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旋 《医学信息》2010,23(1):118-119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00例(396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16眼(4.04%),均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晶状体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56眼(14.14%),术后一周内药物治疗水肿消退。前房炎症反应26眼(6.57%),袁现为房水混浊、纤维素性渗出,药物治疗3-7天内消退,本组无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强直瞳孔在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比较少见,强直瞳孔是因为瞳孔不能散大,使晶状体核娩出和人工晶体植入难以顺利完成,因此给手术造成一定的难度[1]。作者将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所遇到的5例强直瞳孔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治疗及手术方法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强直瞳孔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例5例,男性3例,女性2例,老年性白内障2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1例,陈旧性虹膜炎并发白内障1例,左眼2例,右眼3例。术前视力:光感3例,指数/30 cm 2例。1.2手术方式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开睑器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表面麻醉[1]下行透明角膜切口,对138例(168眼)老年性、并发性、发育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起声乳化摘除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 术后第一天裸视力0.4以上者157眼(93.45%);术后第一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2(90.48%);术后第一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6眼(93.48%).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具有切口小、术程短、术后散光小、裸眼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在表面麻醉下安全操作,可门诊手术的优点[2].  相似文献   

4.
张洪权 《医学信息》2010,23(3):680-68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有限的条件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对80例(80眼)白内障患者行球周麻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80倒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全部脱盲。术后1周视力:0.5以上者58眼(72.5%),0.2-04者16眼(20.0%),0.1者6眼(7.5%)。结论在基层医院比较简陋的条件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其经济、有效、安全,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立梅 《医学信息》2010,23(15):2884-288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表面麻醉[1]下行透明角膜切口,对138例(168眼)老年性、并发性、发育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第一天裸视力0.4以上者157眼(93.45%);术后第一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2(90.48%);术后第一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6眼(93.48%)。结论透明角膜切口具有切口小、术程短、术后散光小、裸眼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在表面麻醉下安全操作,可门诊手术的优点[2]。  相似文献   

6.
高垒  蒋宝霖 《解剖与临床》2005,10(4):315-316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采用0.4%奥布卡因行表面麻醉,经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300例,植入单片式PMMA硬质人工晶体。结果:52%(156/300)术中无任何痛感;36%(108/300)有轻微痛感;9%(27/300)术中有痛感,加用奥布卡因点术眼;3%(9/300)术中疼痛,加用球后麻醉。结论:选择适当病例,表面麻醉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9例(147只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人工晶状体CANON STAAR AQ-110NV型53眼、AMO S140NB型43眼、Pharmacia CeeOn 911型32眼、Alcon Acrysof型20眼.对术后视力、术前术后角膜散光、术后前房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0.5眼数分别为94.3%、93.0%、90.6%、90.0%;术后6个月,AQ-110NV型和S140NB型、CeeOn 911型和Alcon Acrysof型间角膜平均散光度数无显著差异,AQ-110NV型和S140NB型与CeeOn 911型和Alcon Acrysof型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前房反应轻微;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后囊混浊、人工晶状体破损,发生率分别为6.1%、4.1%、10.9%、3.9%;未发现人工晶体状体明显移位者.结论:各种材料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在临床上的应用都是有效的,推注式人工晶状体(AQ-110NV、SI40NB型)植入术无须扩大切口,容易掌握,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白内障病人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55眼)白内障病人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病人术前、术后视力变化.结果 在术后3日、1周及1个月时病人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70.91%(39/55)、81.82% (45/55)、89.09% (49/55).6例病人视力低于0.5为视网膜病变者.术后未见巩膜隧道切口渗漏现象,外切口在1周内覆盖结膜上皮,无悬韧带断裂与后囊破裂,瞳孔均呈现出圆形或近圆形.结论 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疗效确切、视力恢复速度快,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微创手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志强  施孝勤 《医学信息》2006,19(12):2185-2186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56眼)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手术并发症及老人的身心改变。结果 术后视力≥0.3者42眼(75%),0.05-0.25者9眼(16%),总脱盲率(91.1%)。结论 在精心准备下,对高龄患者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同时血糖在8.3-15.7mmol/L之间的25眼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和可能的并发症。结果术后4周视力≥0.3者19眼,其中≥0.5的14眼,低于0.1者4眼。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经正规治疗仍血糖高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正常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76例白内障的临床资料,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明显,显著提高了病人的视力。最常见并发症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角膜内皮水肿,一过性眼增高和后发障。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操作的熟练和规范,对常见并发症原因及表现有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改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手术切口小,术中容易控制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少,散光程度轻,切口愈合快等优点,在广大基层医院得到推广和使用.我院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对152例(共160眼)患者进行了非超乳小切口手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81例(102只眼)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围手术期及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和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术后患者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60只眼(58.8%)视力大于0.6,32只眼(31.4%)视力为0.3~0.6,10只眼(9.8%)视力为0.1~0.3。术后1 d,11只眼(10.8%)出现暂时高眼压,经过合理治疗和护理干预,术后3 d均恢复正常,术后1周眼压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艾宏伟  杨华 《医学信息》2007,20(8):754-75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和超声晶体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51只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并发症的预防等,使手术前后血糖稳定在6.0~8.9mmol/L以内。结果健康教育组血糖控制较好,视力维持较好,稍有提高。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维持术后视力,可取得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观察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眼行2.8mm带球结膜的角巩膜隧道式切口的透明晶状体手法碎核乳化摘除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26例52眼年龄超过41岁,屈光度超过-8D的高度近视眼、超过-12D的超高度近视眼伴轻度或不伴晶状体混浊的患者,行2.8mm带<0.5~1.0mm球结膜的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的晶状体手法碎核乳化摘除术。术中以虹膜恢复器作支撑和滑板,碎核钩将核粉碎、乳化。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角膜散光度的变化。结果术中无后囊膜破裂、前房出血、晶状体悬韧带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h视力0.2~0.4者48眼占92豫,0.5~0.8者4眼占8豫。术后1d视力0.2~0.4者为12眼占23豫,0.5~0.8者37眼占71.1豫,0.9~1.2者3眼占5.9豫。术后3个月视力0.2~0.4者为6眼占11.6豫,0.5~0.8者36眼占69.2豫,0.9~1.2者10眼占19.2豫。术后3月视力(裸视或屈光度﹤-2D矫正视力)大于术前矫正视力者为48眼占92.4豫,等于术前矫正视力者2眼占3.8豫,术后角膜创口处水肿2眼占3.8豫,3d后消退。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4.5%,术后1个月平均散光度变化值为0.05D。结论对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患者行2.8mm带球结膜的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的透明晶状体手法碎核乳化摘除术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控性好、安全、有效矫正高度屈光异常并能进一步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眼轴长>26mm的39例(43只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2~48个月),眼轴26~28mm 25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5的22只眼,占88%,眼轴长>28mm 18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5的4只眼,仅占22%.术后未见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角膜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可靠,手术并发症少.视力差的主要原因为眼底病变,并随眼轴长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眼轴长 >2 6mm的 39例 (43只眼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 ,施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结果平均随访 2 4个月 (12~ 48个月 ) ,眼轴2 6~ 2 8mm 2 5只眼 ,术后矫正视力 >0 5的 2 2只眼 ,占 88% ,眼轴长 >2 8mm 18只眼 ,术后矫正视力 >0 5的 4只眼 ,仅占 2 2 % .术后未见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角膜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结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术 ,安全可靠 ,手术并发症少 .视力差的主要原因为眼底病变 ,并随眼轴长增加而增加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60例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第1天裸视力≥0.5者为52%,术后第7天裸视力≥0.5者为75.5%,术后1个月裸视力≥0.5者为85.5%。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50±0.52)D,术后1个月为(0.95±0.26)D,术后3个月为(0.55±0.20)D。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19.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28例31只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满意疗效。该切口避开了原有滤过区,不涉及前房角、不影响房水循环,且有便于操作、无虹膜脱出、前房出血及对虹膜刺激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上方角膜缘后直切口,进入前房后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水分离核后,晶状体圈匙摘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1周视力≥0.5者68眼(66.02%),术后1个月视力≥0.5者90眼(87.38%).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