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4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纳人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测量ABI及常规化验检查,主要观察ABI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按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组与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多支病变组与冠造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提示ABI≤0.90是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可靠指标。结论ABI≤0.9对冠状动脉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评估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踝臂指数、脉搏波速度及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BI)、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及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诸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正常组(21例)和冠心病组(85例),单支病变组(21例)、双支病变组(23例)、多支病变组(41例)。结果①ABI水平:冠心病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多支病变组低于正常组、单支病变组(P<0.01)和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低于正常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②baPWV水平:冠心病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多支病变组高于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高于正常组及单支病变组(P<0.01);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③冠心病组尿酸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ABI值及baPWV值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ABI值越低,baPWV值越高;②ABI及baPWV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及危险分层评估指标;③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严山  田晓沂  张学锋  李江津 《中国医药》2013,8(8):1045-1047
目的 探讨老年病患者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住院患者98例,其中男68例,女30例.根据踝臂指数分为踝臂指数≥0.9组(72例)和踝臂指数<0.9组(26例).评价踝臂指数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踝臂指数与不同病变支数的关系以及踝臂指数对3支或左主干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踝臂指数<0.9组与踝臂指数≥0.9组的SYNTAX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YNTAX评分:(26±8)分比(12±6)分,左心室射血分数:(46±9)%比(54±10)%,均P<0.05].②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踝臂指数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598,P=0.001),即踝臂指数越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重.③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无病变、单支病变、2支病变、3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例数分别为8、33、29、28例,踝臂指数分别为1.02 ±0.19、1.01 ±0.19、1.03±0.09、0.81 ±0.16.3支或左主干病变的踝臂指数低于无病变、单支病变和2支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病变、单支病变、2支病变的踝臂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95%置信区间(CI):0.668~0.829,P<0.01],以踝臂指数<0.9作为截断值预测3支或左主干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78.5%)和敏感性(67.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YNTAX评分、踝臂指数<0.9、左心室射血分数是预测3支或左主干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SYNTAX评分:优势比(OR)=3.004,95% CI:2.001 ~6.007,P=0.022;踝臂指数<0.9:OR=1.624,95% CI:1.091 ~3.067,P=0.035;左心室射血分数:OR=2.185,95% CI:2.042~5.815,P=0.016].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踝臂指数可能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5年4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 65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57例、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病变组16例、严重病变组34例(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所有患者行ABI、baPWV检测,并收集各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吸烟、体质指数、肌酐、血尿酸等临床资料。分析ABI、baPWV、Gensini评分与不同病变组之间的关系,评价ABI、baPWV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严重病变组[(1 675.62±328.05) cm/s]、双支病变组[(1 778.00±307.66) cm/s]、单支病变组[(1 753.16±348.52) cm/s]及正常组[(1 683.42±333.72) cm/s]之间,ba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病变组(1.01±0.11)、双支病变组(1.07±0.12)、单支病变组(1.14±0.09)、正常组(1.14±0.09)之间,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病变组[(67.44±37.6)分]、双支病变组[(39.06±25.83)分]及单支病变组[(18.58±14.96)分]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严重病变组Gensini评分与ABI呈负相关(r=-0.593,P<0.05),各病变组baPWV与Gensini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以ABI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为Gensini评分;以baPWV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为年龄、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 ABI对老年冠心病及病变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baPWV对老年冠心病及病变程度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浩波  符桑 《安徽医药》2009,13(9):1063-106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脑利尿钠肽(BNP)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按冠状动脉病变多少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所有患者运用ELISA法测定BNP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患者BN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BNP明显升高,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BNP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65例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阳性的患者为冠心病组,35例扫描阴性的患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256排CT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2例)和三支病变组(19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浆BNP及baPWV值。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baPWV与血浆BNP均明显增高(P<0.05)。2冠心病患者随着病变累及支数增多,血浆BNP、baPWV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BNP和baPWV对诊断冠心病、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经冠脉造影检查除外冠心病患者(对照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UA组,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MI组,62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其Crouse积分,观察三组患者间IMT和Crouse积分的差异和相关性;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将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60例)、单支病变组(44例)、双支病变组(56例)和多支病变组(36例),采用Gensini评分评判严重程度,观察各组之间Gensini评分的差异,并将IMT、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从而得到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与AMI组、UA组IMT值及Crouse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IMT值及Crouse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在冠心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和非冠心病患者82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1例,双支病变组53例,三支病变组68例,分别测定血尿酸(SUA)水平,同时记录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等冠心病相关因素。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有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丛蓓  张小冲  李明生  姜涵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473-1474,1476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2013年临床拟诊为CHD患者120例,按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阳性组(70例)和阴性组(50例),阳性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5例)和多支病变组(21例)。结果冠状动脉CTA阴性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为(389.4±115.9)pg/mL;冠状动脉CTA阳性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为(881.6±670.6)p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P〈0.01)。冠状动脉CTA阳性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冠状动脉CTA阳性组各亚组即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之间、双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组之间、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7.5、8.5,P〈0.05或0.01)。结论 C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其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与血管彩超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相关性,通过踝臂指数与血管彩超的对比,确定踝臂指数在筛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正常范围。方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人,观察组为随机筛查的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为经实验室检查排除糖尿病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等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检查相关性好,超声检查发现的血管病变程度随踝臂指数下降而严重,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的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糖尿病病程与踝臂指数成反比,和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成正相关。结论ABI在1.09时彩超检查即出现下肢血管不同程度狭窄,对糖尿病患者ABI<1.10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63例,同时行基础资料调查、血压检查、血糖检查、血脂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检测。采用SYNTAX积分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将其分为正常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分析SYNTAX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的相关性,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硬化早期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患者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越大,踝臂指数越低。SYNTAX积分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明显正相关性,SYNTAX积分与踝臂指数呈明显负相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踝臂指数呈明显负相关性。踝臂指数=0.95,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59.8%。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0 mm,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42.7%。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踝臂指数联合诊断时,平衡诊断试验的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7.5%,系列诊断试验的联合诊断特异度为91.4%。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联合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早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具有高度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2型糖尿病及157例非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50%者确诊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未见狭窄者为冠脉正常组。再按照病变血管严重程度分为单支、双支、三支3组。糖尿病患者按照上述条件分组,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及尿酸、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阳性率为78.46%,冠脉复杂病变的比例为72.55%,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且胆红素降低、尿酸升高程度与冠脉病变复杂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隐匿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73例平素无冠心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利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踝臂指数(ABI)。根据结果分为两组,即踝臂指数(ABI)≤0.9组,踝臂指数(ABI)〉0.9组。然后每位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隐匿性冠心病的诊断。再用统计学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隐匿性冠心病的发病率高。结论: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患者的踝臂指数(ABI)与隐匿性冠心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92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之间冠脉病变程度与相应的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越高,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越严重.结论 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28例为研究组,其中单支病变组31例,双支病变组40例,多支病变组57例。正常体检106人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尿酸的水平呈逐渐递增趋势,各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16例住院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用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数量和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踩臂指数测定及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与冠状动脉病变组踝臂指数差异显著(P〈0.00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踝臂指数越小。以踝臂指数〈0.9为二分类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踝臂指数与性别、年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吸烟量、糖尿病等相关。结论踝臂指数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简单可靠的预测因子,低踝臂指数与性别、年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吸烟量、糖尿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心病病变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确诊的1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同时选取62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51例,多支病变组3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Lp(a),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Hcy及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PWV。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Lp(a)、HCY、baPWV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的Lp(a)、Hcy、baPWV水平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的Lp(a)、Hcy、baPWV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p(a)、Hcy、baPWV水平与冠心病病变血管的病变程度相关,三者结合起来可以用来辅助诊断冠心病及其病变血管的病变程度,从而为临床更有效地诊治冠心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白细胞(WB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2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55例和正常组73例,冠心病组又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82例,双支病变组46例,三支病变组27例。分别测定冠心病组、正常组血清UA及WBC水平,观察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尿酸、白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亚组中,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亦加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白细胞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冠脉病变的程度相关;白细胞水平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但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糖尿病患者123例,按有无冠心病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均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另61例无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血脂、餐后2h血糖(2hPG)及踝臂指数(ABI)。结果两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FPC)、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酐(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ABI为0.87±0.11,对照组平均ABI为1.04±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BI正常7例,降低48例,降低者占77.42%,降低比例大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踝臂指数(ABI)的测定,可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早期预测,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早期病变可及时干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