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保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0),对照组地屈孕酮片联合肌注黄体酮,观察组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P)、雌二醇(E_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升高(P0.05),但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7.5%)与对照组(95.0%)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能够迅速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孕激素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其疗效与地屈孕酮联合肌注黄体酮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好,且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注射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地屈孕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孕酮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孕酮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时,使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与保胎率,但地屈孕酮改善效果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地屈孕酮与黄体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期间的先兆流产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2例,给予口服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围生儿结局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5.48%,高于对照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治疗时间以及新生儿畸形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6周、8周、10周的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治疗费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较黄体酮有更高的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更高,缺点是价格稍偏贵,建议在临床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鞍山市某医院收治的92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口服地屈孕酮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89.1%,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6,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可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给药途径方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92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地屈孕酮片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9.13%(41/46),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69.57%(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可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地屈孕酮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保胎成功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1.7%和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7%和0.0%,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314.53±90.31)g和(3279.86±87.25)g,治疗时间分别为(12.51±3.96)天和(12.26±3.49)天,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保胎汤配合低剂量地屈孕酮应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8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地屈孕酮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剂量地屈孕酮治疗基础上加用保胎汤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阴道止血时间、腰酸缓解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记录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患者保胎成功率、新生儿体重和早产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和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腰酸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低于对照组(13.0%),保胎成功率(95.7%)高于对照组(82.6%)(均P0.05),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率(13.6%)与对照组(14.0%)无差异(P0.05)。结论:较常规西医孕激素补充治疗,加以保胎汤配合治疗后可显著调节患者激素水平,缩短症状缓解周期,降低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治疗早孕期出血的疗效。方法 100例早孕期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的β-HCG、 E2、 P水平。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以及血清β-HCG、 E2、 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早孕期出血的效果好,可提高孕妇血清孕酮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在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妇产科在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流产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流产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卓著,具有起效快、保胎成功率高、安全性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美红 《现代养生》2014,(10):37-37
目的:探讨口服黄体酮胶丸在治疗先兆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先兆流产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黄体酮胶丸口服组62例和黄体酮针剂肌注组62例,观察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测定血清孕酮水平,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口服组62例中54例保胎成功,保胎成功率为87%;肌注组62例中56例保胎成功,保胎成功率为90%。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保胎成功病例中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患者血清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黄体酮胶丸口服与黄体酮针肌肉注射治疗先兆流产均有显著疗效,口服黄体酮胶丸具有便捷、安全性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到2017年5月,就诊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74例,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均分为观察组(n=37,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和对照组(n=37,黄体酮注射液)。记录两组保胎成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P(血清孕酮)和血清CA125水平。结果:1)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1.0%(30/37)高于对照组59.45%(22/37),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阴道流血改善总有效率89.19%高于对照组67.57%(p0.05);3)治疗前两组P以及血清CA125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行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体酮结合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74.5%)(P0.05);两组治疗前阴道出血量、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均有改善,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及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4.9%)与对照组(10.6%)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黄体酮与地屈孕酮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烯丙雌醇两种药物分别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地屈孕酮+HCG组和烯丙雌醇+HCG组,观察用药后先兆流产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地屈孕酮+HCG组止血时间(4.1±2.3)d、腰腹痛缓解时间(4.5±1.5)d,烯丙雌醇+HCG组止血时间(5.7±2.9)d、腰腹痛缓解时间(5.4±2.5)d。地屈孕酮+HCG组保胎成功率95.0%,不良反应发生率15.0%;烯丙雌醇+HCG组保胎成功率92.5%,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结论地屈孕酮和烯丙雌醇联合HCG均是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联合固肾保胎汤治疗高龄二胎先兆流产保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6例高龄二胎先兆流产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西药组应用低剂量地屈孕酮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固肾保胎汤。对比两组保胎效果、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胎儿发育及围生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雌性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_2)水平均提高,且中西药组提高幅度更高(P0.05);中西药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0.0%)低于西药组(11.0%),血清封闭抗体(BA)阳性率(55.6%)高于西药组(31.8%)(P0.05),保胎成功率(95.2%)高于西药组(81.0%)(P0.05),保胎成功孕妇的症状缓解时间(31.8±5.3h)及消失时间(78.8±8.4h)均短于西药组(37.2±5.5h、87.2±10.3h)(P0.05)。两组孕妇妊娠12~14周时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顶臀长(CRL)测量结果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地屈孕酮联合固肾保胎汤治疗高龄二胎先兆流产,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激素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高保胎效果,药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都娜 《药物与人》2014,(6):99-99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的黄体支持治疗在先兆流产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找到更安全、高效的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的方法,为临床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对75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肌注黄体酮针剂组30例,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组(安琪坦)20例,口服地屈孕酮(达芙通)组25例,观察肌注组(A组)、阴道用药组(B组)和口服药组(C组)的保胎成功率。结果:75例患者中共64例保胎成功,肌注组保胎成功率86.7%,阴道用黄体酮软胶囊组85%,口服地屈孕酮组25组保胎成功率8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耐受满意度,口服组明显高于肌注组和阴道用药组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用药、口服和肌注孕酮对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良好疗效,患者对于口服培药的耐受满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患有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病例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口服黄体酮胶丸的方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孕酮(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清孕酮(P)水平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黄体酮胶丸和肌肉注射黄体酮都能很好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但是口服黄体酮胶丸比较方便,能避免肌肉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疼痛,黄体酮胶丸能很好的治疗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应用药物联合治疗时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20年4月,纳入我院29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A组,选择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另外选择29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B组,实施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清指标。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B组为20.68%,数据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在选择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时,用药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片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激素水平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片联合hCG治疗。于孕8周、12周进行激素水平及细胞因子测定,比较两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孕12周,两组雌激素(E_2)、孕激素(P)、hCG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介素4(IL-4)升高,γ干扰素(INF-γ)、INF-γ/IL-4降低,且观察组IL-4高于对照组,INF-γ、INF-γ/IL-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hCG能显著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提高保胎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莉 《中国校医》2020,34(7):522-52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先兆流产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和凝血指标、妊娠结局和保胎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213.5±32.4)×109/L、纤维蛋白原(1.65±0.11)g/L和D-二聚体(3.68±0.24)μg/L水平低于对照组(233.5±33.1)×109/L、(1.81±0.13)g/L、(4.02±0.32)μg/L,早产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足月妊娠率94.28%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地屈孕酮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保胎成功率,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地屈孕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的改变进行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进行复发性流产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肝素与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黄体酮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保胎率)为95.35%,对照组的保胎率为76.74%,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65%,对照组为13.9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结合肝素及地屈孕酮片进行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改变妊娠结局,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