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雅清 《海南医学》2009,20(12):144-145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根据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8年我院的门急诊麻醉药品应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硫酸吗啡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最低。结论我院部分品种的麻醉药品在癌症止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患儿年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抗生素种类对腹泻病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围绕抗生素应用与腹泻的关系,对我院儿科近3年来住院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岁以内的婴儿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时间7d以上、联合应用二种以上抗生素的患儿AAD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感染性患儿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是A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的成功应用.通过使用此系统,提高了病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岳 《中外医疗》2009,28(19):39-3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置对策。方法对我院近4年38例COPD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OPD患者因其高龄,营养状态差,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是其合并真菌感染的关键。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激素应用指征及使用时间,加强营养支持,可有效预防COP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茅红英 《当代医学》2013,(25):51-52
目的观察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大剂量氨溴索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NCPAP,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胸片示肺野透亮度增加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气分析、血氧合指数及吸入氧浓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NCPAP与大剂量氨溴索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情况及血氧指标,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二次血栓形成(ST)的相关因素、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9年12月385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4例二次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情况、预后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54例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4例病人发生二次血栓形成(0.1%),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其中,男女各2人,吸烟史2例,合并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3例,高血压2例。血栓相关血管累及前降支近段4例,累及右冠状动脉近段1例(1例患者为2个支架内均有血栓形成)。最终造影显示TIMI血流达3级3例。停用波立维1例,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1例。结论:二次血栓防治策略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原发病、充分的预扩张、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应用高压球囊使支架贴壁良好及合理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7.
刘晖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2):1327-1328
CAI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生动形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是不容质疑的,但在使用CAI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合理应用CAI课件的教学方法、CAI课件制作、多媒体素材库的建立及CAI课件的知识产权进行探讨,以期在教学中更加科学、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 肾上腺素(E)是目前心肺复苏(CPR)中应用的首先药物。近年来大剂量肾上腺素(HDE)在CPR中的应用取得较大进展,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的成功报道HDE优于传统的标准剂量(SDE)(0.5—1.0mg)。在CPR中正确掌握和使用E,是急救的关键措施这一。现就HDE在CPR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莉  郭春燕  薛明明 《吉林医学》2013,34(2):214-21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变化监测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各类全身麻醉手术的小儿患者103例。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监测血流动力学、体征等使用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则采用在对脑电双频指数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变化的详细监测及指导下使用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详细记录所有两组患儿手术中血压、心率、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并对两组患儿上述数据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BIS值、C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详细监测BIS与CSI变化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全身麻醉的方法,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此方法能有效起到稳定患儿血流动力、生命体征及减少术后苏醒时间及麻药用量的作用,故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胰岛素泵CSⅡ联合使用对血糖不稳定的1型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血糖难以控制平稳的患者83例,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用aspart加胰岛素泵前后的血糖曲线(7次)、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时间、血浆C肽、动态血糖监测等指标.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糖控制时间、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及费用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CSII联用治疗不稳定型糖尿病较多次注射方法控制血糖更稳定,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BZD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应用一日法调查当日精神科所有住院病人,并填写自拟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BZD使用率为33.59%,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者达40.91%.结论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应用BZD时应规范化,避免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2.
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体会(附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DCS治疗粗隆部骨折的指征、方法、疗效及应用。方法 :从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月应用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30例 ,并随访 1年。结果 :30例病人全部骨性愈合 ,无髋内翻的发生。结论 :选择正确的适应证及入针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使用DCS治疗粗隆部骨折可减少髋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 19)疫情发生以来先后制定了7个版本的COVID 19诊疗方案,并给予了越来越完善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推荐的药物中包括糖皮质激素,但激素在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激素药理作用复杂、种类繁多,在具体应用时,品种的选择、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各方面都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总结了激素在COVID 19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药学监护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报告应用生物测定法对5例血液透析病人在分别使用进口和国产铜仿膜透析器进行血透前、中、后的血浆TNF水平进行检测并与5例正常人比较,发现在应用这二种透析器时,均有血浆TNF升高,且用国产透析器时血浆TNF升高更早。提示使用铜仿膜透析器进行血透时,有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多。  相似文献   

15.
丁兆生  任宏泉  李佟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21-3022,3029
目的:调查了解无锡地区老年失眠患者苯二氮类(BZD)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调查江苏省荣军医院及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11月~2010年3月因失眠而在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1 224例,根据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BZD等药物的临床使用进行分析。结果:因失眠而就诊的老年人BZD使用频率高达91.83%;BZD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占64.22%;两种以上BZD合并使用者占26.72%;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硝西泮、地西泮的DUI>1。结论:无锡地区老年人BZD临床使用不尽合理,老年人BZD依赖情况严重,合并用药较多,改变BZD使用模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BZD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应用一日法调查当日精神科所有住院病人,并填写自拟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BZD使用率为33.59%,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者达40.91%.结论: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应用BZD时应规范化,避免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技术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19椎,其中腰椎14个,胸椎5个,采用PMMA骨水泥(粉液之比为3∶2)经皮穿刺灌注术式行PVP,采用CT图像加X线透视定位穿刺法注入PMMA,观察随访及疗效评价按照国际VAS评分。结果PVP术每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5.5 ml,出现椎体外渗漏6例,13例(16椎)椎体高度无变化,疼痛缓解率为86.7%(13/15),运动功能恢复及改善率为73.3%(11/15)。PVP术后未使用止痛药10例,使用非甾体止痛药5例,未出现严重而需要特别处理的并发症。结论灌注PMMA行PVP术可有效地解除OVCF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具有术式简单、增强椎体强度、迅速缓解疼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腔双气囊导尿管(SQS) 与普通导尿管(PTQ) 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应用,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40 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中,平均分成使用SQS 和PTQ 导尿管各20 例,就术后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UL),最大尿流率(MFR) 和残余尿(PVR) 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出血量:SQS 组少于PTQ 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SQS 组小于PTQ 组.结论:两种导尿管治疗效果相同,但SQS 术后出血量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短,有较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及其他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呼吸内科医师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文章结合实践,介绍了同济大学附属十院在培养年轻医师掌握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技术,帮助年轻医师尽快掌握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使用方法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中单指数模型和峰度模型在评估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方面的应用及差别。方法 连续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疑诊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包括常规序列、DWI、DCE-MRI。使用后处理软件分析DWI图像分别获得单指数模型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峰度模型参数Kapp及校正后的ADC-Dapp。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癌区DWI参数与GS的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三组及两组间参数差异显著性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即κ样本)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行三组及两组间非参数检验分析;通过ROC曲线来评估各参数鉴别诊断不同GS分组的效能。结果 参数ADC、Dapp均与肿瘤的GS存在负相关,Kapp与肿瘤的GS呈正相关。3个参数在GS≤3+4和GS>3+4、GS≤3+4和GS>3+4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Kapp仅在GS=4+3和GS>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Dapp、Kapp鉴别诊断GS≤3+4和GS>3+4组的AUC分别为0.751、0.756和0.785,AU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76)。结论 DWI单指数模型参数和峰度模型参数均有助于术前评估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Kapp可能是肿瘤侵袭性的优秀预测因子,推荐将扩散峰度成像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