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型病毒性肝炎呈世界分布,而不同人群抗-HCV流行率也不同。经初步调查,北京地区抗-HCV流行率是很高的。血行传播是HCV感染的主要途径。HCV感染50%以慢性过程,约有50%的HCV可演变为慢性肝炎,其中20%转化为肝硬化,57%的胰癌与HCV有关。用EIA、RIA、PCR检测抗-HCV和HCV-RNA,方法为特异性的。丙肝的防治还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率及其与所感染HCV基因型的关系,进一步证实糖尿病是否为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之一。方法 采用荧光定最PCR技术和PCR-微板核酸杂交.ELASA技术对365例慢性丙型肝炎、3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HCV定性、定量检测和HCV基因型分析并比较其与对照人群糖尿病并发率的差异。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32.60%,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9.70%)及对照组(8.29%)。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且以1b型HCV的感染率为最高,占40.34%,与未合并糖尿病者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高,以1b型多见,且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选择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1997-2006年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患者786例,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透析时间、输血、透析器复用的关系。结果786例患者中HBV感染45例(4.4%),HCV感染146例(14.2%),(HBV+HCV)感染12例(1.5%),肝炎病毒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透析时间、输血及透析器复用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肝炎病毒的高危因素,通过严格控制,HBV、HCV感染的危险性有望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分别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抗HCV抗体、HCV核心抗原及HCV—RNA,并且采用酶促动力法检测其转氨酶水平。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抗HCV抗体阳性率为29.5%(36/122),部分患者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8.2%(10/122);HCV—RNA阳性率为27.0%(33/122)。其中,6例(4.9%)抗HCV抗体阴性者可检出HCV病毒血症,10例(8.2%)抗HCV抗体阴性者可检出HCV抗原。有输血史者和透析时间较长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HcV感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普遍,且感染率与输血、透析时间有关。同时检测抗HCV抗体、HCV核心抗原与HCV—RNA(或其中二项)有助于提高HCV感染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并发冷球蛋白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HCV感染患者20例、HCV感染伴冷球蛋白血症患者5例、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MC)患者5例和健康献血者20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比浊法测定其血清ACC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 20例HCV感染患者,血清ACCP试验均为阴性,最大值为10U。其中9例(45%)RF〉15U/ml,3例(15%)RF〉50U/ml,最高者RF为526U/ml。HCV感染伴冷球蛋白血症患者5例中,3例(60%)血清ACCP试验为阳性,均值为47U;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5例中,4例(80%)RF试验阳性,其中3例(60%)RF〉50U/ml,最大值为540U/ml;1例(20%)冷球蛋白血症患者ACCP试验呈临界值阳性结果(25U)。2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ACCP和RF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ACCP检测有助于慢性HCV感染并发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率约为3%(1.7亿人)。HCV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接触感染者血液,如静脉内用药或输血;透析、外科手术和结肠镜检查也可引起院内HCV传播;针刺损伤的健康保健工作人员血清HCV抗体阳转率为0%~7%。HCV的围生期和性传播很低,但是,如果HCV感染的母亲或性伙伴也感染了HIV-1,这种传播出现  相似文献   

7.
张晓光  汪年松 《中国血液净化》2006,5(10):738-740,757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已经呈全球性流行,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已感染了HCV。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血液透析时频繁地体外循环和血管穿刺、反复输血和其它各种医源性因素,而成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意大利伦巴地地区透析和移植登记中心显示,1998年5633名透析患者中HCV阳性率为24.3%。埃及开罗地区的7个血液透析中心中HCV阳性率达80%。北京地区1998年225例血液透析患者中HCVRNA阳性16.4%㈨。我们报道62例血液透析患者抗HCV阳性率54.8%。血液透析患者HCV高感染率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既往认为输血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ELISA血清试验的推广和EPO的广泛应用,血液透析患者中输血所致的HCV明显减少,但血液透析患者中HCV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本文就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的院内传播途径和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双探针荧光定量HCV RNA检测方法,分析其定量检测HCV RN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HCV RNA含量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抗HCV抗体阳性患者,包括慢性肝炎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30例、肝癌患者25例的样本,用双探针荧光定量法和两种商品荧光定量试剂方法进行HCV RNA检测,另观察近期196例抗HCV抗体阳性和48例抗HCV抗体阴性样本荧光定量PCR HCV RNA含量与肝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荧光定量双探针法阳性率为93%(93/100);两种商品荧光定量试剂方法阳性率分别为84%(84/100)和79%(79/10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6例中抗HCV与HCV RNA阳性一致率为57.1%(116/196),其中伴肝功能改变49.0%(96/196)。HCV RNA含量与AST和ALT异常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3及0.3899。HCV RNA高拷贝数患者肝功能异常率为85.2%(69/81),低拷贝数者肝功能异常率为40.9%(47/115),经卡方检验,X^2=3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探针荧光定量提高了HCV RN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HCV RNA含量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156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HCVRNA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RFLP分析进行HCV基因分型,5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IFN—alb治疗,疗程2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156例抗HCV阳性患者HCVRNA检出率82.05%(128/156),HCV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Ⅱ+Ⅲ型分别为0、21.15%、55.13%、0,5.78%。干扰素治疗病例中,HCVⅡ型、Ⅲ型、Ⅱ+Ⅲ型感染的应答率分别为28.95%、53.33%、2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HCV基因型与血清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鲁北地区HCV感染以Ⅱ、Ⅲ型感染为主,干扰素对HCVⅢ型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Ⅱ型,ALT与HCVRNA水平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参考指标,HCV基因分型有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乙型、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GV)感染及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44例血透患者的HBV标志物、抗-HCV和抗-HGV抗体,逆转录-套式PCR法检HCV BNA及HGV RNA。结果 血透患者三种肝炎总感染率达77.3%,HBV、HCV、HGV感染率分别为72.7%、13.6%和13.6%,HBV/HCV、HCV/HGV、HGV/HBV合并感染分别为11.4%、2.3%和11.4%,HBV、HCVT HGV三重感染率为2.3%。HCV感染与输血次数、透析年限明显相关,而HBV和HGV感染与输血次数、透析年限无显著相关。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组与单纯感染组、阴性组比较,输血次数明显增多、透析年限明显延长。结论 血透患者HBV、HCV和HGV感染率均较高。严格消毒措施,减少输血,血源筛查,对减少透析中肝炎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并评价其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HC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同时检测HCV-RNA载量、HCV抗体及ALT。结果在242例标本中,236例HCV抗体有反应性,184例HCV-RNA阳性,109例ALT结果异常。HCV抗体有反应性的患者的HCV-RNA阳性率(77.5%)显著高于HCV抗体无反应性患者的HCv-RNA阳性率(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抗体有反应性的患者中ALT异常率为44.9%,HCV抗体无反应性的患者中ALT异常率为5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阳性患者ALT异常率(52.2%)明显高于HCV-RNA阴性患者(22.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LT异常率随着HCV-RNA栽量的增高而升高(r=0.999,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无相关性(r=0.141,P〉O.05)。结论联合检测HCV-RNA载量与HCV抗体可提高HC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同时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结果:289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282份标本HCV—RNA均高于检测上限(1000IU/mL),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6%。ALT异常率随着HCV—RNA载量的增高而升高。HCVRNA载量与ALT异常率呈正相关(r=0.968,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并无相关性(r=0.028,P〉0.05)。结论:HCV—RNA载量与抗-HCV检测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指标,HCV—RNA载量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复制的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HCV感染和评价抗HCV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不育/不孕患者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丙肝病毒感染不育/不孕症患者资料~A组为女方丙型肝炎患者共37例50周期,B组为男方丙型肝炎患者共30例36周期;C组为对照组无HCV感染患者共78例100周期。结果A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较B组和C组显著下降,而流产率明显升高(P均〈0.05)。A组患者子代活产儿中有2例检测HCV-RNA阳性:结论感染HCV的女性患者在进行IVF—ET前应予充分知情同意,并告知对1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和子代存存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自身免疫表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HCV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和其他免疫指标。方法:24例丙肝患者为研究组,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HCV感染用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用型特异性探针核酸杂交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抗体用ELISA检测。冷球蛋白用冷沉淀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用抗补体法测定。结果:(1)24例丙肝患者中,13例(54.2%)为Ⅱ型HCV(okamoto分型法)感染,7例(29.2%)为)Ⅲ型,2例(8.3%为混和型(Ⅱ型+Ⅲ型),2例(8.3%)难以确定。(2)自身抗体检测:患者组中有10例(41.7%)检出21项次自身抗体。Ⅱ型HCV感染的13例中有7例检出16项次,Ⅲ型HCV感染的7例中有1例检出1项次。Ⅱ型和Ⅲ型混和感染的2例中检出4项次自身抗体。检出自身抗体的患者中有7例检出类风湿因子,4例检出抗核抗体,4例检出抗心磷脂抗体,2例检出抗平滑肌抗体,2例检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例检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1例检出抗双链DNA抗体。结论:(1)在本地区的丙肝患者中,感染Ⅱ型HCV者占多数;(2)部分丙肝患者可检出自身抗体,感染Ⅱ型HCV和同时感染Ⅱ型,Ⅲ型HCV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感染Ⅲ型HCV的患者。提示感染Ⅱ型HCV的患者体内自身免疫应答过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HCV)自1989年被鉴定以来已成为非甲非乙型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世界范围内HCV人群感染率约为3%,有报道称HCV感染50%~70%可发展为慢性感染。HCV不仅具有肝毒性还具有促淋巴细胞增殖性,其细胞毒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多种多样的肝外表现,累及多脏器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慢性HCV感染与多种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有关,引起广泛关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液病患者成分输血与丙肝病毒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丙肝病毒(HCV)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需反复多次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成为HCV感染的高危人群。血液病患者HCV的感染状况,在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前,感染率高达24.3%-59.5%,对献血者抗-HCV筛查后,感染率为5.3%-7.5%,成分输血,自身输血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后,本院对血液病内科患者,全部实行了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腔镜手术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做好腔镜消毒工作、加强手术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腔镜手术患者1379例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了解其感染情况。结果腔镜手术患者中HBV感染率为9.50%,HCV感染率为I.45%。结论腔镜手术中有一定比例患者感染HBV或HCV。医护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做好感染者手术后腔镜系统消毒工作,杜绝或减少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口腔正畸科门诊初诊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正畸科2004年7月-2007年6月期间初次就诊患者8547例,进行HBV和HCV相关感染指标检测,了解正畸初诊患者乙肝及丙肝感染情况。结果正畸初诊患者HBV感染率11.47‰,HCV感染率2.92‰,合计感染率为14.39‰;≤11岁年龄组患者感染率为3.56‰,12—17岁年龄组为10.84‰,≥18岁年龄组为23.62‰,3个年龄段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感染率17.79‰,高于女性感染率12.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就诊患者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正畸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BV、HCV感染者,年龄较大者感染率较低,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加强职业防护,杜绝或减少工作中的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经输血或单采浆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分析HIV与HCV感染的相互影响。方法 对140例经输血或单采浆献血感染HIV的患者血清抗HCV、HBV—M、肝脏生化功能、CD4^ 和CD8^ 细胞计数、纤维胃镜、肝胆脾B超进行分析。结果 140例HIV感染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HCV抗体阳性者占91.5%(128/140);HIV和HCV混合感染者肝功能损害较轻,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其肝功能、B超改变、CD4^ 细胞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输血或单采浆献血感染的HIV感染者中存在着极高的HCV感染(91.5%)。HIV和HCV混合感染者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肝功能损伤并不严重,提示HIV可能并不加速丙型肝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患者自身免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所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抗体和其他免疫指标。方法:72例丙肝患者为研究组,6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HCV感染用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用型特异性探针核酸杂交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用ELISA检测。冷球蛋白用冷沉淀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用抗补体法测定。结果:(1)72例丙肝患者中,39例(54.2%)为Ⅱ型HCV(Okamoto分型法)感染.21例(29.2%)为Ⅲ型,6例(8.3%)为混合型(Ⅱ型+Ⅲ型),6例(8.3%)难以确认;(2)自身抗体检测:患者组中有30例(41.7%)检出63项次自身抗体。Ⅱ型HCV感染的39例中有21例检出48项次,Ⅲ型HCV感染的21例中有3例检出3项次,Ⅱ型和Ⅲ型混合感染的6例中检出12项次自身抗体。检出自身抗体的患者中有21例检出类风湿因子,12例检出抗核抗体,12例检出抗心磷脂抗体,6例检出抗平滑肌抗体,6例检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例检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3例检出抗双链DNA抗体。结论:(1)在本地区的丙肝患者中,感染Ⅱ型HCV者占多数;(2)部分丙肝患者可检出自身抗体,感染Ⅱ型HCV和同时感染Ⅱ型、III型HCV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感染Ⅲ型HCV的患者。提示感染Ⅱ型HCV的患者体内自身免疫应答过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