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 对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01例次TACE治疗.术前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54例介入术后应用头孢呋辛(2.25 g,2次/d)3d,B组45例介入术后不用抗生素.术后观察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体征1个月.对疑似感染病例行血培养检查.参照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认定有无感染.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结果 A组1例诊断为败血症,感染率1.8%(1/54).B组l例诊断为败血症,感染率为2.2%(1/45).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前无感染高危因素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无需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06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肝癌病灶及门静脉癌栓的变化。结果23例肿瘤缩小50%以上,50%以下的有25例,不变的有44例,增大12例。门静脉癌栓14例消失,39例缩小,51例不变。2例术后1周内死亡。结论TACE治疗肝癌并门静脉内癌栓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术(PV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采用TACE联合PVCE以及常规TACE的方法治疗。结果分别于术后1周和1月复查血清甲胎球蛋白(AFP)和肝脏CT。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2组差异有显著性(Ρ<0.05)。2组病例在手术前及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均有变化,但2组之间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4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TACE和PVCE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且疗效优于单独TACE技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外科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先行手术切除,术后行TAI或TACE;28例先行TACE,7天-1月内再行手术切除,术后1—6月内再行TAI或TACE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共行236次TM或TACE,最多者11次,最少者1次,平均3.4次。手术及介入治疗均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先行手术组1~2个月造影残癌者9例(9/41),2年内发现复发病灶18例。先行TACE组手术后近期未发现残余病灶,2年内肿瘤复发为7例。AFP术后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为56例,术后存活率为:半年100%,1年89.3%,2年68.0%,3年57.3%,5年43.8%。结论:术前行TACE有利于争取手术机会和手术根治,防止术后复发。介入治疗和手术结合是提高肝癌整体疗效及病人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后血小板的变化规律。方法: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先行经典TACE术,术后2~4周内行氩氦冷冻消融术(冷冻时间30 min)。总结术前、术后血小板变化规律。结果:TACE术后1周血小板呈一过性轻度下降。氩氦刀术前与术后1周内血小板呈先迅速下降后快速恢复的过程。结论:肝癌行氩氦刀冷冻肿瘤消融术后导致血小板减少与冷冻时间、冷冻针数量及肝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经皮穿刺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术后两周再行PEI治疗。结果:所有的患者三个月内均生存,肿块变小,边界更清楚。结论:TACE结合PEI术是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和临床过程.方法 对1240例患者做TACE 2 680次,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明确胆系异常表现,18例于术后3周~3个月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采用回顾性调查,观察TACE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肝转移性肿瘤TACE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8.8%(13/148),肝细胞性肝癌(HCC)组为0.5%(5/1092).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有局灶性胆管扩张4例、多发性肝内胆管扩张8例、囊性病灶或胆汁瘤6例.3例多灶胆管损伤表现为轻度黄疸,2例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1例于出现黄疸后2周死于肝功能衰竭.4例胆汁瘤合并感染,3例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其中2例死于感染囊腔破入腹腔、继发化脓性腹膜炎,1例治愈;1例仅用抗生素治愈.与胆管损有关的病死率为16.7%(3/18).其余11例无相关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无肝硬变背景的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有肝硬变的HCC患者(P〈0.01);其他高危因素有肿瘤为少血供型(P〈0.01)和用铂类制剂与碘油乳化后做超选择性栓塞(P〈0.01).结论 认识TACE后继发胆管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特别是肿瘤复发.对存在胆管损伤高危因素患者,适当减少碘油乳化的化疗剂(特别是铂类)剂量,有可能降低胆系缺血损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ACE联合p53基因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肝癌患者48例,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先接受TACE治疗,经肿瘤供血动脉注入碘油化疗乳剂,直至碘油完全充填,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组20例TACE治疗1周后,在CT引导下行p53基因瘤内注射。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观察2组患者近期生存情况,影像学随访肿瘤缩小程度等。结果:2组治疗后近期生存情况及影像学随访治疗有效率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p53基因瘤内注射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疗效,为肝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氩氦冷冻在原发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应用氩氦冷冻(AHCS)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新方法。方法 48例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10-14cm,均为富血供。肝功能Child A级38例,Child B级10例。甲胎蛋白阳性40例,阴性8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病例均在TACE后4周实施AHCS治疗。各组术后行病理学、肝功能、肿瘤标记物、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CT或MRI、超声检查。计算肿瘤坏死率采用Cavalieri方法;评价疼痛、生活质量分别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和EORTCQLQ.C30方法。结果 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随访6~14个月,随访率100%。肿瘤平均坏死率TACE为8.07%,AHCS为28.65%。与TACE比较,AHCS后肿瘤标记物下降幅度较大,坏死较为明显。肝功能:与TACE术前比较,TACE术后损害程度较重,持续时间(2周)较长,与TACE比较,AHCS损害轻微,持续时间(1周)较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TACE前比较,TACE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更为明显。AHCS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分布得到纠正。AHCS术后48h,局部疼痛是惟一较TACE重的副反应。结论 对于巨块型肝癌,TACE与AHCS具有治疗协同和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短期内降低肿瘤负荷,近期疗效满意;TACE是抑制肿瘤血管“热池效应”,提高AHCS治疗效果的关键;AHCS术后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肝功能状况,相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14例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2周后CT扫描,根据扫描确定术前计划,计算放射粒子数量,勾画肿瘤区域。结果 14例患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无变化3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70%。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除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疗效,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