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开关门次数、手术人数与空气洁净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01~04的21例不同手术,均在万级层流手术间,记录手术期间的手术人数与开关门次数,采用平板暴露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洁净手术室万级手术间手术过程中进行空气监测,细菌采样,监测手术人数及开关门次数对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手术间人数,大于10人组与小于10人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间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组与小于50次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万级手术间手术人数对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没有影响;手术室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不同时段空气沉降菌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个万级洁净手术室分别于手术前30 min、手术切皮时、切口缝合时进行空气采样检测,其中5个手术间按照日常工作模式为常规组;其余5个手术间作为观察组,对手术室人员进出、开关门次数严格要求。每个手术间按手术区采样60份,周边区采样60份。结果 10个万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平均菌落数(8.34+4.62)个,周边区(6.03+3.37)个,手术区空气沉降菌显著高于周边区(P<0.01)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增加,沉降菌平均数明显增加。结论洁净手术室动态条件下沉降菌监测更能反应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洁净手术室手术过程中空气细菌污染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1间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进行采样并检测。结果:周边区空气中的自然菌数为(0.35±0.01)cfu/30min/平板明显高于I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空气中的自然菌数(0.12±0.02)cfu/30min/平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导致洁净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空气细菌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人员的频繁活动以及人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每搏变异度(SVV)指导补液的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不同BIS值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n=30):L组(BIS值50~59),D组(BIS值40~49).术中按晶胶比为2:1补液,使SVV维持在8~12.记录患者在入室后20 min(T0)、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开始后120 min(T4)、手术结束(T5)、拔管后30 min(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值和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及SVV在T1、T2、T3、T4、T5时点的值.记录术中补液量及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检测患者T0、T4、T6时点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糖(Glu)水平.结果 与T0相比,L组患者HR在T4~T6明显增加(P<0.05,P<0.01),MAP在T1、T2显著下降(P<0.05),在T4~T6增加(P<0.05,P<0.01);D组HR各时点无显著变化,MAP在T1~T5下降(P<0.05,P<0.01);同时L组HR在T4~T6明显高于D组(P<0.05),MAP在T3~T6高于D组(P<0.05).D组术中补液量多于L组(P<0.05),高血压发生率低于L组(P<0.05).两组患者Cor、ACTH、Glu在T4、T6均显著升高(P<0.05,P<0.01);L组患者Cor在T4、T6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在SVV指导补液的老年结肠癌根治术中患者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40~49能较好地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更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层流洁净手术室不同时段空气细菌检测结果,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方法 采用9 cm平板暴露采样30 min监测手术期间不同时段的细菌菌落数.结果 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时细菌菌落数较高,但符合Ⅱ类手术区域的标准;手术期间细菌菌落数符合Ⅰ类手术区域的标准.结论 层流洁净手术室与使用紫外线和乳酸消毒相比更具优越性,加之手术室科学管理,可保持手术环境的洁净和稳定,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并评价层流手术室中人员流动对空气含茵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对20例手术进行术中空气采样,采样时间从层流30min后手术患者入室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采样计数空气细菌;同时记录各时间段内人员流动次数。结果层流手术室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次数及空气菌落数的相关系数为0.945,空气细菌含量与人员流动具有相关性,术中人员流动累计达60人次时空气微生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术中人员流动的次数,直接影响层流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层流手术室术中必须严格限制入室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层流Ⅱ类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过氧乙酸喷雾法、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机对接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静态监测及效果比较,且三组均在彻底清扫手术间后开始消毒。结果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间隔时间的前提下,三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均有显著灭菌效果,且都小于卫生部颁布的手术室空气细菌量≤200cfu/m^3,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消毒机的灭菌效果最佳,细菌杀灭率〉(98.87±0.64)%;紫外线照射细菌杀灭率〉(93.11±1.76)%;过氧乙酸喷雾法杀灭率〉(89.44±0.67)%,但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等有很强刺激。结论基层医院可以使用适当品牌的空气消毒机为无层流Ⅱ类手术室提供有效的空气消毒,且消毒效果强于其他空气消毒方式,为降低院内感染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层流手术室不同状态下空气细菌学的对比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级别层流手术室空气的细菌进行采样,经培养后测定菌落数。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2h时术中控制开门次数和人员流动数与未控制组相比,空气中菌落数均有明显差异,经控制管理后的空气菌落数明显减少(P<0.001);且手术开始后2h时空气菌落数均比手术开始后30min时低(P<0.05)。认为手术人员对层流手术室的学习和认识亟待提高,防止其他手术间人员随意进出,参观人员必须更换清洁的洗手衣裤,以减少对术中空气的污染,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的监测下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的干预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6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术中用七氟烷维持麻醉,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分别泵注丙泊酚4 mg/(kg·h)(P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R组)和右美托咪定0.4μg/(kg·h)(D组),对照组(S组)术后常规拔管,各组均是在NI值恢复至≥80时拔除气管导管。此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结束前半小时(T1)及15 min(T2)、停七氟烷(T3)、拔管前(T4)、拔管后1 min(T5)、5 min(T6)及10 min(T7)的收缩压(SBP)、心率(HR)、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以及各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T0相比,M组在T4~T7SB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R组T6~T7SB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R组T6~T7SBP明显低于S组(P0.05);M组T4~T7SBP和HR均明显低于S组和R组,R组T4~T7HR较S组明显降低(P0.05)。R组T2、T3的MAC值较T1和S组明显降低(P0.05);R组的苏醒时间[(9.3±2.5)min]明显较S组[(15.6±3.2)min]缩短(P0.05)。R组和M组患者拔管期呛咳等级为Ⅰ级+Ⅱ级的百分率分别为80%、85%,均明显高于S组和P组(45%、40%)(P0.05)。结论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的监测下,围拔管期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稳定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抑制呛咳反应效果最佳,且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头低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校正QT间期(QTc)和T波峰值至终点时间(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5~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从麻醉诱导开始至头低位结束,D组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3 μg/(kg·h),C组持续泵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平卧位(T0)、人工气腹头低位后30 min(T1)、60 min(T2) 、90 min(T3)、解除气腹平卧位后15 min(T4)、 60 min(T5)各时点QTc间期、Tp-e间期的变化,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等.结果 C组T1~T5时QTc(ms)间期分别为(390.7±4.2)、(397.3±4.0)、(395.4±5.2)、(407.5±4.4)、(406.1±4.4),与T0比较,T1~T5时QTc间期明显延长(P<0.05).D组T2~T5时QTc(ms)间期分别为(377.9±4.7)、(376.6±5.1)、(385.4±4.3)、(378.7±4.2),与T0比较,仅T4时QTc间期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T2~T5时QTc间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4时HR(bpm)分别为(69.1±13.7)、(67.0±12.6)、(65.4±11.9)、(64.6±12.2),与T0比较,T1~T4时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D组HR在T1~T4时亦明显减慢(P<0.05).两组患者组内、组间比较Tp-e间期、MAP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缩短头低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QTc间期、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静脉预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各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分别为:D1组:地佐辛0.05mg/kg;D2组:地佐辛0.1mg/kg;D3组:地佐辛0.2mg/kg;C组:生理盐水5mL。4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3tL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AP、HR值比较,C组、D1组在T2-4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P〈O.05),D2组仅在T2、T3时升高(P〈0.05),D3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时点比较,MAP、HR值D2、D,组低于C组(P〈0.05)。BIS值比较,与T1时比较,C组、D1组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D2组仅在T2时升高(P〈0.05),D3组在T4、T5时显著低于T1时(P〈0.05),D3组在T2-5时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地佐辛0.1—0.2mg/kg预注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NT)用于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 ASA分级Ⅰ或Ⅱ级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以NT监测数据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对照组,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心率(HR)等,计算用药总量,记录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切皮(T4)、术中(T5)、术毕(T6)、出室(T7)的MAP和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在T4、T6、T7的NT指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在T6、T7的NT指数与基础值(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组患者丙泊酚、舒芬太尼和七氟烷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咪达唑仑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对照组有1例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NT能较好地反映全麻手术患者镇静深度变化,有助于判断全麻深度,指导个体化麻醉用药,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在全麻下行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30例:Ⅰ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术中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维持其血浆浓度分别为3.5~5.0 mg/L和3.0μg/L。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测定血浆TNF-α、IL-6、IL-10浓度及出凝血时间,记录术毕即刻、术后6、24 h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毕及术后6h VAS评分Ⅰ组为(1.8±0.7)分和(2.1±0.8)分,显著低于Ⅱ组(2.9±0.9)分和(3.8±0.8)分(P〈0.05);术后24 h 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4时TNF-α、IL-6、IL-10水平均较T1时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T2~4时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效果好,能减轻手术引起的过度炎性反应且不影响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剖宫产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确液体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孕产妇30例。按输入溶液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0例。A组孕产妇给予传统限液,B组孕产妇给予胶体液(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C组孕产妇给予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监测并记录围术期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全身血管阻力(SVR)及收缩压(SYS)、舒张压(DIA)、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①组间比较,T2、T7、T10和T11时,B组的SYS、DIA和MAP在上述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各指标较稳定),A组SYS、DIA和MAP在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组各指标不稳定),可见,B组SYS、DIA和MAP在各时间点比A组稳定。在其他时点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值比B组和C组都快,在T5和T7-T11,时明显(P〈0.05),T12和T13时A组比B组快(P〈0.05)。三组间CO、CI、SV、SVI、CVP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VR比C组各时点都低,在T6~T8和T11时明显(P〈0.05),其他各点B组SVR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内比较,以T0为对照,A组SYS、DIA和MAP在T2和T6-T11时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0为对照,三组内CO、CI、SV、SVI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VR值和C组在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围术期,限液对患者的循环影响较大。麻醉前的液体治疗既安全又可使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的循环稳定。其中麻醉前胶体液治疗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高龄患者TCI麻醉时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ASA为II—III级的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TCI麻醉监测组(以下简称“T组”)和对照组(以下简称“P组”)。麻醉诱导均为芬太尼3.3ug/kg、咪唑安定0.05mg/kg、依托咪酯0.3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诱导插管后T组采用血浆靶控TCI维持麻醉,术中根据AAI值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TCI血浆浓度及应用肌松监测反馈仪闭环给予肌松药。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为2.3—2.8ug/ml,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为3.6-4.8ng/ml,顺阿曲库铵则是闭环给药;而P组只根据血压、脉搏和麻醉医师经验调节控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丙泊酚的输注速度为75一i00IJ.g/kg/min,瑞芬太尼输注速度为150—200ng/kg/min,顺阿曲库铵是每隔30—45分钟给予2—3mg。分别观察记录T组和P组于诱导用药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切皮时(T3);开始进腹或进腔镜时(T4);腹部探查游离或腔镜游离时(T5);脏器切除时(T6);拔管时(T7)等七个时段的心率(HR)、血压(SBP、DBP)、体动情况、肌松满意程度,麻醉药用量等。此外,还观察苏醒期问的苏醒时间、苏醒的完全程度、苏醒期间的并发症等。以上几方面的数字技术最终通过麻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分析记录。结果:T4-T7时,心率、血压T组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中无体动,P组有6例出现体动(P〈0.05);T组肌松满意程度较好,TOF值〈0.1,P组有7例出现短暂肌松不良(P〈0.05);T组麻醉药和肌松药用量均更少,术后苏醒和肌松恢复更快,术后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高龄患者术中应用TCI麻醉,配合肌松闭环给药、AAI监测调控、麻醉信息系统整合等具有很大优势,使高龄患者的麻醉过程更加平稳、苏醒质量更优、可控性和精确性更强、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吴艳辉  陈新忠 《中国现代医生》2013,(34):113-115,118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预先给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合并CO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先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照组未给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中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参数.结果 观察组pH值和PaCO2值在T0~T4期间无显著波动(P>0.05),PaO2/FiO2在T1~T3下降,T4回升,T0~T4期间波动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H值、PaCO2值和PaO2/FiO2在T0~T4期间均存在显著波动(P<0.05),观察组T2、T3时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T4 PaCO2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T4 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4 Ppeak、Pplat、Raw有明显波动,均呈升高后降低(P<0.05),Compl的波动并不显著(P>0.05);对照组T1~T4 Ppeak、Pplat、Raw、Compl均有明显波动,Ppeak、Pplat、Raw呈显著升高后降低,Compl显著降低T4回升(P<0.05).结论 沙丁胺醇预先给药能够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术中气道应激反应,抑制气道压力和阻力升高,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肺通气功能,有助于提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宋曦  霍兰  赵丹 《安徽医学》2014,(3):308-310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对颅内胶质瘤切除术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Ⅱ~Ⅲ级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G组),行GDT;对照组(C组),行常规输液治疗。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比较术前30 min(T0)、麻醉诱导后15 min(T1)、术中1 h(T2)、2 h(T3)、3 h (T4),及术毕(T5)的心指数(CI)、rSO2。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T5时点rSO2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T2~T5时点rSO2、MAP、CVP与CI值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T2~T5时的MAP、CVP与CI值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T应用于颅内胶质瘤切除术,可以提升术中rSO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梯度回波T2成像( GRE-T2*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 DWI)在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患者的头颅MRI检查,比较MRI各序列间的检测灵敏度,并将检出的病灶数与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1WI共检出DAI病灶49个,T2WI检出78个、FLAIR检出139个,GRE-T2*WI检出142个,DWI检出212个,GRE-T2*WI联合DWI检出245个。 DWI对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RE-T2*WI对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5)。联合GRE-T2*WI及DWI两种技术对DAI病灶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DWI (p<0.05)或GRE-T2*WI (p<0.05)。联合GRE-T2*WI及DWI两种技术检出的病灶数目与患者入院GCS呈高度负相关(r=-0.796, P<0.01)。结论:GRE-T2*WI和DWI序列联合应用大大提高DAI病灶的检出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更加可靠地影像学依据,应作为MRI检查DAI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9.
王香  顾达民  葛志军  张科 《中国医药导报》2012,(32):104-105,108
目的观察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对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级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小儿患者,年龄3~10岁,手术时间均小于1 h,将其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对照组(N组,n=20),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1 min,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后开始手术,N组泵注同样剂量生理盐水10 min后开始手术。术中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根据BIS值(40~60)调整七氟醚浓度,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醚。观察记录入室时(T0)、手术结束时(T1),气管拔管时(T2)、气管拔管后1 min(T3)、气管拔管后3 min(T4)、离开手术室时(T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D组和N组的麻醉苏醒时间(即停止麻醉药到患儿离开手术室的时间)。术后记录两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评分,记录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发生率。结果 D组患儿拔管期的MAP和HR波动比N组小,术中使用七氟醚的浓度比N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躁动的发生率(25%)比N组(60%)低(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使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躁动发生率低,而且不影响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