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橙皮苷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橙皮苷(HDN)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D-GalN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并作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 病理学切片显示HDN能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病变范围与程度,使炎细胞浸润减少;并且HDN能降低D-GalN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TNF-α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抑制IL-1β mRNA表达.结论 HDN对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抑制IL-1β mRNA表达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室梗塞区室壁变薄、伸展,心内膜和心外膜圆弧延长,即所谓梗塞区膨胀(infarctionexpansion)。非梗塞区的主要变化是心肌肥大,由此产生的左心室构型改变称之为左心室重构(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LVRM)[1,2]。左心室重构改变了正常左心室的椭圆形结构,破坏了心肌纤维的正常收缩构型,造成心功能恶化,增加死亡率[1]。LVRM是影响AMI病人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控制AMI后左室重构是目前心血管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MI后,肾素…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一类严重而常见的肝脏疾病,可导致伴随代谢改变的慢性肝功能障碍。作者以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肝硬化为模型,考察了绒毛迷迭香Rosmarinus tomentosus醇提物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将西班牙产绒毛迷迭香地上部分于室温干燥48h,取500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萃取,提取液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实验2、4、8、12周后分别处死大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肾脏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大鼠的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增高(P值分别<0.01、0.05),肾脏CTGF mRNA和CT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值分别<0.01、0.05).缬沙坦治疗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较糖尿病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P值分别<0.01、0.05),肾脏CTGF mRNA和CT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的作用可能与减少肾脏CTGF mRNA和CTG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糖尿病大鼠尿α1-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于实验的第1、2、4周时,分别收集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24h尿液测尿蛋白、α1-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结果 糖尿病对照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在各个阶段均高于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在各个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对照组尿α1-微球蛋白排泄率在三个阶段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在第1周(P<0.01)、第2、4周(P<0.05)时均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对照组。在各个阶段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的肌酐清除率低于糖尿病对照组。结论 Losartan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降低肌酐清除率及尿α1-微球蛋白排泄、保护肾小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替米沙坦防治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左前降支近端穿线但不结扎,其余两组予1h缺血,6h再灌注。测定循环血及心肌组织PRA、AngⅡ含量和梗死面积。取再灌注区心肌组织,TUNEL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防治组血浆及心肌组织PRA、AngⅡ明显增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均P〈0.05)。结论:I/R过程中循环血及心肌组织PRA、AngⅡ含量明显增高,替米沙坦可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其在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芍总苷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Cl4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和肝匀浆MDA、SOD、GSH-Px含量,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白芍总苷(60、120、240mg/kg)灌胃给药均能降低血浆中升高的转氨酶水平,病理检查也发现其可明显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同时发现白芍总苷可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水平,使降低的肝匀浆SOD、GSH-Px酶活性升高。结论白芍总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自由基、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糖尿病大鼠尿α1-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于实验的第 1、2、4周时 ,分别收集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 2 4h尿液测尿蛋白、α1-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结果糖尿病对照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在各个阶段均高于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 (P <0 .0 1)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而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在各个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糖尿病对照组尿α1-微球蛋白排泄率在三个阶段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在第 1周 (P <0 .0 1)、第 2、4周 (P <0 .0 5 )时均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对照组。在各个阶段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的肌酐清除率低于糖尿病对照组。结论Losartan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降低肌酐清除率及尿α1-微球蛋白排泄、保护肾小管。  相似文献   

10.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是多种促增殖信号传导途径的胞外终点,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血压心肌肥厚以心肌细胞的肥大和间质细胞的增殖为特点,许多研究亦发现ERK表达的改变参与多种刺激因素的促心肌肥厚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Ⅱ)是其中最重要,也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种.本文通过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研究A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遗传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以及对ERK表达及活性的影响,从而得出ERK在高血压心肌肥厚发病及AⅡ受体拮抗剂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蜀滨  范蜀琦 《吉林医学》2011,(29):6112-6112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方法:将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分别比较用药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STB)、谷草转氨酶(AST)较治疗前均降低,但熊去氧胆酸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与结果:7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口服单方替米沙坦胶囊4周,如果治疗效果不满意,再口服复方替米沙坦片8周观察替米沙坦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单方和复方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为21.3%(16/75)和93.2%(55/59)。所有服药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复方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有明显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自主呼吸对照组(A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B组)、机械通气+小剂量(2.5 mg/kg)替米沙坦处理组(C组)、机械通气+大剂量(5 mg/kg)替米沙坦处理组(D组).采用大潮气量(40 ml/kg,2 h)建立大鼠VIH模型.实验中4组大鼠均给予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前30 min分别采用替米沙坦溶液或PBS腹腔注射.实验至预定时间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作Smith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AT1R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及肺湿干质量比值(W/D),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IL-8含量.结果 实验中B、C、D组pH值呈升高趋势,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CO2)]及氧分压[-p(O2)]呈下降趋势;通气2h后,与B组比较,C、D组MAP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C、D组Smith评分、MPO活性、TNF-α和IL-8含量及W/D比值显著升高(P<0.05,P<0.01),PPAR-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05,P<0.01),AT1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与B组比较,C、D组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其余指标明显降低(P<0.05,P<O.01);与C组比较,D组Smith评分、TNF-α及IL-8含量及AT1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PAR-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替米沙坦通过调节PPAR-y AT1R蛋白的表达,继而减少肺组织内致炎因子TNF-α与IL-8的产生,减缓肺内炎症反应及肺组织损伤程度,对VILI肺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龙胆苦甙抗鼠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研究中药秦艽 ( Gentiana macrophylla,Pall)提取物龙胆苦甙 ( gentiopicroside,GPS)对化学性及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 CCl4,TAA ( thioethanolamine) ,D-Gal急性肝损伤、CCl4慢性肝损伤及豚鼠同种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各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药物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 2或 3个给药组 .每组按下列要求分别造模 :用CCl4小鼠为 1 0 m L·L- 1的豆油液 ,2 0 m L·kg- 1 ,大鼠为 4 0 0m L· L- 1 的豆油液 ,3 m L· kg- 1 ;用 TAA小鼠为 50 mg·kg- 1 ;用 D-Gal大鼠为 1 60 m L· L- 1 水溶液 ,5m L· kg- 1 ;各组均采用 ip.以 GPS小鼠 1 50 ,75,3 7.5mg· kg- 1 ,大鼠1 2 0 ,60 ,3 0 mg·kg- 1 ,豚鼠 1 2 0 ,4 8mg· kg- 1 ,肌肉给药治疗 ,测定其血清中 ALT,AST变化 ,以及肝脏形态学改变 ,评价 GPS对各种肝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结果 GPS可明显降低多种急性肝损伤和慢性肝损伤动物的血清转氨酶 .使肝组织的片状坏死、肿胀及脂肪变性 ,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且可促进肝脏的蛋白质合成 .结论  GPS对多种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胆管结扎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8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和D4组,每组均为12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胆管结扎组,C组为胆管结扎+低剂量非诺贝特治疗组[30 mg/(kg·d)],D组为胆管结扎+高剂量非诺贝特治疗组[60 mg/( kg·d)].术后7d分别留取血标本及肝组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ALP、GGT、TBA,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TNF-α、IL-1β,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数目以及Masson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结果 结果发现,D组ALT、AST、ALP、GGT、TBA显著低于B组(P<0.01),D组AST、ALP、GGT、TBA显著低于C组(P<0.01);C、D组IL-1β显著低于B组(P<0.01),D组IL-1 β显著低于C组(P<0.01),D组血清TNF-α显著低于B组(P<0.01);C组肝细胞凋亡显著低于B组(P<0.01),D组肝细胞凋亡显著低于B、C组(P<0.01);C组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显著低于B组(P<0.01),D组显著低于B、C组(P<0.01).结论 短期应用非诺贝特可明显减轻胆道梗阻肝损伤,其原因可能与其改善血清肝功、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以及抗肝组织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GSH分别采用灌胃及腹腔注射两个途径给药,剂量分别为1.25g/kg、0.5g/kg、0.2g/kg及0.4g/kg、0.1g/kg、0.025g/kg,实验结束时采血检测ALT、AST、白蛋白等,并解剖动物分离肝脏,作肝病理形态、纤维化分级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结果:GSH灌胃及腹腔注射给药组的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为低。病理形态观察发现,GSH能使肝细胞肿胀及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抑制纤维组织的增生及Ⅰ型胶原的表达。结论:GSH对四氯化碳所致的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府用提供了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婷婷 《四川医学》2018,39(1):64-6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n=10),高脂组(HFC组,n=10)及替米沙坦干预组(HFT组,n=10),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高脂组及干预组给予高脂饮食,干预组在12周后开始给与替米沙坦[10mg/(kg·d)]灌胃4周。16周末采血检测肝功能、血脂,摘取肝脏组织行病理切片及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与NC组比较,HFC组的肝功能、血脂升高(P<0.05),肝脏脂肪病变明显,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GRP78、ATF4和CHOP的蛋白表达升高;而HFT组较HFC组肝功能、血脂水平下降(P<0.05),肝脏脂肪病变改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降。结论替米沙坦对NAFLD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18.
陶宁  田雨 《四川医学》2011,32(11):1788-1790
目的探讨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中加用注射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肝功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治疗抗结核药所致的肝损害,其效果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相当。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观察抹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灌胃红星二锅头酒连续9天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抹茶混悬液。实验期末,采血取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分离肝脏,计算肝指数,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抹茶能缓解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小鼠体质量减轻,降低血清ALP活性(模型组116.6±19.4,抹茶组91.9±18.7 U/L)、肝指数(模型组4.62±0.42,抹茶组3.94±0.34 %)及肝组织MDA水平(模型组4.69±0.54,抹茶组3.99±0.75 nmol/gprot),增加SOD活性(模型组19.3±1.00,抹茶组23.5±1.61 U/gprot)。结论 抹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于晨起给予替米沙坦8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检查超声心动图计算心室重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白天平均SBP、白天平均DBP、夜间平均SBP、夜间平均DB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30.5±4.9)mmHg(1 mmHg=0.133 k Pa)比(141.3±5.5)mmHg,(78.5±3.7)mmHg比(85.6±3.5)mmHg,(131.5±3.2)mmHg比(143.5±6.6)mmHg,(79.3±1.3)mmHg比(83.9±2.7)mmHg,(130.5±2.2)mmHg比(140.5±3.6)mmHg,(77.6±3.6)mmHg比(82.9±3.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