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腹部外科术后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腹部外科术后腹腔引流管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接受Viabahn覆膜支架治疗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覆膜支架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再出血率和在院死亡率。 结果17例患者血管造影表现为假性动脉瘤形成15例,对比剂外溢2例,责任血管分别为肝动脉或腹腔干8例,肠系膜上动脉6例,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脾动脉1例。Viabahn覆膜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17/17),临床成功率为70.6%(12/17),5例患者介入术后再出血,其中2例经过再次介入治疗后止血成功,1例转外科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因继发感染性休克死亡;随访期间2例患者发生支架闭塞,其中1例继发肝衰竭,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衰竭、肠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7.6%(3/17),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1例。 结论Viabahn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腹部外科术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维持时间对迟发性脑缺血的影响。 方法 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16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维持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期组(n=127,持续3个月)、中期组(n=174,持续6个月)、长期组(n=115,持续≥9个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3组迟发性脑缺血累积发生率,Log-rank法进行组间对比。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416例患者中15例(3.61%,15/416)出现迟发性脑缺血,其中短期组8例、中期组7例,均发生于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个月后。短期组、中期组迟发性脑缺血累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长期组(P<0.05)。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瘤颈宽>4 mm、Raymond栓塞效果分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是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Raymond栓塞效果分级、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为迟发性脑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颅内动脉瘤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延长至≥9个月,有助于降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Raymond栓塞效果分级越高,患者越有可能发生迟发性脑缺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联合清宫术与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出血情况,评价介入治疗对首次和再次CSP的效果。 方法 收集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CS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患者2次CSP接受2次介入治疗联合清宫术(A组),55例患者首次CSP未介入治疗直接接受宫腔镜手术(B组)。观察指标:两组手术出血量,A组再次CSP二次介入治疗与首次CSP介入治疗手术情况(子宫供血血管、栓塞血管、血管破裂、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清宫出血量、清宫成功率。 结果 A组、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38±87.30) mL、(69.27±68.63) mL,A组出血量较少(P=0.048)。再次CSP二次介入治疗与首次CSP介入治疗相比,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比率(48.5%对100%,P<0.01)、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比率(42.4%对97%,P<0.01)均显著较低,超选择插管和栓塞过程中血管易破裂(15%对0%,P=0.02)、曝光时间[(5.26±1.67) min对(2.72±1.02) min,P<0.001]、手术时间[(61.94±15.85) min对 (40.45±9.49) min,P<0.01]均明显延长;介入术后清宫过程中出血量[(74.70±114.23) mL对(6.06±2.08) mL,P=0.01]明显增多,清宫成功率(87.9%对100%,P=0.04)较低。 结论 清宫术前介入栓塞可有效减少CSP治疗中出血,但再次CSP行二次介入治疗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清宫过程中出血风险仍较高,清宫术前需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胆胰术后出血的对策、方法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4例胆胰术后出血,分别采用明胶海绵条、钢圈、PVA颗粒进行栓塞或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治疗。结果14例中发现16处病灶,进行了16次治疗。其中3次钢圈栓塞,6次PVA栓塞,2次明胶海绵栓塞,1次PVA 明胶海绵栓塞,4次血管加压素灌注。15次止血成功,1次因吻合口断裂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无效,止血成功率93.8%。结论胆胰术后出血的介入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靶血管正确的选择栓塞或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胰腺疾病外科术后大出血的急症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技术治疗胰腺疾病外科术后大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3例外科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应用单纯血管内栓塞术11例.联合内支架置入术1例.联合肠系膜上动脉局部灌注1例.栓塞材料用微型弹簧圈7例,普通弹簧圈2例,同时用聚乙烯醇微球6例,同时用明胶海绵4例.结果 栓塞前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单纯假性动脉瘤形成6例,合并对比剂外溢3例,单纯对比剂外溢3例,血管造影阴性1例.介入治疗止血成功率92.3%(12/13).13例中1例再通栓塞后次日因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死亡.再出血率16.7%(2/12).12例介入治疗成功者,术后经输血、补液等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引流管及胃管引流液血性液体消失.随访中,原有合并胰瘘、腹腔脓肿者2例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其余10例随访2周~24个月,未再出现大出血.4例行肝固有动脉栓塞者出现ALT-过性升高,其他患者未出现肠坏死、胰腺坏死、脾脓肿等表现.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治疗胰腺疾病外科术后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颅内介入术后即刻头颅CT高密度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颅内介入术后(包括动脉瘤栓塞、颅内支架植入及急诊动脉溶栓术)即刻CT颅内高密度灶的类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患者(其中动脉瘤栓塞术37例,血管支架植入术39例,急诊溶栓术27例)介入治疗术后即刻CT图像表现。根据其位置、CT值、高密度量及24 h随访结果,术后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被分为3型,即Ⅰ型为正常对比剂分布,Ⅱ型为对比剂滞留或渗出,Ⅲ型为颅内出血。结果:神经介入术后即刻头颅CT检查示Ⅰ型74例(71.8%);Ⅱ型25例(24.3%),其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8例,支架植入术6例,动脉溶栓11例;Ⅲ型4例(3.9%),其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1例,动脉溶栓3例。结论:正确诊断和鉴别神经介入术后即刻头颅CT高密度表现对指导术后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及微创诊疗术后迟发出血患者血管造影表现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 方法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我科对17例腹部手术后及微创诊疗术后迟发出血患者行血管腔内治疗,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区超选择插管造影及栓塞治疗。 结果17例患者中血管造影有阳性发现者15例,其中有对比剂外渗者12例,9例可同时可见血管损伤征象,3例只表现血管损伤征象。栓塞治疗后15例出血得到控制,2例效果差,其中1例2天后死亡,1例再次手术。 结论经血管栓塞治疗创伤小,止血及时有效,可及时稳定患者病情,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微弹簧圈超选择性精确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迟发性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微弹簧圈超选择性精确肾动脉栓塞治疗17例MPCNL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肾动脉造影先明确出血的部位、性质、程度、出血责任血管的数量后,再用泰尔茂3F Pregreat微导管进一步超选择性至出血点附近用COOK微弹簧圈进行精确栓塞,对比剂选用稀释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mg I/ml ,70ml对比剂中加入30ml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超选择性精确肾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100%。结论采用微弹簧圈超选择性精确肾动脉栓塞治疗M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微创、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的肾组织,可作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患者的DSA资料,观察介入治疗后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DSA显示假性动脉瘤12例,动静脉瘘7例,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4例,无异常征象2例。25例均一次栓塞成功,栓塞剂为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或弹簧圈,随访1~6个月,血尿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能明确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的原因,超选择肾动脉栓塞能有效止血、保存肾功能,对PCNL术后迟发性肾出血的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覆膜支架介入救治颈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颈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方法4例肿瘤所致颈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患者,均出现颈部或口腔危及生命的出血,采用Seldinger方法,选用自膨式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治疗。结果4例成功施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颈总动脉中段1例,颈动脉球2例,颈总动脉远段1例。共置入覆膜支架6枚。术后假性动脉瘤腔被隔绝,颈动脉通畅,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神经功能障碍。1例患者11d后支架下缘颈总动脉与原瘤腔相通,再次置入覆膜支架,2个月的随访无再出血。1例患者经钢圈栓塞、放置覆膜支架及裸支架瘤腔隔绝,但术后6周先前的支架下缘出现假性动脉瘤,经置入覆膜支架后出血停止。结论自膨式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是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救治伴有出血的颈部假性动脉瘤,支架的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