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对82例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PFN(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76例随治6月-2年,无卧床并发症发生生活能够自理,优良率95%.结论:股骨粗隆部骨折应用PFN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部骨折的DHS临床疗效。方法:经筛选206例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以患侧股骨大转子部为中心作一长约10~15cm的皮肤平行切口。钝性分离暴露骨折部位并复位。在X透视或C臂机下采用合适DHS髋螺钉进行内固定。术毕放置负压吸引器,5~7d开始髋及膝关节功能锻炼,3~4周后酌情扶拐负重。结果:切口长度平均约11cm,出血量约120mL;手术时间平均约54min,临床愈合时间约82.7d,未出现切口感染,髋关节活动正常,未发现髋螺钉断裂、拔出或穿透股骨头。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愈合快,术后并发症极少,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8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17倒,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64岁.31例均采用LCP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1例病例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无明显髋内翻及下肢短缩畸形,无感染,钢板、螺钉无断裂、退钉.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率96.77%.结论:LCP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由于骨质松脆,骨折多呈粉碎性,但血运丰富极少有延迟愈合,然而容易发生髋内翻,影响功能。且高龄患者会因长期卧床引起许多并发症,病死率高达34.1%,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以达到早下地,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作者自1995年1月~2007年11月使用DHS、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股骨粗隆部骨折发生率高,随着交通业和工业的发展,外伤所致的粗隆部骨折逐年增高.本病治疗方法很多,内固定材料选择合理可靠是成功的关键.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4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科自1995年11月以来应用首都医科大学夏和桃教授发明的组合式外固定器单侧式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3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9例,女3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2岁;左侧24例,右侧8例。骨折按天津医院骨科分型:型9例,型14例,型4例,型5例。致伤原因:跌倒21例,车祸9例,坠落伤2例,其中合并伤7例。以上均为1周内新鲜闭合性损伤。术前胫骨结节牵引3~6d,再手术切开整复外固定器固定。本组患者观察时间最长3a4个月,最短5个月。1.2 治疗方法:采用首都医科大学研制生产组合式外固定器单侧固定。在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为防止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及出现髋内翻畸形,降低本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为了方便临床手术者的操作及手术中C-臂机透视,减少手术损伤,我院自1999年3月以来,采用侧卧位进行此类手术,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2年4月采用夏氏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7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在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5月~2006年6月在本院分别接受非手术治疗(A组)41例与手术治疗(B组)54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功能评价、近期并发症、院内死亡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骨折功能评价、近期并发症、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则明显少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掌握好适应症的前提下,以非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上端解剖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手术治疗31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骨折按Evans分型分为DHS组15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16例,2组均无开放性骨折。所有患者均获得10~24个月随访,平均17个月。结果:按Sander疗效评定标准,DHS组,优1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发生螺钉切出股骨头1例,优良率86.7%,无钉板折断;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7.5%,无钉板切出折断。结论:DHS与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均能有效地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部骨折。 相似文献
15.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部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下骨折,是指从股骨大粗隆到小粗隆水平以远5cm区域内的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和青壮年人,它是髋部骨折中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我院从2002年4月~2008年7月,共收治老年性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289例,其中234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DHS治疗,观察组采用Gamma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治疗相比,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更确切,且损伤更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段凌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4):49-50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3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试验组38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方法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方法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优良率为92.1%;对照组优良率为91.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0.0111,P=0.9162)。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良好,出血少,完全负重时间较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股骨粗隆部骨折,多见于高龄患者,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出现并发症。我院自1994年以来,应用Richards钉(滑动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5~68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7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中EvansⅠ型1度10例,2度12例的,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13例(其中1度2例,2度2例,3度3例和4度3例以及Ⅱ型3例),共35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Ⅰ型3度32例和4度17例以及Ⅱ型23例患者,共72例患者根据掌握指征,选择合适手术方法治疗,其中3枚螺纹钉固定11例,130°角钢板固定11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3例;髁钢板固定10例,动力髁螺钉(DCS)固定1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7例。根据术后的具体情况,骨折内固定的的患者4~6周可以离床,但患肢不可负重,待8~12周临床愈合后,X线示骨折线模糊再逐渐负重。结果:本组107例中101例得到随访,占94.39%,其中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68例,随访期3~26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93例存活,占92.08%;8例死亡,占7.92%。在存活的93例中,非手术组30例,手术组63例;93例中84例6~12个月内可下地行走,髋部叩痛消失,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能恢复日常生活劳动者,占90.32%(84/93),其中非手术组24例,手术组60例;7例跛行,髋部有疼痛,尤其在行走或天气变化时为明显,X线片示畸形愈合,可自理生活,轻微劳动,占7.53%(7/93),其中非手术组5例,手术组2例;2例患肢不能负重,髋部疼痛,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良,生活不能自理,占2.15%(2/93),其中非手术组1例,手术组1例。在死亡的8例中,2例死于创伤严重并发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2例;1~2年内死于中风2例,肝癌和老年痴呆各1例。结论:股骨粗隆部骨折愈合后,易造成髋内翻与外旋畸形,影响功能,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病情而选用相应指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用DHS内固定治疗的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65例获得6个月~3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X片示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发生髋内翻2例,无钉板断裂、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采用Kuderna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髋关节优良率90.8%。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在重建后内侧柱的稳定性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