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湖南中医杂志》2020,(3):53-53
1)按摩鱼际肺热消。鱼际穴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交际处。它可清肺热、宣肺气,对于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咽痛等有很好的效果。经常按揉鱼际穴,对因内火重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气逆咳喘选尺泽。尺泽穴为肺经合穴,“合主气逆而泄”,因此尺泽穴有很好的降逆平喘作用。尺泽为肺经的子穴,根据子母补泻法中“实则泻其子”的理论,当肺有实证时,便泻尺泽。因此尺泽穴可降逆平喘、清肺热、祛邪毒。尺泽穴位于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挠侧凹陷处,经常按压、拍打尺泽穴对肺脏亩功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尺泽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根据肺经的循行特点以及“合主逆气而泄”的理论, 尺泽穴可调理上焦和中焦气机, 对于上焦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病症, 如 咳嗽、气喘、吐泻应有疗效。实践证明, 尺泽穴对上述病症确有疗效; 另外, 尺泽穴还能治疗急性高热、咽喉肿痛。  相似文献   

3.
浅析合穴     
王苗  罗琼  刘燕婷  毛昭怡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72-973
合穴的治疗作用不拘于腑证,对五脏病也有疗效。位于五脏经脉的合穴有治本经病证的作用,而位于六腑经脉的合穴,依据脏腑的表里关系和经脉的联系原理,六腑的合穴就有治疗五脏疾病的作用。如针刺尺泽治疗肺系病和针灸足三里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合穴还在诊断疾病方面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尺泽穴是手太阳肺经之合穴。根据肺经的循环特点以及“合主逆气而泄”的理论,尺泽穴可调整上焦和中焦气机,对于上焦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病症,如咳嗽、气喘、吐泻应有疗效。实践证明,尺泽穴对上述病症确有疗效;中有,尺泽穴还能治疗急性高热、咽喉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尺泽穴的优势病症与配伍处方,总结其主治特点与配伍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全文、维普中文期刊资源、SinoMed、Web of Science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尺泽在1949年10月1日到2022年6月30日期间的相关资料,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五输穴主治与配伍数据挖掘软件V1.0”及Gephi可视化软件对数据进行复杂网络、复合关联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37篇。尺泽共16种单穴主治病症,优势病症包括支气管炎、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胃肠炎等7种;59种配伍主治病症,优势病症包括脑卒中后遗症、哮喘、肱骨外上髁炎和痤疮等14种。高频腧穴包括合谷、三阴交、内关、足三里和极泉等43穴,配伍经脉以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等为主。复合关联经筛选后得出30条尺泽配伍的腧穴-病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产生了4类7组高频配伍穴类组合。结论:尺泽主治方面主要以腧穴所在部位之肘部疾病、经脉所过部位之肢体关节病症、肺与大肠系及肾系相关脏腑病症等为主,腧穴配伍主要以交接经、表里经和同名经等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6.
鱼际穴首见于《灵枢.本输》,乃手太阴肺经之荥穴,具有清肺热、利咽喉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哮喘等肺系疾病[1]。"荥输治外经",作为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又用于治疗手太阴经偱行部位之痹痛,如肩内廉痛及肘挛指肿等。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巨刺鱼际穴尚可治疗腨痛,且未见诸相关文献报道。故不揣陋昧,述之于下。考"腨",又写作"踹",《说文》:"腨,腓肠也。"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王琦教授通过肺经用药调治肺外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肺主通调水道,在体合皮,主藏魄,并与大肠相表里,皮肤病、水液病、情志病及大肠相关疾病等肺外疾病均与肺脏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肺的生理特性出发,提出采用清泄肺热、开宣肺气、润肺定魄等治法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间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输穴,功能清泻阳明,通调腑气,通经活络,且三间穴临床应用广泛,临床处方可从经穴、输穴、取象比类等不同思维角度进行选穴。我们通过查阅近40年相关资料,整理归纳三间穴的单独取穴或配伍其他穴位治疗五官、神经系统、内科、外科等各科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取穴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检索库,检索各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关于慢性肺系疾病的穴位注射相关文献,建立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取穴规律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结果:共纳入文献64篇,其中针刺穴位24个,以肺俞使用频率最高(22.66%);涉及经脉10条,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主要中药注射液25种,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黄芪注射液(21.43%)。聚类分析结果并不理想,但由关联分析可见,腧穴配伍多以肺俞为主穴,配以定喘、肾俞、足三里、天突、丰隆等穴。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系疾病在经脉循行上主要选取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一般多选用肺俞、定喘、足三里、肾俞等穴位,采用多穴配伍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尺泽穴系手太阴肺经之合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肱二头肌腱桡侧。查阅古今针灸文献,尚未发现本穴具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哮喘针刺选穴规律及核心配伍。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1980年1月至2018年11月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SPSS modeler软件对其进行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26篇文献,涉及76个腧穴,其中频次最高的腧穴为肺俞,其次大椎、定喘、肾俞、足三里,频次较高的经脉为膀胱经、任脉、肺经、胃经、督脉。涉及的特定穴有八脉交会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下合穴等。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7个聚类群,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较高的依次为尺泽-太溪-鱼际-膏肓、孔最-气海-中府-膈俞-内关、列缺-曲池-肺俞-中府。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总结分析针刺治疗哮喘的配穴规律,为临床和科研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孔璟怡  梁艳  俞捷  顾尤  曹世杰 《河南中医》2022,42(1):142-146
中医对毒品成瘾的认识早在明清时期已有论述,提出"五脏六腑受瘾说"。针对心瘾,选择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两经主治心胸、神志病等,均有宁心平息、镇静安神的作用,协助患者戒除"心瘾"。毒品成瘾者多瘀或久病气血虚弱,运行不畅,或因正气亏虚,脏腑气机失调,因此在经络选择上,医家认为,针刺多气、多血的经脉,如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能调节患者脏腑盈亏及体内阴阳平衡,使之恢复正常。针刺督脉穴位能保持脏腑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效果,也是临床治疗毒品成瘾的常用经络。针刺治疗毒品成瘾常用耳穴有神门、交感、肾、肝、肺、内分泌、皮质下;常用体穴有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背俞穴、华佗夹脊穴、百会等。电针的频率和强度是调控神经的重要因素,不同频率能够促进不同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对于毒品成瘾,高频、低频电针均可减轻戒断症状,低频电针更能减轻精神依赖,促进脑组织功能缺损的恢复,患者对低频电针的接受程度远高于高频电针,故电针治疗毒品成瘾多选取低频电针的刺激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收集高血压患者的经络良导络值,探索人体经络数值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运用经络检测仪,以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阳溪、太白、太冲、太溪、束骨、丘墟、冲阳,左右各12条经络的原穴或腧穴为主,采集左右24条经脉的经络良导络值,录入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相关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275例高血压患者的肝经、膀胱经、心经、脾经、小肠经明显处于高能量的太过、实证状态,胆经、三焦经、大肠经、肾经处于低能量不足的虚证状态,心包经、肺经、胃经则出现右高左低的状态。结论:高血压病变时经络的异常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4.
饶泽华  岳增辉 《河南中医》2021,41(2):185-187
肺经是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的起始经脉,其起始穴是气血在体表经脉循行的起点,然而肺经起始穴的临床研究并不多见,这与肺经起始穴的争议不无关系.对于云门、中府何者为肺经起始穴的争论,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穴起中府"之说始于《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认为,手太阴肺经经气从云门穴发出,肺经起始穴应为云门穴.从穴位名称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杨俊锋  裴晓华 《河南中医》2020,40(3):360-362
《兰室秘藏》是李东垣的代表著作之一,贯穿了李东垣的内伤脾胃学说论点,其中《疮疡门》章节记载了外科疮疡的方药。李东垣认为,在临床治疗中应以脾胃为本,首当顾护脾胃元气。李东垣重视脾胃与营卫关系,和营通经,故化瘀消滞是必不可少的治法。元气亏虚与湿热内蕴同时存在,是李东垣阴火论的一个重要病机,也是阴火证的一个类型。湿邪易阻滞气机,故湿邪内蕴,易蕴而成火,故当在补益脾胃,顾护元气基础上,辅以泻火燥湿解毒。李东垣认为,阴火为患,应升阳开郁发散阴火。痈疽疮疡为有形之病,为邪气结聚所成,消肿软坚散结为重要治疗方法。李东垣辨病而治,将连翘作为治疗疮疡的一味专药,并根据疮疡发生的部位、分属经络,采用分经论治。李东垣运用风药,既用其升阳散火之功,也作为引经报使之用,进而设立了针对不同病位疮疡的方剂:散肿溃坚汤、升阳调经汤、连翘散坚汤、内托羌活汤、内托黄芪汤、白芷升麻汤等。  相似文献   

16.
董莉 《河南中医》2021,41(1):44-48
膏肓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被医家称为"增益正气之门",在临床上多采用灸法或针刺法进行治疗.膏肓穴用灸法,侧重于补虚,具有补益虚损、敛肺止咳、补火驱寒、固本防疫、散寒通经等功效.针刺膏肓穴可补虚泻实,调和阴阳.膏肓穴点刺放血,以疏散风热、泻火解暑、熄风止痉、凉血醒神、祛邪外出.通过按揉或是叩拍膏肓穴,引导经气运行,外可放松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用穴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0月20日的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建立Excel工作表对将最终纳入文献的年份、文题、文章类型、辨证分型、各证型针刺选穴等信息进行提取,同时对文献中证型名称、腧穴名称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1)共检索到1656篇文献,纳入46篇,共涉及64个穴位,11种证型。(2)11种证型分为实证、虚证2类,其中实证用穴59个、虚证用穴46个。实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虚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次髎、肾俞。对所有实证、虚证选穴的所属经脉分别进行统计,实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虚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3)11种证型根据出现频次高低依次为气滞血瘀证、寒湿阻滞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湿热瘀阻证、肝郁湿热证、肾气亏虚证、寒凝证、胞宫虚寒证;以上证型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同时各证型具体选穴又有所不同,其中前5个证型其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穴位分别如下,气滞血瘀证:太冲、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寒湿阻滞证:三阴交、关元、地机、次髎、中极;气血两虚证: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次髎;肝肾亏虚证:肾俞、三阴交、关元、肝俞、足三里;寒凝血瘀证:关元、三阴交、次髎、中极、肾俞。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总体选穴以阴经穴位为主,多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腧穴。辨证分型以气滞血瘀证最为多见,各证型间、实证和虚证间具体选穴有所不同,均体现了辨证选穴。  相似文献   

18.
王斌  陈燕荔  潘玥  陈波  王琮  潘战宇  郭义 《河南中医》2020,40(2):193-195
人体胸腹部属阴,足阳明胃经为三阳中阳气最盛之经,其循行于胸腹部,既可充养阳经,又可固护阴经,有平衡阴阳之意。胃经为阳,冲脉为阴,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可能也与平衡冲脉之阴有关。胃的盛衰影响五脏,胃既可以充养人体的气血,又可以调节人体的经脉,足阳明胃经气血旺盛,循行于阴盛的胸腹部,起到调节人体气血经脉的作用,同时也濡养全身经络脏腑的气血。胃虽然为阳土,但其实有母寓之阴,其脉既循行于属阳的区域,又循行于属阴的区域,体现了胃阳中寓阴的特征。足阳明胃经向里循行至胸腹部与太阴相接,使太阴经气得开,衔接了开合枢。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揭示了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9.
谭程  张昶  高丹  白鹏  王军  王朋  赵吉平  王燕平 《中国针灸》2012,32(8):673-677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从经络学角度,通过针刺肺经和大肠经经穴,观察针刺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度患者按1∶1∶1∶1的比例分入肺经穴组、大肠经穴组、肺大肠经穴组、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按需吸入万托林,1喷/次,≤4次/天,疗程为12周。前3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肺经穴组穴取尺泽、孔最、列缺等,大肠经穴组穴取曲池、合谷、天枢等,肺大肠经穴组穴取尺泽、孔最、列缺、曲池、合谷等,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治疗12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12周)。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AQLQ)于治疗前后评定总分及活动受限、环境刺激、情感、症状4能区,并判定疗效。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肺经穴组及肺大肠经穴组的AQLQ总分、情感能区、症状能区分值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且肺大肠经穴组提高了环境刺激能区积分(P<0.05);大肠经穴组AQLQ总分及活动受限能区分值升高明显(均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肺经穴组、肺大肠经穴组AQLQ总分及症状能区有明显改善(P<0.05,P<0.01);肺大肠经穴组、大肠经穴组情感能区明显升高(均P<0.01);肺大肠经穴组的环境能区明显升高(P<0.05)。与大肠经穴组相比,肺大肠经穴组对症状能区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从肺肠论治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十四味温胆汤为朱进忠教授在温胆汤基础上加味而成,具有益气养阴、化痰清热之效,主要治疗气阴两虚,痰热阻滞,郁而化火之证。十四味温胆汤是在温胆汤清胆和胃的基础功效上,加黄芪、当归、生地、麦冬、五味子、远志、石菖蒲、生地共同组成。此方既弥补温胆汤单纯治疗中焦病证局限,又加强清热益气的疗效。因此临床上常运用此方化裁治疗气阴两虚,痰热阻滞之心系、肾系、肝系、气血津液及肢体经络病证,且均已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使用十四味温胆汤可以为临床治疗上述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