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变化特点,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分子靶标.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脑梗死患者150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以及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空腹10~12h,于次日晨起采集肘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Hcy测定.结果 高血压、脑梗死、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Hcy的水平为17.58±4.16、16.87±3.12、17.45±3.2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3.21±2.03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的显著上升和血清葡萄糖(glucose,Glu)的显著下降(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LT、BUN、肌酐(creatitine,Cr)的显著升高(P<0.05);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水平明显上升,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预后;血清中的其他生化指标也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如TG、CHOL和Glu可用于高血压的辅助诊断,ALT、BUN和Cr可用于腩梗死的辅助诊断,AST、CK和CKMB可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 对103例脑梗死患者及11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平均为16.43±3.07μmol/L,健康体检者血浆Hcy水平平均为10.02±1.87μmol/L.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降低血浆Hcy水平可能减少和延缓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很重要的氨基酸,即2-氨基-4-硫基丁酸,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大部分Hcy在血液中通过二硫键与蛋白质结合,只有小部分的游离Hcy参与到循环中。流行病调查资料证明血清Hcy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血清Hcy与颅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不同性别健康人(健康对照组)、42例正常HCY脑梗死患者(正常Hcy组)和50例高HCY脑梗死(高HCY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ηbL)和高切粘度(ηbH)、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AI),分析HCY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HCY血症组男女性ηp、ηbL、ηbH、AI、TK、Fib及ESR与健康对照组和正常HCY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异常明显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方法 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法对本院已确诊脑梗死 5 0例血清Hcy进行了测定比较 .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cyx=2 3.5umol/L ,与正常组x=8.5umol/L(p <0 .0 1) .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增高 ,为临床诊断、治疗、愈后观察提供有意义参考数据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法对本院已确诊脑梗死50例血清Hcy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 x=23.5umol/L,与正常组x=8.5umol/L(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增高,为临床诊断、治疗、愈后观察提供有意义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关系,并初步评估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预后分析提供实验室依据,以便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方法 收集1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全血及血清样本,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82例、脑梗死组105例(包括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展性卒中和完全性卒中),以同期18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HCY、GLU、CHO、TG,DNA测序法检测MTHFR基因rs1801133及rs180113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各组间HCY、GLU、CHO及TG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比较使用卡方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CY、GLU、CHO及TG水平均显著高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且脑梗死组HCY显著高于TIA组(P<0.05);脑梗死组和TIA组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rs1801131位点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T和CC基因型能显著升高各组人群的血清HCY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GLU、CHO、TG以及年龄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90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血清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体内HCY代谢关键酶MTHFR基因rs1801133及rs1801133位点突变可能通过影响血清HCY水平来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性痴呆(VD)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68例VD脑梗死及34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结果VD组患者的平均血浆总Hcy水平为(21.34±10.56)μmol/L,非痴呆组血浆Hcy水平为(9.78±8.56)μmol/L,VD组显著高于非痴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6.2%VD脑梗死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升高,非痴呆组仅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血管性痴呆(VD)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性痴呆(VD)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68例VD脑梗死及34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结果 VD组患者的平均血浆总Hcy水平为(21.34±10.56)μmol/L,非痴呆组血浆Hcy水平为(9.78±8.56)μmol/L,VD组显著高于非痴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6.2%VD脑梗死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升高,非痴呆组仅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是血管性痴呆(VD)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和胱抑素(Cyc-C)在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93名正常对照者和136例肾脏疾病患者(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HCY、BUN、Scr、Ua和Cys-C。结果在肾炎组和肾病综合征组中,HCY、Scr、Ua和Cys-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与肾炎组相比,肾病综合征组的HCY和Cys-C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肾脏疾病组的HCY、BUN、Scr、Ua和Cys-C的阳性率均增加。HCY与BUN、Scr、Ua和Cys-C均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肾脏疾病患者血清HCY、BUN、Scr、Ua和Cys-C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的加重呈上升趋势,HCY与其他传统指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肾脏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急 梗患者20例心绞痛患者30例,高现患者30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动态观察血浆P物质含量变化,并以30名政党 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e authors have counted circulating anuclear carcasses of endothelial cells by a new method in 105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ngina pectoris. In infarction cases as well as in severe angina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endothelaemia was observed in duration of several days. No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milder angina cases (type I–II).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55例冠心病(CHD)患者和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VEGF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清VEGF水平(498.98±304.5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49±30.29)pg/ml,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809.21±191.16)pg/ml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组(292.14±148.56)pg/ml,P<0.01,而且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VEGF可能是反映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出血与缺血两类不同性质的急性脑血管病(ACVD)及不同部位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并对梗塞治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不同部位脑梗塞者相互间及两类不同性质ACVD患者与对照组间血液流变值分别进行对照比较.结果ACVD组中呈多项指标异常,其中HCT、全血粘度比、红细胞电泳等尤为显著(P<0.01).44例不同部位脑梗塞患者间血流变值存在多项差异,其中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明显(P<0.01).结论上述变化规律对各类ACVD的预防治疗和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等容量稀释疗法治疗脑梗塞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疗法.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不仅要考虑到肢体功能的恢复,其患者的认知功能在近些年备受关注。本文就脑梗后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展开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6.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相关指标在中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进一步研究脑梗死及脑出血中风患者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检测方面最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方法在质量控制的条件下,对100例中风病人(其中脑梗死患者78例,脑出血患者22例)和30例正常人群作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相关指标分析。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中风患者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此外,脑出血患者除上述5项指标外,尚有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变形指数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对比资料研究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中风患者的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中,血液流变学中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助于这两类中风原因的分析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表观粘度、全血粘弹性和泵功能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ow Shear—30流变仪,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绞痛(AP)各10例,在切变率(γ)范围0.376~128.5s~(-1)下测其表观粘度(ηa),并测定全血粘弹性参数(粘性分量η′、弹性分量η″、弹性模量G′和损失模量G″)和心脏泵功能参数,同时与正常人(NS)11例对照。结果:AMI组在高、中和低切变率下的ηa和上述粘弹性参数均高于AP组和NS组(P<0.05~0.01),泵功能参数(EF、SV、CO、LVET、PEP/LVET、HI和Cl)却低于AP组和NS组(P<0.05~0.01)。本文研究提示AMI的泵功能受损与其血液流变特性异常有关;纠正血液流变特性异常的方法或措施有利于AMI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主要影响因素,改进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CCU2013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超过48h排便的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排便困难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和排便方式的改变。结论基层医疗单位应针对影青中年患者和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积极制定护理改善措施并付诸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ROC曲线定量分析CtnI与CK -MB以探讨CtnI与CK -MB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 测定 5 0例心绞痛与 4 0例心肌梗死病人血清CtnI与CK -MB值 ,对CtnI、CK -MB进行ROC分析 .结果 用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 (cTnI值 )进行比较 ,p<0 .0 0 1,用ROC曲线分析 ,CtnI的AUC =0 .98,CK -MB的AUC =0 .87.在cTnI =0 .5ug/l时 ,敏感性为 95 % ,特异性 96 % ,阳性结果预示值 =95 % ,准确度 =95 .6 % .结论 CtnI可以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心舒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益心舒丸进行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8w,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58.82%、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心舒丸符合中医"通"为主、"补"为法治疗原则,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