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住院的7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与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稳定斑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口服,3次/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NIHSS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抽选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计2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100例采用尼莫地平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结局。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脑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对比MMSE、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C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对比血浆SOD、TXB2、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SOD、TXB2、NSE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比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丁苯酞软胶囊、尼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疗程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30 d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得分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4、30 d NIHSS得分分别为(3.37±3.03)、(2.48±1.05)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00±3.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30 d,试验组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65±4.00)、(3.00±1.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14、30 d Barthel指数分别为(78.56±20.16)、(85.21±15.28)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5.38±27.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30 d,试验组Barthel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的(70.05±20.75)、(78.52±16.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剖析尼莫地平和丁苯酞两种药物方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功效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茌平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VD患者60例,按住院治疗次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选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选用丁苯酞胶囊(NBP)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总身体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 5、4.043 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MoCA、ADL以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oCA、ADL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是我国自主开发制造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类药物,目前已有大量研究确认该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同时,与尼莫地平对比,NBP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将8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标准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hemerin、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血清Chemerin、TNF-α水平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ACI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能与抑制Chemerin和TNF-α的产生或分泌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以及对动脉搏动指数、血清神经调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5例V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连续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1个月)63例和对照组(连续口服盐酸多奈哌齐1个月)6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水平,评估治疗前后脑血流状态指标[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MoCA、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EDV、PSV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I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RG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RG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同时研究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测评,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均低于同组治疗前,ADL和MoCA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同时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ox-LDL、Lp-PLA2、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血清ox-LDL、Lp-PLA2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2.349,P0.001);观察组定向力、瞬时记忆等认知功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Lp-PLA2、ox-LDL水平低于对照组(t=20.329、18.222,P0.001);观察组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10.431、7.043,P0.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ox-LDL、LpPLA2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智力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丁苯酞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空腹口服丁苯酞200 mg,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生化指标等。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MoCA、NHISS和ADL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丁苯酞组的MMSE、MoCA和AD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NHI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丁苯酞组的MDA、Hcy、NSE、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明显提高APCI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和炎性指标,减少脑细胞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丁苯酞在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MoCA及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DNF、Lp-PLA2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丁苯酞应用在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应用疗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肽注射液,2次/d,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口服丁苯肽胶囊,0.2 g/次,3次/d,连续服用14 d;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按对照组计量连续口服丁苯肽胶囊90 d。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9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TNF-α浓度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肽胶囊序贯治疗90 d更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修复神经功能损伤,提升生活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TO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d。采用NIHSS评分及BI评分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14天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TOB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晓艳 《中国校医》2021,35(11):856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与丁苯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胶囊服用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和丁苯酞胶囊联合服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4.02±1.74)分,低于对照组的(6.89±2.23)分,MMSE评分(26.80±1.84)分、ADL评分(67.26±7.09)分,高于对照组的(24.73±1.56)分、(54.65±6.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CA、PCA血流速度(41.79±8.04)cm/s、(23.22±3.61)cm/s,低于对照组的(49.32±9.47)cm/s、(29.33±3.82)cm/s,MCA血流速度(38.93±9.06)cm/s,高于对照组的(24.83±8.79)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41,P=0.299)。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液流动,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2年1-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0ml 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及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BMI、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压、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其他血压、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血液流学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促进其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血压、血脂水平,促进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偏利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大连辽渔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及补充体液、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低胆固醇饮食等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偏利现象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偏利现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增高偏利现象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为卒中后VD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唐山市工人医院97例卒中后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联合治疗组(49例)。对照组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应用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判定痴呆程度,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平均脑血流速度,测定血清BDN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SPSS 24.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NIHSS、MMSE、CDR和ADL评分改善情况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MCA、VA和AC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主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FGF和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 FGF、BDN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VD患者应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控制痴呆症状,改善脑血流指标,恢复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bFGF水平有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脑保护装置下行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试验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脑保护装置下实施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智力状态和认知功能,减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谢莉莉 《智慧健康》2022,(24):132-136
目的研究脑梗死继发认知功能障碍给予丁苯酞的效果。方法挑选在吉林省前卫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继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00例。患者治疗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7月。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其中符合条件的患者,最终入选102例,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治疗。之后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来评价疗效,并用多个量表来考察神经功能、智力状态、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血清多项因子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有效率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优。经过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组间NIHSS、MoCA、ADL、MMSE、hs-CRP、PTX-3、SOD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NIHSS、MoCA、ADL、MMSE、hs-CRP、PTX-3、SOD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NIHSS、MoCA、ADL、MMSE、hs-CRP、PTX-3、SOD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优。经过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优。结论脑梗死继发认知功能障碍给予丁苯酞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改善神经功能、智力状态、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优势,而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马清泉 《医疗装备》2021,(2):128-12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汤剂治疗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收治的66例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针灸和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