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临床麻醉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激动剂,它已于1999年经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成人的镇静、镇痛。近年来,DEX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小儿,其在小儿镇静、抗焦虑、镇痛、抗交感、抑制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等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文就DEX用于小儿临床麻醉的应用以及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探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在麻醉过程中变化情况、以及术后认知功能评价。结果两组在滴鼻后10 min、手术前10 min、术中10 min的脉压差(PP)以及血氧饱和度(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呛咳反应、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降低,总不良反应率为11.1%,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的临床麻醉效果,减少小儿哭闹及呃逆等不良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较新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兼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年化现象的出现,手术量越来越多,手术复杂度越来越高,这就对麻醉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麻醉医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这不仅要求麻醉医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需要应用各种新型的药物,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减轻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较新的α2受体激动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仍然频繁出现于近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7.
《河南医学研究》2017,(2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超声胃镜检查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进行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高氧驱动雾化吸入丁卡因表面麻醉,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及意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前(T1)、超声胃镜检前(T2)、超声胃镜插入咽喉时(T3)、超声胃镜插入病变部位即刻(T4)、检查结束时(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广泛的应用于各类临床手术中,主要得益于其镇痛、抗焦虑、镇静的效果明显以及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不会产生呼吸抑制等独特的药理特性。右美托咪定与其它的镇静、镇痛药物合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降低麻醉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麻醉手术中,气管插管、拔管时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就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A)可发生意外伤害等严重的并发症,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气管内插管重症患者的镇静和围术期麻醉的辅助用药,有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可用于减少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本文就目前右美托咪定用于苏醒期躁动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降低EA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索比较在硬膜外麻醉下,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二者的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60例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术中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0)、静脉输注镇静药物前(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开始后60 min(T4)、手术开始后90 min(T5)、手术结束时(T6)、患者离室前(T7)共8个时间点的MAP、HR、SpO2、BIS、警觉/镇静评分(OAA/S),以及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术中因镇痛不足使用舒芬太尼的情况.结果 在T2~T6各时间点,与D组比较,P组MAP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的HR比D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6各时间点,P组患者的BIS值比D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OAA/S评分比P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中,D组患者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于P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均能为硬膜外麻醉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二者相比,右美托咪定在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上更具优势,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右美托咪定(Dex)又称\"盐酸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新型药品,拥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抗焦虑、抗交感以及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并且不会对患者呼吸造成明显的影响.右美托咪定凭借自身药理学特性的独特性和良好的镇静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且普遍的应用.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高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全身麻醉插管期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D1组为0.5μg/kg、D2组为1.0μg/kg、D3组为2.0μg/kg),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30min,D1、D2、D3组分别经鼻腔滴入右美托咪定0.5、1.0、2.0μg/kg,C组用等量0.9% NaCl溶液滴鼻,麻醉诱导后脑电双频谱指数值为40~60时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滴鼻30min时(T0)、气管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侧大脑中动脉峰值血流速度(Vp-MCA)、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搏动指数(PI)。结果 与组内T0时比较,T1~3时C组和D1组MAP、Vp-MCA、Vm-MCA升高,HR增快,PI降低;T1~4时D3组MAP、Vp-MCA、Vm-MCA升高,HR减慢,P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T1~3时D2组MAP、Vp-MCA、Vm-MCA降低、HR减慢、PI增加;T4时D3组MAP、Vp-MCA、Vm-MCA增加、HR减慢、P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T1~3时D2组MAP、Vp-MCA、Vm-MCA降低、HR减慢、PI增加;T4时D3组MAP、Vp-MCA、Vm-MCA增加、HR减慢、P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3组比较,T1~4时D2组MAP、Vp-MCA、Vm-MCA降低,HR减慢、P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滴鼻能抑制气管插管刺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和脑血流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和抗焦虑的作用,但对呼吸无明显的影响。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和镇静作用,有效抑制手术应激状态下异常增高的血压和心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通过抗交感作用,使心脏收缩期延长,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具有明显心血管保护作用。此外,全身麻醉诱导及复合麻醉维持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中单次静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妇科全麻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D)与对照组(C)组(n=21):D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以0.9%生理盐水替代,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基线)、研究药物输注结束后、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10min,30min,60min,手术结束时的BIS,MAP和HR以及插管后10min,30min,60min时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及手术结束后七氟醚的总用量。观察和记录手术结束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t)及清醒拔管时间(t1);记录术中及术后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药物注射完毕后实验组的BIS值明显降低(P<0.05)。手术结束后实验组七氟醚的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诱导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插管时的MAP和HR明显升高(P<0.05),但实验组无明显变化。麻醉维持期间,实验组患者的HR及七氟醚的呼气末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 <0.05),但MAP无明显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用于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安全、经济、有效,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不影响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其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全身麻醉。对照组42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跳、拔管和清醒时间、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给药后510 min内,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镇静效果;观察组使用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少于对照组的用量,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麻醉期拔管及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效果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用于临床辅助全身麻醉醉的效果显著,且疗效安全,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适合临床辅助全身麻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七氟烷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七氟烷麻醉患儿80例,根据镇静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麻醉前给予对照组9 g·L~(-1)氯化钠注射液滴鼻,给予观察组盐酸右美托咪定滴鼻。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苏醒期躁动情况(躁动发生率、躁动持续时间、躁动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滴鼻后(T_1)、手术开始时(T_2)、手术开始后5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7.50%),观察组躁动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七氟烷麻醉前采取盐酸右美托咪定滴鼻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苏醒期躁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对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 60例择期在椎管内麻醉行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N、T、D 3组,每组20例.D组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后麻醉,T组予曲马多1 mg/k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N组则予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监测患者围术期循环和呼吸的变化,观察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及程度,记录患者术毕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术期循环和呼吸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D、T组患者麻醉后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寒战程度轻(P<0.05),D、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满意度评分D组>T组>N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者椎管内麻醉后的寒战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