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CNV患者23例(24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9例(20眼),病理性近视(PM)4例(4眼).所有患者每月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 2.5 mg/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前后检查视力,应用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并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量.随访期 1~7个月.结果 24眼接受75次治疗(平均3.1次),无1眼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17眼(70.8%)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提高8个字符以上,7眼(29.2%)视力稳定.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355.83±113.21)μm,治疗后为(258.46±74.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所有患眼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均明显减轻,黄斑囊样水肿(4眼)、视网膜下积液(7眼)和色素上皮脱离(3眼)都有改善甚至消失.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 Bevacizumab治疗AMD和PM引起的CNV近期疗效良好;OCT具有准确、客观、方便、可重复性和定量的特点,为临床随访和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CNV患者23例(24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9例(20眼),病理性近视(PM)4例(4眼).所有患者每月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 2.5 mg/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前后检查视力,应用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并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量.随访期 1~7个月.结果 24眼接受75次治疗(平均3.1次),无1眼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17眼(70.8%)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提高8个字符以上,7眼(29.2%)视力稳定.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治疗前为(355.83±113.21)μm,治疗后为(258.46±74.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所有患眼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均明显减轻,黄斑囊样水肿(4眼)、视网膜下积液(7眼)和色素上皮脱离(3眼)都有改善甚至消失.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 Bevacizumab治疗AMD和PM引起的CNV近期疗效良好;OCT具有准确、客观、方便、可重复性和定量的特点,为临床随访和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刘锋祥 《九江医学》2001,16(1):15-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C地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25例(50只眼)行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复明方及肾俞注射VitB1或眼明,并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0只眼中有39只眼(78%)的视功能得到改善,闪光视网膜电图为熄灭型的40只眼治疗后有28只眼有微型B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早、中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临床病例28例56眼,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5例)患者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较轻,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B组(13例)患者明显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部分患者伴有泡状视网膜脱离,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25mg/0.05m l。两组治疗时间一致,随访12-18个月,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A组激素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改变不明显;治疗后两周6例患者12只眼(40%)视力≥0.6;治疗后1月14例患者28只眼视力≥0.6;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B组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术后第2天,11例患者22只眼(84.6%)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治疗后两周所有患者视力≥0.6;治疗后1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视力提高明显,明显减轻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40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视力经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258.9±128.8)um明显小于治疗前(744.9±239.8)um;黄斑水肿复发15例(15只眼),复发率为37.5%;发生高眼压者4例(4只眼),发病率为(10%)。其余患者并未出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极易复发,建议重复在玻璃体腔内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白内障患者21例34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视野、视网膜电图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为31眼(91.2%),术后为19眼(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P<0.01)。术后3 d最佳矫正视力:10眼≤0.1,9眼0.12-0.25,10眼0.3-0.5,5眼≥0.6。31眼(91.2%)视力较术前提高,3眼(8.8%)无变化。视野6眼(17.6%)与术前对照有所改善,视网膜电图无明显改变。术后角膜内皮水肿3眼(8.8%),黄斑水肿1眼(2.9%)。随访6个月时后囊膜混浊8眼(23.5%),其中较严重5眼(14.7%)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提高多数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中心视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艳  冷瀛 《当代医学》2021,27(8):65-6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性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RVO继发性黄斑水肿并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注射治疗的患者90例(90只患眼)作为RVO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65例(70只患眼)作为DR组。两组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并按需给予视网膜激光术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及黄斑水肿改善情况。结果RVO组视力提高47只眼(52.5%),视力不变39只眼(43.1%),视力下降4只眼(4.4%),OCT形态恢复正常50只眼(55.0%),改善26只眼(29.4%),无改善14只眼(15.6%)。DR组视力提高24只眼(34.0%),视力不变43只眼(62%),视力下降3只眼(4.2%)。OCT形态恢复正常23只眼(33.0%),改善21只眼(30.0%),无改善26只眼(37.0%)。两组视力提高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CT形态恢复正常及改善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性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ME)疗效显著,且治疗RVO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VKH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共54眼,进行常规视力、裂隙灯检查、间接眼底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并给予激素治疗,随访观察半年,总结分析眼底病变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眼底表现为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水肿、浆液性视网膜脱离;FFA表现为早期针尖样强荧光点,晚期视盘渗漏及视网膜多湖状荧光素积存。OCT表现为神经上皮层多发性脱离。激素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眼底表现、FFA、OCT等有助于早期VKH的诊断,早期系统规范化的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眼明灵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视功能的帮助。方法 对46例(92只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采用眼明灵进行治疗,观察视力、视野变化。结果 92.4%患者的视力得到保护和改善,84.78%患者的视野扩大或得以维持。结论 眼明灵可用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助于增进视力,扩大视野。  相似文献   

10.
4+1疗法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有效疗法。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及入选标准的RP患者126例252眼,采用4 1疗法综合治疗,即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中药、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卡波金吸入。26~38个月后观察患者全身和眼部症状、视力、视野、视网膜电图、血氧分压及血流情况。结果52例具有全身症状的患者中,48例(92·3%)治疗后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下降1眼(0·4%),视力无提高31眼(12·3%),视力提高0·02~0·20164眼(65·1%),视力提高>0·2056眼(22·2%)。52例104眼做了周边视野(85°)和中心视野(30°)检查,治疗前可于45只眼检测到周边视野敏感度,治疗后于56只眼检测到,检出率为53·8%,47眼无变化,有效率为99·0%。58例102眼做了视网膜电图,治疗前、后均有97眼记录不到a波与b波;治疗后107眼可记录到波形,有效率为92·2%。PaO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 1疗法使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得到延缓或控制,提升视力,改善视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RP)患者视力、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变化 ,探讨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 5 2例 (10 1眼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术前、术后分别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治疗后 ,患者视力显著提高 (P <0 .0 1) ,视野显著扩大 (P <0 .0 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好转 (P <0 .0 5 )。结论 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RP可以改善视网膜 -脉络膜血液循环 ,从而改善视网膜 -脉络膜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银杏明目方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银杏明目方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 将40例(80眼)原发性视网莫色素变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40眼)予维生素E,0.1g/次,口服,1次他治疗组20例(40眼)予银杏明目方口服.经四周治疗后比较2组中视力、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和平均视野范围、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在改善RP患者的临床症状、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和提高视力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mPa.S)5、血浆黏度值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明目方对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早期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OCT)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来云浮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患者42例56眼,激光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OTC进行检查,分析其治疗前OCT影像特点及治疗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 距黄斑中心凹500μm范围内,局限性渗漏22眼,弥漫性渗漏20眼,囊样水肿14眼;治疗后3个月视力上升患者例数显著多于视力平稳与视力下降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52.44±116.11)μm,较治疗前的(326.22±115.21)μm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CT用于DME激光治疗患者的检查,可在早期对病情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并进行疗效监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驻景丸方剂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驻景丸方剂治疗,30 d设置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对两组患者视力情况以及整体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所提升(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驻景丸方剂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用针灸对21例(42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检查了这些患者的视力、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结果:42只眼中有33只眼(78.6%)的视功能得到改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66只眼次中有53只眼次的视敏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闪光视网膜电图治疗前为熄灭型的20只眼中,治疗后有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46例(4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对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可清晰显示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36例38眼占总眼数的76.17%)、神经上皮层并色素上皮层脱离(8例8眼占总眼数的16.67%)、单纯色素上皮层脱离(2例2眼占总眼数的4.17%)3种表现。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常见的OCT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OCT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并发黄斑水肿(ME)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点,为RVO的ME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75例75眼RVO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FA、OCT检查,了解ME的FA和OCT表现类型及其对应关系,并分析FA和OCT表现类型与视力的关系.结果 75眼RVO患者中共发生ME 56眼,发生率为74.7%,ME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ME常见FA 3型和OCT2型.FA 1型患者视力最佳,而OCT 4型患者视力最差.FA类型与OCT类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FA 1型通常表现为OCT 1型,而FA 3型通常表现为OCT 2型,FA 4型与OCT类型无确切对应关系.OCT所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与logMAR视力呈正相关(R2 =0.322,P=0.001).结论 RVO并发的ME以囊样水肿为主.不同类型的FA和OCT以及OCT所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与患者视力存在相关性.OCT类型与FA类型有一定对应关系,但OCT显示的囊样水肿不能区分是否缺血,治疗前需要结合FA和OCT对RVO的ME进行更精确的分类.  相似文献   

18.
吴宇平 《吉林医学》2012,33(15):3277-3278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诊治和疗效观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36眼)的CSC患者进行OCT及FFA检查。结果:28例(36眼)经FFA确诊的CSC患者渗漏点45个,其中6眼(13个渗漏点)在OCT图像上显示为神经上皮浆液脱离,2眼(2个渗漏点)为色素上皮脱离,20眼(35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伴色素上皮层脱离。结论:利用OCT并FFA检查不但能定量、定性检查CSC患者,还能准确定位渗漏点,两者互为补充,准确有效指导激光治疗和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格子样光凝术后黄斑水肿(ME)吸收的详细过程,评价黄斑中心凹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的前期治疗对该过程的影响。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对照研究。受试者:37例伴有严重ME的BRVO患者。方法:所有患者接受格子样光凝治疗,并随访6个月。对比基线和治疗后的视力(VA)、眼底荧光造影、黄斑水肿的详细OCT图像。并且测量黄斑厚度,其定义为从视网膜内表面到感知层视网膜外表面的距离(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从视网膜内表面到含SRD在内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内表面的距离(总的中心凹高度)。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视力预后,评估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行抗VEGF治疗的wAMD患者44例54眼的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发病眼别、初始视力、治疗前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以及注药次数,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视网膜下液(SRF)、视网膜间液(IRF)面积均小于术前(P<0.01),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低于术前(P<0.001);wAMD患者视力预后(LogMar视力)与患者年龄(P=0.004)、治疗前初始最佳矫正视力(BCVA)(P<0.001)、IRF以及IRF面积(P=0.009;P=0.011)、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SHRM)(P=0.019)、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最大高度及CNV直径(P=0.012;P=0.001)均呈正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发病眼别、SRF及其面积、CMT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VEGF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黄斑区水肿情况;年龄越大、初始视力越差、初次OCT检查中IRF越多、存在SHRM、CNV越大提示wAMD患者的视力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