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瑛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151-151,153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发病因素,寻求防治措施。方法接受健康检查的某公司在职职工2575人作为调查对象,清晨进行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然后作肝脏的超声检查。结果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者313人,其中男性267人,女性46人;脂肪肝患病率在性别、年龄以及高脂血症人员中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脂肪肝患病率与性别、年龄、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眼患者性别、年龄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探讨干眼的病因病机。【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干眼患者244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干眼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1)性别分布方面,244例干眼患者中,男性96例(占39.34%),女性148例(占60.66%),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分布方面,<45岁患者124例(占50.82%),45~60岁患者81例(占33.20%),>60岁患者39例(占15.98%),其中<45岁的患者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2)证型分布方面,244例干眼患者中,肝肾亏虚证89例(占36.47%),气滞血瘀证75例(占30.74%),脾肾亏虚证69例(占28.28%),阴虚湿热证11例(占4.51%),其分布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肾亏虚证>阴虚湿热证。(3)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方面,<45岁的干眼患者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占41.94%(52/124),45~60岁和>60岁的干眼患者均以肝肾亏虚证为主,分别占4...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与性别、年龄、血脂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发病因素,寻求防治措施。方法接受健康检查的某公司在职职工2575人作为调查对象,清晨进行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然后作肝脏的超声检查。结果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者313人,其中男性267人,女性46人;脂肪肝患病率在性别、年龄以及高脂血症人员中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脂肪肝患病率与性别、年龄、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型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7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筛选出频率最高的四种中医证型与性别、脂肪肝程度及BMI等因素比较其相关性。结果:武汉地区临床患者中以肝郁脾虚及肝肾阴虚型最为多见,且脾虚湿阻型中男性多于女性且脂肪肝程度较轻(P〈0.01);肝郁脾虚型女性多于男性且以轻度及中度脂肪肝多见(P〈0.05);超重、肥胖发病率、体重指数均值比较,各型脂肪肝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中医证型与性别及脂肪肝程度有相关性,与超重、肥胖发病率、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永州地区脂肪肝中医证型特点分布的分析,为临床辩证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统一的量化表格,对永州地区550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中医证候,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永州地区脂肪肝的主要证型。结果:肝郁脾虚患者在所有550例脂肪肝患者中比例最大,占115例(20.9%);其次是痰湿困脾,占96例(17.5%);第三位的是肝肾阴虚,占88例(16.0%);第四位的是气滞血瘀,占85例(15.5%);第五位的是脾肾阳虚,占81例(14.7%);第六位的是阴虚阳亢,占75例(13.6%)。10例患者因症状不典型,属无法分类病样本。结论:永州地区脂肪肝主要中医证型:肝郁脾虚、痰湿困脾、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阴虚阳亢。  相似文献   

6.
357例胃癌中医证型性别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危害极大 ,属于中医反胃、噎嗝等范畴。笔者自 2 0 0 2年 11月~2 0 0 4年 5月共收集原发性胃癌患者 35 7例 ,我们就胃癌中医证型与性别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长征医院住院病人 ,均为原发性胃癌且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7.
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糖与脂肪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性剐、高血脂、高血糖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乐都县机关事业单位4 920名体检人员中经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1 340例和3 580例无脂肪肝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脂肪肝发生率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脂肪肝与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CT定量检测的方法,探讨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6例脂肪肝病例,中医证型分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肾不足、湿热内蕴型,分型后做肝脏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肝、脾CT值,以肝与脾CT值比值进行中医证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脂肪肝中医证型与脂肪浸润程度关系密切,五个证型之间弥漫型和局灶型脂肪浸润的构成比及肝脾CT值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弥漫型、轻度脂肪浸润多见于肝郁脾虚型。结论 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相关,肝脾CT值比值可以成为区分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用来判断各证型脂肪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体检人群脂肪肝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并分析各证型与年龄、性别、肥胖、生活习性、相关疾病、生化指标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脂肪肝无症状或轻微症状者占总数的66.6%,痰浊壅阻证(34.1%)和肝郁脾虚证(27.7%)在5个证型中占主导地位,男性患者痰浊壅阻证所占比例最大(36.2%),而女性患者则以肝郁脾虚(39.4%)及肝肾不足证(27.3%)多见。痰瘀互结证多见于饮酒人群中。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者以肝肾不足证最多见,伴有高脂血症或胆囊改变者以痰浊壅阻证及肝郁脾虚证为常见证型。结论:痰浊壅阻证和肝郁脾虚证为常见证型。不同年龄、性别、饮酒习惯及伴随疾病间中医证型分布有差异。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与气滞、痰湿、血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从2003年~2004年两年期间新疆昌吉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人群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1412例,经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370例,对不同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组别进行脂肪肝检出率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的发生率中,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其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脂组别高于无高血脂组别(P〈0.01);其中甘油三脂水平越高的组别脂肪肝的检出率越高(P〈0.01);高血糖组别高于无高血糖组别(P〈0.01),且随着BMI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P〈0.01)。结论: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40-142+146
目的 分析浙派中医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素特征与月经异常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0 例,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将其与舌象、脉象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中医证素特征,治疗前月经周期第2~4 天早晨抽取所有患者的5 mL 空腹静脉血,对其外周血血清睾酮(T)、孕酮(P)、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分析其与月经异常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结果 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患者的LH/FSH 均显著高于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淤血质、阴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患者的血清E2、PRL 水平显著高于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淤血质、阴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患者的血清T 水平显著高于痰湿质、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淤血质、阴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素特征与性激素水平呈正相关(r=0.563,P<0.05)。结论 浙派中医下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素特征与月经异常情况无关,与性激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肝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M  Yan HM  Gao X  Gao 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53-255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中肝酶分布特征,及肝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收集无糖尿病史的NAFLD患者318例,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腰臀围、血压,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脂,空腹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和胰岛素、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该人群中MS(ATPⅢ)患病比例为38.7%;肝酶异常者174例(54.7%),其中MS123例肝酶异常比例达48.8%。MS组肝酶高于非MS组,随MS组分个数增加,肝酶异常的比例增加,且ALT、AST、GGT发生异常的风险增加[OR值(95%CI)分别为:1.78(1.37—2.32)、1.65(1.19~2.29)、1.81(1.35~2.43)]。结论 50%以上NAFLD患者存在肝酶异常,肝酶异常者中MS检出率明显增高;多个MS组分并存可能是NAFLD中肝酶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汽职工脂肪肝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一汽职工脂肪肝的现状,探讨发病因素,研究预防措施。方法对在体检中心作健康体检的职工进行身高、体重、肝脏B超、肝功能、血脂等检测。结果10541例体检者中脂肪肝平均患病率为16.30%,随年龄增高脂肪肝患病率增高,且不同劳动强度组比较,脂肪肝患病率有显著差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单纯肥胖、常饮酒、高血糖、HbsAg( )等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一汽职工脂肪肝患病率相对较高,且以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为首要危险因素,因脂肪肝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因此应加强对脂肪肝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现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中国镇海炼化公司的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镇海炼化公司体检人群9543人进行调查分析;获取一般资料,进行体格检查,获取生化指标,脂肪肝采用B超诊断,代谢综合征诊断根据2005年IDF标准。结果9543人中脂肪性肝病1177例,患病率12.3%;代谢综合征1289例,患病率13.6%;根据性别分层发现,随着年龄增加,脂肪性肝病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增高,趋势检验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性肝病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聚集,而代谢综合征人群中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海炼化公司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2.3%和13.6%,脂肪性肝病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聚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丙氨酸转氨酶(ATL)的相关性,为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10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以B超体检结果为依据,随机抽取178例脂肪肝检出者和178例非脂肪肝受检者进行对照,同时空腹抽血进行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的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并且丙氨酸转氨酶男性较女性显著增高。结论脂肪肝患者大都伴有高血脂,且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来院体检的336名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测血压、身高、体重、腰围,查血脂、空腹血糖及腹部彩色超声。结果脂肪肝组代谢综合征及其除血压之外的相关成分的异常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脂肪肝组体重、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均较非脂肪肝组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飞行人员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两者均应及早给予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银川市职业人群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对银川市部分体检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检测血脂、血糖等,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检人群高血压、高TG、低HDL-C、高空腹血糖、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3.57%、27.55%、19.25%、9.08%、25.04%。66.65%的职业人群存在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7.26%,且代谢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结论代谢异常在银川市职业人群中普遍存在,早期筛检发现高危人群,及时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张宁波  张帆  黄星涛 《海南医学》2013,24(15):2209-221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年龄及性别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G、低HDL-C、代谢综合征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将年龄和性别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60岁者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G、低HDL-C、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男性患者的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TG、低HDL-C、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女性,且年龄与性别均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范小芬  邓银泉 《浙江医学》2002,24(5):267-26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符合B超诊断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不嗜酒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脂肪肝患者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各时点的血糖、胰鸟素、C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ISI值低于对照组(P<0.01);但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CT定量测定的方法,探讨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例脂肪肝病例,中医证型分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肝肾不足、湿热内蕴型,分型后做肝脏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肝、脾CT值,以肝与脾CT值比值进行中医证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脂肪肝中医证型与脂肪浸润程度关系密切,五个证型之间弥漫型和局灶型脂肪浸润的构成比及肝脾CT值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弥漫型、轻度脂肪浸润多见于肝郁脾虚型。结论: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证型相关,肝脾CT值比值可以作为区分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之一,判断各证型脂肪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