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2种不同规格的注射用头孢地嚎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配伍,分别测定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0、1.5、3、4.5、6h的外观性状、pH值、溶液颜色及澄清度、含量、有关物质和聚合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输液配伍后,在室温下放置6h外观性状稳定,pH值、溶液颜色及澄清度、含量、有关物质和聚合物的变化均不显著。结论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输液配伍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6h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不同输液中头孢吡肟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按临床用药质量浓度与5%(50mg/mL)葡萄糖注射液、10%(100mg/mL)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与0.9%(9.0mg/mL)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并将配伍液分别置室温25℃下光照及避光放置,于不同时间(0,1,2,3,4,6h)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吡肟的质量与pH值以及观察配伍液中外观变化。结果:在25℃下光照及避光放置,0~6h时配伍液外观、pH值及头孢吡肟质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在25℃下光照及避光放置,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五种头孢菌素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五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即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甲羧肟、头孢唑肟钠、头孢三嗪)的含量及其与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唑肟钠、头孢噻甲羧肟与蒸馏水、生理盐水溶液、10%葡萄糖溶液在室温下(25~30℃) 配伍稳定,24h内含量变化不大。头孢三嗪与10%葡萄糖溶液配伍后6h含量低于原含量90%,故不宜与葡萄糖溶液配伍使用。本实验还提示此类药物在弱酸条件下较为稳定。本实验结果可供临床配伍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头孢曲松钠粉针剂配液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的稳定性。方法:将样品置于冰箱(4-8℃)中存储,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样品在室温下放置6h后,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同时测pH值以及观察溶液的外观变化,并以样品即刻的状态为对照。结果:20d内样品含量无明显变化;质量浓度为5mg/ml样品存放14d后颜色逐渐变深;质量浓度为40mg/ml样品存放7d后颜色逐渐变深,pH为6.26-6.88。结论:头孢曲松钠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配伍在7-14d稳定,可为配置中心预配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头孢呋辛钠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及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用HPLC测定头孢呋辛钠与溶剂混合后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和结论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含量在97%以上。供肌肉注射用的混悬液在室温下放置5h内稳定,在4℃低温下放置,可保持48h ,静脉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室温放置时,5h内稳定,除色泽逐渐加深外,其含量脑和解产物没有明显变化。将注射液放置4℃条件下保存时,4内,除我观色泽逐渐加深以外,其它指标皆没有明显变化;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及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室温放置时,两者都能保持药效长达24h,除颜色稍微加深外,其他指标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褚良  张哲 《哈尔滨医药》2012,32(3):184-185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拉宗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宗钠与两种输液在25℃条件下放置8 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外观及pH值变化情况。结果8 h内配伍溶液澄清,色泽基本无变化,pH值和头孢拉宗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拉宗钠与两种输液配伍8 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拉宗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宗钠与两种输液在25℃条件下放置8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外观及pH值变化情况.结果 8h内配伍溶液澄清,色泽基本无变化,pH值和头孢拉宗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拉宗钠与两种输液配伍8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注射用头孢他啶在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在室温放置0、0.5、1、2、4、8、12、16、24 h以及冰箱2~8℃放置24 h后,头孢他啶溶液中吡啶、聚合物和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 室温放置时,头孢他啶溶液中吡啶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加.3种溶液作溶剂,国产样品单个杂质和总杂质至12h均合格;进口品至16h均合格.用5%葡萄糖和乳酸钠溶液配制的国产样品聚合物含量至8h合格,进口样品至16h合格;用氯化钠配制的进口样品至24 h聚合物合格、国产样品不合格.3种溶液配制的样品置冰箱24 h,除国产样品中的有关物质外,均合格.结论 注射用头孢他啶在配制后应立即使用,不能立即使用时应置2~8℃放置,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9.
取酰胺菌素(Aztreonam,A)的粉针,庆大霉素(G)注射液(40mg/ml,10mg/ml),妥布霉素(T)注射繁(40mg/ml,10mg/ml),头孢西丁(Cefoxitin,C)注射液(95mg/ml),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为稀释剂,分别配制成4种不同浓度的混合液。另取A粉针及甲硝唑(灭滴灵)(M)注射液(5mg/ml)以磷酸-枸橼酸缓冲液配制成2种浓度的混合液,所有样品均置4℃(冰箱)7天或25℃(室温)48h,于不同贮存时间,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3种输液50mg/mL葡萄糖注射液、9.0mg/mL氯化钠注射液、50mg/mL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按临床常规用药剂量分别加入到50mg/mL葡萄糖注射液、9.0mg/mL氯化钠注射液、50mg/mL木糖醇注射液中,在25℃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的含质量,用微粒仪测定溶液中的微粒数,同时测定溶液的pH值。结果:与50mg/mL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配伍液pH值、质量浓度与微粒数变化不大;与9.0mg/mL氯化钠注射液及50mg/mL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pH值与浓度差异不大,但微粒数差异较大。结论: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50mg/mL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氟氧头孢注射剂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室温下考察氟氧头孢注射剂在常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剂。方法:观察输液室温放置6小时后,外观和pH变化,测定输液中氟氧头孢的含量。结果:氟氧头孢注射剂与生理盐水配伍稳定性较好,亦可与5%,10%葡萄糖注射液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结论:该品与输液配伍后室温保存不超过6小时。  相似文献   

12.
头孢三嗪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从林  王文林 《中国药业》2001,10(11):27-27
目的:考察头孢三嗪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配伍液中二种药物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和pH的变化。结果:在室温(25℃)下,8h内配伍液澄明,pH值几乎无变化,替硝唑含量无变化,头孢三嗪钠含量稍有下降,但配 伍液的颜色有慢慢加深的趋势。结论:头孢三嗪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宜在配伍后立即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吡柔比星浓度为1mg/ml溶液,室温下,于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经0、1、2、4、6、8、10h考察溶液外观及含量变化。结果光照或避光条件下,10h内盐酸吡柔比星的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含量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在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较差,应即配即用。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血塞通在两种溶媒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英  邹光伟 《医药导报》2011,30(11):1520-1521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塞通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放置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室温(25 ℃)下将注射用血塞通400 mg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配伍后,放置0,1.0,2.0,3.0,4.0 h,考察配伍液的性状、pH、不溶性微粒及吸光度变化。结果注射用血塞通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性状、pH无明显变化,吸光度、不溶性微粒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室温(25 ℃)下注射用血塞通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10万单位的青霉素GK溶于400ml无菌生理盐水中,制备成250u/ml的皮试液。对其分解产物及在冷藏(5~10℃)、室温(25±2℃)条件下的稳定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青霉素皮试液在保存过程中外观没有变化,pH值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制备皮试液时pH为6.20,室温保存一周后下降至4.70,冷藏保存4周后下降至6.10、8周后下降至4.84。在保存过程中可分解成青霉酸、青霉烯酸、青霉胺、青霉噻唑酸及青霉酮酸等五种物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在0℃、25℃、35℃下,24h内,头孢三嗪与三种输液配伍稳定性及PVC软包装塑料袋对头孢三嗪稳定性影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40nm±1)处测定其吸收度。结果头孢三嗪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中(pH6.70),在不同温度下,24h内含量都在99%以上,在葡萄糖溶液中(pH3.72,35℃)6h含量为89.36%;其在盛有生理氯化钠的软包装塑料袋中24h含量为98.92%。结论温度、时间及pH值对头孢三嗪在输液中稳定性有影响,头孢三嗪在氯化钠注射液中比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好;头孢三嗪在PVC输液袋中,在24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玻璃瓶、聚丙烯塑料瓶(PP)、聚氯乙烯软袋(PVC)、非聚氯乙烯复合膜软袋(NPVC)4种包装材料在葡萄糖和氯化钠两种溶媒大输液中对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吸附情况。方法将注射用美罗培南与4种不同材料包装的50g·L-1葡萄糖注射液及9g·L-1氯化钠注射液分别配制成配伍液,在室温(25℃)和5℃条件下,于0,1,2,3,4,5,6,7和8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的含量,并观察其颜色变化。结果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4种包装材料对美罗培南的吸附性无显著差异(P>0.05),PVC软袋中溶液在5℃时放置8h后、室温时放置5h后变成微黄色,PP塑料瓶中溶液在室温放置7h后变成微黄色,其余颜色无变化。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PVC软袋的吸附性大于PP塑料瓶和非PVC复合膜软袋,差异显著(P<0.05),PVC软袋中溶液在5℃和室温时均放置8h后变微黄色,其余颜色无变化。结论非PVC复合膜软袋是较理想的输液包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头孢替唑钠与喜炎平注射液在常用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燊 《抗感染药学》2010,7(3):200-20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喜炎平注射液在50mg/mL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替唑钠的质量浓度,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在室温下8h内外观、pH值、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替唑钠和喜炎平注射液在室温下与50mg/mL葡萄糖注射液配伍,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9.
肝脏疾病时,监测患者血液中γ球蛋白的变化,对了解诊治疾病的进程有重要意义。现将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1.2 试剂 盐酸氯丙嗪溶液(100mg/L)精确吸取盐酸氯丙嗪注射液(50mg/2ml)4ml溶于新鲜或冷却煮沸过的蒸馏水中准确稀释至1000ml,避光保存,冰箱可长期保存,室温可稳定3个月。  相似文献   

20.
注射用头孢哌酮在四种输液中的配伍变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999年3月4日和5月10日,我院发生2例注射用头孢哌酮(CPZ)粉末溶解后溶液变浑浊或难溶现象. 据了解,其中1例为室温下将CPZ 1.0 g溶于4 ml生理盐水(NS)后, 再取注射液0.1 ml 溶于0.9 ml NS ,2 min后药液出现絮状沉淀;另1例为将CPZ 2.0 g溶于100 ml NS中,30 min后药液变浑浊,堵塞输液器.为此,我们将CPZ与输液0.9% NS、5%葡萄糖(GS)、10% GS、5%葡萄糖生理盐水(GNS)配伍,且配制成不同浓度,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其配伍前后CPZ的溶解性、澄明度及pH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