组血清VEG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R+SD组则较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EGF能间接反映TACE术后肿瘤组织微血管及侧支循环生成情况 CTPI能直观和定量反映肿瘤组织TACE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故联合应用血清VEGF及CTPI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对进一步治疗时间、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肝癌80例被分为治疗组(中药联合TACE组,40例)和对照组(TACE组,40例)。两组均于TACE术前24 h、术后1周和4周,检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以及AFP含量,并进行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KPS)比较。结果 治疗1周后,对照组CD3+[(45.26±2.83) vs (50.16±6.31)]、CD4+[(22.65±2.35) vs (27.12±3.36)]、CD4+/CD8+[ (0.85±0.16) VS (1.16±0.27)]较术前降低,CD8+[(32.48±6.21) vs (27.36±5.64)]及CD4+CD25+[(12.65±5.12) vs (9.15±3.6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46.55±3.94) vs (49.33±3.12)]、CD4+[(23.13±2.72) vs (25.53±2.52)]、CD8+[(25.26±3.52) vs (27.69±5.13)]、CD4+/CD8+[(1.13±0.39) vs (1.22±0.16)]及Treg细胞[(10.36±5.62) vs (8.20±2.25)]较治疗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96±1.32) vs (6.21±3.42)],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测定及KPS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联合TACE可以更好的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葡聚糖微球联合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液运用于肝脏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中的60例患者采用葡聚糖微球(Sephedex,G-50, 300~500 μm)联合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液行灌注化疗栓塞术,而对照组中的60例患者只采用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液行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 2组插管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后的肿瘤最大直径缩小平均值实验组为(4.4±1.4) cm,对照组为(1.8±1.0) cm;治疗总缓解率实验组为70%,对照组为30%;甲胎蛋白(AFP)降低值实验组为(33.2±15.2) μg/L,对照组为(10.4±9.8) μg/L.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在TACE术中运用葡聚糖微球联合多西紫杉醇碘化油混悬剂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现能显著提高疗效,因此该方法在临床推广运用中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 入组的5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联合调强组(治疗组n=30例)与TACE组(对照组n=2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早期肿瘤反应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期(mST)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的早期肿瘤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0.0%对34.4%,P=0.043);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PFS(mPFS)分别为260 d和195 d(P=0.006),mST分别为468 d和431 d(P=0.195).治疗组出现2例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经20余天积极护肝治疗后好转.结论 TACE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可增加肿瘤早期反应率,延长肿瘤PFS,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穿刺病理或影像学诊断的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1次TACE术,术后2周复查增强CT,对碘油沉积欠缺的区域在CT导向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查甲胎蛋白(AFP)、增强MRI或CT评价肿瘤体积缩小及坏死情况,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52例 (56个病灶)手术均获得成功。TACE术前病灶最大径为(12.7±2.7)cm,射频术后1个月病灶最大径为(6.1±1.9)cm,肿瘤大小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缩小(t=14.416,P<0.05)。TACE术前AFP值为(4156±689)ng/ml,射频术后1个月为(256±178)ng/ml,AFP值明显下降(t=39.485,P<0.05)。其中完全消融(CR)26例,大部分消融(PR)21例,稳定(SD)4例,进展(PD)1例,总体有效率为90.4%,12个月生存率为92.3%。结论 TACE联合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肝癌动脉期螺旋CT表现,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69例行至少3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技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疗效及预后随访,并与术前螺旋CT动脉期血供分型对比分析.根据术前动脉期肿瘤CT强化程度,将其血供分为富血供型(均匀强化型+不均匀强化型)和乏血供型(强化不明显型+无明显强化型).根据随访CT肿瘤大小改变、碘油沉积情况及有无新发病变,将近期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结果 69例中,近期有效27例,近期无效42例.在富血供中有效26例,无效14例;而乏血供中有效仅1例,无效为28例,富血供患者近期疗效优于乏血供(χ2=40.481,P<0.001).同时近期有效者的生存状况亦优于无效者(χ2=22.39,P<0.001),其6、12、24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30%,89.89%,50.24%和80.95%,45.28%,10.65%.结论 原发性肝癌动脉期血供CT分型与TACE术后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利用动脉期螺旋CT表现进行原发性肝癌血供评估,有助于临床预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