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2004-2005年中国肺癌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我国2004-2005年肺癌死亡的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 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共调查142 660 482人年,其中男性72 970 241人年,女性69 690 241人年.从中抽取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死亡记录.根据不同性别,城乡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分别计算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地区别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率)及死因顺位,并与中国前2次死因回顾调查(1973-1975年和1990-1992年)的肺癌死亡统计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004-2005年全国死因抽样调查肺癌共死亡43 993例,粗死亡率为30.84/10万,中标率为20.24/10万,世标率为27.62/10万,占被调查全部恶性肿瘤死亡(193 841例)的22.70%;男性死亡30 167例,粗死亡率为41.34/10万;女性死亡13 826例,粗死亡率为19.84/10万.肺癌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城市中肺癌粗死亡率为40.98/10万(19 628/47 899 806),在城市肿瘤死因顺位中排第1位,占城市全部恶性肿瘤死亡(71 936例)的27.29%;农村粗死亡率为25.71/10万(24 365/94 760 676),仅次于肝癌排第2位,占农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121 905例)的19.99%.全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肺癌的死亡率也明显不同,粗死亡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为37.85/10万(19 893/52 556 694);西部地区最低为21.76/10万(8774/40 322 563).肺癌粗死亡率与1990-1992年第2次死因调查(粗死亡率为17.54/10万)相比上升了75.83%,与1973-1975年第1次调查(粗死亡率为5.46/10万)比较,上升了464.84%,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肺癌是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4-2005年中国食管癌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国2004-2005年食管癌死亡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共调查142 660 482人年(男性为72 970 241人年,女性为69 690 241人年;城市为47 899 806人年,农村为94 760 676人年),从中抽取食管肿瘤死亡记录和相应的人口数据.分别计算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率),并与中国前2次死因回顾调查(1973-1975年及1990-1992年)的食管肿瘤死亡统计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004-2005年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5.21/10万(21 694/142 660 482),中标率为9.98/10万,食管癌死亡占恶性肿瘤死亡的11.19%(21 694/193 841),在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男性食管癌死亡15 067例,中标率为14.32/10万,高于女性的5.75/10万(死亡6627例);农村食管癌死亡16 437例,中标率为12.01/10万,高于城市的6.48/10万(死亡5257例);全国东、中、西部地区食管癌粗死亡率略有差别,东部地区粗死亡率最高为16.67/10万(8761/52 556 694),西部地区最低为12.92/10万(5209/40 322 563).食管癌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80~岁组达到峰值180.55/10万(1984/1 098 885).与第1次调杏(17.10/10万)相比,食管癌中标率下降了41.64%;与第2次死因调查(15.02/10万)相比,食管癌中标率下降33.56%.结论 30年来,我国食管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今后我国管癌防治仍应以农村高发地区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中国人群结直肠和肛门癌死亡率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结直肠和肛门癌死亡数据(共调查142 660 482人年、死亡人数为10 586例),分析不同人群结直肠和肛门痛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和死因顺位等指标,并与第1次(1973-1975年)、第2次(1990-1992年)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04-2005年全国结直肠和肛门癌粗死亡率为7.42/10万(10 586/142 660 482),占伞部恶性肿痛死亡人数的5.46%,位居癌症死亡第5位,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率)分别为4.79/10万和6.57/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8.38/10万(61 14/72 970 241),女性粗死亡率为6.42/10万(4472/69 690 241).城市和农村粗死亡率分别为10.01/10万(4796/47 899 806)和6.11/10万(5790/94 760 676);东、中、西部地区粗死亡率分别为8.67/10万(4558/52 556 694)、7.19/10万(3580/49 781 225)和6.07/10万(2448/40 322 563).与1990-1992年粗死亡率(5.30/10万)和中标率(4.54/10万)相比,中国结直肠和肛门癌粗死亡率上升了40.00%,中标率上升了5.51%;与1973-1975年粗死亡率(4.17/10万)和中标率(4.27/10万)相比则分别卜升了77.94%和12.18%.结论 结直肠和肛门癌死亡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且男性居民死亡率高于女性,城乡及不同地区间的死亡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04-2005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和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4-2005年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数据,按性别和地区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等.结果 2004-2005年江西省调查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死亡率63.63/10万,中标率45.49/10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86.41/10万)高于女性(38.9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99.942,P<0.01);城市(67.73/10万)高于农村(62.3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3,P=0.018).江西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4位依次为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占全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90%以上.结论 江西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是江西省居民消化系统肿瘤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2004-2005年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肝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中同肝癌死亡率特征及变动趋势.方法 采用2004-2005年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158个样本点的资料,覆盖2年人口总规模为142 660 482人年,其中城市人口47 899 806人年、农村人口94 760 676人年;按区域分类东部人口52 556 694人年、中部人口49 781 225人年、西部人口40 322 563人年.用1982年令国人口构成计算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用1985年世界标准人口计算世界标化死亡率(简称世标率).与1973-1975年(第1次)、1990-1992年(第2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作历史纵向比较;与全球部分国家的肝癌死亡率资料作横向比较.结果 158个样本点2004-2005年肝癌死亡37 465例,粗死亡率为26.26/10万(男性死亡27 398例,粗死亡率为37.55/10万;女性死亡10 067例,粗死亡率为14.45/10万),仅次于肺癌而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19.33%,37 465/193 841);93.04%(147/158)的样本点肝癌粗死亡率在10.00/10万~39.00/10万之间.肝癌中标率为17.86/10万(男性为26.44/10万,女性为9.20/10万),世标率为23.48/10万(男性为34.61/10万,女性为12.34/10万).城市肝癌死亡11 945例,粗死亡率为24.94/10万,中标率为15.34/10万;农村肝癌死亡25 520例,粗死亡率为26.93/10万,中标率为19.32/10万.男女肝癌死亡率比例为2.60:1,其中城市为2.68:1,农村为2.56:1.东、中和西部地区的肝癌死亡数分别为14 909、13 349及9207例,粗死亡率分别为28.37/10万、26.82/10万及22.83/10万,中标率分别为17.53/10万、19.09/10万及16.92/10万.本次资料与全围第1次资料(10.75/10万)相比,肝癌粗死亡率增长了89.77%;与伞国第2次资料(20.37/10万)相比,肝癌粗死亡率增长了28.73%.其中第1次和第2次城市肝癌粗死亡率分别为12.42/10万和19.50/10万;农村肝癌粗死亡率分别为10.12/10万和20.67/10万,均呈现上升趋势.与全球172个国家(地区)资料比较,中国肝癌粗死亡率男性排在第6位,女性排在第5位;世标率则分别排在第9位和第7位.结论 肝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死因排位中为第2位.肝癌粗死亡率呈升高态势,但标化死亡率已显示升高幅度趋缓.肝癌防治应当继续成为我国肿瘤防控的苇点.  相似文献   

6.
招远市1970-2004年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1970-2004年山东省招远市胃癌死亡资料,分析胃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1970-1974年死亡数据为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1985-2004年为市肿瘤登记监测资料.统计指标为死亡率和1982年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结果 1970-1974、1985-1989、1990-1994、1995-1999和2000-2004年5个时期胃癌粗死亡率分别为34.94/10万、44.34/10万、40.05/10万、48.73/10万和40.18/10万;1982年中国人口构成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0.82/10万、30.35/10万、27.78/10万、31.63/10万和20.10/10万.1970-1999年期间基本稳定,而2000--2004年中国标化死亡率比1970-1974年下降了34.8%.35年中胃癌高发年龄后推了10岁,胃癌死亡率由第1位下降为第3位.结论 死亡监测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生呈下降趋势,饮食成分改变可能与胃癌死亡率下降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死亡资料分析,掌握山东省乳腺癌的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对山东省2004-2005年乳腺癌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对其死亡特点和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山东省女性乳腺癌的粗死亡率为6.62/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44/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5.68/10万.处于中等水平。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死亡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死亡率迅速上升,主要是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山东省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处于中等水平但上升迅速,必须引起重视,加强其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王明月  杨光  王刚  白云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38-104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死因及恶性肿瘤城乡死亡率的分布特征,为肿瘤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中国疾病监测系统所获得的恶性肿瘤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恶性肿瘤总死亡率分别为135.71/10万、136.04/10万、118.00/10万、131.83/10万、134.00/10万;恶性肿瘤死因排序前5位的肿瘤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和肛门癌;胃癌、食管癌总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肠和肛门癌总死亡率变化不明显;肝癌死亡率2004-2006年呈下降趋势,2006年以后开始上升;肺癌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年肺癌、肠和肛门癌死亡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P<0.000 1);除2006年肝癌死亡率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年份均为农村高于城市(P<0.000 1)。结论 城市应以肺癌、肠和肛门癌预防与控制为主;农村应以肝癌、胃癌、食管癌预防与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9.
2004-2005年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胃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日前我国居民胃癌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2004-2005年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158个全国样本点的胃癌死亡数据,并与前2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比较.结果 2004-2005年我国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为24.71/10万(35 250/142 660 482),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为16.16/10万,占恶性肿瘤死因构成的18.19%(35 250/193 841),居第3位.本次调查结果与1973-1975年我国样本地区胃痛粗死亡率(17.40/10万)和中标率(17.70/10万)相比分别上升42.01%和降低8.70%,与1990-1992年我国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25.16/10万)和中标率(21.76/10万)相比分别降低1.79%和降低25.74%,位次由前2次调查统计的第1位后移至第3位.2004-2005年城市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为22.98/10万(11 005/47 899 806),中标率为13.63/10万,占肿瘤死冈构成的15.30%(11 005/71 936),居第3位,与1973-1975年城市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19.44/10万)和中标率(19.80/10万)相比分别升高18.21%和降低31.16%,与1990-1992年城市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19.44/10万)和中标率(15.34/10万)相比分别升高18.21%和降低11.15%;农村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为25.59/10万(24 245/94 760 676),中标率为17.64/10万,占肿瘤构成的19.89%(24 245/121 905),居第3位,与1973-1975年农村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16.62/10万)和中标率(17.00/10万)相比分别升高53.97%和升高3.76%,与1990-1992年农村样本地区胃癌粗死亡率(27.16/10万)和中标率(24.36/10万)相比分别下降5.78%和下降27.59%.结论 目前胃癌仍然是我国重要的恶性肿瘤死因之一.我国样本地区胃癌标化死亡率明显下降,提示我国近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益于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973-1975年与2004-2005年间辽宁省城乡居民伤害死亡率的变化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伤害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1973-1975全国死因回顾调查和2004-2005年辽宁省城乡居民病伤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资料,计算不同年代、地区、性别和年龄别伤害死亡率和变化幅度.结果 30年间,城市居民伤害标化死亡率由51.03/10万降至28.36/10万,农村由44.55/10万升至55.43/10万,城乡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男性伤害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目前农村居民溺水、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和火灾的死亡率分别为城市的4.03倍、3.66倍、2.90倍和2.75倍.结论 30年间城乡伤害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相反,农村亟待加强道路安全意识教育及加大必要的监管力度,同时关注农村老年居民的生存环境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农村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2004-2005年中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 1973-1975年全国全死因回顾调查人年数为2 513 949 310,2004-2005年共调查人年数为142 660 482.将两次调查数据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标化后,观察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的变化,并分析2004-2005年各类恶性肿瘤死亡的地理分布情况.结果 1973-1975年恶性肿瘤总体死亡1 865 445例,标化死亡率为99.61/10万;2004-2005年死亡193 839例,标化死亡率为123.72/10万,上升了24.20%.2004-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各省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差别较大,黑龙江省最高,为183.34/10万(7443例),云南省最低,为61.03/10万(2454例).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肺癌、鼻咽癌、白血病、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标化死亡率最高的地区分别为河南(3535例,32.95/10万)、甘肃(1333例,59.35/10万)、黑龙江(1640例,38.63/10万)、上海(390例,11.58/10万)、黑龙江(2382例,60.15/10万)、海南(36例,7.04/10万)、天津(161例,5.45/10万)、黑龙江(179例,8.09/10万)、新疆(131例,10.69/10万);上述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最低的地区分别为云南(63例,1.59/10万)、北京(235例,5.95/10万)、天津(454例,10.86/10万)、西藏(3例,0.82/10万)、西藏(12例,3.29/10万)、青海(0例,0.00/10万)、西藏(1例,0.28/10万)、西藏(6例,2.88/10万)、重庆(27例,1.02/10万).结论 两次调查相比,恶性肿瘤死亡水平有所上升.大部分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具有较明显的地区聚集性.  相似文献   

12.
2004-2005年中国居民子宫颈癌死亡情况及3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我国2004-2005年子宫颈癌死亡率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及其30年的变化趋势.方法 人口资料与子宫颈癌死亡资料均来自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样本由经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8个县(市)样本单位构成.其中,城市61个,农村97个;东部地区52个,中部地区49个,西部地区57个.两年合计总人年数为142 660 482,其中,男性72 970 241人年,女性69 690 241人年.计算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将每5岁作为1个年龄组进行标化,计算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简称中标率),并与1973-1975、1990-1992年我国女性子官颈癌的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调查样本地区子宫颈癌粗死亡率2.86/10万(1995/69 690 241),占肿瘤死因的2.86%(1995/69 667),在女性人口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居第9位.农村和城市子宫颈癌粗死亡率分别为2.88/10万(1326/46 091 419)和2.83/10万(669/23 598 822),中标率分别为2.01/10万和1.67/10万.1973-1975、1990-1992年子宫颈癌死亡分别占肿瘤死因的17.91%、4.86%,中标率分别为11.10/10万和3.25/10万.2004-2005年样本地区子宫颈癌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从加岁开始增加较明显,到85岁达到峰值,为20.83/10万(82/393 624).35-44岁组子宫颈癌死亡率比90年代同年龄组的死亡率高.2004-2005年我国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子宫颈癌粗死亡率分别为3.41/10万(827/24 225 738)、3.25/10万(636/19 563 647)和2.05/10万(532/25 900 856),中西部地区中标率约为东部地区的2倍(中部2.35/10万,西部2.38/10万,东部1.19/10万).结论 2004-2005年我国农村女性子宫颈癌死亡率略高于城市,中、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与1973-1975、1990-1992年相比,子宫颈癌的危害呈年轻化的趋势;子宫颈癌死亡率及在女性肿瘤死因中的构成比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04-2005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人口资料和脑血管病死亡的资料均来自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疾病监测点,共凋查了142 660 482人年.根据调查收集的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数据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标化死亡率的计算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将每5岁作为1个年龄组进行标化.结果 2004-2005年调查地区脑血管病死亡个案共计有194 932例,其中男性108 414例,女性86 518例;城市63 397例,农村131 535例.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1/10万.男性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48.6/10万,女性为124.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4.2/10万和98.2/10万.城市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2.4/10万,农村为138.8/10万;标化率分别为107.3/10万和127.6/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病的粗死亡率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35~岁人群为10.6/10万(1352/12 712 639),55~岁人群为177.6/10万(10 599/5 967 274),85岁以上组最高,为4051.4/10万(25 430/627 688).其中脑内出血死亡占比重最大,为98 324例,占脑血管病死亡的50.4%;脑梗死其次,为48 305例,占24.8%.脑卒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未分型卒中死亡个案分别为167 147、105 766、48 305、13 076例,粗死亡率为分别为117.2/10万、74.7/10万、33.9/10万和11.3/10万.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死亡造成的YPLL为535.5人年/10万.结论 2004-2005年我国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脑内出血是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徐汇区1995-2005年肺癌死亡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徐汇区肺癌年龄别死亡趋势和肺癌死亡率近年来的发展态势,为制定有效的卫生政策、防治措施和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简略寿命表法估计肺癌造成的平均寿命损失,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估计1995—2005年肺癌死亡趋势,估计期望年平均百分变化,并用指数函数拟合死亡率趋势曲线。[结果]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男女肺癌死亡率之比(IRR)为2.2603(95%CI:2.2143~2.4051),死亡率性别比11年基本稳定;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加2.37%(95%CI:1.45%~3.30%)。[结论]肺癌死亡率资料符合Poisson分布,可评价年龄别死亡趋势和历年发展趋势;烟草消费的持续增长和老龄化问题使肺癌预防和控制工作更加艰巨;男女肺癌死亡率年龄别性别比相对稳定也提示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2003-2007年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来源于全国32个肿瘤登记处,分别计算粗率、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及变化趋势;采用Jionpoint模型对部分登记地区的20年发病和死f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03-2007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为4.44/10万,市标率为2.89/10万,世标率为3.31/10万;甲状腺癌死亡率为0.44/10万,中标率0.21/10万,世标率o 29/10万,分别占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构成的1.67%和0.26%;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男性的3.38倍和1.75倍;城市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2003--2007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每年分别以14.51%和1.42%的速度上升。结论中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应有效控制其高发现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2005-2015年中国胰腺癌发病及死亡的趋势并分别估计其年龄-时期-队列效应。方法:基于《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2005-2015年胰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20~84岁人群的数据进行拟合,估计其效应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