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刺络法在针灸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治疗某些急证,每每取效神速,且选穴少,易于掌握。所谓刺络法,俗称放血法,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宛陈则除之”,《灵枢·官针》篇“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均为刺络法的记载。临床实践证明,此法确有醒脑开窍、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等作用。一、刺络法的操作依据选用的针具及病情不同,而分为以下几种操作方法。 1.点刺法: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圆利针点刺穴内一分左右,操作要迅速,随即挤出少许血液。 2.散刺法:用皮肤针重重叩打或用小三棱针轻轻点刺数针,使皮肤表面出血。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刺血疗法的临床心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血疗法 ,又称刺络法、刺血络。具有开窍泄热 ,活血理气止痛 ,清热解毒消肿 ,祛风散寒除湿等作用。该法操作简便 ,疗效迅速。古人非常重视刺络法 ,如《灵枢·九针论》 :“泻热出血。”《素问·血气形志篇》云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宛陈则除之”的治则。并在《灵枢·官针》中运用不同的针具 ,方法来达到刺络放血的目的。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用 1次性注射针头作为针具 ,行刺血法治疗多种疾病 ,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采撷几点 ,简述如下 :1 交通阴阳、引邪外出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 0天 ,自出生时始即全身…  相似文献   

3.
古代称放血疗法为“启脉”、“刺络”,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放血针具刺破患者身上的一定穴位或体表脉络,放出一定量的血液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是止痛作用。如《素问·刺疟论》“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足胫疼痛者,先刺足阴阳十指间出血”,“骨行酸痛甚,按之不可,名曰附髓疾,以鑱针,针绝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同时又强调了“必先问其病所先发者,先刺之。”以及《灵枢·热病》“心疝暴痛,刺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等。疼痛证多由于经络卒然受伤或外邪侵袭,或积累性损伤造成气血壅滞,不通则痛。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4.
浅谈巨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六合  王燕 《河南中医》2002,22(6):74-75
巨刺法 ,是一种机体一侧有病 ,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始见于《灵枢·官针篇》 :“巨刺者 ,左取右 ,右取左。”《素问·调经论》亦曰 :“病在于左 ,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巨刺法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肢体疼痛与活动障碍。正如《针灸大成》指出 :“巨刺者 ,刺经脉也 ,痛在左而右脉病者 ,则巨刺之 ,左痛刺右 ,右痛刺左 ,刺经脉也。”巨刺法治病的机理 ,主要是调整机体两侧的经络平衡。如《素问·缪刺论》曰 :“邪客于经 ,左盛则右病 ,右盛则左病 ,亦有相易者 ,左病未见而右脉失常 ,如此者必巨刺之 ,必中其…  相似文献   

5.
刺血疗法首载于《内经》,是针灸疗法中的操作手法之一。《内经》中不少篇幅都记载了刺血疗法,可见古人极为重视此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素问·针解》篇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灵枢·官针》篇中提出了“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血方法。《素问·调经论》中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临床上凡是经络中气血壅滞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络,或热毒蕴结,或气血逆乱所致昏厥,皆可用此法治之。刺血疗法具有开窍醒神、泄热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临床  相似文献   

6.
曲泽穴刺络疗法是流传于甘肃民间的治疗急症方法。刺络疗法,早在《灵枢·经脉》中就有所记载:“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至明代张介宾在《类经·经络之辨刺诊之法》的注文中,亦详细描述了  相似文献   

7.
火针治疗热痹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治疗痹证 ,首见于《灵枢·官针篇》 :“刺燔针取痹也”这里明确指出火针可以治疗痹证。后世医家认为火针具纯阳之性 ,有温通经络 ,祛风散寒之功效 ,故多用以治疗风寒湿痹。如《针灸聚英》中 :“若风寒湿浊 ,在于经络不去 ,宜用火针。”《灵枢·经筋篇》提到 :“悴刺者 ,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指出火针只用于治疗寒痹 ,若因热邪使筋脉驰缓不收者 ,不宜用火针 ,认为火针治疗热痹 ,有悖“治热以寒 ,治寒以热”的经旨。火针沿用至今其主治范围已超出前人的论述 ,用它治疗热痹临床上也不乏其例 ,但许多医者却拘于经旨。不敢妄…  相似文献   

8.
鸡足刺法及其临床应用南京市蓝旗医院(210007)朱冠珏关键词鸡足刺法鸡足刺法属于五刺之一,在《灵枢·官针》篇中称为“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因“肉之大会为谷”,故又称合谷刺。《灵枢·卫气失常》指出:“重...  相似文献   

9.
透刺法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针透两穴(或两穴以上)的一种针刺法,称透刺法,是刺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为针灸医师所习用。笔者浅析之,管窥之见,敬请斧正。1 溯本来源 早在《灵枢·官针》中就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如“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大寒气之浅者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左右鸡足,刺于分肉之间,以治肌痹”等隐见透刺法之义。宋·马丹阳《杂病歌》中提及担法(即透刺法)。金·窦汉卿著《针经指南》提及透刺法,惜佚于兵燹。元·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歌》更注重透刺法应用,“偏正头风难医……沿皮向后透率谷”。明·杨继洲《针灸  相似文献   

10.
刺血精义     
刺血,也称刺络。它是根据“血实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宛陈则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难经·第二十八难》)的治疗原则而直接针刺于络脉,并使之出血的一种方法。古人对刺血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黄帝内经》中有30余篇谈及刺血,尽管零星分散,然而对于刺血的依据、作用、方法、临床运用、注意事项等,阐述得非常清楚,并提出了“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具体刺法。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刺血具有泄热开窍,宣通经脉,调和营卫,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高热、神昏、中暑、癫狂、头痛目疾、急性扭伤、丹毒、喉痹、风湿痹痛等属热属实的病证,可引起“先行宫”的治疗作用,《素问·血气形志篇》所谓“凡  相似文献   

11.
“絮刺”解     
近代杨永璇先生将七星针叩刺出血后再拔罐的刺法称作“絮刺”。这一名称使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什么会用这个“絮”字作刺法名呢?考《针灸甲乙经·卷五·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中指出:“员针者,取法于絮针……锋针者,取法于絮针。”对《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九针内容作了诠释。这些内容被后世针灸著作纷纷转载,如《针灸大成·四卷·九针式》亦照此转录。从中不难看出,我们现在使用的针灸针,有些原是从絮针发展而来的。七星针叩刺,从针刺的操作来看,如刺得轻就似员针“按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刺得重,则似锋针“写热出血,发泄…  相似文献   

12.
巨刺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神虎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532-532
巨刺法始见于《灵枢·官刺》篇 :“巨刺者左取右 ,右取左”,是一种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素问·调经论》:“病在于右 ,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巨刺又名经刺 ,与其类似的还有一种“刺”,也出自《内经》,两者均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交叉取穴 ,不同的在于巨刺刺经 ,而刺刺络。经为纵 ,络为横 ,总称经络。我们用巨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68例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来源于江西省九江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九江师范专科学校运动医学室的门诊病例。其中男 3 2例 ,女 3 6例 ;年龄均在 2 2~ 67岁之间 ,以 45~ 55岁居多 ,有 …  相似文献   

13.
巨、缪刺针法是一种古老而科学的针刺方法。它孕育着经络气血动态平衡理论,正日益受到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此法首见于《灵枢·官针》篇,二者取穴原则的共同点是“左取右,右取左”。不同点则是,巨刺者,刺经也;缪刺者,刺络也。遵经旨,笔者认为应用此法,不能局限于左右交叉刺法,宜在左右交叉刺法的基础上建立在辨证、定经、定络、取穴、手法操作等方面,现简述如下: 一、辨证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条件。《内经》开创经络辨证之先河,对邪客于经主张用“巨刺”,邪客于络主张用“缪刺”。邪客于经的病证,以痛证为例,临床主要  相似文献   

14.
管遵惠,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云南省首批名中医。导师在《内经》、《难经》理论基础上,结合家传及四十载临床经验,能够遵古而不泥古,师古人而多有发展。笔者跟师临证学习,收获颇丰,现将导师刺法经验简介如下。1 针刺方法及临床运用1.1 单针透刺法 针刺方法:《灵枢·官针篇》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或曰渊刺,一曰岂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导师的单针透刺法源于《内经》“关刺”、“短刺”理论,但在临床运用上又有所发展。管氏单针透刺法…  相似文献   

15.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是元·窦汉卿将《内经》中“左取右,右取左”的“巨刺”、“缪刺”与“病在上,取之下”的“远道刺”法,在《标幽赋》中所作的简明概括。将“缪刺”与“远针”结合在一起应用,就成了“远道交叉取穴针刺法”。这种刺法用以治疗落枕、急性腰扭伤,效如桴鼓,报道不鲜,笔者用这种刺法治疗筋病等一些疾患,颇感有针到病除之效。现将本人的一些临床体会,略作介绍,谨供同道参考。一、腕管综合症例一:徐××,男,47岁,门诊号:65—  相似文献   

16.
刘金法 《四川中医》1997,15(6):14-15
《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人体不同组织的病变,所采用的针刺方法各不相同,《灵枢·官针》概括人体表、脉、肉、筋、骨五体的不同,分别论述了多种利皮、刺脉、刺肉、刺筋、刺骨的方法,系统掌握这些刺法将有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现就《内经》中有关五体刺法的论述,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一、《内经》五体刺法的内容1.刺皮法:《灵枢·官针》中的毛刺、半刺、直针刺均属刺皮法。“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即浅刺皮毛以治皮痹;“半刺者,浅内而疾发外,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即…  相似文献   

17.
《内经》针灸治疗痹症的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痹症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疾病、神经痛等病,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病症。《内经》中介绍了许多宝贵的针灸治疗痹症的经验,特试予探讨。按病因分类的痹证《素问·痹论》篇从风、寒、湿三种病因分类,可分为行痹、痛痹和着痹,其治法如下。1.行痹:风性善行而数变,为痹则疼痛游走不定,治宜祛风通痹。(1)报刺:《灵枢·官针》载:“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  相似文献   

18.
荨麻疹、是近代医学病名,中医原称癮疹、风疹,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汉张仲景《金匮·中风历节篇》:“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唐孙思邈《千金方》有《癮疹篇》记述更祥,说明祖国医学对本病早  相似文献   

19.
刺络治验     
刺络治验曾利元(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330006)关键词刺络疗法,临床应用刺络疗法是采用三棱针点刺身体某部位的小静脉出血以治病防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自古就有记载,如《素问·九针论》云:“古之为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瘤病竭。”说...  相似文献   

20.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