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1年为18%,2005年为60%。(2)1991-2000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近5年,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麦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1年为18%,2005年为60%.(2)1991-2000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近5年,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0年来攀钢职工总医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并发症,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上升,2008年剖宫产率45.1%,比1999年剖宫产率20.5%上升了2倍多.(2)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增加明显,已经跃居第二位.(3)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臀位、产程异常为指征的剖宫产增加.(4)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不随剖宫产的增加而降低,反而呈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指征已经放宽,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显著增加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控制剖宫产率上升的措施应从医患双方着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采取开展孕妇学校及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提高患方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真正了解剖宫产并发症的危害,控制因社会因素而进行的不必要的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0年来攀钢职工总医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并发症,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上升,2008年剖宫产率45.1%,比1999年剖宫产率20.5%上升了2倍多。(2)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增加明显,已经跃居第二位。(3)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臀位、产程异常为指征的剖宫产增加。(4)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不随剖宫产的增加而降低,反而呈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指征已经放宽,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显著增加是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控制剖宫产率上升的措施应从医患双方着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质量,采取开展孕妇学校及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提高患方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真正了解剖宫产并发症的危害,控制因社会因素而进行的不必要的剖宫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a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1 998—2 0 0 3年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 对6a间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998—2 0 0 0年剖宫产率为2 6 .6 1 %,2 0 0 1—2 0 0 3年剖宫产率为35 .81 %,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 1 )。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由第1位下降至第2位,而其他和社会因素上升明显。围生儿病死率1 998—2 0 0 0年为2 .1 4 %,2 0 0 1—2 0 0 3年为1 .2 2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及指征变迁因素。方法:回顾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结果:1999年1月—2002年12月间剖宫产率为8.7%,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为22.02%,2007年1月—2010年12月间为45.3%,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999年1月—2002年12月剖宫产指征主要是胎儿因素、母亲因素;2007年1月—2010年12月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是近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程中利用产妇体位对改变胎方位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活跃期经阴道检查诊断为枕后位的产妇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观察组通过指导产妇取对侧或同侧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的合力作用,使处于枕后位的胎头逐渐转成枕前位娩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53例(80.3%)胎儿能经体位改变后转成枕前位顺利经阴道娩出。剖宫产13例(19.7%)。对照组经阴道娩出仅19例(28.8%),剖宫产47例(71.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298.6分钟,第二产程平均时间60.8分钟。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476.3分钟,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49.9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通过有效指导产妇取对侧或同侧侧俯卧位可有效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院110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具体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9月1 100例剖宫产手术指证的构成比。结果近年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第1位,ICP排第4位。结论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近年对ICP认识的提高使其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总结头位难产早期识别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是头住难产的早期信号.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主要因素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经有效处理,阴道分娩产妇81例,剖宫产产妇19例,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早期识别头位难产的信号并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能减少对产妇和胎儿的伤害,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妇改变体位在持续性枕后位中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对92例枕后位产妇当宫口开大4~8 cm时采用的胎儿肢体侧方向侧卧(实验组),与同期条件相同的产妇(对照组)采用随意体位进行产程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总手术产率实验组为6%,对照组为89%。结论临产后及早发现枕后位并及时让产妇改变体位,可降低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对母体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10年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刮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和每年顺位情况.结果剖宫产率由1998年的38.2%上升到2007年的62.6%,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由1998年的第7位跃居到2006年的首位.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是我院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产科剖宫产率上升原因以及降低路径的措施。方法:对义乌稠州医院近两年接受的产妇进行研究,对这两年进行剖宫产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与此同时对患者剖宫产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切实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月剖宫产率为25.8%,2013年1月~2014年1月剖宫产率为27.3%。剖宫产率较头一年有明显的增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引起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包括胎儿因素、孕妇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针对于上升因素提出有效地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结论:产妇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选择剖宫产,且剖宫产率正在逐年上升。针对于上升原因提出有效地降低措施,对于减少风险提高分娩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及剖宫产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10056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期剖宫产率较高,近二年略有所下降,2003年~2005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2006~2008年社会因素逐渐位居榜首.结论 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高居不下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孕产前及产时保健知识的宣传,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控制因社会因素而致的不必要的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剖宫产率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通过剖宫产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年及2011年住院分娩的4309例中剖宫产2303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析剖宫产相关因素。结果2005年剖宫产率为46.82%,2011年剖官产率为58.56%,呈上升趋势,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指征前3位2005年分别为难产、胎儿窘迫、社会因素,2011年分别为社会因素、难产、胎儿窘迫,剖宫产指征变化中,尤其社会因素两年度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目前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医惠双方的原因影响着分娩方式的选择,尤其是社会因素,因此,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452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平均为44.41%,主要原因依次为相对头盆不称(枕横位、枕后位)(11.28%),臀位(8.62%),羊水过少(9.95%),胎儿窘迫(7.52%),脐带绕颈(7.07%),前置胎盘(0.66%),过期妊娠(4.64%),高龄初产(2.65%),骨盆狭窄(7.96%),瘢痕子宫(9.95%),妊高征(3.98%),巨大儿(4.64%),双胎(1.99%),社会因素(19.03%)。结论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加强孕产期监护,医患配合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剖析2006-2008年我院剖宫产指征,找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的剖宫产资料.结果:3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32.4%、42.2%、52.2%,呈上升趋势.2006年与2008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和脐带绕颈上升最明显(P<0.01).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隔十年两个时间段的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二部产科1994年1月1日~12月31日及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情况。结果间隔十年,剖宫产率由20.82%上升至52.8%,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始终占据前两位。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配合同侧侧卧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 999年1月—2 0 0 4年1 1月在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后仍阻滞在骨盆不同平面的持续性枕后位2 86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有2 76例成功转位(其中枕前位2 6 6例、枕横位1 0例) ,有效率96 .5 %;无效1 0例,无效率3.5 %。分娩方式中,自然分娩2 4 9例,占87.1 %;经阴助娩2 3例,占8.0 %;经腹剖宫产结束分娩1 4例,占4 .9%。结论 在产程中应用徒手旋转配合同侧侧卧位矫正胎方位是有效的,可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同时也降低了围生儿的病死率,提高分娩质量,减轻产妇的痛苦,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观察,分析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2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39 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是:胎盘因素20 例(51%),子宫收缩乏力16 例(41%),切口及血管撕伤3 例(7.7%).结论 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高,治疗更加棘手,应严格控制剖宫产率,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医院产科分娩的30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3年来剖宫产率情况,分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2015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4年(P0.01),2016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1)。剖宫产的原因以胎儿和妊娠并发症为主,其次为头盆不对称和社会因素。结论:明确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安全防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