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癫痫患者70例(2018年6月~2019年5月),2018年6月~2018年12月34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9年1月~2019年5月36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遵医率、癫痫发作情况、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癫痫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结果 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遵医率94.44%高于对照组73.53%,癫痫发作率8.33%低于对照组29.41%(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GSES、QO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癫痫患者,可改善遵医行为,提升自我效能,降低癫痫发作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常规疾病健康教育及院外继续治疗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率为93.3%(42/45),对照组患者为75.6%(34/4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AQ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对成年癫痫患者院外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癫痫院外发作时意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179例成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9)。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干预并设立院外咨询;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坚持服药、定期检查、规避诱发因素、心理障碍遵医率)、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生活质量(GQOLI-7评分)及干预3个月内癫痫院外发作时意外损伤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坚持服药、定期检查、规避诱发因素、心理障碍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SCA及GQOLI-74各项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癫痫院外发作时意外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模式可改善成年癫痫患者院外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可减少癫痫院外发作时意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性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自理能力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7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科室常规加诊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诊疗加综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服药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遵医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延续护理干预,可增强病人出院后继续遵从医生嘱托用药,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为丰富和完善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的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桂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38-143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遵医氧疗的影响.方法: 将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循证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出院后对所有患者家庭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氧疗依从性以及治疗后住院时间和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 循证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的遵医氧疗完全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循证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呼吸困难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对促进COPD患者遵医氧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潘全慧  朱建英 《广西医学》2021,43(11):1397-1400+1409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延续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行为阶段及家属对遵医服药的认知度。结果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所属健康行为阶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阶段跨度变化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对遵医服用癫痫药物的认知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跨理论模型的信息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健康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的出院指导及家庭护理需求,评价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6月,医院出院的癫痫患者90例(以青少年为主),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指导及家庭护理护理质量改进,落实护理干预。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家属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用药完全依从、恢复学习、复查依从、饮食管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的出院指导及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提升疾病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癫痫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两组,强化教育组57例,普通教育组51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进行普通健康教育和强化健康教育1个月,强化健康教育组出院后继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用自行设计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表调查两组病人遵医情况和癫痫发作情况。结果强化教育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普通教育组(P<0.01);强化教育组癫痫的控制情况亦优于普通教育组(P<0.01)。结论对癫痫病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更好地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血糖控制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6例糖尿病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予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随访结束时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并对两组患者遵医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经社区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在定期复查、饮食控制、按时用药、自我监测以及运动情况5个主要方面的遵医率现主要比对照组遵医率高,组间数据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h血糖值,较之于出院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随访结束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梁小锦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86-418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遵医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遵医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凌妍妍 《实用全科医学》2014,(12):2011-20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5月老年病科收治的共80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出院日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例如建立档案和出院随访跟踪表,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包括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功能锻炼,合理控制饮食,测量生命体征等遵医情况。出院后2个月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及药物治疗、再次入院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分别是80%(32例)和55.26%(21例);运动治疗依从性分别是75%(30例)和47.36%(18例),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依从性分别是100%(40例)和63.16%(24例);患者再次住院率分别是20%(8例)和31.5%(12例),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其再次住院率降低,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所以延续护理对减少脑梗塞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治疗组40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早期康复和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并进行康复依从性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MESSS、ADL评分及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降低血液黏稠度可能是醒脑静提高脑梗死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脑梗死后继发癫痫6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观察组给予托吡酯治疗。治疗2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疗效显著,优于卡马西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永珍  何珂 《中国医药导报》2014,(13):108-110,1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者分别为30例(62.5%),17例(35.4%)和1例(2.08%)优于对照组[25例(52.1%),20例(41.7%),3例(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41%,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出院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对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49-150,153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ADL分级。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P<0.01);②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ADL分级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并发症23.33%,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同时间窗实施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ADL评分的影响。方法人选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从发病到实施高压氧的不同时间随机分为三组,Ⅰ组t〈12h共20例,Ⅱ组t≥12h.且t〈7d共32例;Ⅲ组t≥7d共36例,另选择同期行药物治疗的30例设立为Ⅶ组,为对照组,未予高压氧治疗。比较高压氧辅助治疗的疗效及治疗14d、28d、90d各组NIHSS评分、ADL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四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4,28及90天时,I至Ⅳ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其中I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其他三组改善最明显(P〈0.05),Ⅱ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Ⅲ组及Ⅳ组显著(P〈0.05),Ⅲ组及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组、Ⅱ组、Ⅲ组、Ⅳ组四组经高压氧治疗后14d、28d、90dADL评分较治疗前虽然有所增加,但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四组ADL评分在治疗后14d及治疗后的28d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分别较治疗前及前一时间点有所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的90d,四组ADL评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越早,越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偏少、脑梗死类型较单一,尚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沈万贵 《河北医学》2013,19(3):368-37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符合条件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溶栓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再通率、住院病死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动脉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增加血管再通,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65例TIA患者,将患者分为非脑梗死组119例,脑梗死组46例,均为TIA发展至脑梗死的患者,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性别、TIA累及的脑血管系统、是否吸烟及长期大量饮酒、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TIA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血清各项指标(TG、TCH、HDL、LDL、FIB)。结果 (1)TIA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的性别、TIA累及的脑血管系统、吸烟、长期大量饮酒、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患者所占比例与非脑梗死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组患者的发作频率高于非脑梗死组,而发作持续时间长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梗死组患者的TG、LDL及FIB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梗死组及非脑梗死组患者的TCH、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率高、TG、LDL及FIB水平升高均为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提高重视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彭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89-90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均经头颅CT或MR确诊,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综合性护理)和对照组(随机对症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干预8周后的SAS评分达(42.82±5.64)分,SDS评分达(36.93±3.1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49.13±7.16)分及SDS评分(42.12±5.28)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无效仅3例,对照组无效8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疗效,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