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普罗帕酮治疗组各45例,两组常规治疗基础疾病的措施相同,前组给予600 mg/d胺碘酮口服,3次/天,1周后剂量改为200~400 mg/d,分2次服,2周后改为每次维持200 mg或100 mg;后组给予患者150 mg盐酸普罗帕酮片口服,3次/天。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胺碘酮治疗4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21、19、5例,总有效率为88.89%,应用普罗帕酮治疗45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8、14、13例,总有效率为71.11%,碘胺酮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普罗帕酮(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P=0.25)。结论盐酸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因其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适用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单纯盐酸普罗帕酮片;研究组加用盐酸普罗帕酮片联合胺碘酮治疗,记录两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66-367
目的:结合临床治疗经验,观察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13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67例),对照组(67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后,分析二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二组患者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组患者的短阵室速数、QTc间期、室早数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发现有严重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且用药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值得临床做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40例。胺碘酮组给予口服胺碘酮片治疗,普罗帕酮组给予口服普罗帕酮片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有明显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普罗帕酮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了解到这种药能有效抑制心律失常。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应用胺碘酮,对照组50例给予口服普罗帕酮,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两组比较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是一种能有效抑制心律失常,又不会促发心律失常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和分析应用碘胺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9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碘胺酮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减少房性期收缩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佳,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碘胺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111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及实验组(56例).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实验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辽河油田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每组各75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帕酮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胺碘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0.00%,有效率14.67%,对照组显效率为38.67%,有效率2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4.392,P=0.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高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可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60例。研究组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组使用普罗帕酮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比组为75.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普罗帕酮,并且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片,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间期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是相对安全的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尤其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时,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雷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75-375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研究组给予胺碘酮,比较二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过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临床对来本院就诊的64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主要实施胺碘酮药物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6%,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有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罗布麻片与胺碘酮配伍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显示复方罗布麻片与胺碘酮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小。结论复方罗麻布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比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6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18%,高于对照组的7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与对照组的8.82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其中胺碘酮的药效较高,安全性较高,优势大于普罗帕酮,临床要重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5%、97.7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普罗帕酮相比,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疗效更为显著,患者血清hs-CRP下降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治疗室性心律失常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罗帕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普罗帕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比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在转复时间、6个月复发率中有明显优势;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干预组患者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26%,明显低于干预组95.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价格较为低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胺碘酮在发作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118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胺碘酮组在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方法 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治疗的前1个月,用安慰剂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2个月,同时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QTc间期、室早数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普罗帕酮相比,胺碘酮在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率及预后方面具有明显偏优的疗效,安全有效,且给药方便,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