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28岁,经产,月经正常,无痛经史.曾因早孕在我院门诊做人流手术两次,术后仍有妊娠反应,B超检查发现:子宫呈球形增大.宫腔内偏左侧见一妊娠囊,囊内有胚胎及胎心搏动,子宫纵切、横切还可见到一条从宫底到宫颈管强回声带,并见其与子宫前后壁相连,把子宫腔分隔成两个腔室.B超诊断;子宫纵隔畸形合并左侧宫腔妊娠.此后再次人流亦证实为完全性纵隔子宫.  相似文献   

2.
宋文彬  黄发基 《吉林医学》2011,(10):1902-190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纵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声像图分为完全型纵隔子宫合并妊娠(9例)、不完全型纵隔子宫合并妊娠(21例)。超声正确诊断26例,准确率86.7%。误诊为子宫角部妊娠1例,误诊为偏心性宫内孕2例,漏诊1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纵隔子宫并早期妊娠的诊断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丽娟 《当代医学》2021,27(11):22-24
目的分析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超声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临床手术证实的80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经腹联合经阴道)诊断,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诊断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及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经Kappa检测,超声诊断不同类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与手术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0,P=0.000),超声诊断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误诊率为13.75%;瘢痕妊娠孕囊型的超声特点:孕囊完全或部分着床于子宫瘢痕位置,血流信号可见环状或条索状滋养血流,局部肌层存在缺损或肌层较薄;混合型包块的超声特点:瘢痕位置可见不均匀回声,浆膜层局部外凸或不完整,包块周边可见低速低阻血流信号。输卵管间质部的超声特点: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旁一侧可见孕囊或不均匀包块,孕囊周边肌层厚度<5 mm,孕囊周边可见环状高回声,呈间质线样征,周边肌层较薄弱或有缺损。宫角妊娠的超声特点:孕囊位于一侧宫角且宫角增大膨出,孕囊或包块与宫腔内膜互通,且周边存在完整肌层包绕。卵巢妊娠的超声特点:宫腔内未见孕囊,孕囊型一侧卵巢内可见孕囊、卵黄囊、胚芽及胎心管搏动,囊壁较厚且绒毛膜光环明显,包块型可见混合型回声,周边卵巢实质内可见卵泡或黄体,包块内可见条状、点状血流信号。腹腔妊娠:原发性腹腔妊娠超声特点,子宫大小、形态、回声正常,宫旁一侧可见孕囊样回声,周边呈增强厚壁回声,可探及胚芽且可见心管搏动,甚至可探及不均匀的胎盘回声,内散在斑点状强回声,腹腔可探及腹腔积液,内见条索状分隔,且胎盘周边可见丰富蓝红色血流包绕;继发性腹腔妊娠超声特点,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且呈不均匀回声,可见腹腔积液,大网膜上可探及羊膜囊、内见胎儿、胎心搏动、胎盘组织,羊膜囊与膀胱间未见子宫肌壁层。结论不同类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但仍存在误诊情况,故临床上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扩大扫查范围,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1.I资料来源8例患者均为育龄妇女,因下腹疼痛、阴道流血就诊而行B超检查。12仪器与方法日本东芝2B型超声波诊断仪。频率5兆赫(MHZ)。患者充盈膀脱适度.经腹部纵、横、斜切面探查子宫及附件,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宫内情况。2结果8例子宫发育畸形。其中双子宫双宫颈4例,4例均为一侧子宫早期妊娠,另侧子宫宫内节育环位置下移;汉宫腔单宫颈3例。l例右侧子宫早期妊娠,左侧子宫内膜炎;2例一侧子宫宫内节育环,另侧子宫发育不良;纵隔子宫合并早期妊娠1例。双子宫双宫颈,一侧子宫官内节育环位置下移,一侧子宫早期妊娠B超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42例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声像图分析,探讨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的超声诊断和(或)临床妇产科诊断为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妊娠42例,对其早期妊娠(<14周)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早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42例孕妇平均年龄28.5岁,其中超声诊断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39例,临床证实为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35例,超声诊断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正确率83.33%(35/42),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9.52%,其中3例为过早宫内妊娠,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宫角妊娠;假阴性3例,假阴性率7.15%,其中2例被超声诊断为可疑宫内早孕,1例被诊断为宫角妊娠.结论 超声对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能准确诊断并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二维超声扫查发现可疑纵隔子宫病例行三维成像,观察宫腔内膜形态并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用离线分析法测量纵隔长度与宫壁肌层厚度及两内膜的夹角并进行分型.结果:三维超声冠状面可以显示纵隔子宫的宫腔结构及宫底外观形态.其结果与宫腔输卵管碘油造影术及宫腔镜最终诊断完全相符.结论:三维超声冠状面图像直观清晰,立体感强,能够描述宫腔特征,尤其是显示宫腔内部结构及宫底外观形态,在对纵隔子宫的诊断中明显优于二维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部分性纵隔子宫合并早、中期妊娠宫腔积血的超声诊断进行分析.方法:收治部分性纵隔子宫合并早、中期妊娠宫腔积血患者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性纵隔子宫合并早、中期妊娠宫腔积血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误诊1例,漏诊2例,通过超声检查分析生理原因:因子宫发育异常,受精卵着床位置不适宜孕卵发育是导致宫腔积血、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黄体酮的水平异常、精神因素均为导致部分性纵隔子宫、合并早、中期妊娠宫腔积血的原因,25例患者中17例保胎治疗均获得成功,8例失败,但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对部分性纵隔子宫合并早、中期妊娠宫腔积血的诊断中初选的价值,并惟一的检查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措施,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注重细节特点及近期追踪观察在部分型切口妊娠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66例经超声诊断为部分型切口妊娠的门诊及入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初次超声正确诊断51例,有11例初次误诊为宫内孕经复查后诊断为部分型切口妊娠,另有4例首次误诊为部分型切口妊娠后确诊为宫内孕.回顾分析62例未经处理的部分型切口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发现:空囊型27例,有卵黄囊无胚芽的22例,有胚芽及有/无胎心搏动的13例.62例均位于子宫下段接近切口处,肌层厚度2.8~6.4 mm,平均4.5 mm.孕囊受牵拉形态改变40例,无明显变形20例,宫腔线偏移37例,偏移不明显的23例,有2例因图像质量欠佳孕囊变形、宫腔线偏移的情况不明确;切口附近有血流的59例,复诊均有血流增多.结论 妊娠囊的细节特点即着床部位、着床处子宫壁的厚度,孕囊变形及偏移宫腔线的情况,卵黄囊及胚芽的位置,孕囊周边的血流及其变化情况对早期诊断部分型切口妊娠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纵隔子宫妊娠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纵隔子宫早、中晚期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纵隔子宫畸形妊娠者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自超声检查确认后,定期超声随访,追踪观察至胎儿出生。结果完全纵隔子宫合并妊娠4例,其中3例合并早孕,1例合并晚期妊娠;不完全纵隔子宫合并妊娠29例,其中合并早孕25例,中晚期妊娠胎儿存活18例,3例漏诊,1例误诊。结论超声检查对纵隔子宫早期妊娠可明确诊断,对纵隔子宫引起的反复流产,不明原因的早产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纵隔子宫中晚期能很好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为产科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为生产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三维彩超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宫腔内良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宫腔内疾病的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宫腔声学造影技术诊断宫腔内疾病43例.结果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不完全纵隔子宫4例,宫腔粘连3例.与宫腔镜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准确诊断39例,诊断符合率达90.7%.结论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声学造影检查简便易行,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因停经40天,自查尿HCG阳性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略饱满,质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所见(图1):子宫后位,宫体稍增大,宫腔内膜似呈"Y"形,左侧宫腔底部见大小约13 mm×10 mm的孕囊,未见胚芽,未见原始心管搏动,可见卵黄囊,右侧宫腔底部见大小17 mm×12 mm的囊性无回声,其内见不规则的中低回声。双侧卵巢大小正常。超声提示:(1)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可能;(2)左侧宫内早孕,右侧宫内异常回声,随访。另患者查血HCG:174420 U/L。该患者于第2 d在妇产科行早孕人流术,术中刮出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7岁,因停经45天,尿孕检查阳性,要求行人流术入院。患者为G1P0,既往未做过妇科超声检查,否认有流产及其他手术史。超声检查,子宫:前位,轮廓清,大小约75mm×62mm×47mm,体积增大,横径增宽,于宫底水平横切面显示宫底肌层相连的纵膈低回声分隔左右宫腔,子宫内膜呈"V"字形,左侧宫腔内见稍高内膜回声,厚约9mm,右侧宫腔内见25mm×  相似文献   

13.
病例介绍:女,33岁,孕4产0,曾有右侧输卵管妊娠史.平素月经规律,因停经68d,发现异位妊娠1d,于2012年8月4日来我院就诊. 入院检查结果: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75810mIU/ml,经腹部超声示子宫前位,宫体大小7.9cm×5.8cm×4.9cm,肌层回声欠均,内膜厚1.2cm,宫内未见确切孕囊(图1,见封三),左侧宫角外见一周界尚清、不规则囊实性不均回声包块,大小约5.6cm×6.6cm×5.0cm,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图2,见封三).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olor doplor flow image,CDFI):其内探及极丰富血流信号,RI=0.29(图3、4,见封三).右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游离液性暗区.超声提示:子宫增大,左附件不均质包块-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合并侵袭性葡萄胎?盆腔增强核磁示:子宫体积增大,11.0cm×6.0cm×7.0cm,形态失常,左侧宫角处病灶呈不规则形,大小约2.8cm×2.2cm,其内可见带分隔的囊腔,病变信号不均,可见多发流空信号影.提示:子宫角病灶,异位妊娠合并侵袭性葡萄胎可能.后行全麻下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10周,左侧2/3表面呈紫红色,表面血管增粗怒张,质极软,右侧1/3见正常子宫.左侧输卵管迂曲,峡部至子宫角段清晰可见,无明显增粗,表面颜色正常,左侧卵巢正常大小.经会诊诊断,考虑子宫宫角部绒癌,进行化疗.  相似文献   

14.
李传才 《吉林医学》2011,(8):1539-1540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8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①观察妊娠囊是否位于宫底(纵切)及一侧宫角(横切);②判定妊娠囊与蜕膜化子宫内膜的关系;③妊娠囊与外周子宫肌层的关系;④将超声检查的提示性诊断与临床手术后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8例宫角妊娠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6例,另2例随妊娠进展,在8~12 d后随访时演变为宫内正常妊娠。结论: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可见蜕膜化的子宫内膜向宫底及一侧宫角部延伸时,可随孕龄及妊娠囊大小不同,将妊娠囊部分式完全包裹。  相似文献   

15.
陈英辉 《当代医学》2011,17(4):62-62
目的总结子宫角部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声像图鉴别诊断要点,提高二者的诊断率。方法选取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15例子宫角部妊娠患者及2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均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扫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①观察妊娠囊位于子宫的位置;②判定妊娠囊与蜕膜化子宫内膜的关系及妊娠囊与外周肌层的关系。结果 15例子宫角部妊娠患者中,超声检查正确诊断11例(73.3%);2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中,超声检查正确诊断18例(90.0%)。子宫角部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鉴别点如下:①前者孕囊与宫腔相通,而后者孕囊与宫腔不相通;②前者孕囊环周围有完整肌层包绕,后者孕囊接近浆膜层,其外上方肌层不完全或缺失。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鉴别子宫角部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CD)在诊断子宫肌壁妊娠(IP)的价值.方法:对9例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HCG阳性的妇女行TVS-CD检查,观察子宫附件,并重点观察子宫肌壁及其血流情况.结果:9例宫腔内均未见妊娠囊,6例于子宫前壁下段、2例于子宫底部肌壁及左侧壁内见混合性回声区,其中2例见卵黄囊及胚胎组织;1例于子宫底部肌壁内见妊娠囊.所有病灶周围或内部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并检测到低阻力型类滋养层血流频谱,并经手术、病理或保守治疗证实为IP.结论:TVS-CD对早期诊断I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种无创、有效、重复性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48例异位妊娠患者,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异位妊娠中,其中附件区出现混合型包块并合并腹盆腔积液12例,其中包块存在内部强弱不均以及出现液性暗区、边界不清、包块形态不规则;附件区出现囊实性包块合并少量盆腔的积液患者23例,其中可见包块内可见妊娠囊,未见心管搏动、胎芽;附件区妊娠囊完好,内见卵黄囊、心管搏动以及胎芽患者13例。除附件区出现异常表现,大多数子宫体积会出现异常增大情况,少数可见宫腔内存在单环状暗区的假孕囊或子宫内膜增厚。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其临床价值明显,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26岁。因"全完性子宫纵隔"于2016年1月22日入院。术前B型超声未见异常。1月26日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放环术,腹腔镜下见盆腔内多个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予以电凝),宫腔镜下见子宫内膜局部增厚,行诊刮术,术后病理检查:增生反应子宫内膜(左侧宫腔),增生反应子宫内膜伴局部息肉样增生(右侧宫腔)。术后予以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3月14日患者感右腹部疼痛,当地医院行中  相似文献   

19.
纵隔子宫两侧宫腔妊娠少见,我们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孕妇24岁,1995年10月26日作产前检查,孕1产0。妊娠21周。宫高脐上3cm,腹围85cm,疑是双胎。孕妇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完全纵隔。B超检查:子宫内见一纵隔,从宫底延至宫颈,将宫腔、宫颈分隔成两个,彼此互不相通。左右宫腔内各见一完整胎儿,大小与孕龄相符。左侧之胎盘附着于宫底及纵隔的上段,纵隔下段无胎盘附着处厚径仅为0.3cm。右侧之胎盘附着于宫腔前壁。B超提示纵隔子宫两侧宫腔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简称切口妊娠)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切口妊娠患者经腹部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临床治疗及病理结果。结果:30例超声及临床诊断为切口妊娠的病例中,8例表现为切口区混合性包块,2例切口内见妊娠囊,16例妊娠囊壁局部突入切口内,大部分位于宫腔下段,4例妊娠囊位于宫腔中央,切口区见子宫蜕膜突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提供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