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颖  李娜  孙慧珍  王永秀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522-1523
目的:分析60例胼胝体病变低场MRI表现,探讨低场MRI对于胼胝体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0例颅脑胼胝体病变病例进行低场MR扫描,做出相应诊断,并与临床治疗过程相结合.结果:60例病例中,发育不良16例,损伤15例,梗塞13例,出血9例,胼胝体肿瘤7例.结论:低场MRI对于胼胝体病变的定性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场MRI中胼胝体梗塞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胼胝体梗塞患者MRI图像进行分析,并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结果:胼胝体膝部梗塞9例、胼胝体干部梗塞7例、胼胝体压部梗塞15例;其中早期梗塞5例,陈旧性梗塞23例。结论:低场MRI对诊断胼胝体梗塞很有价值,可以清晰显示梗塞的部位、范围、形态,并能对梗塞新旧分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胼胝体损伤的低场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全部病例采用GE Signa Profile 0.2T磁共振扫描仪,头部线圈行轴位、矢状位扫描。结果9例中胼胝体挫伤7例,血肿2例。病变分布胼胝体体部5例,压部2例,体部及压部均累及2例。结论本组9例CT均未显示胼胝体损伤,MRI能显示CT不能显示的病变。特别是FLAIR技术的应用,能很好、准确、全面地观察病变部位、形态、信号变化及合并的其它部位的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CT和MRI诊断胼胝体损伤价值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CT与MRI检查在胼胝体损伤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案中临床及影像资料较完整的27例胼胝体损伤病例,回顾观察CT及MRI图像资料并对照分析。结果:在胼胝体损伤检查时MRI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结论:CT是脑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MRI是显示胼胝体损伤病变的最好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弥补CT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胼胝体损伤MRI表现对确诊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MR表现。结果:胼胝体损伤。结论:MRI检查对于胼胝体损伤较为敏感,有独特的优越性,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症状。方法在连续1年颅脑MRI检查中收集92例脑梗死病例,将其中有胼胝体梗死的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SE序列T1WI和FSE序列T2WI扫描,2例加FLAIR扫描,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92例脑梗死中6例(6.5%)MRI确诊为肼胝体梗死。无1例为单纯性胼胝体梗死,均同时伴其他部位脑梗死。6例共8个梗死灶,位于胼胝体膝部3个,体部1个,膝-体部1个,膝-压部1个。T1WI呈略低信号6个,低信号2个;T2WI均呈高信号;2例FLARI均呈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2例强化。结论胼胝体梗死少见。MRI可清楚显示胼胝体梗死的存在、部位、范围,但缺乏特征性,结合临床及脑内其他部位梗死灶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MRI表现、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例RESLES患者的临床资料、MRI特征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20例患者以突发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为首发症状,头颅MRI均发现胼胝体压部局灶性病灶,边界清,TI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显示明显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未见强化。以上病例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复查头颅MRI,其中有18例胼胝体压部病灶完全消失,2例在DWI序列表现为病变范围较前缩小、信号较前减低。结论 RESLES是一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MRI能客观地反映病灶的特点、吸收与好转,对于监测及评估RESLES临床演变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场MRI屿CT在脑出血病变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350例脑出血患者的CT及低场MRI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对幕上脑出血病变具有定位定性诊断价值,而对于幕下病变显示欠佳,而低场MRI对幕上及幕下病变均可显示,但定性较复杂及困难.结论 CT在脑出血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对于幕下病变需与MRI相互结合,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0.35T永磁开放式MRI检查,分析椎体、椎间盘破坏及椎管内情况。结果45例脊柱结核患者共发生椎体病变70节,31例患者发生椎间盘病变,15例附件发生病变,38例有寒性脓肿,33例累及椎管。结论低场MRI作为一种敏感的诊断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较好地为临床早期提供理论依据并及时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对于非出血性胼胝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非出血性胼胝体损伤灶中,膝部损伤2例,体部损伤7例,膝部与体部同时损伤3例,MRI表现主要为胼胝体区斑点状、小片状异常信号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水序列呈高信号。结论:MRI是诊断非出血性胼胝体损伤最佳的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磁共振影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认的60例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并对患者肿瘤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程度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累及嘴、膝部40例,体部15例,压部5例。扫描影像显示,肿瘤区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部分边界清楚。50例呈不均匀强化,边界欠规整;10例强化均匀。经与手术确认结果对比显示:MRI对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检出率为90%。结论在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的确诊方面,MRI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作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核磁共振以及超声应用在胎儿的胼胝体发育不全筛选诊断中,分析其诊断效果和影像学特征。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30例经本院超声、MRI检查后诊断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胎儿为对象,对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将单纯接受超声检查的1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划分到对照组,将接受超声联合核磁共振检查的1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划分至实验组;将两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的检查诊断结果和随访结果相比较,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影像以及核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10例为胼胝体完全缺如,5例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实验组的超声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为93.3%(14/15)。对照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9例为胼胝体完全缺如,6例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对照组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7%(13/15)。可见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筛选诊断率,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表现特点,探讨MRI对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胼胝体发育不全患者的MRI表现。结果MRI显示胼胝体完全缺如8例,部分缺如23例,胼胝体变薄5例。22例伴有其他先天性脑部畸形,其中合并脂肪瘤7例,灰质异位5例,穿通畸形3例,脑裂畸形2例,Dandy—Walker综合征2例,蛛网膜囊肿并巨脑回1例,脑裂畸形并透明隔缺如1例,Dandy—Walker综合征并脑干发育不良1例。结论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及其所伴发的其他脑部畸形。MRI是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的首选及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新明  韩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0):2875-287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材料:6例病人脂肪瘤通过CT与M R检查,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肿瘤位于胼胝体,1例位于右侧裂,另1例位于纵裂。结果:脂肪瘤在M RT1加权,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所有病例CT扫描均为低密度。结论:CT值为负值,脂肪瘤通常伴有先天性发育异常。CT与M R诊断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
月~2012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8563例新生儿进行常规颅脑超声筛查,共检出胼胝
体发育不全37例,与MRI比较,评价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结果37例新生儿中超声对胼胝体完全缺如、部分缺如的诊断敏感性
分别为100%和90%,特异性分别为90.9%和94.1%,准确性分别为94.6%和91.9%。与MRI的Kappa 值分别为:0.890和0.837。
二者的一致率为91%。结论超声检查与MRI对诊断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全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对新生儿胼胝体结构异常的
全面透彻理解以及掌握准确的超声表现将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声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对新生儿胼胝体进行扫查,共行头颅超声筛查3797例,观察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超声图像特征,并行CT及MRI扫查。结果超声诊断1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患儿,均再行CT或MRI扫查,证实11例存在胼胝体发育不良,其中完全性4例、部分性7例。声像图表现为中线结构上探测不到胼胝体或仅显示部分胼胝体,侧脑室分离伴角度扩大,第3脑室扩张并位置上移,双侧脑室横断面显示外弧度均有不同程度内弧度改变,呈牛头状,病变程度越重则内弧度化越明显,侧脑室纵轴切面呈水滴状,伴或不伴透明隔缺失。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新生儿胼胝体发育不良并进行初步分类,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和MRI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孕妇,年龄为20~36岁,平均为28岁;孕龄为22~37周,平均为29周。产前例行超声检查后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24h内行MR检查,将超声和MRI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的18例胎儿,行MR检查后,其中15例与超声检查结果一致,2例为单纯侧脑室扩张,1例考虑脑白质发育不良。随访结果中,15例进行引产,2例出生,1例失访。结论产前超声检查与MR检查相结合,能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征像。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病例的MRI征像。结果胼胝体体部部分缺如4例,缺如段长度为1.5。2.5cm;胼胝体压部缺如或失去正常球茎状结构6例,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均缺如1例,胼胝体前后径与脑组织前后径之比〈0.3;胼胝体各部分均变细、变薄、变小1例;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形态变小、呈细线状1例。其中,伴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7例,分别为胼胝体脂肪瘤3例,脑裂畸形、灰质异位、透明隔缺如、脑白质发育不良各1例。结论MRI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直接征像清晰、准确,以正中矢状面显示为佳。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胼胝体发育不全病例多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瘸(Primaiv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s.PCNSL)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料,主要研究PCNSL的发生部位.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 26例中7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16例,半球周边白质区7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13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3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4例,2例表现为边缘环形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轻度到中度,以轻度为主;半球周边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 绝大多数PCNSL表现较具特征性,MRT检查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性瘫痪患儿63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价脑性瘫痪患儿神经运动发育.对受试儿童进行头颅MRI检查,正中矢状位测量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分析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评分存在正相关性,其中粗大运动及适应能力相关明显.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胼胝体的发育受影响,患儿临床症状越重,胼胝体面积越小,经头颅MRI对其检测可评估脑性瘫痪病情的轻重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