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84名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2月,西医组,单用氟西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结合氟西汀和中医药治疗。HAMD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卒中后抑郁要比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要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有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应用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10例作为探究对象,按照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选择其中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5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治疗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采用中医药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数字表随机选取的方式划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治疗前后的ADL、SDS评分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孙正军  艾绍军  俞文江  沈克球 《江苏医药》2012,38(19):2282-228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给予包括针灸在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普通病房实施常规治疗和家庭式的康复训练.治疗3周后比较二组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 vs.76.67%)(P<0.01),而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 vs.35.00%)(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刘守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48-649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中西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取得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有3例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中有6例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86%,比较均存在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予帕罗西汀和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口干1例、恶心2例、乏力1例、厌食2例、便秘1例,对照组发生口干3例、恶心3例、乏力2例、厌食3例、便秘3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有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予帕罗西汀和中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口干1例、恶心2例、乏力1例、厌食2例、便秘1例,对照组发生口干3例、恶心3例、乏力2例、厌食3例、便秘3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有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史琦 《家庭用药》2008,(6):31-31
脑卒中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它不仅病死率、致残率高,而且对患者的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有很大的损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50%左右。它不仅增加了脑血管病的死亡率,而且阻碍了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接受路优泰片300mg,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疏郁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6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PSD效果好,起效快,不增加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很有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蔚 《中国实用医药》2013,(11):141-14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2年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卒中单元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第21、90、180天的Rankih(mRS)、B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mRS、B1分数改变情况研究组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伤残几率,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临床中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痉挛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卒中后痉挛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独的西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治疗前后面部神经麻痹程度。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痉挛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的西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观察。方法对3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200例),另1组为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180例);观察其住院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中医征候体征评价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评价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BI均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中医征候体征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是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适合我国的国情,值得在基层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梅颜  郭成军 《中国医药》2013,8(7):890-892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104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中西医结合组(56例),分别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治疗+心可舒片1.24 g/次,3次/d),在初诊和用药2、4和8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抑郁及焦虑状态测评.结果 用药8周时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抑郁焦虑异常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自评量表(SDS):9.6% (5/48)比3.8% (2/56);焦虑自评量表(SAS):12.5% (6/48)比5.8% (3/56),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抑郁焦虑发生比例下降,而在其他时间点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女性患者的抑郁比例在初诊时较男性高[20.8% (10/25)比8.3% (4/23),P<0.05];治疗8周后,女性抑郁焦虑症状在中西医结合组明显改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周随访时抑郁状态异常情况受性别和治疗方法的影响;而焦虑状态异常情况与性别相关性不强,但中西医结合治疗仍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变量.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状态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舍曲林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首先将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给予舍曲林50 mg/d结合认知疗法,对照组24例,给予单用舍曲林50 mg/d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舍曲林结合认知疗法与单用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研究组起效快,疗效更佳(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配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和康复训练并辅以心理疏导;对照组只采用度洛西汀治疗,两组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Barthel指数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HESS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度洛西汀配合康复训练卒中后抑郁患者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最常伴发的精神障碍之一,其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20%~79%。PSD直接导致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是康复期治疗的一大障碍。本院2004年6月至2008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PSD4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金森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帕金森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补肝汤加味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6.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MMSE评分与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潜伏期N2、振幅P2与振幅P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潜伏期N2、振幅P2、振幅P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帕金森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就诊的275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141例)。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中医方法治疗,观察和比较用药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血清胃泌素和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27%,显著高于对照组(84.40%),χ2=3.941,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两组治疗后HP检验结果为治疗组阳性率2.47%,对照组阳性率15.79%,χ2=4.072;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提示两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组间比较t=3.703,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与单纯中医治疗对胃泌素改变疗效相同。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数值均有显著提高,治疗组治疗后为(16.1±5.7)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3.5±4.8)pmol/L,t=1.987,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方法较中医疗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影响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溃疡疗效确切,好于单纯中药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骏 《黑龙江医药》2010,23(2):210-211
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但在评估和治疗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卒中后抑郁可明星影响卒中预后及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生率,而且对于认知和交流有障碍的患者来说,很容易和卒中本身的躯体症状相混淆。治疗从药物、心理、电惊厥3方面进行干预是防治卒中后抑郁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对其作一较为全面的综述,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部位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1个月临床患者286例,对其采取神经心理评估、MRI检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等检查,而后对比分析不同脑卒中部位者抑郁发生率。结果经统计,本组286例患者中发生抑郁者76例,发生率为26.57%,左侧半球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较右侧半球者高(P〈0.05);多病灶患者抑郁发生率较单病灶患者抑郁发生率高(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脑卒中部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以左半球卒中者抑郁发生率最为显著,且随着病灶数的增加,抑郁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临床应给予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减少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