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绞痛伴肾包膜下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声像图表现为肾包膜下积液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肾包膜下积液在超声下的表现。结果:通过对超声下影像观察发现,46例肾包膜下积液最大的切面达3~9 mm,呈现线条形或者月牙状液性暗区,同时伴有同侧肾积水,肾窦分离前后距离约12~21 mm;发现输尿管结石直径在4~10 mm,梗阻部位多位于输尿管下段,全部患者经过止痛、抗炎、解痉及碎石等综合性治疗后,梗阻解除,肾包膜下积液在一周内被完全吸收。结论:肾绞痛伴有肾包膜下积液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作为一项简便、安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肾绞痛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尿路梗阻所导致的肾周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对1 025例急性肾绞痛患者中58例超声发现肾周积液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超声图像特点以及肾周积液的特点,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肾周积液的情况变化。结果:急性输尿管梗阻所导致的肾周积液的超声表现为肾周新月形液性暗区,以上下极多见(46例);经治疗1~3 d后,超声显示肾周积液自行吸收消失。结论: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及时地诊断急性输尿管梗阻并发肾周积液,并且能够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情况变化。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查对急性梗阻性尿外渗的观察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梗阻性尿外渗的诊断价值,并初步了解其发生机制。方法对48例因急性梗阻而引起尿外渗形成肾周包膜下积液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引起肾周包膜下积液患者为输尿管结石的急性梗阻。结论超声检查能对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及部位、肾积水、肾周积液程度及部位作出准确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声观察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8例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患者的超声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肾包膜下及肾周均可见大小、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大小形态及回声情况随时间的改变不同疾病有不同表现。根据临床症状及引流结果等因素将本组肾包膜下及肾周积液分为积尿(占57%);积血(占23%);积脓(占15%):其他(占5%)四类。结论 超声可正确显示和动态观察疾病合并的肾包膜下及肾心积液的情况,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引起肾周积液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收集输尿管结石患者250例,对其肾绞痛情况进行疼痛指数评分,超声观察肾积水程度、输尿管结石的部位及大小、肾周积液的部位和形状,并与急性梗阻解除后进行对照。结果:输尿管结石合并肾周积液者,肾绞痛明显,为中-重度疼痛,疼痛指数为(7.42±1.94)分;肾脏集合系统分离(17.81±0.52)mm;结石直径(7.71±2.78)mm;肾周积液多位于肾上、下极,下极明显,呈月牙形或条状液性暗区,经抗炎、解痉、止痛、碎石等治疗后,肾周积液均吸收消失。结论:B超检查能发现输尿管结石及肾周积液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及观察手段,其发生机制与肾被膜的解剖结构及肾滤过、逆流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致肾包膜下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引起的肾包膜下积液病例,应用超声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12例肾包膜下积液的最大切面为4~9mm,呈线条状月牙形,同时伴有同侧肾积水;输尿管结石的最长径为4~10mm。针对病因治疗,即解除梗阻、预防和控制感染后,积液均被吸收。结论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致肾包膜下积液有其特征性声像表现,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方便、经济、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及时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时肾包膜下积液的声像图表现、肾积水情况、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声像图表现为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肾包膜下积液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包膜下积液多发生于肾的上、下两极,积液量少至2mm宽,多至20mm宽,呈带状、三角形或梭形,同时伴有肾轻度积水。结石梗阻部位多位于输尿管下段,结石小于10mm。结论:急性肾绞痛时行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肾包膜下积液及结石梗阻部位,并结合肾脏的病理生理变化,可以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淑琴 《中外医疗》2009,28(20):159-15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肾包膜下积液在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355例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输尿管结石301例,慢性输尿管结石54例脏,肾包膜下积液多发生于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时,共31例,超声检查显示:肾包膜见大小,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呈带状、三角形或梭形,同时停或不伴有同侧肾轻度积水。慢性输尿管结石病例中未发现肾包膜下积液。结论超声检查可正确显示和动态观察疾病所合并的肾包膜下积液情况,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玲 《中外医疗》2016,(10):188-190
目的 深入探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07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出输尿管结石和肾周积液之间的具体联系.结果 60例患者中肾周积液>20 mm的患者1例,10~20 mm的患者共计16例,<10 mm的患者共计43例.肾周积液的超声表现为肾周新月形无回声区,大多数局限于肾脏的下极或上极,以下极明显.结论 对于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通过超声能够进行准确的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该方法也能够对治疗期间的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强  丁彦才  陈福宝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71-1072
目的探讨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包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3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4例开放手术行肾包膜开窗放液治疗5,例行后腹膜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3-22个月9,例治愈,4例复发。结论肾包膜下积液病因复杂,后腹膜腔镜下肾包膜切除术治疗肾包膜下积液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张辉 《当代医学》2011,17(25):58-59
目的探讨急性输尿管结石导致肾周围积液的彩超表现及发生机制。方法选择38例彩超确诊的急性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患者,观察其肾周积液声像图特点。结果急性输尿管结石导致的肾周围积液的彩超表现多为肾周新月形液性无回声区,中下极多见。治疗后肾周积液可自行吸收消失。结论彩超检查能准确及时地诊断急性输尿管梗阻并发肾周积液,并能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及观察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Page肾的诊治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总结分析 6例 Page肾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术前行经皮肾穿刺抽液治疗 ,3d后病人腰痛复发 ,复查超声或 CT检查结果同穿刺前一样 ,6例均行经腰的肾包膜切开引流术 ,术后病人症状消失。结论 :Page肾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包膜下积液 (积血及积尿 )。以右侧多见。以肾区或上腹部钝性外伤为主要原因。病人以患侧腰腹部胀痛为主诉。超声检查是基本的检查方法。CT检查是诊断 Page肾的主要手段。经皮肾刺抽液效果不佳 ,短期内会复发。对有临床症状的 Page肾行经腰的肾包膜切开引流术是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肾切除术没有必要 ,因为患肾的肾功能没有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兰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91-1492,149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联合应用低频和高频探头,采用前腹壁加压法、顺逆时针旋转法对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直接征象为阑尾肿大、壁增厚,阑尾腔内积液和(或)阑尾周围脓肿等;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高回声、肠间隙积液及周围肠管激惹征等。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总符合率为87.2%,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83.3%,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93.1%,坏疽性阑尾炎符合率88.9%,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100.0%。结论:各型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典型声像图特征,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在临床应用与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田安娜 《中外医疗》2013,(24):36-37
目的研究探讨肾脏超声显像变化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HF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影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超声显像主要表现为:①肾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肿胀;②肾实质、集合系统结构较为模糊,并且呈现出云雾状;③肾外膜或脂肪囊间出现液性暗区。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当患者处于多尿期时,肾部症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肾肿胀等现象基本消失;当患者处于在恢复期时肾脏图像基本恢复了正常。结论不同时期HFRS患者的肾脏超声影像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变化关系密切,通过对各个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超声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判断病情的发展及转归,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超声重点评估法(FAST)在急诊救治中和野战条件下现场医疗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在医院急诊中,对195例外伤患者进行FAST检查,以发现腹腔游离积液和腹腔内实质脏器损伤为阳性,并与其他检查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2)将FAST检查应用于野战医疗队集训演习中,总结在野战条件下的应用价值和策略。结果(1)①急诊中24例阳性发现,19例腹腔中大量积血(液),均行急诊手术。术后证实均为内脏实质脏器破裂伴腹腔积血,符合率100%;5例发现肾破裂伴肾周血肿,未行急诊手术,后经CT检查证实。②3例发现假阳性。③5例发现假阴性。(2)野战条件下应做到:①更易展开、撤收的便携性超声仪及相关设备。②检查组成员须经专门培训。③须行扩展性FAST检查及后续性FAST检查。结论 FAST检查对于腹腔积血须急诊手术者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且环境要求低,检查用时短,特别在野战条件下对大批伤员的快速诊断、检伤和分类中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活检对弥漫性肾脏疾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弥漫性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对76例弥漫性肾病患者经皮快速自动肾穿刺活检。结果:肾活检成功率100%,取材长度0.6~1.8cm,均有病理结果。术后4例有肉眼血尿,1例出现肾周血肿。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秀兰 《中外医疗》2011,30(11):5-5,7
目的探讨上腹部创伤的CT诊断研究。方法对我院40例上腹部创伤的患者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肝损伤7例:肝内血肿1例,肝包膜下出血4例,肝破裂2例。脾损伤23例:腹腔积液10例,13例脾破裂,其中合并胰尾部断裂1例。肾损伤8例:肾内血肿3例,包膜下出血5例。2例为肠系膜撕裂伤。结论 CT检查可使上腹部创伤后病变的范围和部位清晰显示,依据对损伤不同程度的估计,为外科医生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起到了关键因素,可减少剖腹探查率,提高CT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在闭合性脾损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  连鹏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04-1306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脾外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闭合性脾损伤患者的CT及B超表现与外科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完全性脾破裂4例,中心性破裂14例,22例包膜下破裂。40例均行CT检查,39例确诊,诊断符合率97.5%;其中26例同时行B超检查,B超确诊率为76.9%。其CT表现为脾内血肿、脾撕裂伤、包膜下血肿、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同时发现15例肝、肾、肋骨及脊柱等损伤。结论:CT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能迅速、准确评估脾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伴随性损伤。肋骨及运动性伪影是CT诊断脾破裂过程中的主要误、漏诊原因,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减少运动性伪影造成的误漏诊;CT在脾外伤诊断分级、制定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确定心包积液程度,并设定穿刺路径。采用Seldinger法,在高频超声探头定位引导下,徒手心尖区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结果:86例心包积液患者均穿刺成功,术中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穿刺针穿入心包的过程及针尖的位置、导丝在心包腔的行进方向及深度、导管在心包腔的位置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心包积液的诊治中,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实时、准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Two young men, were hospitalized due to acute massive blood loss with left abdominal flank pain. In both cases renal angiography showed signs of a haemorrhagic event in the left kidney, perirenal in one and subcapsular in the other. Microaneurysms indicated a diagnosis of polyarteritis nodosa, supported by renal biopsy in one case. Renal haemorrhage is an infrequent presentation of polyarteritis nodosa. Furthermore, one patient suffered also from 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and is the fifth reported case with this combination of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