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晓爽 《中医杂志》1996,37(10):601-602
张从正有言:“目不因火不病”,清法在眼病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现将临症经验介绍于下:1 清热解毒祛湿法治疗风赤疮痍风赤疮痍为眼睑皮肤病变,表现为眼睑皮肤红赤糜烂、起水泡、脓泡,色如丹涂等,与西医学之眼睑丹毒、眼睑带状疱疹、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等类似。本病常由心火旺脾蕴湿,外挟风毒结于胞睑而发。临床以清热解毒除湿法治疗,常用方剂如五味消毒饮配合除湿汤等。  相似文献   

2.
清法是中医治则治法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是中医临床治疗重症感染性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清法治疗各类重症感染性疾病时,因患者病情相对危重,病因病机特点多复杂,单一治法难以取得明显疗效,常将清法与宣表法、化痰法、利湿法、攻下法等相结合辨证运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冰 《新中医》1991,23(4):11-12
清法,是皮肤病内治八法之一,即用寒凉为主的药物清除火热邪气,治疗皮肤实热性疾患的一种方法,此法在皮科临床极为常用。下面仅以临床火热病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谈谈清法的适应证及其辨证应用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益气升清法为主治疗男科疾患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动脉硬化是血管退行性改变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动脉硬化发病高危因素的不断增多,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人数亦显著增多。本病属于中医“脱疽”的范畴。其早期表现为肢体酸胀、麻木、怕冷、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病情发展到晚期,则可见足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其病多为风、寒、湿邪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不通所致。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法,自拟大通洗剂外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药治疗思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建平 《中医杂志》2005,46(4):303-304
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的中医药治疗思路.(1)粥样斑块病理与中药现代药理:认为应将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发挥中医药稳定斑块的疗效优势.(2)粥样斑块病理与微观辨证:强调动态观察现代医学的某些微观辨证指标,将有助于AS的临床分期与辨证论治.(3)临床分期与辨证论治:主张临床可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即斑块稳定期、斑块易损期、斑块破裂或糜烂期、好转恢复期.  相似文献   

7.
脉健方治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脉健方(垂分草、海藻、Xi莶草等)治疗肢体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的作用机制。方法 60例随机分为脉健方组和中药丹参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主症、体征、脉冲多普勒频谱、血脂、血小板聚集实验(PA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脉健方能改善ASO缺血主症,缩短肢体抬高苍白时戒,提高踝/肱指数(A/BI),改善动脉血流速度。能降低胆固醇(T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且TC/HDL-C比值明显下降。与丹参均有抑制PAg作用。能升高患者血清SOD的活性。结论 脉健方治疗ASO的作用可能与改善侧支循环,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辨证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10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轻者足或手凉麻木,重者青紫苍白,溃烂坏死截肢。笔者辨证治疗本症101例,疗效满意,兹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仲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04,45(7):493-494
1 辨治经验 动脉粥样硬化(AS),属于中医学之眩晕、头痛、健忘、不寐、耳鸣、耳聋等范畴.在辨证的基础上识病,又不拘泥于辨病,才是辨证论治的真正体现.如眩晕,在辨明其某一证候,决定治则后,再加抗AS的药,这样治疗才完善.  相似文献   

10.
清法乃中医治病八法之一。笔者在内科急症中运用此法颇多 ,疗效较好 ,现将临床所遇病历例举如下。1 清热除痰祛瘀通络治中风 (腔隙性脑梗塞 )患者 ,谭某某 ,女 ,58岁 ,病历号 2 1453,本市人 ,于1993年 8月 4日入院。该患于 2日前夜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受限 ,左上肢肌力 0级 ,左下肢肌力 级 ,舌强语蹇 ,神志尚清 ,恶心欲吐 ,眩晕 ,饮食尚可 ,大便干结 ,口干苦 ,舌质红 ,苔黄厚腻 ,六脉弦滑。发病第 2天入院 ,查头颅 CT示 :腔隙性脑梗塞。中医结合四诊摘要诊断为 :中风 (中经络 ) (腔隙性脑梗塞 )。此证为脾失健运 ,聚湿生痰 …  相似文献   

11.
胡亚丽 《四川中医》2005,23(10):36-37
清法是运用寒凉药物,以清热保津、除烦止渴的一种方法。凡热病表证已解,里热炽盛,而尚未结实的情况下都可采用。本文结合《金匮要略》原文从八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岩 《中医研究》2005,18(3):61-62,F003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形成原因相当复杂.中医药通过调血脂、抗氧化、保护EC功能、抗血小板粘附聚集、抗血栓及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全面调节机体机能,发挥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干预的优势,全面干预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以下两方面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中医药治疗思路。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AS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以肝肾虚损为主,标实以痰瘀痹阻为主,以及毒邪在本病发生、发展、变化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西医认为低度炎症为AS发生、发展的关键,为炎症性疾病,而且炎症反应的激活是斑块不稳定的主因。②辨证论治:根据粥样斑块的特性将其分为斑块平稳期、斑块易损期、斑块破损期和好转恢复期。根据这四期的不同特点,灵活采用解毒排毒与祛痰散结、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相结合的中医药疗法。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从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许迎春  王化良  丁晶 《中医杂志》2004,45(6):405-407
从毒邪的内涵、分类及致病特点着手,并结合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关系的研究,对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阐明毒邪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是本病迁延不愈,变证丛生的关键因素.在治疗上可采用解毒排毒抗毒的方法以化解转化"毒素",使毒分解;就近引导,给毒以出路;提高机体自身解毒能力,以抵制毒邪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少阳病依据邪气传入途径及形成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少阳病和转属性少阳病两大类。在临床应用中应走出见少阳病惯用和法的误区。针对病机为"胆火上炎"的原发少阳病应以清法为基础治法,随证加减,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6.
魏冬梅  张友堂 《河北中医》2005,27(12):958-96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是一组动脉硬化血管病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半个世纪以来,AS在欧美发病率逐渐增高,至60年代后期成为流行性常见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该病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治疗AS方法大致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手术风险大,疗效不肯定,临床应用不多。而长期服用西药可产生毒副作用且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宽胸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LPO)、氧化型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宽胸丹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多烯康组,每日喂养相应的正常、造模、或含药饲料,40天后,测定血清SOD、LPO、oxLDL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SOD活性降低,LPO、oxLDL值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宽胸丹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SOD活性、降低LPO、oxLDL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优于多烯康组(P<0.05).结论:宽胸丹的作用可能是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防治冠心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大、中动脉管壁出现增厚、变硬,最后导致血管壁弹性变差和管腔缩小等一系列退行性病变以及增生性病变的统称,主要涉及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炎性细胞浸润、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研究显示,AS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1])。即使西医对AS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远期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研究防治As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s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血脉舒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河清 《中医杂志》1998,39(2):113-115
我们认为,痰瘀阻滞、肝气虚衰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主要病机之一。有逐瘀化痰通络、暖元温肝调气作用的血脉舒可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_(100),提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血脂质过氧化物,凋整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平衡,减少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内膜厚度及组织学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