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麻杏石甘汤出于《伤寒论》第 63条、1 62条 ,用治“发汗后 ,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和“下后 ,若汗出而喘 ,无大热”之症。《伤寒贯珠集》论本方证曰 :“发汗后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 ,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 ,肺中已自发热。发汗之后 ,其邪不从汗出之表者 ,必从内而并于肺耳。”《名医方论》也认为 :“此治寒深入肺 ,发为喘热也。汗既出矣而喘 ,是寒邪未尽 ,若身无大热 ,则是热壅于肺。”两者皆认为麻杏石甘汤证为外邪化热入里 ,邪热壅肺。现代医家也多赞同这种观点。艾氏等对古今 367例关于麻杏石甘汤的医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相似文献   

2.
左振魁  余秋平 《新中医》2012,(11):172-173
麻杏石甘汤原载于《伤寒论》,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后世逐步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目前在外感疾病中应用比较广泛,如发热性疾病、咳嗽类疾病等均可以使用。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该方不仅适用于外感,也可用于内伤疾病,只要是符合外寒内  相似文献   

3.
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中重要治病方药之一。探索麻杏石甘汤的用药配伍规律及组方原理,并权衡张仲景所论病证表现,认为麻杏石甘汤既非辛凉解表剂,也非单一清宣肺热剂,而是属于寒热并治剂。学用麻杏石甘汤既可调整用量,又可加味用药,贵在因病变证机而调整用药用量。  相似文献   

4.
石膏,麻杏石甘汤,模拟麻杏石甘汤之退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炳辅  崔万钧 《中成药》1992,14(5):26-27
本实验用家兔比较了石膏、麻杏石甘汤、模拟麻杏石甘汤的退热作用。初步结果表明,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同时既为本方中的有机、无机两类成分的“协同”作用提供了佐证,也会金属络合物药物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前景。  相似文献   

5.
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简称"麻杏石甘汤")见于《伤寒论》,由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宣肺,降气平喘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喘.徐艳玲教授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业医20余载,遍读经典,博采众方,中西贯通,擅长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对于麻杏石甘汤的应用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7.
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于《伤寒论》,是仲景用治“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及“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之方。因原条文中方名与方中药名相同,但因其方名较长,写说不便,故后世医家有的把它简称为“麻杏石甘汤”、有的把它简称为“麻杏甘石汤”,即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8.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颜乾麟 《国医论坛》1990,5(4):13-13
一、粉刺案 张某,男,20岁,1987年5月24日诊。患者三年来脸面部反复出现痤疮,初起于鼻部,渐延至额部及两颊,先为红色丘疹,后多变为脓疱及囊肿,瘙痒疼痛,挤之有粉渣流出,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伴有口臭、食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系外由风热袭肺,内因阳明积热,治以清宣肺胃。药用生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生甘草3克,蝉衣6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生大黄(后下)6克。连续服药三周,痤疮逐渐趋轻,痒痛消失,囊肿较平,已不起脓疱;继续用上方出入调治二月,痤疮消退,囊肿见平.  相似文献   

10.
翟妙琴 《河南中医》2013,33(6):843-844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2例,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口服治疗,剂量随年龄酌情调整.两组均根据患儿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不同给予静脉补液,治疗10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友堂  庚晓慧 《河南中医》2011,31(9):957-958
通过对麻杏甘石汤医案中的症状、舌脉进行归类统计,总结了麻杏甘石汤证证候舌脉的指征:①主症:咳嗽,身热,喘,汗出.②兼症:口干渴,大便干,小便黄.③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数.临床有三项主症加舌脉征象,或有二项主症、二项兼症加舌脉征象即可诊断为麻杏甘石汤证,首选麻杏甘石汤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对放射性肺炎症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中10只分为阴性对照组,40只复制放射性肺炎模型,依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将40只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麻杏石甘汤中剂量组、麻杏石甘汤低剂量组,连续给药8周。分别于第2周、第4周、第8周随机各处死3、3、4只大鼠,取标本备用。观察大鼠的整体状况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将50只SD大鼠中10只分为阴性对照组,40只复制放射性肺炎模型,依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将40只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麻杏石甘汤高剂量组、麻杏石甘汤中剂量组、麻杏石甘汤低剂量组,连续给药8周。分别于第2周、第4周、第8周随机各处死3、3、4只大鼠,取标本备用。观察大鼠的整体状况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论:麻杏石甘汤对放射性肺炎急性期有干预作用,可改善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62例婴幼儿肺炎患儿,中医辨证属风热或痰热闭肺范畴,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麻杏石甘汤加减内服;B组常规+麻杏石甘汤加减灌肠。结果:治疗组A和治疗组B对治疗肺炎的总有效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B在体温下降时间、依从性方面与治疗组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肺炎安全有效,且优于口服。  相似文献   

14.
介绍运用麻杏石甘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湿疹的临床体会。认为湿疹基本病机为脾虚肺热、湿热内蕴,治宜健脾清肺。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对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BALC/B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与麻杏石甘组,采用乙醚轻度麻醉下鼻内接种肺炎链球菌溶液建立邪热壅肺证模型。麻杏石甘组灌胃给予15.12 g·kg-1,1次/天,持续给药14天,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收集各实验组小鼠粪便,采用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测序法对各实验组小鼠粪便中微生物进行16S rRNA基因V4可变区检测,运用LEfSe分析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及不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出现高热、喘促、气急、鼻翼煽动等症状,造模成功。模型组对比正常组,α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菌落丰富度增加,梭菌属、Odoribacter、乳酸菌属菌群减少,萨特氏菌属、瘤胃球菌、副拟杆菌属菌群显著增加。麻杏石甘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高热、喘促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菌落丰富度与多样性增加,菌群中的梭菌属、乳酸菌属菌群减少,副拟杆菌属显著增加。另发现与短链脂肪酸产生相关的菌属丰度增加。结论 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组成紊乱,麻杏石甘汤可能通过改善邪热壅肺证小鼠肠道菌群紊乱,达到有效治疗邪热壅肺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石膏溶出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配伍对石膏溶出量的影响,探讨麻杏石甘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用EDTA络合测定法测定硫酸钙的含量。结果麻黄、杏仁和甘草对方中石膏溶出量的影响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杏仁与甘草、杏仁与麻黄、甘草与麻黄对石膏溶出含量影响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杏仁、麻黄增加了石膏的溶出量,甘草降低石膏的溶出量。  相似文献   

17.
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配伍对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结果石膏对方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甘草、麻黄对苦杏仁苷含量影响不显著,麻黄与甘草、麻黄与石膏、甘草与石膏对苦杏仁苷的含量影响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石膏降低了全方药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辨治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优势,探讨其治疗肺炎支原体患儿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儿均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对症处理、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2组均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结束治疗后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1) 2组患儿治疗前WBC、CRP、ESR、IL-10、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2) 2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儿CD3+、CD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对照组(P 0. 05),而CD8+值显著下降,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P 0. 05)。3)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5) 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麻杏石甘汤能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抑制炎性反应,缩短病程,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麻杏石甘汤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麻杏石甘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多波长切换检测技术全面分析该复方指纹图谱,提高其质量控制。方法运用RP-HPLC多波长切换技术,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0~34 min:215nm;34~40 min:350 nm;40~50 min:254 nm;柱温:25℃,流速:1 ml/min。结果运用多波长切换技术所得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采用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麻杏石甘汤多波长切换波长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其10批样品相似度在0.74~0.92之间,说明多批次样品具有代表性。结论多波长切换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指纹图谱的全面和整体评价,能全面体现特征吸收波长相差较大的多个成分的指纹信息,为有效提高麻杏石甘汤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观察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哆音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哆音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分别是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常规治疗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