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携带125I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64例,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I粒子支架分为两组:普通支架组(A组)28例,125I粒子支架组(B组)36例.125I粒子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PS)和肿瘤形态适形综合布源.比较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困难改善率、支架通畅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生存期.结果 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及短期吞咽困难缓解率均为100%;12个月内B组患者食管支架通畅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比A组平均高约13 769.57元;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B组均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安全有效,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费用较普通支架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估胆道125I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经皮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40例,单纯胆道金属裸支架植入7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胆道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两组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通畅时间分别为(8.93±3.28)和(6.59±3.14)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2.12±6.28)和(9.02±4.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及肝内病灶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胆道125I粒子支架作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可行,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125I粒子捆绑支架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晚期食管癌采用^125I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方法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装有^125I粒子源的硅胶管捆绑在食道支架的表面,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布情况进行布阵。在透视下将支架置入食管。结果:12例患者共使用50粒^125I粒子源,3个月随访吞咽困难分级均为3级,无血象改变、气管食管瘘发生。结论:^125I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易杀灭肿瘤细胞,控制病变,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 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者顺利置入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术后患者吞咽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支架置入4h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流食,吞咽顺畅,其中4例感胸痛,2例有少量出血,2例有异物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是一项新的技术,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的正确护理,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要】 中晚期肝细胞癌(HCC)因失去手术机会常采用多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方式。随着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发现125I粒子对于中晚期HCC的肝内病灶、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病灶等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关PD-1、CTLA-4、TIM-3等ICI治疗中晚期HCC的研究也日趋完善。二者联合在调节肿瘤微环境、更大程度激活免疫效应、降低肿瘤耐药性方面发挥了较大优势,尽管目前有关二者协同应用的报道较少,但其前景仍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确诊为MOJ的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DSA下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术,并植入自膨式胆道裸支架及125I粒子条。评价治疗效果、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情况。 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疗效评价中显效18例,有效9例;1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前、术后CA199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截止随访日期,17例患者死亡;支架通畅时间为(10.1±3.2)个月;高位和低位梗阻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10个月。结论?经PTCD行支架及125I植入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种安全、有效,能迅速解除黄疸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管癌是常几尢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机会。食管支架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食管癌造成的食管狭窄的治疗,临床应用表明食管支架可以有效地解决患者的吞咽困难,但普通支架对肿瘤本身无任何治疗作用。^125I粒子食管支架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在扩张食管的同时对肿瘤进行近距离的放射治疗,从而达到解决患者吞咽困难和抑制食管肿瘤的双重目的。现对^125I粒子食管支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携带放射性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高龄中、晚期食管癌的初步疗效.方法 总结2009年9月 - 2010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食管支架治疗的43例中、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自愿接受125I粒子支架分为A、B两组.A组为125I粒子支架治疗组,18例;B组为普通支架治疗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比较125I粒子气管支架与普通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梗阻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狭窄行支架置入的患者46例,其中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置入24例,接受普通气管支架置入22例。主要分析指标为总生存时间(OS),次要指标为技术成功率、气道狭窄程度、症状缓解、安全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55 d(全距,15~270 d)。 两组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支架置入后,125I粒子支架组患者的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3.00下降到0.95,普通支架组由术前3.13下降到0.96(两组手术前后比较,P<0.001)。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125I粒子支架组的患者mOS明显长于普通支架组(156 d比103 d,P=0.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5%比27.3%,P=0.374)。结论?125I粒子气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气道狭窄技术可行、安全,相较于普通气管支架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辅助125I粒子植入器械包联合腹部125I粒子植入防护铅褂在恶性梗阻性黄疸125I粒子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行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术中医师使用自主创新的辅助125I粒子植入器械包(专利号:ZL201620728909.3),术后患者穿自主创新的腹部125I粒子植入防护铅褂(专利号:ZL201620839740.9);对照组患者术中医师采用传统粒子植入手术器械,术后患者穿常规防护铅衣。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医师精确植入1颗粒子所用的时间,术后两种铅衣的辐射屏蔽效果、患者主动防护的持续时间及患者舒适度。采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医师精确植入1颗粒子所用的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974,P<0.001),两组患者穿戴不同铅衣进行放射性防护后间隔0 m距离、0.5 m距离时的辐射携带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m=1.449,t0.5m=0.08633,P均>0.05)、两组患者主动穿防护铅衣的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6,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2.193 , P<0.05 )。结论 辅助125I粒子植入器械包联合腹部125I粒子植入防护铅褂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125I粒子支架植入患者中,可提高医师手术工作效率,减少受粒子辐射的照射时间,可提高患者主动防护辐射的依从性及舒适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肺穿刺活检、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肺癌,其中鳞癌13例,腺癌8例,转移性肺癌9例。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肺癌的三维图像,计算出^125I粒子植入的数量和剂最分布率,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80~130Gy。中位植入粒子35颗(8~83颗)。结果30例患者术后1、3、6、12个月随访,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7~18个月),6、9、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0.0%、23.3%,随访至12个月肿瘤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4例,无变化(NC)4例,进展(PD)3例,1、3、6、12个月总有效率(CR-4-PR)分别为83%、80%、80%、77%。术后随访发生气胸3例,咯血痰7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人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及该方法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取同时期Ⅱ、Ⅲ期胃癌患者76例,按单纯随机分为根治性手术组(34例,仅行根治性手术,D2、D3术式)和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组(42例,行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治疗).治疗效果分CR(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达1个月以上)、PR(肿瘤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至少1个月)、NC和PD,CR+PR为治疗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随访并计算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根治性手术组总有效率50.00% (17/34),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组总有效率为73.81%(31/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8,P<0.05).根治性手术+1251粒子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0%(26/42)和42.86% (18/42),均高于根治性手术组[11.76(4/34)和0(0/34);x2=19.771和19.094,均P<0.001].2组毒性和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根治性手术+125I粒子植入治疗Ⅱ、Ⅲ期胃癌较单纯根治性手术更有效,能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食管内照射支架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在食管支架上预置125I粒子探索食管内照射支架研制的可行性;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内照射支架的安全性。方法(1)食管内照射支架的研制:用模具以塑料为原料制成刚好装填1颗125I粒子的“弹匣”,并将其缝制在食管支架外周,即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2)动物实验:选择实验用兔36只,分成4组。根据不同的照射剂量将实验组分为3组(单个粒子剂量×2颗粒子):A组22.2 MBq、B组44.4 MBq、C组66.6 MBq;D组为对照组,植入无放射粒子的支架。于术后2、4、8周分别取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兔3只,处死前行食管造影、CT等检查,观察支架、粒子移位情况;支架标本分别行肉眼、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下观察;观察指标包括食管及其周围肺、支气管、大血管的损伤及程度。结果(1)食管内照射支架的研制:125I粒子能被牢固地固定在支架外周,动物实验证明:放射粒子装填方便,支架释放简单,支架释放过程及术后随访未发现125I粒子丢失。(2)动物实验:8周时实验组粒子附近食管壁增厚最明显[A组(4.2±0.3)mm,B组(4.3±0.3)mm,C组(4.5±0.3)mm],与对照组[(3.1±0.1)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内径在上述观察期内实验组、对照组都表现为随时间的延长管腔逐渐变窄,8周时各实验组管腔直径[A组(5.7±0.2)mm,B组(5.6±0.3)mm,C组(5.6±0.3)mm]与对照组[(5.6±0.2)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内实验组支架周围的肺、气管、胸主动脉壁与对照组肉眼、光镜所见基本一致。但电镜下上述器官组织超微结构有轻微损伤。结论捆绑式食管内照射支架的设计、制作是可行的;动物实验表明:临床常用活度的125I放射粒子对食管周围肺、气管及大血管等正常器官组织造成的损伤是轻微的;125I放射粒子对支架引起的增生的食管黏膜无明显的抑制和刺激作用;125I放射粒子长时间植入体内可能对食管平滑肌有刺激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技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作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植入的~(125)I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采用~(125)I粒子活度为0.5~0.8 mCi/颗,相隔1.0 cm植入,避开血管和胰管等周围重要脏器.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60~140 Gy.中位植入粒子36颗(18~68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粒子质量验证.术后1周10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5-Fu动脉灌注化疗,3~4个疗程.结果 全组肿瘤平均直径为4.9 cm.治疗后随访2~28个月,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平均术后2~5 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随访,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14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7.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Ⅱ、Ⅲ、Ⅳ期粒子植入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10.9及7.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8%、62%和70%、41%、0.其中5例合并肝转移患者,则同时行动脉栓塞治疗.3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4颗粒子迁移到肝脏内.在随访过程中未见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胰瘘及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微创治疗方法,粒子治疗后联合化疗药物动脉灌注治疗,有望提高疗效,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例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癌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通过影像学手段观察近期疗效,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复查20例植入粒子后3个月以上患者的CT影像,其中,完全缓解15%(3/20)、部分缓解55%(11/20)、无变化30% (6/20),总有效率为70%,并发气胸15%(3/20)、咳少量血痰20%(4/20).随访时间3~18个月,1例术后5个月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待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SA透视下行经皮经肝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11例接受125I粒子支架治疗,15例接受普通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变化、支架通畅率及生存期。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1年125I粒子支架通畅率明显优于普通支架(P<0.05)。普通支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3.8个月,平均生存期4.3个月,粒子支架组中位生存期7.1个月,平均生存期9.1个月,粒子支架组优于普通支架组(P<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能明显提高支架通畅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I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RIAC)对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其中接受I粒子植入联合RIAC(A组)90例,单纯RIAC(B组)68例,全身静脉化疗(C组)98例,观察3组治疗方式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总生存率(OS)。结果治疗后1个月疼痛缓解率在A、B、C组分别为81.11%(73/90)、50%(34/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4,P<0.01)。治疗后2个月评估疗效,ORR分别为48.89%(44/90)、33.82%(23/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5,P<0.01);mPFS分别为9.5个月、6.9个月、4.9个月,mST分别为13.0个月、10.1个月、7.2个月。A组m PFS和mST均较B、C组延长(χ^(2)=27.638、37.891,P<0.01)。治疗后6、12个月OS,A组分别为86.7%、56.7%;B组分别为75.0%、29.4%;C组分别为59.2%、17.3%。A组患者术后出现粒子迁移7例(7.78%),急性胰腺炎3例(3.33%),未出现新增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与单纯RIAC和全身静脉化疗相比,^(125)I粒子植入联合RIAC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