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虫体在宿主体内各发育阶段,如童虫、成虫和虫卵的抗原成分刺激宿主,诱发宿主一系列免疫应答及产生相应的病理损害,这涉及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诸多因素复杂的反应及其调节,故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已证实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宿主对沉积于肝脏、结肠等器官内的血吸虫卵产生免疫反应,形成肉芽肿所致.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来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并着重回顾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及其调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和动物最严重的寄生虫病。目前对肝-脾型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更多的了解,现综述于下。一、发病机理宿主的病理变化是由于血吸虫各发育期—尾蚴、童虫、成虫移行和虫卵在组织沉积时造成的机械性破坏,以及宿主对死亡虫体、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感染存在着伴随免疫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是宿主产生的免疫力仅针对再次入侵的幼小童虫,体内已存在的成虫通过获得宿主抗原,可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童虫必需摄入宿主的红细胞方能在宿主体内继续生长、发育。早在70年代初即有学者报道在血吸虫的表膜上存在着特异性的宿主血型所决定的抗原决定簇。以后有学者进一步证实体外培养中的童虫表膜具有A,B血型抗原。作者用穿皮法制备曼氏血吸虫童虫。收集童虫后分置4个雷氏管中,加入等量  相似文献   

4.
已有实验证明,自穿入宿主皮肤后1~4天内的血吸虫童虫即能吸附宿主的血型抗原,它有效地掩蔽了外来抗原的位点,防止特异性抗寄生虫抗体的结合,并提示宿主特异血型抗原与血吸虫病临床的关系。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与血型系统及分泌抗原能力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象为非洲斯威士兰农村小学生(8~13岁),均未进行过血吸虫病治疗和采取  相似文献   

5.
Calpain抗体介导的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钙离子激活的中性蛋白激酶 (Calpain)的保护性免疫力和免疫保护性机制。方法 用重组纯化的Calpain抗原免疫小鼠 ,制备抗Calpain血清 ,将机械转化的日本血吸虫童虫和同种鼠激活的嗜酸性粒细胞共同培养 ,观察细胞对血吸虫童虫的黏附及对童虫的杀伤效果。结果 重组Calpain抗原免疫小鼠后 ,产生了极高的抗Calpain特异性抗体 ,并介导了同种鼠的嗜酸性粒细胞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黏附。在 3 7°C ,5 %CO2 培养 48h后 ,3 3 .8%的日本血吸虫童虫被杀死 ,与对照组 14 .5 %的自然死亡率相比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Calpain特异性抗体介导了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细胞毒作用 ,提示Calpain可能是日本血吸虫的一个疫苗候选分子 ,该分子的重组抗原有可能应用于血吸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血吸虫保护性免疫研究的主要进展有:1) 发现肺是入侵童虫的主要免疫性清除部位;2) 确立了 T 细胞介导的巨噬细胞杀伤机制是宿主保护性免疫的重要效应机制;3) 观察到 T 辅助细胞和 T 抑制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着宿主的免疫反应水平及阻断抗体在体外对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杀伤童虫机制的阻断作用;4) 肉芽肿形成是 T 细胞依赖性的,并受到多种淋巴因子的调节,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肉芽肿有所差异;5) 照射减弱活虫疫苗的制备和应用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利用单克隆抗体筛选的保护性抗原作为疫苗的研究及可溶性抗原联合佐剂免疫宿主,提高抗感染免疫水平的研究取得进展。本文对上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过去十年,在血吸虫免疫学范畴里,大量研究工作正朝着长远的目标——生产一种有效的抗血吸虫疫苗努力。这种疫苗的研制似乎取决于对血吸虫表面生物学的进一步了解。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吸虫童虫的表面抗原对宿主的免疫攻击起着靶子的作用。这些靶抗原随着血吸虫的发育而瞒着宿主隐藏下来,这样就逃避了宿主的免疫。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生活史复杂,从尾蚴侵入皮肤在人体内寄生开始,经历童虫、成虫、虫卵阶段。为了适应宿主的内环境得以生仔,虫体的超微结构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这些不断变化的结构给血吸虫免疫机制的研究增添了难度。血吸虫各期虫体既具有共同抗原,也具有各自特异性抗原,它们在血吸虫的免疫诊断、免疫病理或诱导宿主的保护性免疫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血吸虫免疫机制复杂,相关知识尚不完全清楚。对于血吸虫超微结构的研究,不仅可揭示虫体发育的形态学变  相似文献   

9.
预防血吸虫病的药物 ,一般可分为二类 ,一类为直接防御血吸虫尾蚴感染宿主 ,如各种外用防蚴涂肤剂 ;另一类即通过药物杀灭进入宿主体内尚未发育成熟的血吸虫童虫 ,保护肝脏免受血吸虫及其虫卵的侵犯 ,使宿主不发生血吸虫病[1 ] ,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病的依据就是基于后者。青蒿琥酯是桂林制药厂研制的高效抗疟药 ,近年研究证明青蒿琥酯能杀灭进入宿主体内的血吸虫童虫 ,对接触疫水者具有保护作用。吴玲娟等[2 ,3] 研究证明 ,青蒿琥酯预防保护率为 1 0 0 %。现将近年青蒿琥酯实验研究与现场应用作一简述。1 实验研究1 .1 化学结构和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血吸虫、丝虫和绦虫幼虫免疫接种的研究进展。血吸虫病:动物对血吸虫再感染的抵抗力既可由尾蚴感染引起,亦可由接种减毒活疫苗引起。前者称为伴随免疫,其机理还不清楚,后者由童虫引起,有严格的种特异性。很可能血吸虫的分泌抗原或表面结合抗原都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通过标记发现了虫体表面的六个主要多肽抗原,它们是Mr 92K、38K、32K、20K、17K和15K及最近描述的Mr>200K的抗原。经照射的尾蚴  相似文献   

11.
血吸虫童虫和成虫表面抗原的存在业已获得了证明。本研究在于发展了检测表面抗原的一种敏感的、定量的、简便的方法。将稀释的血吸虫病人血清加血吸虫昆蚴、童虫或成虫的表面抗原,置室温1小时,再于4C过夜,然后取该血清与血吸虫童虫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与放射免疫测定。由于病人血清中加入表面抗原后,产生了抗原抗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以来,在抗血吸虫感染疫苗研究中有关抗体同型应答(Antibodyisotyperesponse)与血吸虫感染后宿主获得性免疫力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受到了重视。现将有关材料综述如下。1血吸虫感染后获得性免疫机制与抗体同型应答动物实验证明,满主对血吸虫免疫效应机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包括IgE或IgG2:抗体、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和血小板。主要作用于在虫体表面有抗原表达的幼龄童虫[‘-’j。该动物模型为大鼠一曼氏血吸虫病的模型。第二类为小鼠一曼氏血吸虫病模型。观察到非抗体依赖的,以激…  相似文献   

13.
迄今已积累的研究资料表明,宿主感染血吸虫后产生的伴随免疫涉及多种免疫效应机理,其中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对童虫的细胞毒作用(ADCC),可能是主要免疫效应之一。本文综述了有关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参与的 ADCC 体外免疫效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嗜酸粒细胞依赖抗体的杀童虫作用分为两个步骤:即依赖细胞上的 Fc 受体与结合在童虫表面的抗体 Fc 段搭桥,随之细胞中颗粒的内容物作为配体促进其与童虫不可逆的结合,从而杀伤童虫。嗜酸粒细胞颗粒中的主要碱性蛋白、阳离子蛋白为主要的杀童虫物质,此外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卤化物系统可能也有一定的杀童虫作用。补体、肥大细胞的产物、淋巴因子等对嗜酸粒细胞介导的 ADCC 有促进作用。尽管在体外实验中,中性粒细胞有与嗜酸粒细胞相似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卤化物系统杀伤童虫的机制,但其在保护性免疫表达中的作用迄今仍不明确。近年来,许多实验证明单核-巨噬细胞不仅在体外能依赖抗体特异地杀伤皮肤期童虫,而且因感染、免疫接种或无关抗原(如 BCG)的刺激激活的巨噬细胞能非特异杀伤皮肤期童虫和肺期童虫。巨噬细胞杀伤童虫的细胞毒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精氨酸酶和髓过氧化物酶有关。运用巨噬细胞功能缺陷的小鼠品系进行的体内诱导免疫力的研究,进一步支持巨噬细胞在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的产生中可能起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细胞免疫及其调节是血吸虫病发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来自宿主和血吸虫的血清抑制因子、抑制性粘附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的改变和抑制性T细胞的作用以及免疫偏离等。此外,血吸虫病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由于细胞免疫在宿主的杀虫机理和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故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有可能减弱机体对血吸虫的杀伤和抵抗力. 曼氏、埃及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和调节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针对血吸虫细胞免疫的结果,与体液免疫关系不大。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的调节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协调作用,其中细胞免疫参与早期肉芽肿的调节,慢性肉芽肿的调节则由体液免疫介导。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血吸虫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理、血吸虫病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以及血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机能改变的机理和临床意义是血防科研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实验感染及动物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天然或重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免疫原性比较、保护性免疫力评价、抗血吸虫新药实验效果考核、以及用于评价诊断方法效果的动物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均涉及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实验动物,且常需计算虫负荷、卵负荷。从技术上说,上述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Ⅰ.体外研究目前一般认为,机体对血吸虫的免疫主要是针对皮肤内的早期童虫,而不是在门脉寄生的成虫。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吸虫童虫的皮层对宿主的免疫攻击起着靶子的作用。有关血吸虫童虫的杀伤机制,首次由Clegg等(1972)提出,他们证明,当培养液中含有曼氏血吸虫免疫的罗猴血清时,曼氏血吸虫早期童虫在体外培养后4天被杀死,起作用的抗体为IgG类,似乎是补体依赖的。Perez等(1973)用来自感染曼氏血吸虫的罗猴的抗体和细胞首次证明抗体和细胞对血吸虫的杀伤有协同作用,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Butterwo-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的研究证明血吸虫的表面膜有7 ??层,且最外层的性质与其各下层的不同。成虫表面膜的外层具有很多宿主特异性的抗原,其中一些可能系血吸虫所合成,另一些则系从宿主所获得。本文报导了血吸虫童虫和成虫外膜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于宿主细胞,并发现对宿主无毒性的某些疏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进一步阐明水蛭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交叉性机理提供依据。 方法 制备日本血吸虫子胞蚴抗原、尾蚴抗原、肝期童虫抗原、雌 (雄 )成虫抗原、虫卵抗原 ,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制备的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与水蛭可溶性抗原 (LSA)免疫兔血清分别进行免疫印迹反应 ,分析其交叉性。 结果 LSA免疫兔血清能识别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 ,且所识别的抗原成分有明显差异 ,雌性成虫抗原和雄性成虫抗原分别有 3条和 2条蛋白组分可被LSA免疫血清识别 ,而不含抗虫卵和抗尾蚴抗体。 结论 在LSA成分中与血吸虫的共同成分主要存在于成虫中 ,LSA免疫血清中含有较多的抗雌性成虫抗体 ,而雄虫次之。  相似文献   

19.
青蒿琥酯与吡喹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喹酮是目前日本血吸虫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部分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经吡喹酮治疗后出现病情再燃的现象,需进行双疗程治疗,究其原因可能与吡喹酮对血吸虫童虫的杀虫作用弱有关。青蒿琥酯能杀灭宿主体内尚未发育成熟的日本血吸虫童虫[1],有效弥补了吡喹酮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进一步阐明水蛭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交叉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子胞蚴抗原、尾蚴抗原、肝期童虫抗原、雌(雄)成虫抗原、虫卵抗原,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制备的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与水蛭可溶性抗原(LSA)免疫兔血清分别进行免疫印迹反应,分析其交叉性。结果LSA免疫兔血清能识别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且所识别的抗原成分有明显差异,雌性成虫抗原和雄性成虫抗原分别有3条和2条蛋白组分可被LSA免疫血清识别,而不含抗虫卵和抗尾蚴抗体。结论在LSA成分中与血吸虫的共同成分主要存在于成虫中,LSA免疫血清中含有较多的抗雌性成虫抗体,而雄虫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