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以防止出现并发症,并对易感人群进行提前预防。从中医层面改善患者的体质。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PCOS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患者的体质类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PCOS的患者多变现为气郁质、痰湿质、气郁兼痰湿质的病理体质。结论 PCOS的发病机制和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影响着临床症候的变化。因此对易感体质进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PCO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患病人群的体质特点及发病规律,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基础,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符合低频感音神经性聋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调访,对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通过对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调查,患者中体质偏颇质大于平和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病患者中,偏颇质占发病人数的87.72%;湿热质和气虚质与其他各类型体质发病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中湿热质明显大于气虚质。结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中偏颇质较平和质易于罹患本病,偏颇质中尤以湿热质和气虚质居多。  相似文献   

3.
163例婴儿体质调查及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婴儿体质因素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随机抽取163人,分为复感组和非复感组.结果:在研究对象中,存在正常质、痰湿质、内热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阴两虚质及由其组合成的不同体质类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2.88%.结论:体质正常者不易发生复感,阴虚质、气阴两虚质、包含内热质的复合本质较易发生复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王琦教授的体质学说,分析体质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内在关系.结果:30 ~50岁的女性中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是子宫肌瘤的易发人群,尤其是在春季及长夏易发病.结论:在子宫肌瘤的好发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通过运用药物、加强锻炼等途径来调整病理体质从而有效减少并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原发性痛经患者和健康女性的中医体质以及一般情况,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分别将150例原发性痛性患者和150例健康女性在符合纳入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24.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易感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不痛经者以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居多。结论情志因素(急躁易怒、多愁善感)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婴儿体质因素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随机抽取163人,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调查,按调查时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否分成两组,对其体质分型进行比较。结果:在研究对象中,存在正常质、痰湿质、内热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阴两虚质及由其组合成的不同体质类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2.88%,非复感组中正常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内热质均高于复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质好的小儿较不容易发生复感,阴虚质、气阴两虚质、包含内热质的复合体质较容易发生复感。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体质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中医体质角度探讨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组271例高血压病患者和对照组302例非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体质因素与高血压病的联系强度。结果在P〈0.05水平,进入回归方程的相关体质因素有3个:平和质、痰湿质、瘀血质。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02、1.437和0.592。结论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痰湿质、瘀血质,痰湿质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相对重要,平和质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3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合肥市2004年上半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疫情动态,流行趋势,为今后流脑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对53例流脑患者病原学、临床流行病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15岁以下38例,占71.7%;在2~4月份发病46例,占86.8%。随机抽取20例患者脑脊液及血清送检查,结果培养阳性14例,占70%,均为脑膜炎双球菌C群菌株。结论2004年上半年合肥市局部流行的流脑,主要病原体为脑膜炎双球菌C群菌株,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15岁以下儿童易感。因此,今冬明春有必要对易感人群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简称多糖菌苗)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敏性肺病(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与相关体质类型的联系。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和变应性鼻炎及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调研表对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相关体质类型的调查。结果 200例过敏性肺病(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第一体质为阳虚体质,第二体质为气虚体质。在第一体质为阳虚质患者中,兼夹气虚质最多,为21.7%;其次,兼夹特禀质所占比例为20.3%. 结论 过敏性肺病的形成与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蚌埠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脑预防控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流脑患者临床特征,对其中30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4月份流脑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2.34%,11~20岁占总病例数的65.96%,病例主要集中在凤阳县和蚌埠市,流行菌群以C群为主,暴发型流脑发生比例为31.91%。结论:蚌埠地区有C群流脑流行,季节性明显,发病年龄高移,应加强易感人群A+C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子宫肌瘤组,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人60例设为正常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子宫肌瘤组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正常组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及一般情况调查。结果子宫肌瘤组与正常组SCL-90评分结果比较,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子宫肌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物质生活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低于正常人群,医护人员应针对该群体的心理问题加以指导,恢复健康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与中医体质特征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子宫内膜息肉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9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中医症状分布情况、中医证型进行调查研究,按王琦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方法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类并统计其临床表现在各体质类型中的分布。结果在中医证型中,痰瘀互阻型占31.96%;气滞血瘀型占28.87%;气虚血瘀型占23.71%;湿热血瘀型占15.47%。在中医体质方面,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痰湿质为多,占20.62%,其次为气郁质,占16.49%;平和质占15.47%。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医证型可分为痰瘀互阻型、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和湿热血瘀型四型,以痰瘀互阻型为多见。此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除平和质以外,痰湿质、气郁质是该病的易发体质。  相似文献   

13.
段小青 《中外医疗》2014,(30):25-26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体质分布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并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与患者年龄相近的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和两组女性的体质分布、其他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中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约有33.3%为肾虚血瘀证,约有21.7%的患者为湿热瘀结证,还有18.3%的患者为肝郁肾虚合并气滞血瘀证,另外气虚血瘀证和寒湿凝滞证患者分别占15.0%、11.7%;对照组的健康女性多为平和体质(73.3%),而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瘀血体质(40.0%)和湿热体质(43.3%)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3%和1.7%),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其他体质的女性的发病率则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在经期进行性生活、阴道冲洗次数、避孕方式、宫腔操作次数和流产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多为肾虚血瘀证,湿热体质和瘀血体质更容易发病,经期进行性生活、阴道冲洗次数、避孕方式、宫腔操作次数和流产次数也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宝珍 《当代医学》2021,27(11):79-81
目的研究疏肝散结汤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抓阄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并给予疏肝散结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孕酮(P)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散结汤对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P水平,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fibroid artery embolization,UFAE)后并发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阻胞宫证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Sldinger技术完成UFAE治疗。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服用活血化瘀、散结消瘢类中药,对照组酌情予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变化,栓塞综合征出现的时间、程度、缓解方法及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闭经;对照组出现1例轻度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治疗组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治疗组发生盆腔疼痛的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盆腔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和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UFAE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少,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鼻鼽”中医体质特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鼽(变态反应性鼻炎及非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中医体质特点,探索中医体质因素在鼻鼽中的作用。方法汇集一年内就诊的15岁以上1008例"鼻鼽"患者,以致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及临床症状分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组(AR)和非变态反应性鼻炎组(NAR),分别对两组采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特禀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鼻鼽的中医体质特点。结果以1008例鼻鼽的患者中,相对平和质,阳虚质患NAR的概率增加,OR为2.78,95%CI为2.33~4.69;特禀质者患AR有显著增高,OR为3.84,95%CI为2.8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质者患AR及NAR的几率均等,两者均易发病。痰湿质、瘀血质、湿热质的危险度明显降低。结论阳虚质、气虚质是NAR发病的主要体质因素;特禀质、气虚质亦是AR发病的主要体质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129-132+136
目的 探讨不寐患者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不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 对来源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睡眠障碍门诊的584例不寐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调查,采用中医临床调查表及中医体质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不寐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175例、气郁质141例、阴虚质83例。常见中医证型为痰热扰心证149例、心胆气虚证132例、气郁化火证106例、肝郁气滞证7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痰湿质与痰热扰心证(P0.001,OR=3.057)、心胆气虚证(P0.001,OR=3.140)有关;气郁质与气郁化火证(P=0.003,OR=6.638)、肝郁气滞证(P=0.004,OR=6.504)有关;阴虚质与阴虚火旺证(P0.001,OR=3.868)有关;湿热质与痰热扰心证(P=0.001,OR=3.480)、心肝火旺证(P=0.046,OR=4.837)有关。结论 不寐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中医体质易转化为某种中医证型,为临床辨证治疗不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473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经统一调查问卷表收集子宫肌瘤相关特点、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及术后肌瘤复发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相关危险因素与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关联程度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术后随访2~7年,其中共有194例患者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术中子宫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肌瘤数目多发者(≥ 2个)较单发者(1个)术后肌瘤复发的风险大(OR=2.31,95% CI:1.57~3.40,P=0.000);其次术前产次是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术前产次越多,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风险越低(OR=0.63,95% CI:0.48~0.84,P=0.002);而手术时年龄、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与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风险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术中肌瘤数目是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前产次是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及肌壁间子宫肌瘤并不增加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3例子宫肌瘤患者例均采用聚乙烯醇微粒(PVA)行双或一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随访6-48个月。结果总的临床症状改善达98.4%,术后6~12个月肌瘤及子宫的体积明显缩小。术后剧烈腹痛55例(83%),闭经8例(12.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主要并发症可以进行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丁昌红  陈海玲 《安徽医学》2007,28(2):124-125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与绝经年限及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对31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2例,妇科炎症170例,子宫肌瘤20例,宫内节育器14例,恶性肿瘤46例。结论炎症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患者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