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祛湿法配合西医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胃溃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西医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活血化瘀、祛湿法配合西医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qd,用药6周,克拉霉素500mg,bid,用药2周,阿莫西林1000mg,bid,用药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丹参饮合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对照组的痊愈率为53.3%,有效率为16.7%,总有效率70.0%,Hp根除率77.8%;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5.0%,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85.5%,Hp根除率9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饮合藿香正气散加减联合西医疗法较单纯西医三联疗法效果好,体现了活血化瘀、祛湿法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热祛湿通络法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通络法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机理。方法:53例酒精性脂肪肝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清热祛湿通络法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与IL-8、SOD、MDA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8、MDA、TG、CHO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5,P<0.05),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外周血IL-8、MDA、TG、CHO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5,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恢复,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清热祛湿通络法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其机理可能与下调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微循环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清热凉血祛湿法治疗急性湿疹。方法: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结果:30例患者痊愈27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在临床上应用清热凉血利湿法治疗这类皮肤病,见效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GA患者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祛湿清热法治疗,对照组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对两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进行量化评价,并检测两组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期间,统计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78.26%相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减小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炎性因子(IL-1β、TNF-α、CRP)及疼痛介质(PGE2、5-HT、NO)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IL-1β、TNF-α、CRP、PGE2、5-HT、NO)血清水平较对照组同期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与对照组的21.74%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祛湿清热法治疗GA的整体疗效切实,能有效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以自拟败毒汤治疗;对照组31例以阿昔洛韦片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4.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热退、口腔溃疡愈合、手足疱疹消退等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5、<0.01)。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通络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片+尼美舒利治疗,2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关节主要体征评分及生化指标包括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2组对关节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尿酸、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养阴清润化浊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双庆  杜景华  赵建 《新中医》2002,34(10):69-7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多见病、常见病,从其临床症状来看属中医痹证范畴,目前治疗多以中医理论“肾主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立论,采用温补肝肾、祛风散寒为大法,但临床疗效不甚满意。近年来,笔者应用养血清润化浊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结合有关文献浅探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8年9月~1995年6月应用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结节性脂膜炎39例,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3例结节性脂膜炎患者诊断参照《实用结缔组织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18),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中...  相似文献   

9.
王丽 《光明中医》2006,21(10):55-56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为临床表现,以血糖升高为共同特征的一类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失治或误治会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肺结核、神经病变、眼部病变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以关节滑膜腔的慢性炎症为特点的对称性、多发性、反复发作性关节炎.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因其病情顽固,久延难愈且疼痛遍及周身多个关节,中医又称"顽痹"、"历节风"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贯众治疗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临证重用贯众配伍清热化湿、凉血解毒、利水消肿、滋补脾肾等药物治疗肾炎血尿。结果:重用清热解毒止血之贯众加减配伍治疗急慢性肾炎血尿收效颇佳。结论:热毒贯穿于血尿病程的始终,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清热解毒止血药物贯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Meta分析探讨健脾清热祛湿法是否可以调节湿疹患者免疫功能。应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对以中英文全文发表的研究进行检索,对入选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纳入6篇研究,试验组231例,对照组226例。对于CD^4+,试验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D^8+,试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D^4+/CD^8+,试验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表明合并的均值相对稳定。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脾清热祛湿法能够调节湿疹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清肝利湿治疗排卵期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自述近2年每于月经周期中期出现小腹胀痛、阴道少量出血、白带增多,并伴有外阴瘙痒,且近几个月加重。经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诊断为排卵期出血。该患者脉象弦滑、舌尖红、苔薄黄。给予加减清肝利湿汤,方药组成:茵陈9g,车前子15g(包煎),木通6g,扁蓄12g,瞿麦12g,延胡索6g,川楝子9g,黄芩9g,柴胡3g,荆芥穗4.5g,白芍3g,赤芍3g。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3剂,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消肿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清热利湿消肿药(金银花、茵陈、薏苡仁、赤芍、丹参、益母草等)配合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等西药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57例患者治愈,有效率95%。结论:清热利湿消肿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清热化湿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浅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将96例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CAG湿热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清热化湿中药口服(自拟方),对照组予三九胃泰胶囊口服,均治疗90天。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胃粘膜组织学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法为治疗CAG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怔忡"的范畴。湿热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因素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重视。文章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与湿热相关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方面的探讨,揭示清热利湿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和胃法组成的中药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120例病例均为Hp感染阳性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予兰索拉唑胶囊30mg,日2次,阿莫西林胶囊1.g,日2次,克拉霉素片0.5 g,日2次,枸橼酸铋钾颗粒0.22 g,日2次,口服2周,后再予兰索拉唑胶囊5周。治疗组6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清热利湿和胃法组方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总有效率治疗组98.3%,对照组8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四联疗法的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临床观察无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陈四清 《江苏中医药》2004,25(11):43-43
祝某某,男,58岁。1998年4月22日初诊。  相似文献   

19.
孙西庆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295-1296,1318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和对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清热燥湿法治疗,对照组给服西比灵;治疗前后均检测自由基(SOD、MDA)水平,并对两组服药前后头痛指数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发作期SOD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经清热燥湿治疗后患者SOD活力升高,MDA水平降低。结论清热燥湿法可改善患者头痛症状,减少复发,提高临床疗效,且能对抗自由基紊乱。  相似文献   

20.
我科在临床中发现,产后发热除热毒、瘀血外,属湿阻型者众多,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76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33岁,平均30.04±1.65岁;病程最长72天,最短20天,平均42.54±2.32天。对照组7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32岁,平均30.04±1.6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