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押对下颌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解剖观测,为下颌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2-11/2005-11在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由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120侧成人颅骨(男60侧,女60侧)和30侧尸体(男20侧,女10侧);均为无主尸体。测量了120侧成人颅骨卵圆孔等结构的数据,观测了30侧成人尸头下颌神经的毗邻结构。结果:①与下颌神经阻滞相关结构:男性除卵圆孔前壁厚、女性除颧弓中点下缘至翼突基部距离、卵圆孔宽径、卵圆前壁厚、卵圆孔前外侧缘至三叉神经压迹最近距离外,其余结构均存在侧别差异(P<0.05~0.01)。除左侧颧弓中点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距离、左侧卵圆孔宽径、卵圆孔前壁厚外,其余侧别结构均存在性别差异(P<0.01)。下颌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颧弓中点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的距离熏男性左侧为(40.4±0.3)mm,右侧(40.9±0.4)mm。女性左侧为(39.8±0.6)mm,右侧为(40.2±0.7)mm。②下颌神经阻滞入路易损伤的结构及下颌神经的毗邻关系押下颌神经长度(10.4±1.6)mm,宽度为(4.5±1.5)mm,其中颅内段长(6.3±1.5)mm,卵圆孔内段长(5.1±0.6)mm。脑膜中动脉外径左侧为(1.5±0.3)mm,右侧为(1.5±0.4)mm。至上颌动脉起点的距离左侧为(7.1±0.4)mm,右侧为(8.3±0.3)mm。大部分脑膜副动脉入棘孔以前发出,起源于脑膜中动脉者22侧(73%)。上颌动脉者7侧穴23%雪。以双根起始者1侧(3%)。分支数,1支型24侧穴80%雪。2支型2侧(7%)。不存在4侧穴13%雪。脑膜副动脉分别经卵圆孔、蝶导血管、骨性翼棘孔入颅腔。下颌神经与脑膜中动脉的位置关系:脑膜中动脉位于下颌神经的后外侧22侧(73)%。位于下颌神经的外侧8侧(27%)。结论:获得了下颌神经的长度、宽度熏下颌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熏下颌神经阻滞入路易损伤的结构及下颌神经的毗邻关系熏以及圆孔、棘孔、破裂孔、颈静脉孔、海绵窦内等穿过的结构及毗邻关系的观测结果。下颌神经阻滞相关结构存在侧别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膈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了解剖观测,为膈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12在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由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24具尸体,男20具,女4具。对48侧尸体头、颈、胸部的标本与膈神经穿刺入路相关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了解剖观测。 结果:①膈神经进针的深度:皮肤至膈神经(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上距其锁骨头25-30mm头侧为进针点)为26.0&;#177;0.3(21~30)mm。②膈神经与胸膜顶,肺尖、胸导管等结构毗邻的关系:胸膜顶的体表投影,胸膜顶的内侧界距胸骨柄上缘中点两侧均为10-19(14.2&;#177;0.3)mm。胸膜顶的外侧界与胸锁关节之间的距离左侧为43~70(55.3&;#177;0.6)mm。右侧为51~80(57.5&;#177;0.6)mm。胸膜顶的最凸点与锁骨之间的距离左侧为11~29(21.6&;#177;0.4)mm,右侧为11-39(26.5&;#177;0.5)mm.左侧锁骨上缘点位于胸锁关节外侧为19-28(22.5&;#177;0.3)mm,右侧为13-29(23.0&;#177;0.4)mm。胸膜顶的外侧界距颈正中线两侧均为50-90(72.1&;#177;0.8)mm,肺尖与颈正中线两侧均为31-52(38.1&;#177;0.4)mm。胸导管在颈动脉鞘后方,椎动脉、椎静脉及膈神经前方弓形入静脉角,胸导管末端的弓高平均为5.2~12.5mm。③膈神经与副膈神经、颈交感干联系的观测结果:颈交感干与膈神经和副膈神经联系的出现率为43.6%,主要与膈神经相联系,与副膈神经则较少。它们与颈下神经节联系最多为60.4%,其次与颈中神经节为17.5%。此外也有与椎动脉神经节、锁骨下袢、颈中、下神经常之间相联系,于此可见膈神经在颈部与交感干有广泛的联系。 结论:为膈神经穿刺的入路进针深度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解剖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节阻滞的方法,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测量了120侧成人颅骨卵圆孔等结构的数据,观测了30侧成人尸头三叉神经节的毗邻结构。结果:三叉神经节阻滞进针的深度:①前入法:颧上颌缝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的距离,男性左侧为51.5±0.6mm,右侧为51.9±0.5mm。女性左侧为50.3±0.6mm,右侧为50.9±0.7mm。②侧入法:颧弓中点下缘至卵圆孔前外侧缘的距离,男性左侧为40.4±0.4mm,右侧为40.9±0.4mm。女性左侧为39.2±0.6mm,右侧为40.2±0.7mm。获得了三叉神经节的毗邻结构观测结果。结论:为预防三叉神经节阻滞发生的并发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背景:有关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血管分布特点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的研究。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蒂的血管分布规律,为临床足部损伤修复的术式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骨科。对象:3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由解放军南京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方法:解剖观测远端蒂部的血管来源和小隐静脉深交通支。主要观察指标:①远端蒂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②远端蒂小隐静脉的营养血管。③远端蒂小隐静脉的浅深交通支。结果:远端蒂部的营养血管有2~5支:来自跟外侧动脉穿支、腓动脉终末穿支外径分别为(0.6&;#177;0.2),(0.8&;#177;0.2)mm,距外踝尖上分别为(1.0&;#177;1.3),(2.8&;#177;1.0)cm;腓动脉肌间隔穿支0~3支,出现率依次为96.7%,66.7%和20.0%,外径分别为(0.9&;#177;0.3).(1.0&;#177;0.2)和(0.8&;#177;0.4)mm,距外踝尖上分别为(5.3&;#177;2.1).(6.8&;#177;2.8)和(7.0&;#177;4.0)cm。远端蒂中的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有两种类型,①神经-静脉营养血管;②静脉-神经营养血管。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距外踝尖上(3.4&;#177;0.9)cm,外径(1.7&;#177;0.5)mm.汇入腓静脉。结论:跟外侧动脉穿支、腓动脉终末穿支及腓动脉肌间隔穿支发出深筋膜支、皮支、神经及静脉营养支,形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血管链.深、浅筋膜血管网。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汇入腓静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小间隙的方法行副神经移位修复C5、臂丛神经上干,以了解副神经移位后的效果及节省动力神经源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吉林省外科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只:A组:自体颈静脉桥接行副神经小间隙(2mm)移位于C5神经根,B组:自体颈静脉桥接行副神经小间隙(2mm)吻合于臂丛神经上干,两组均是左侧为正常侧,右侧为实验侧。术中测量副神经、C5神经根和臂丛神经上干的直径;术后12周行电生理学观察两组大鼠肱二头肌、三角肌肌电图波幅和潜伏期;神经组织学和图像观察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形态。结果:两组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直径:副神经主干为(0.45&;#177;0.05)mm,C5神经根为(0.66&;#177;0.11)mm,臂丛神经上干为(1.16+0.14)mm。②肌电图波幅和潜伏期:术后12周A组肱二头肌、三角肌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P〉0.05);B组肱二头肌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三角肌实验侧较正常侧潜伏期长,波幅低(P〈0.05)。③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术后12周A组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P〉005),B组实验侧明显少于正常侧[(99.60&;#177;22.61),(134.40&;#177;30.62)个,t=8.26, P〈0.01]。④轴突直径:术后12周A组实验侧和正常侧比较无差异(P〉0.05),B组实验侧明显小于正常侧[(1.38&;#177;0.40),(2.88&;#177;0.62)μm,t=19.35, P〈0.01]。⑤髓鞘厚度:术后12周A组实验侧和正常侧无差异(P〉0.05),B组实验侧明显小于正常侧[(0.92&;#177;0.22),(1.75&;#177;0.61)μm,t=5.98, P〈0.01]。⑥再生神经纤维形态:A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多,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厚,神经束膜结构完整。B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明显少,束膜结构不完整,有髓神经纤维鞘可见板层样分离。结论:①应用副神经移位可以修复C5神经根损伤,由于副神经直径相当于C5神经根直径的68%,可以节省动力神经源。②而副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上干因两者直径差异明显,副神经只相当于臂丛神经上干直径的39%而不能修复上干。  相似文献   

6.
软脑膜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高比例分化为神经元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软脑膜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实验中心完成。从脑组织分别分离和培养软脑膜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两种细胞的共培养,同时按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和鉴别神经干细胞在软脑膜细胞提供的微环境下的分化状态。结果:自然分化条件下,微管相关蛋白-2ab阳性的神经元、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型胶质细胞和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阳性的寡突胶质细胞在神经干细胞后代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4.6&;#177;4.5)%,(11.3&;#177;3.8)%和(73.6&;#177;18.7)%。而在共培养条件下,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在神经干细胞后代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5&;#177;15.8)%.(44.6&;#177;16.7)%和(15.3&;#177;4.1)%。结论:软脑膜细胞可诱导神经干细胞高比例分化为微管相关蛋白-2ab阳性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神经生理学变化特点。 方法:于2004-07/2005-03选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首次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对照组来源于门诊健康检查的正常人19例。根据BRSS分级标准,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3组,BRSSⅠ~Ⅱ级组36例,BRSSⅢ~Ⅳ级组23例,BRSSⅤ~Ⅵ级组21例。应用肌电图技术测试其健侧肢体正中神经的F波参数,连接记录电极(姆短展肌肌腹)、参考电极(第一指骨)与地极。刺激电极置于腕关节正中处,刺激强度为阈刺激的130%,刺激频率为2Hz,电流脉宽为0.2ms,时程为5ms,灵敏度为2mV,依次检测患侧肢体的安静状态(静态)、对侧最大抗阻收缩状态(动态)下健侧正中神经的F波情况,记录F波波幅与频率。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BRSSⅢ~Ⅴ级脑卒中患者的健侧肢体动态下的F波参数增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波幅:(0.8039&;#177;0.1573),(0.4067&;#177;0.1703)mV,P〈0.05],[频率:(0.8561&;#177;0.2668)%,(0.6500&;#177;0.1976)%,P〈0.05],脑卒中患者健侧肢体静态下正中神经的F波参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BRSSⅠ~Ⅱ级和BRSSⅤ~Ⅵ级脑卒中患者健侧肢体动静态下正中神经的F波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BRSSⅠ~Ⅱ级和BRSSⅤ~Ⅵ级脑卒中患者健侧肢体正中神经F波参数动态高于静态,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BRSSⅢ~Ⅳ级组脑卒中患者健侧肢体正中神经F波参数动态高于静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波幅:(0.8039&;#177;0.1573),(0.3917&;#177;0.1316)mV,P〈0.05],[频率:(0.8561&;#177;0.2668)%,(0.6391&;#177;0.2594)%,P〈0.05]。③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静态下各组之间F波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BRSSⅢ~Ⅳ级组脑卒中患者健侧肢体动态下正中神经F波参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波幅:(0.8039&;#177;0.1573),(0.3951&;#177;0.1488),(0.4371&;#177;0.1576)mV,P〈0.05],[频率:(0.8561&;#177;0.2668)%,(0.6125&;#177;0.2328)%,(0.6571&;#177;0.2325)%,P〈0.05]。 结论:脑卒中后“健侧”肢体可发展为非麻痹侧化。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颈丛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解剖观测,为颈丛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0侧尸体颈部与颈丛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颈丛深支穿刺进针深度:皮肤至第4颈椎横突距离(在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平第4颈椎垂直刺入皮肤)左侧21.0±0.4(18.0—24.0)mm,右侧20.5±0.5(19.0—23.5)mm。获得了与颈丛穿刺相关结构的观测结果。胸膜顶的体表投影,胸膜顶的内侧界距胸骨柄上缘中点,左侧为14.2±0.3(11.0—19.0)mm,右侧为14.5±0.5(10.0—17.0)mm。胸膜顶的外侧界与胸锁关节之间的距离,左侧为55.3±0.6(43.0—70.0)mm,右侧为57.5±0.7(51.5—80.0)mm。胸膜顶的最凸点与锁骨之间的距离,左侧为21.6±0.4(11.0—29.0)mm,右侧为26.5±0.5(11.0—39.0)mm。肺尖与颈正中线的距离,左侧为38.4±0.6(31.0—52.0)mm,右侧为38.3±0.9(31.0—50.0)mm。星状神经节多居于第7颈椎横突基部与第1肋颈之间的前方。结论:为颈丛神经阻滞入路进针深度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颈丛;神经阻滞;解剖观测 中图分类号:R223,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08)-03-0248-03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面神经端侧吻合和端端吻合的效果,探索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4-04/08在咸宁学院医学院神经组化研究室进行。取日本成年大耳白兔14只,随机分为术后1,3个月组两组各7只。所有兔右侧面区切断面神经上颊支,其远心端吻合到外膜开窗的下颊支侧壁,行端侧神经吻合;左侧面区也切断面神经上颊支,断端间行端端神经吻合。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时做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取材作组织学检测评估其神经再生情况。结果:12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诱发电位潜伏期:术后3个月组左侧和右侧均短于术后1个月[(1.93&;#177;0.11),(2.68&;#177;0.35)ms;(2.35&;#177;0.07),(4.65&;#177;0.78)ms,P〈0.05]。②波幅:术后3个月组左侧和右侧均高于术后1个月[(9.95&;#177;1.27),(7.12&;#177;1.16)mV;(5.41&;#177;1.40),(1.99&;#177;0.41)mV,P〈0.051。③神经传导速度:术后3个月组左侧和右侧均快于术后1个月[(40.93&;#177;6.19),(29.56&;#177;4.16)m/s;(34.27&;#177;7.23)(20.86&;#177;5.21)m/s,P〈0.051。④再生神经纤维的直径:术后1,3个月组兔左侧均大于右侧[(3.78&;#177;0.52),(2.33&;#177;0.28)μm;(6.25&;#177;0.69),(4.06&;#177;0.73)μm,P〈0.05]。⑤再生神经纤维:术后l,3个月组兔左侧均多于右侧[(637.05&;#177;94.06),(216.33&;#177;35.20)根;(1442.33&;#177;86.34)。(605.83&;#177;143.58)根,P〈0.051。结论:正常神经能发出侧芽通过端侧吻合长入缺损面神经的远残端、使失神经支配面肌再神经化,面神经端侧吻合的效果比端端吻合的效果差,但行端侧吻合修复面神经缺损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通心络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效果和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02-01/2004-07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蝉蜕、蜈蚣、赤芍、冰片组成),6粒/d,分3次口服,连用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并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的改善率: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8%,65%,62%,83%;对照组:33%,32%,29%,27%,P〈0.01)。②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治疗后比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46.4&;#177;6.1),(47.2&;#177;5.8),(46.9&;#177;4.2),(46.4&;#177;4.3)m/s,观察组治疗前:(38.9&;#177;5.6),(38.2&;#177;5.3),(35.2&;#177;4.1),(35.7&;#177;4.5)m/s,对照组治疗后:(41.2&;#177;5.1),(41.1&;#177;5.1),(37.8&;#177;4.4),(39.1&;#177;4.0),P〈0.01]。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治疗后比其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加[观察组治疗后:(47.8&;#177;5.6),(48.5&;#177;5.1),(48.9&;#177;5.8),(45.3&;#177;5.2)m/s,观察组治疗前:(37.3&;#177;5.4),(37.6&;#177;5.8),(38.1&;#177;5.4),(36.1&;#177;5.1)m/s,对照组治疗后:(40.1&;#177;5.4),(39.4&;#177;4.8),(37.1&;#177;5.1),(38.7&;#177;5.6),P〈0.01]。结论:通心络可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能明显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