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非HIV感染患者PCP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及咳嗽,12例有发热,为中~高热.血气分析:所有患者均有低氧血症(PaO2<70 mm Hg),12例有呼吸衰竭(35.2~57.7 mm Hg);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网状结节影等肺间质改变.8例患者合并其他细菌感染,4例为多种菌混合感染,4例合并一种细菌感染.4例患者在确诊PCP前2~4 d使用抗肺孢子菌药物,9例确诊后使用,其中6例确诊较早(病后5 d内),3例确诊晚(病后10~20 d).2例死亡后才确诊,未用抗肺孢子菌药物.死亡7例,3例为吸毒患者(其中2例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3例为确诊晚的老年患者(其中2例亦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1例为未能用抗肺孢子菌药物、死亡后确诊的无基础病患者.结论 非HIV感染PCP患者病死率高,对有干咳、呼吸困难和发热,且X线检查有肺间质病变的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应注意PCP的可能,及早进行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其他感染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选择2022年3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内科收治的1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非HIV患者感染PCP的诊断学特征,并复习文献综述其诊治进展。 结果44岁女性患者,因IgA肾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以发热起病,咳嗽,无痰,HIV阴性,常规检查(包括胸部CT)无特殊异常,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证实病原体为肺孢子菌,遂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棘白菌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先后发生I型呼吸衰竭、粒细胞缺少、肠道真菌感染、肝功能异常、药疹等,予相应处理后均治愈。 结论PCP进展迅速,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降低该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复方磺胺甲噁唑仍是治疗PCP的首选药物,但副作用明显,需及时发现、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引起的机会性感染.Pj寄生于人类的肺部,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在人群中传播,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Pj在肺泡内大量繁殖,引起呼吸膜增厚,造成肺换气功能障碍的间质性肺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艾滋病并PCP误诊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就诊,误诊为细菌性肺炎28例,肺结核14例,心力衰竭5例,支气管炎3例,肺出血2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经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血常规、胸部CT、CD4+T淋巴细胞计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治疗后效果确诊为艾滋病并PCP.予相应治疗后,治愈28例,好转6例,死亡20例.结论 PCP临床表现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当,基层医生缺乏PCP相关知识及诊断思维局限是该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医生对PCP的认识,加强临床与影像科室的合作交流,对可疑艾滋病并PCP者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可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检查结果,据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检测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52例非HIV感染免疫抑制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死亡组23例,生存组29例。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降钙素原、血清白蛋白、呼吸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降钙素原、呼吸机使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区分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95%CI:0.520~0.817),特异度0.552,灵敏度0.783;降钙素原AUC为0.696(95%CI:0.554~0.838),特异度0.483,灵敏度0.870;呼吸机使用AUC为0.831(95%CI:0.707~0.955),灵敏度0.696,特异度0.96...  相似文献   

6.
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病原菌为肺孢子菌,原来称为肺孢子虫,2002年将感染人的病原体正式称为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它是免疫抑制患者,特别是器官移植患者严重和致命的机会性肺炎,也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菌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致命性肺炎。目前国内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肺孢子菌肺炎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均不特异,该病确诊主要依赖于病原学诊断,即在呼吸道标本中找到病原体。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是目前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首选药物。本文就肺孢子菌肺炎流行病学、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菌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致命性肺炎。目前国内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肺孢子菌肺炎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均不特异,该病确诊主要依赖于病原学诊断,即在呼吸道标本中找到病原体。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是目前治疗肺孢子菌肺炎的首选药物。本文就肺孢子菌肺炎流行病学、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孢子菌属于真菌,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运用以及肿瘤放化疗的施行,肺孢子菌的感染出现在非AIDS患者中。鉴于近年来肺孢子菌肺炎(PCP)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及较高的致死率,高危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及时得到诊断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非AIDS患者发生PCP的高危因素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JP)的初始肺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诊断为PJP的46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次胸部CT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依据初始肺CT表现进行影像分型,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分组下的不同影像分型分布。结果46例患者中,男33例,女13例,中位年龄37.5(2~65)岁。肺泡灌洗液(BALF)六胺银染色确诊11例、临床诊断35例,临床诊断患者中16例经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BALF-mNGS)诊断、19例经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PB-mNGS)诊断。初始胸部CT表现分为4型,包括磨玻璃型25例(56.5%)、结节型10例(21.7%)、纤维化型4例(8.7%)、混合型5例(13.0%)。确诊、BALF-mNGS诊断和PB-mNGS诊断患者的CT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39,P=0.087)。确诊患者和PB-mNGS诊断患者CT表现以磨玻璃型为主(63.6%、73.7%),BALF-mNGS诊断的患者CT表现以结节型为主,占37.5%。63.0%(29/46)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25.6%(10/39)血清G试验阳性,77.1%(27/35)血清LDH水平升高。不同CT类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率、G试验阳性率和LDH升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液病患者PJP初始肺CT表现多样,以两肺多发磨玻璃影多见,结节型与纤维化型也是PJP初始CT表现。  相似文献   

11.
余韶卫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1907-1909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以及肺外并发症的表现,为MPP患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MPP患儿200侧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转归情况,选取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为对照1组,同时选取10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2组,对比分析三组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MPP患儿患病年龄0-2岁32例(16.00%),3~6岁88例(44.00%),7~10岁48例(24.00%),11~13岁32例(16.00%)。MPP患儿肺外并发症主要为心肌缺血45例(22.5%)、神经系统疾病22例(11.0%)、肝肾损害15例(7.5%)、皮肤黏膜损害10例(5.0%)以及消化系统损害9例(4.50%)。MPP组患儿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两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dO.05)。MPP患儿药敏实验结果证实对阿奇霉素敏感性好,未出现耐药情况,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MPP主要以学龄儿童为主,患儿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性器官损害。IL-6、IL-17、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上升可能是导致MPP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患儿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对患儿病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徐凯 《华西医学》2010,(7):1289-1291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11月3例经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证实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CT表现。结果肺部病灶多呈散在小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邻近胸膜;病变最常累及肺基底段;病灶多有少量胸腔积液;病灶有扩散迅速,合理用药后消失较快的特点;病灶吸收落后于临床表现。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X线、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总结并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其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行纤维支气管镜(fibro bronchoscopes,FB)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在广西龙潭医院治疗的58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类患者在FB检查前、检查时及检查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58例HIV感染者均能配合操作,顺利完成FB诊疗,为其治疗及护理的工作人员无一例发生职业暴露。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使患者主动配合FB检查,有利于其术后的身心康复,增强其对有创诊治信心,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呼吸内科和干部病房住院治疗并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年龄≥60岁的126例患者,从病原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方面入手,回顾性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结果 77.7%(98/126)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其中84.7%(83/98)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81.6%(80/98)合并高血压,39.2%(40/98)合并冠心病,25.5%(25/98)合并有糖尿病。126例患者中,68.3%(86/126)有气促等呼吸道症状,75.6%(95/126)有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61.1%(77/126)有反应迟钝等精神状态的改变;72.2%(91/126)的患者肺部体征明显,而27.8%(35/126)的患者无明显肺部体征;88.9%(112/126)的老年患者胸部CT提示有斑点状、小片状阴影。有89例患者进行了痰培养,其中58例出现阳性结果,46例对头孢菌素敏感、36例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39例对氨基糖甙类敏感及青霉素敏感。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后,56.3%(71/126)的患者治愈、33.3%(42/126)的患者病情好转、10.3%(13/126)的患者死亡,死亡原因均为呼吸衰竭。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复杂,应重视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CAP患者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59例,路径组应用CNP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医疗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应用于CAP患者中,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罗西川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968-1969
【目的】分析老年肺部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关系,了解老年肺部感染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年龄〉75岁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胸片、心电图检查、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及治疗等多个项目资料,分析其发生NSTEMI的比率。【结果1297例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其中低危患者177例中34例患者并发NSTEMI,占19.21%(34/177);高危患者120例中36例患者并发NSTEMI,占30.0%。%(36/120),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伴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要警惕并发NSTEMI,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确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眼部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房水、泪液病毒学检测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223例HIV/AIDS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其中男性157例, 女性66例; 平均年龄(39.2±9.7)岁(8.0~78.0岁)。对所有患者的感染方式、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23例HIV/AIDS患者中, 有眼部并发症者99例(44.4%), 共156只眼, 其中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视网膜炎64只眼(40例), HIV视网膜病变54只眼(35例), HIV/梅毒双重感染合并眼底病变20只眼(13例),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IRIS)16只眼(10例), 慢性泪腺炎2只眼(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mm3的HIV/AIDS患者泪液分泌低于正常人(P=0.008)。在行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治疗有效且血浆HIV检测为阴性的16例HIV/AIDS患者的泪液中发现HIV-1病毒, 中位病毒载量为2291(519, 6667)拷贝/ml。  结论  在HIV/AIDS患者眼部病变中, CMV视网膜炎是AIDS晚期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早期发现和及时给予全身及眼部治疗, 可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患者血液HIV检测阴性时, 房水和泪液HIV仍持续阳性, 提示防止HIV病毒播散,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相应营养支持与患者近期预后和远期生存期的关系.[方法]95例胃癌患者入院即刻给予营养风险评估,记录术后营养支持情况,分析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状况、术后营养支持与并发症、近远期疗效的关系.[结果]95例胃癌患者有营养风险者占66.32%(63/95),其中接受营养支持者为43例,占68.25%(43/63),营养支持方式为肠外营养支持(PN)18例(28.57%),为PN和肠内营养支持(EN)者25例(39.68%);有营养风险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3年病死率为31.75%,3年肿瘤转移复发率为36.51%,均分别高于无营养风险者的21.88%、12.5%、15.63%,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营养风险接受营养支持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并发症发生率,3年病死率,3年复发转移率低于有营养风险而无营养支持者,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注重营养风险评估并给予相应营养支持,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肺炎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52例75岁以上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特点。结果:老年人肺炎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除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常有其他非特异性表现,痰培养阳性率低,在痰细菌培养阳性者中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高,影像学上以支气管肺炎为主,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老年人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胸部CT检查能提高老年肺炎的早期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