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运用价值。②方法对25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进行DSA造影,在DSA的透视、减影、回放、测量等功能引导下完成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介入手术。③结果治愈2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④结论在DSA引导下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1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前均采用CT血管成像(com puter ized tomographyangiog raphy,CTA)确诊主动脉夹层。术中穿刺左肱动脉行主动脉造影了解内膜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 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送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裂口完全封闭,术后随访(7~29)个月患者均存活,CT及胸片复查支架位置、形态正常。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覆膜支架血管腔内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6例的体会,并探讨手术时机及技巧.方法 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者16 例,所有手术均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进行.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成功.本组16例共置入支架血管16个,予球囊扩张2例,有4例完全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术毕造影显示,所有病例真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至今,1例术后2年死亡,其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02例(男84例,女18例,年龄28—83岁)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经胸心脏超声(TTE)、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评估。术中穿刺左肱动脉行主动脉造影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将覆膜支架送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102例成功进行了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24个月),99例行CTA复查,有3例病人在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5.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指征、方法、疗效。 方法 :1例高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DeBakeyⅢB型 )在主动脉造影 (DSA)动态监视下 ,用 1 30mm× 4 4mm涤纶人工血管内支撑复合体经左髂外动脉导入 ,对胸主动脉夹层进行腔内隔绝治疗。 结果 :术后即刻DSA示原主动脉夹层内膜破口封闭 ,夹层假腔不再显影。患者术后次日进食 ,1周出院。术后 1周及 1个月多普勒和CT血管造影 (CTA)复查显示 :移植物通畅 ,内径36mm ,支架无扭曲及移位 ,无内漏发生 ,假腔内充满血栓。 结论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适合于腔内隔绝术治疗。该方法具有微创、便捷和疗效确实的优点 ,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经皮带膜内支架置入术(ES)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2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造影进行分析,并与MRI及CT对照;3例行经皮带膜内支架置入术。结果:DSA对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显示优于MRI及CT,对真假腔显示三者相近;3例经皮带膜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2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腹主动脉真腔及其各分支血流基本得到恢复,症状完全消失。结论:DSA是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重要的检查方法,经皮带膜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适应证选择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4年11月我院住院的4例(年龄48~82岁;男3例,女l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行腔内隔绝术,并进行临床分析和随访.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在全麻下4例均成功在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释放覆膜支架,其中为Standford A型及Standford B型各2例,共使用Talent覆膜血管支架4个,术中造影证实Standford B型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Standford A型1例术后证实内漏存在,术后3d死亡.1例在支架释放后出现左冠脉急性闭塞致死亡。结论: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行腔内隔绝术(EVGE)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Standford A型夹层行EVGE术仍有待进一步对技术及器械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8.
覆膜血管内支架种植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覆膜血管内支架种植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方法86例B型主动脉夹层,男7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岁(29~74岁)岁。术前行CT增强扫描(部分病例为MRI检查)及DSA检查,选用大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植入后即刻行DSA检查。随访采用EBCT增强扫描。结果覆膜血管内支架种植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77例无内漏,9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急性腹腔内脏供血障碍中毒性休克者,覆膜支架种植术后虽然供血改善,但中毒症状未改善,最终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随访: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术后造影9例有内漏者,无加重,12例患者近端夹层动脉瘤消失,余者夹层近端假腔内均有血栓形成。1例术后30天支架远端形成假性动脉瘤死亡。结论覆膜血管内支架种植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部观察。  相似文献   

9.
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和方法。方法自2004年9月~2007年2月,采用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16例,所有支架均经股动脉置入,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结果支架释放全部成功,夹层破裂口成功封闭,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随访1~24个月,无远端动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结论血管覆膜支架适合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
李韬  吴全忠  梁葳  黄健宏  李潮 《广东医学》2004,25(4):419-420
目的 介绍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 采用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8例。移植物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切口导入,至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手术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结果 8例均顺利植入带膜支架。无手术死亡,无截瘫、器官缺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造影显示支架封闭主动脉破裂口,随访2~13个月,螺旋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无延期内漏。结论 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是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方法,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瘤的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提高该方法的应用水平。方法2001年1月-2008年6月,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瘤25例。移植物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切口导入,至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手术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结果25例中23例顺利植入带膜支架,2例未获成功,固术期死亡2例。无截瘫、器官缺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造影显示支架封闭主动脉破裂口,随访2—50个月,螺旋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无延期内漏。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瘤安全、有效、恢复快,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58,自引:14,他引:58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1998年9月至1999年5月对10例慢性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施行了腔内隔绝术,移植物为Z型记忆合金支架与涤纶人工血管复合体,移植物口径根据螺旋CT动脉造影测量决定,手术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 。结果:手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于内漏所致的动脉瘤破裂。其余9例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32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结果 32例患者均被确诊,并显示明确的真假腔,DeBakey分型属于Ⅰ型12例,Ⅱ型2例,Ⅲ型18例。结论 MSCT具有可靠、安全无创的优点,对AD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作为检查AD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ngiography,CTA)及各种图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AD患者行64排螺旋CTA扫描,将原始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和管腔拉直图(CPR和LS)、最大密度投影(MIP)、仿真内窥镜(VE)、容积再现(VR)重建。结果典型主动脉夹层(TAD)共35例,其中DeBakey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各5、2、4、24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AD)共6例。TAD患者中,35例均可显示真假腔、内膜片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33例患者见初始破口,21例患者假腔内见血栓。轴位、MPR、CPR和LS是显示TAD的最好手段,MIP次之,VR可立体显示血管,VE可观察到破口的内部形态。结论 64排螺旋CTA及多种重建方法的应用能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可无创性准确诊断各种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盛军  陈宏山 《安徽医学》2018,39(5):568-57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应用MSCTA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D患者MSCTA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MSCTA在主动脉管壁内膜破口总数量和测量左侧锁骨下动脉水平主动脉管径方面的差异.结果 22例患者按DeBakey法分型:Ⅰ型2例(9.09%),Ⅱ型5例(22.73%),Ⅲ型15例(68.18%).主动脉内膜初始撕裂的初破口位于升主动脉7例(31.81%),主动脉峡部13例(59.09%),胸主动脉1例(4.55%),腹主动脉1例(4.55%).所有患者均发现夹层远端内膜1个或多个再破口;再破口数量≥2个10例(45.45%),单个12例(54.55%).其中14例患者完善DSA检查,与DSA检查结果比较,MSCTA在显示内膜破口数量和测量左侧锁骨下动脉水平主动脉管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P=0.311).结论 MSCTA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诊断AD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Ⅰ型8例(25%),Ⅱ型6例(18.8%),Ⅲ型18例(56.2%).32例AD患者都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不同密度的真假腔以及分隔真假腔的内膜瓣.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所有病例均显示真假腔之间各种形态的低密度内膜片及内膜破口的位置,纵行向下的真腔夹层延伸范围.结论 64排螺旋CT是一种安全、快捷、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术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Conventional chair of thoracic aonic anempsm entails thoaseotomy and graft inteapsihon. For el(lerly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Previous OPe~, of)esily,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or other comorbidihes, such a I)roce(lureentails singnificant mortalily and m')rl)i(lity. Alillougllthere have l)eell singnificant advances in tilt.1'aoperative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lhese elderly and debililated patients, operative inoltality ~ges from 20% 40%LI], and POstoperative fenal and pulmonap insuff…  相似文献   

18.
腔内修复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文锋  杨康  廖克龙  吴蔚 《重庆医学》2004,33(12):1779-1781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手术指征、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方法 2002年5月~2004年8月, 对多病并存的3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全麻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动态监控下施行了腔内主动脉修复术.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年龄39~83岁.其中Stanford B型胸腹主动脉夹层2例,腹主动脉瘤1例.其中2例经腔内人工血管支架修复后动脉夹层消失,1例腹主动脉瘤消失.3例随访1~24个月,螺旋CT提示血管内移植物无移位.结论腔内主动脉修复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缩短了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方法对56例行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成功释放56例,46例仅使用1支移植物封闭夹层近端裂口,6例使用2支移植物封闭夹层近端裂口,4例同时封闭夹层近端及远端裂口,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余病例术后无心、肺、肾功能衰竭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2例分别于术后6、11个月再发StanfordA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再次行腔内治疗,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动脉瘤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方法,短期的随访结果表明该技术安全有效。内漏是该方法的主要并发症,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查。  相似文献   

20.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临床诊断或可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Bolus Tracking自动触发扫描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主动脉全程重建并分析病变。[结果]47例患者中Ⅰ型主动脉夹层9例,Ⅱ型主动脉夹层4例,Ⅲ型主动脉夹层34例。其中21例Ⅲ型主动脉夹层与DSA主动脉造影对照,64层螺旋CT共显示破口52个,DSA显示破口44个。13例行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64层螺旋CT复查发现Ⅰ型内漏4例。[结论]64层螺旋CT以其快速、薄层的容积扫描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真实、全方位、多角度的显示主动脉全程,在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准确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术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