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3年6月~1996年2月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或治疗各种排斥反应86例,结果7例超急性排斥反应者仍有4例再次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43例术中及术后加用ATG者仅有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4例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者有13例得以逆转,17例肾小管坏死者有16例安全度过急性肾小管坏死期,5例慢性排斥反应者肾功能明显好转。认为ATG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可使绝大多数耐激素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逆转,而且是急性肾小管坏死过渡期最理想的免疫抑制剂,但不能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所有患者对ATG耐受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短期内适量使用ATG不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预防性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的肾移植受者655例,分为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571例).两组受者在年龄、性别、群体反应抗体(PRA)、HLA配型、常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试验组受者采取术前1次较大剂量(1.5 mg/kg)和术后短时间小剂量(0.5~1 mg/kg)预防性应用ATG-R;对照组受者仅采用常规免疫抑制方案.分析和比较两组受者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感染发生率及人/肾1年存活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DGF发生率分别为2.38%和8.40%,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内AR发生率分别为4.76%和11.03%,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71%和9.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人/肾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受者预防性应用ATG-R能够明显降低DGF和AR发生率,且不增加感染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免疫诱导措施.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在诊断细菌和真菌感染以及指导用药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炎症指标,比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更具特异性.PCT计数与感染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且PCT的下降提示抗感染治疗有效,提示预后良好[1].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常出现排斥反应而使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本研究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应用ATG后PCT的变化情况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舒莱和赛尼哌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比较2剂舒莱(basiliximab)和赛尼哌(daclizumab)在肾移植中诱导治疗预防急性排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58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成舒莱组(30例)和赛尼哌组(28例),在三联免疫抑制剂基础上(环孢素+骁悉+泼尼松,CsA+MMF+Pred.CsA首剂6 mg·kg-1·d-1,3个月减至4~5 mg·kg-1·d-1,6个月减至3~4 mg·kg-1·d-1,其间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MMF首剂0.5 g/次,3次/d,1个月后减至0.5 g/次,2次/d.Pred首剂30 mg/d,3周后减至20 mg/d,6个月减至10~15 mg/d),分别予2剂舒莱(术前2 h及术后第4天各20 mg 静滴)及2剂赛尼哌(术前24 h及术后第14天各50 mg静滴)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2组急性排斥及术后6~12个月不良事件和人/肾存活情况,以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前及术后每周1次共8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CD25+变化. 结果术后6个月,赛尼哌组6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舒莱组无急性排斥发生(P<0.05).用药后,两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CD25+均下降,舒莱组由术前(37.7±2.3)%持续下降至第6周的(1.5±0.1)%,赛尼哌组由术前(37.7±2.9)%持续下降至第4周的(1.4±0.1)%.随后分别上升,舒莱组在第8周升至(21.3±1.6)%,达正常水平(37.3±2.6)%的60%;赛尼哌组在第8周达到正常水平.术后6~12个月舒莱组和赛尼哌组各有2例细菌感染,CMV感染者分别为1例和2例,未见肿瘤及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均100%存活,各有1例出现移植肾丢失. 结论 2剂舒莱比2剂赛尼哌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效果好,对CD25+封闭时间长.安全性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bbit anti-human thymocyte globulin, rATG)用于儿童肾移植诱导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应用低剂量rATG诱导方案的儿童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年受者/移植肾存活率、肾功能恢复情况、AR及不良反应。采用Friedman检验分析术后肾功能变化;根据术前基线资料分层, 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术后AR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7例儿童肾移植受者, 术后1年内共有16例(20.78%)受者出现AR, 且均发生在术后前6个月;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的发生率为14.29%(11/77)。移植术后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为18.18%(14/77), BK病毒感染发生率为25.97%(20/77),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32.47%(25/77)。术后1年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7.40%(75/77)和94.81%(73/77)。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肾移植中应用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IL2Ra)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行免疫诱导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间的371例肾移植受者,其中使用IL2Ra诱导治疗者261例(IL2Ra组),使用rATG诱导治疗者110例(rATG组).所有受者术后采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并使用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预防卡氏肺孢子虫感染.术后对所有受者随访了1~5年,观察和比较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等.结果 两组间受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IL2Ra组比较,rATG组受者接受的供肾更多来源于尸体供肾(P<0.01),且供肾冷缺血时间较长(P<0.01).IL2Ra组和rATG组术后DGF发生率分别为3.1%和1.8%(P>0.05),术后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和2.7% (P<0.05),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9%和21.8% (P>0.05).术后1、2和3年,IL2Ra组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8.9%、98.9%和98.5%,rATG组均为98.2% (P>0.05);IL2Ra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8.5%、98.1%和97.7%,rATG组均为97.3%(P>0.05).结论 在临床肾移植中,经rATG诱导治疗较IL2Ra有更低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并且不增加发生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巴利昔单抗(BAS)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筛选比较BAS和ATG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分析BAS和ATG对肾移植术后1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存活率、受者生存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感染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恶性肿瘤发生率、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纳入10篇英文文献,共1 721例肾移植受者,其中883例使用ATG,838例使用BAS。ATG组和BAS组术后1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存活率、受者生存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感染率、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ATG组术后1年内恶性肿瘤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B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结论  使用ATG和BAS进行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其术后1年有效性相当,但BAS安全性较好。未来应进行不同的免疫风险分层的临床研究,以达到个体化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的免疫抑制效果,将肾移植术后单独应用环孢素A(CsA)和术后早期小剂量应用ATG的各200例患者作了比较,结果CsA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46例次(23%),逆转41例(89.1%);ATG组发生AR33例(16.5%),逆转31例(93.9%)。肾功能在2~10天恢复正常的,CsA组为84例(42%),ATG组为159例(79.5%);肾移植后合并感染,CsA组36例,ATG组18例;CsA组摘肾8例,ATG组4例;CsA组死亡5例,ATG组3例。本组资料提示小剂量ATG的应用对延长肾移植后存活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6例接受再次肾移植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结果用药期间发生排斥反应2例,1例经治疗逆转,1例切除移植肾;停用ALG后,有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1例是第2次发生),经冲击逆转。同时测定了血清IL-6的活性,结果用药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与ALG作用下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有关。另外,ALG导致巨细胞病毒感染率的上升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51例应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加强寒战、高热,胸闷、憋气、抽搐、血清病等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无1例患者因发生不良反应而停药,无病存活47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剂赛尼哌在预防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1剂赛尼哌的肾移植患者资料,同期30例未应用赛尼哌患者作为对照,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2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感染及赛尼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赛尼哌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3例(26%),对照组为17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作用方面、血液系统损害、肝功能损害、感染发生率及人/肾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1剂赛尼哌免疫抑制方案可以降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改善移植肾功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2.
Steroid resistant rejection,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 occurred in 35 of 187 consecutive cadaveric renal transplants treated with triple therapy (cyclosporin, azathioprine and prednisolone) in the Oxford Transplant Unit. Twenty-seven of these were treated with a rabbit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 and 19 showed recovery of function. The level of serum creatinine, the renal biopsy appearance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dialysis at the start of ATG treatment did not predict which patients would respond to the therapy. One year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n plasma creatinine levels of those patients with steroid resistant rejection who had been given ATG and responded (151.6 μmol/l) and those who had responded to steroids alone (165.0 μmol/l). Adverse effects of ATG treatment included a mean fall in white cell count of 62.2% and a mean fall in platelet count of 45.1%. Two of the 27 patients who received ATG died (7.4% mortality). ATG would appear to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steroid resistant reje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triple therapy immunosuppression, and graft function may subsequently be excellent in those patients who respond to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肾移植供、受者间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KIR配体HLA-C基因和KIR配体HLA-Bw4I80相关基因的实际错配概率及其对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方法 对322例肾移植受者以及相应的196例尸体肾移植供者的KIR基因、KIR配体HLA-C基因、KIR配体HLA-Bw4I80相关基因的错配概率进行分析,同时研究KIR配体HLA-Bw4I80相关基因错配与AR发生率及AR逆转率的关系.结果 322例受者与相应供者间KIR-L基因平均错配概率为4.73%,KIR-S基因平均错配概率为9.10%,KIR配体HLA-C基因平均错配概率为1.95%.322例受者中,与相应供者KIR配体HLA-Bw4I80相关基因发生错配的有245例(76.09%),无错配的有77例(23.91%).245例KIR配体HLA-Bw4I80相关基因错配组的AR发生率为8.16%,77例无错配组的AR发生率7.79%(P>0.05);错配组AR逆转率为95.0%,无错配组AR逆转率为66.7%(P>0.05).结论 肾移植供、受者间KIR配体HLA-Bw4I80相关基因错配概率较高,其错配对AR逆转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抗排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FK506 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 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单独应用环孢素A(CsA)50 例和术后应用FK506 50 例( 术后24 小时应用FK506 40 例,CsA 中毒后改FK506 10 例)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CsA 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9 例,发生率为18 % ,逆转8 例(88 %) ,肾功能在2 ~26 天恢复正常38 例(76 %) ,肺部感染2 例,泌尿系感染1 例,肾中毒2例,肝中毒3 例,高血糖2 例,腹泻1 例,摘肾1 例。FK506 组AR4 例均逆转,肾功能2~13 天恢复正常40 例(80% ),高血糖14 例(28% ),肾中毒2 例,肝中毒1 例,腹泻22 例(44% ),1 例因肺部感染、高血糖难以控制仍改用CsA。应用CsA 肝中毒的10 例患者改用FK506 后肝功能7 ~16 天全部恢复正常。 结论 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 安全有效,排斥率明显降低,副作用小,但对长期存活的影响及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再次肾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再次肾移植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再次肾移植的43例患者按术后用药方案的不同分2个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发生率为27.9%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发生率为23.3%,移植后人/肾、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2.4%/64.7%、78.3%/60.9%、66.7%/55.5%。环孢素A(CsA)组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组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77.8%/55.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在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中主动撤除环孢素A(CSA)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5例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其中尸体肾移植2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12例.除2例为再次肾移植外,其余均为初次肾移植.分别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6年时停用CsA,平均为术后(13.3±9.1)个月.撤除CsA后免疫抑制方案为:霉酚酸酯(MMF)+西罗莫司(SRL)+泼尼松(Pred).撤除CsA前有9例做了移植肾穿刺活检,8例测定了抗HLA抗体.结果 对35例受者随访6个月~4.5年,平均14.8个月.撤除CsA前、后血肌酐平均值分别为(88.1±15.5)μmol/L和(92.3±23.7)/μmol/L(P0.05).撤除CsA后,有2例经活检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后均逆转;CsA所致的毒副作用,如牙龈增生、糖耐量异常和多毛症等明显改善.9例移植肾活检中,有3例肾功能正常的受者已出现轻度慢性移植肾肾病表现.抗HLA抗体检测中,7例阴性者在撤除CsA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1例抗HLA抗体呈强阳性者在撤除CsA后进展为慢性移植肾肾病,恢复血液透析.结论 对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在移植6个月后撤除CsA,转换为"霉酚酸酯+西罗莫司+泼尼松"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的,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风险;撤除CsA有利于消除一些与其相关的毒副作用;对抗HLA抗体呈强阳性者.撤除CsA后很难改变肾功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霉酚酸酯防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防治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挤反应(AR)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24例肾移植受者随机分为MMF组(48例)及硫唑嘌呤组(Aza组,76例),观察2个患者术后3个月内AR、难治性急性排斥(CRR)的发生率及并发症。结果MMF组及Aza组在患者死亡率、移植肾失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MMF组的AR发生率、CRR发生率明显低于Aza组;以MMF3.0g/d治疗CRR,其效果与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