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阴沟肠杆菌(ECL)和肺炎克雷伯菌(KPN)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的变化.方法对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ECL和KPN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CL和KPN在全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有升高的趋势.2000年构成比居G-菌的第2、3位;两种病原菌的分布在冬季较少,ECL主要分布在儿童和青壮年,而KPN主要分布在青壮年和老年人.两种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30%以上,且近年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结论在抗感染治疗以及病区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等预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ECL和KPN的分布特征及其较高的耐药水平,加强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对于提高医院抗感染治疗及感染预防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烧伤感染病原菌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烧伤病区病原菌分布的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对不同种类病原菌在烧伤病原菌中构成比及不同种类烧伤感染病原菌在全院同类病原菌中构成比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8年间从烧伤病区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3 124株,其中包括金葡菌、MRSA 和肠球菌在内的革兰阳性菌构成比有升高的趋势,2002年超过了50%,但除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外的多数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有较明显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烧伤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在全院同类病原菌中的构成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金葡菌和 MRSA 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平均构成比;除阴沟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属外,其它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均低于烧伤病原菌在全院病原菌中平均构成比。结论:目前本院烧伤病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多数,而且还有进一步增多的趋势;医院内革兰阳性菌的分布有向烧伤病区集中的趋势,针对烧伤感染病原菌这种分布特征适当调整烧伤临床感染的防治策略,有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病原菌的结构和耐药的变迁趋势,探讨病原菌的变迁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995年以来11年临床标本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同期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分析病原菌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结果:11年间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5914株。①G 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肠球菌属的构成比波动幅度较大,但变化趋势不明显。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虽有波动,但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下降,不动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②1995年构成比最高的3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2005年变为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不动杆菌。③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在2005年达70DDD/100人天,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二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的三代头孢菌素;单一品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④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碳青霉烯类和3代头孢/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强度变化与多种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MR-SA构成比的变化与多种药物使用强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逐渐升高,将会增大抗感染治疗的难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病原菌结构和耐药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在烧伤感染病原菌中构成比升高的抗感染药物相关因素,探讨通过调整抗感染药物使用减少金葡菌感染的可行性.方法:对8年来我院烧伤病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累积每日约定计量(DDD)和累积费用消耗在所有抗感染药物总DDD和总费用中的构成比,以及金葡菌感染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8年来烧伤感染病原菌中金葡菌的构成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临床使用的各类抗感染药物其氨基糖苷类(AMI)、第1代头孢菌素(1CEP)的构成比明显降低,而多肽类(POL)、碳青霉烯类(IMP)、大环内酯类(MAC)的构成比在2000年至2001年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上述各类药物消耗费用在抗感染药物总费用中的构成比的变化也与上述变化基本一致.结论:金葡菌在烧伤感染病原菌中构成比的升高与AMI、1CEP、IMP、MAC和POL等药物临床使用有一定的关系,增加或减少上述药物的使用有可能降低金葡菌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995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病区病原菌结构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1995—2011年烧伤病区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995年构成比最高的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杆菌(ECO,21.35%)、铜绿假单胞菌(PAE,19.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17.71%),2011年构成比最高的前3位变为鲍曼不动杆菌(ABA,20.32%)、SAU(19.59%)和PAE(18.29%)。PAE和ABA两种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渐升高,至2011年分别接近70%和超过了90%。SAU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8年开始快速升高,2003年超过70%,而后波动于60%~70%。结论:17年来我院烧伤感染病原菌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虽然构成比经历了大幅度的变化过程,SAU和PAE依旧保持了主要病原菌的地位;而ABA则异军突起,成为构成比最高的病原菌,且这3种病原菌的耐药水平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治疗感染,研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与耐药率的变化趋势,评价抗感染方案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华西医院骨科自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例的相关资料。统计培养阳性率、病原菌构成与耐药率,分析病原菌构成与耐药率的变化趋势及不同抗感染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共146例纳入研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分别为111例和35例,培养阳性率为73.97%,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5.48%,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5.34%及15.07%;革兰阴性菌占13.01%,其中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4.79%、3.42%及2.05%。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头孢吡肟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及部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经验性抗感染方案多选择静脉使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或克林霉素,续以口服头孢克洛或头孢克洛联合利福平。对于培养阳性的病例,则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菌药物。 结论目前假体周围感染的培养阴性率较高,应规范术前抗菌药物使用及标本的采集与培养,以提高检出率。病原菌谱复杂,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经验性抗感染方案的抗菌谱应覆盖革兰阳性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待病原菌明确后需根据药敏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抗感染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院临床检出细菌的耐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2000年各科室送检标本细菌的检出及对抗生素耐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及药酶试验采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Ams).结果全年分离病原菌119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40株,革兰氏阴性菌753株;革兰氏阳性菌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227株、肠球菌6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2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4%.革兰氏阴性菌中构成比最大的前三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4%)、肺炎克雷伯菌(16%)和大肠杆菌(12%).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酶(ESBLs)的产酶率分别为43%和39%.结论我院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革兰氏阳病原菌;我院主要致病菌的构成与国内大医院基本相同,多重耐药菌占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0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病例3960例,术后有60例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取其切口分泌物分离出病原菌82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观察记录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在分离的82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有52株,革兰氏阴性菌有27株,真菌3株;其所构成比分别为63.41%,32.93%,3.66%。革兰氏阳性菌是病原菌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8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肠球菌属9株,链球菌10株,构成比分别为21.95%、15.85%、10.97%、12.16%;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孢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鲍曼不动杆菌7株,构成比分别为13.41%、9.76%、8.54%。通过分析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50.0%)。通过分析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及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50.0%)。结论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且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医院应该采用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趋势,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内痰培养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指导 ICU 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ICU 2010年1月~2013年12月1167例痰标本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结果。结果共分离病原菌592株,阳性率50.73%。革兰阴性菌401株,占67.74%,革兰阳性菌152株,占25.68%,真菌39株,占6.58%;初次痰培养阳性分离率21.18%,3d 后阳性分离率89.71%,治疗后阳性分离率42.20%,三者之间有明显差异。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耐药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 ICU 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且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在 ICU 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预防交叉感染、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浙江省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浙江省肿瘤医院2011年8月11日和2012年6月19日所有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目的(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治疗+预防用药),使用方法(一联、二联、三联及以上)及病原菌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x2检验比较两年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2011和2012年分别调查住院患者854和88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27% (45/854)和5.08% (45/886),二年间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6,P>0.05).2011和2012年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为28.89%和36.96%,两年间各部位感染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5,P>0.05);两年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8.03% (154/854)和20.99%(186/886),以一联用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和用药方法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94和3.042,P>0.05),在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病原菌送检率分别为94.92%(56/59)和87.69%(57/65),检出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结论 浙江省肿瘤医院感染控制较为理想,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58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病原学发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7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6株,占70.7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39株,占20.79%,以屎肠球菌为主;真菌13株,占8.4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7.50%和57.25%,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低。初始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第2、3周之后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上升,真菌则多在第3周后出现。58例中混合病原菌感染占89.66%,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又占30.5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属。结论〓严重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混合感染的发生率及细菌的耐药率比较高,及早、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有利于控制细菌耐药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烧伤病房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对1994年12月至1999年11月5年间,本院烧伤病房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葡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30%,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沙雷氏菌属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30%.试验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997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病原菌耐药率的变化与药敏试验平均抑菌环直径的变化呈高度负相关.结论:金葡菌是烧伤感染病原菌中耐药性最强的细菌.药敏试验平均抑菌环直径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液内科病房常见菌的耐药性及标本来源,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血液内科病房共分离323株病原菌,分离率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43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铜绿假单胞菌(29株)和鲍曼不动杆菌(23株)。采用WHONET5.6软件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43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3.1%,对其余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0%~69.8%。36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对其余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0%~41.7%,2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8%。2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5%。大肠埃希菌标本主要来自血液和尿液,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标本主要来自痰液。结论本院血液内科病房分离率前4位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很大,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血流和泌尿道感染,其余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从肺癌术后患者分离的病原菌特征,为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华西医院收治的159例肺癌术后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学资料,其中男142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9.6)岁。按常规方法留取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主要分离自患者痰液标本(90.6%,155/171)。常见菌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25.7%,44/171)、肺炎克雷伯菌(15.2%,26/171)、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13.4%,23/171)和铜绿假单胞菌(8.2%,14/171)。39.1%(9/23)的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分离株为多重耐药菌株,23.1%(6/26)的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对抗菌药物保持较高的体外敏感性。结论肺癌术后患者的病原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白色念珠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病原菌,应作为术后感染预防与治疗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变迁。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VAP病人的痰培养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中ICU中VAP发生率为19.1%。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年中均排在前6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03-2005年间逐年增加,2006年有所下降;脑膜败血黄杆菌在2005、2006年分离率明显下降;近两年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离率增加。2004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均在75%以上)。4年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超过4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比例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非发酵菌仍为VAP主要致病菌。4年中VAP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近五年来病原菌结构的变迁及其耐药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98至2002年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五年来我院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分离标本的60.7%~70.2%,其中绿脓杆菌分离率最高,其它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肠杆菌属及不动杆菌属.近两年来不动杆菌属在临床分离率明显增加.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约占54%~64%.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胞他啶的敏感性较高,但其中绿脓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稍低于头胞他啶,而头胞他啶对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对产广谱酶的细菌则无效.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吡肟对不同的细菌敏感性差异较大,需根据药敏情况来判断用药;左氧氟沙星对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尚有一定抗菌活性,除不动杆菌的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有一定的敏感性外,而哌拉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差,对绿脓杆菌则较敏感.结论:每个医院分离的细菌所占的优势不同,都有其特殊性,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临床细菌室应对本院的细菌分布及耐药趋势定期与临床医生沟通,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近年来烧伤病区革兰阳性(G+)球菌构成比的增加,说明抗G+球菌感染的重要性,探讨头孢硫脒(仙立素)在抗G+球菌感染的作用.方法:调查1995年至2001年三0四医院烧伤病区病原菌流行病学变化,观察G+球菌的变化趋势.汇总七家医院198例烧伤病人对头孢硫脒的临床验证结果,以头孢呋辛钠作为对照组,并进行了体外敏感试验,评估头孢硫脒对G+球菌的抗感染作用.结果:三0四医院烧伤病区共检测出病原菌2584株,1999年开始G+球菌构成比明显增加,高达51.4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31.30%,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3.74%,从而证明了G+球菌已成为烧伤病区病原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临床观察的头孢硫脒组比头孢呋辛组疗效好,表现在:①病人体温转为正常的时间短(4.68d对照组为5.17d);②临床感染症状控制或减轻总显效率高达88.46%(对照组为76.47%);③创面细菌清除率为77.24%(对照组为56.92%);④G+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头孢硫脒的敏感率达到89.89%,仅次于万古霉素(99.36%).结论:近年来G+球菌已成为许多单位烧伤病区细菌构成比的优势菌群,头孢硫脒对G+球菌的抗感染作用仅次于万古霉素,可作为临床抗G+球菌感染的第一线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临床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菌现状,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收集2011年我科796例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分析:共分离出130株微生物,分离率为16.3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11株,占85.38%;革兰阳性球菌18株,占13.85%;以G-菌占主导地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0.62%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菌株的耐药性,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e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送检血标本进行培养;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药敏结果按照CLSI 2015年版标准判定。结果:17818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857株,检出率为12.06%,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革兰阴性菌986株、厌氧菌39株及真菌113株。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00%;革兰阴性菌不同程度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病原菌主要分布于肝胆胰外科(31.61%)、重症科246株(13.25%)。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复杂,革兰阴性菌分离率高于革兰阳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分离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自血液的725株不重复细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细菌生化分析仪(VITEK2 COMPACT).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