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地区人类杯状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中是否存在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并初步探讨其感染水平。方法 用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266份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中诺沃克样病毒(NLV)的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和粪便标本中的。HuCV RNA并将扩增目的产物同基因文库中的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清中的rNV、rMX和r387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0%、51.5%和71.1%。腹泻高峰期收集的100份散发非菌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HuCV4株,均为NLV。在广州某学校暴发型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的10份标本中检出NLV3株。结论 广州地区存在NLV引起的散发和暴发性非菌性胃肠炎,当地儿童在婴幼儿期即获得NLV感染,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扎幌样病毒的检出及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腹泻儿童是否存在扎幌样病毒(Sapporo—like virus,SLV)感染。方法:在2003年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在南方医院儿科收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并采用半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纯化阳性标本PCR产物并测序,然后将其同GenBank中的参比毒株序列比较。结果:收集的169份标本中有1份SLV(CH03354)PCR扩增阳性,检出率为0.59%,同源性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于SLVGⅠ—1群。结论:广州地区存在SLV所致感染,本次实验检出毒株基因型与安徽毒株不同,说明我国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SLV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门市2005年秋冬季儿童腹泻中诺瓦克样病毒(NLVs)感染情况、病毒基因型别及主要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某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NLVs,部分阳性标本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患儿临床症状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以NLVs与RV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收集的324份标本中,RV检出率为55.56%(180/324),NLVs检出率为7.72%(25/324)。NLVs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占感染患儿的96%,其性别、月份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9株NLVs经测序分析7株为GH-4型,2株为GH-3型。NLVs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11(44.0%),呕吐20(80.0%)。脱水3(12.0%)和腹痛4(16.0%)等,其中呕吐、脱水发生率及治疗费用与RV感染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门市儿童NLVs感染存在着不同的基因型别感染,但NLVs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要轻于RV。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中是否存在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并初步探讨其感染水平。方法用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266份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中诺沃克样病毒(NLV)的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和粪便标本中的HuCV RNA并将扩增目的产物同基因文库中的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中的rNV、rMX和r387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0%、51.5%和71.1%。腹泻高峰期收集的100份散发非菌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HuCV4株,均为NLV。在广州某学校暴发型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的10份标本中检出NLV3株。结论广州地区存在NLV引起的散发和暴发性非菌性胃肠炎,当地儿童在婴幼儿期即获得NLV感染,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扎幌样病毒的检出及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腹泻儿童是否存在扎幌样病毒(Sapporo-likevirus,SLV)感染。方法 在2003年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在南方医院儿科收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并采用半套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纯化阳性标本PCR产物并测序,然后将其同GenBank中的参比毒株序列比较。结果 收集的169份标本中有1份SLV(CH03354)PCR扩增阳性,检出率为0.59%,同源性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于SLVGⅠ-1群。结论 广州地区存在SLV所致感染,本次实验检出毒株基因型与安徽毒株不同,说明我国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SLV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广州成人散发急性腹泻中诺瓦克样病毒感染及毒株型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诺瓦克样病毒与广州成人散发急性腹泻的病原关系和感染毒株的基因型别。方法采用ELISA方法筛检轮状病毒,RT-PCR方法检测诺瓦克样病毒,诺瓦克样病毒阳性样品的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结果35份成人散发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轮状病毒8例,诺瓦克样病毒4例,测序分析确定1株为诺瓦克样病毒GⅡ-3型,另1株为GⅡ-4型。结论广州成人散发急性腹泻患者中存在诺瓦克样病毒感染,且感染毒株的基因型别不一。 相似文献
7.
两株诺瓦克样病毒新亚型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在广州检出的人类杯状病毒(HuCVs)毒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新亚型。方法 选择检出的HuCVs进行克隆、转化和序列分析,使用PHYLIP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经Treeview 1.5绘制进化树。结果 206份病毒性腹泻标本检出HuCVs 18份,检出率为8.74%(18/206),经序列分析证实均为NVsGⅡ毒株。任选其中6株进行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与GenBank中的参考株比较并绘制遗传进化树,其中HuCV/NVGⅡ003/2003/CHN(32282)、HuCV/NVGⅡ004/2003/CHN(32283)与基因文库中病毒的最高同源性分别为83%和87%。结论 广州存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没有报道过的诺瓦克样病毒新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8.
两株诺瓦克样病毒新亚型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在广州检出的人类杯状病毒(HuCVs)毒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新亚型。方法 选择检出的HuCVs进行克隆、转化和序列分析,使用PHYLIP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经Treeview1.5绘制进化树。结果 206份病毒性腹泻标本检出HuCVs18份,检出率为8.74%(18/206),经序列分析证实均为NVs GⅡ毒株。任选其中6株进行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与GenBank中的参考株比较并绘制遗传进化树,其中HuCV/NVGⅡ003/2003/CHN(32282)、HuCV/NVGⅡ004/2003/CHN(32283)与基因文库中病毒的最高同源性分别为83%和87%。结论 广州存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没有报道过的诺瓦克样病毒新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9.
10.
11.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用ELISA法对1 32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1 323例标本中A组轮状病毒阳性600例,阳性检出率为45.4%。10~12月份为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期。2003年A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6个月~2岁组最高(53.4%),0~6个月组次之(18.8%),>2~5岁组最低(13.8%);男性患儿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结论: 轮状病毒为>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2012~2014年住院腹泻患儿人杯状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口服补液盐Ⅲ(ORSⅢ)治疗杯状病毒腹泻患儿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对腹泻患儿粪便进行人杯状病毒检测。并将杯状病毒感染患儿分成两组:A组67例患儿使用口服补液盐Ⅲ;B组74例患儿不使用口服补液盐Ⅲ,其余治疗相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2012~2014年病毒性腹泻住院患儿共1064例,其中杯状病毒感染267例(251%),三年分别为284%(93/328)、216%(100/463)、271%(74/273)。在267例中141例人杯状病毒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其中A组67例患儿脱水纠正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入院后24小时静脉输液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且血钠浓度较B组患儿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儿血钾浓度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杯状病毒感染是成都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口服补液盐III治疗杯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可有效缩短腹泻病程、脱水纠正时间以及减少入院后24小时静脉输液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指端缺损的美学修复方法。方法对103例指端缺损的病例,分别选择不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7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坏死,短缩指骨后伤口愈合;5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96例患指外形满意,皮瓣无臃肿,质地柔软,两点分辨觉达4~7mm,手指活动基本正常。结论正确选用皮瓣、严格手术操作及皮瓣的一期愈合,是手指外形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烟台地区2013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铭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0):1054-1056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2013年婴幼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726例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检测,分析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结果726例患儿轮状病毒抗原检出率49.17%,腺病毒抗原检出率7.16%,轮状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同时检出3.86%,检出率男女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7个月一2岁为感染主要年龄段。结论本地区幼儿腹泻存在较多的轮状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比例相对较低,也存在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年龄和季节对病毒感染阳性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院门诊成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广州市两家哨点医院收集门诊18岁以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27份。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A群轮状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幌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结果共127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其中男性占54.33%(69/127),女性占45.67%(58/127),年龄以60岁以上所占比例最高,为25%(7/28)。127份粪便标本中,单一腹泻病毒感染25份,阳性率19.69%,其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7份,阳性率5.52%(7/127);诺如病毒阳性11份,阳性率8.66%(11/127);札幌病毒3份,腺病毒阳性3份,阳性率均为2.36%(3/127);星状病毒1份,阳性率0.79%(1/127)。未见混合感染,发病具有明显的秋冬季节升高现象,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流行株为别为GII-4型、GI-2型、AD41和HAstV-1。结论医院就诊成人腹泻病例中约I/4为病毒性腹泻.其中诺如病毒是最重要的病原体,感染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