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复方硫酸软骨素片中甘草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以甘草对照药材为对照 ,经10 %硫酸乙醇溶液显色 ,进行对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法灵敏 ,专属性强 ,操作简便、易行 ,可用于复方硫酸软骨素片中甘草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五苓片中桂枝、茯苓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五苓片中桂枝、茯苓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分别以茯苓、肉桂酸为对照,对两个厂家的6批五苓片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6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茯苓对照药材、肉桂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及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操作易行,可用于五苓片中茯苓、肉桂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桑菊感冒冲剂中连翘、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克  冉海琳 《海峡药学》2009,21(9):43-44
目的研究桑菊感冒冲剂中连翘、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连翘、连翘苷、甘草为对照,对3批桑菊感冒冲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3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连翘对照药材、连翘苷对照品、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和荧光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操作易行,可用于桑菊感冒冲剂中连翘、甘草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痔康洗剂的制备及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化学对照品、药材为对照,鉴别样品中冰片、鱼腥草、苦参等主要组成药物。结果样品薄层色谱分别与化学对照品(苦参碱)及对照药材(冰片、鱼腥草、苦参)薄层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定性鉴别方法重复性好、可行性好,为痔康洗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刘美龙  赵慎非 《海峡药学》2011,23(10):69-70
目的为了建立复方龙葵胶囊中薄层色谱的鉴别方法,更好地控制复方龙葵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龙葵胶囊中的甘草、怀牛膝等药材进行快速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而在相应位置上阴性对照溶液无此斑点。结论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互相分离良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快速灵敏。能较好地控制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6.
甘桔利咽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甘桔利咽颗粒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甘草、玄参、柯子的对照药材为对照品,对成品的醋酸乙酯提取液进行薄层层析,并作阴性对照。结果同一薄层板上的成品色谱显示与3种对照药材相对应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证明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甘桔利咽颗粒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崔龙哲  金桂花 《中国药业》2008,17(20):38-38
目的建立小儿清热灵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人工牛黄、冰片、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人工牛黄、冰片、黄连药材的特征性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均无干扰,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火片中大青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靛玉红和靛蓝作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火片中大青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大青叶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并有效的排除了阴性液的干扰,证明了干扰成分为大黄药材所含成分。结论用薄层色谱法能简便、快速地对清火片中大青叶进行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9.
克感灵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建春  蔡威黔 《中国药师》2011,14(7):1052-1053
目的:建立克感灵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克感灵中香附、陈皮、甘草药材的定性鉴别。结果: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均能分别检测出其中的香附、陈皮、甘草。结论:方法简便、准确、为克感灵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凤岚  王静  周梁 《中国药业》2013,22(17):33-34
目的 建立风湿灵片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风湿灵片中防己、续断进行定性鉴别,对制川乌、制草乌的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计)进行限量检查.结果 防己、续断的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制川乌、制草乌的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小于对照品斑点,或不出现斑点.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风湿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和胃止痛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少婷  幸而  黄红雯 《中南药学》2004,2(5):291-293
目的建立和胃止痛胶囊(黄连、吴茱萸、大黄、延胡索和丁香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方中的君药黄连进行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同时对黄连、吴茱萸、大黄、延胡索和丁香进行薄层鉴别.结果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98.6%,RSD=2.6%.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结果准确,方法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蜂房丸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蜂房丸中主要药材进行鉴别。结果蜂房丸中的青皮、柴胡、甘草、苦甘草等4味药材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特异性鉴别。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有效地控制蜂房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热毒宁口服液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对处方中黄芩、陈皮、甘草、玄参、柴胡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可检出样品中相应的薄层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朱庄松  林建昌  王志梅 《中国药房》2006,17(21):1622-1624
目的:制备双术健脾通腑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材苍术、白术、大黄分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有效成分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定性检出苍术、白术、大黄;大黄酚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41.2~185.4μg/ml(r=0.9 993,n=5),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0.73%,n=6)。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5.
堵伟锋  桂双英  鉏瑛 《安徽医药》2012,16(4):462-464
目的建立连桂扶正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黄连、丹参、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TLC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含量在19.65~78.61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9%,RSD=1.65%。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能较好地控制连桂扶正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中药制剂小儿肺热平胶囊的化学成分并建立其特征图谱,整体分析该制剂质量。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线性子阱-静电轨道阱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技术,结合对照品比对以及相关文献查阅对小儿肺热平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采用HPLC-DAD法,以汉黄芩苷为参照色谱峰建立小儿肺热平胶囊特征图谱,同时使用SIMCA-P软件对小儿肺热平胶囊中的11个化学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方中共鉴别出36个化合物,包括黄连13个,黄芩11个,牛胆粉4个,平贝母3个,射干和甘草各2个,柴胡1个。建立了小儿肺热平胶囊特征图谱,确定11个共有特征峰,23批样品均能检出,且相对保留时间一致,但各批次样品相对峰面积差异较大。结论:小儿肺热平胶囊的内在质量差异较大,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化学模式识别,能够较准确分析产品质量,为综合评价和控制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丽彬  曾卫阳  刘乡乡 《中国药师》2007,10(12):1201-1203
目的:建立尿塞通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丹参,白芷,泽泻,红花进行鉴别,并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空白对照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7.0%(n=6),RSD为1.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尿塞通片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牛黄清胃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栀子、黄柏、大黄、黄芩进行了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栀子、黄柏、大黄、黄芩。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牛黄清胃丸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蒲公英和胃口服液中三味药材的薄层鉴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忠立 《北方药学》2011,8(3):11-12
目的:对蒲公英和胃口服液的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蒲公英、白芍和丹参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空白对照色谱中无此斑点。结论: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黄连-吴茱萸干预抑郁症的成分(群)及作用靶点,探讨黄连-吴茱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黄连-吴茱萸潜在活性成分,并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筛选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借助基因组注释(Gene Card)数据库,预测和筛选抑郁症疾病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同时运用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平台和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黄连-吴茱萸潜在活性成分共41个,其中黄连11个,吴茱萸27个,黄连-吴茱萸共有成分3个,通过"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节点分析,进一步得到黄连-吴茱萸干预抑郁有效成分10个,主要有小檗碱、β-谷甾醇、吴茱萸次碱和巴马汀等。黄连-吴茱萸能够通过作用于PTGS2、ACHE、MAOA、AR、BCHE及DRD2等靶点,调控血清素能突触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通路、钙信号通路、cAMP受体通路和c GMP-PKG通路等信号转导干预抑郁症。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了黄连-吴茱萸干预抑郁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黄连-吴茱萸治疗抑郁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