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米力农 (m ilirinone)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米力农注射液首剂按 37.5︼g/ kg静脉注射 ;继以0 .5︼g/ (kg· min)静脉滴注 4h左右。以后静脉滴注每日 1次 ,总量为 5~ 10 m g,疗程 7d,用 Swan- Ganz球囊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 :治疗后心脏指数由 (3.0 6± 0 .72 )增至 (4 .11± 0 .35 ) L/ (min· m2 ) ;心排出量由 (5 .77± 1.15 )增至 (7.73±0 .92 ) L/ m in,两者均显著增加 ,而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平均肺动脉压力、外周血管阻力显著下降 ,P值均 <0 .0 5 ,血压和心率改变不明显 (P>0 .0 5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达 88.9%。结论 :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氧自由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复制 ,分别测定哮喘组、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组 (美喘清组 )、类固醇激素治疗组 (甲强组 )及正常对照组(对照组 )的小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变化。结果 哮喘组、美喘清组、甲强组SOD分别为 ( 92 86± 9 2 9)U/ml、( 94 73± 10 2 5 )U/ml、( 10 1 78± 10 18)U/ml,前二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 ( 10 8 3 0± 2 1 67)U/ml,甲强组与对照组相比则无差异。三组LPO分别为 ( 3 81± 0 69)nmol/ gwwt、( 3 78± 0 71)nmol/ gwwt、( 3 0 3± 0 64)nmol/gwwt,前二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 2 69± 0 5 7)nmol/ gwwt ,甲强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无差异。美喘清组与哮喘组SOD、LPO之间无显著差异。甲强组SOD明显高于哮喘组 ,LPO明显低于哮喘组。结论 氧自由基损伤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病理过程 ,类固醇激素可以有效地降低氧自由基的产生 ,β2 受体激动剂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3.
3,4—二氯苯丙烯酰另丁胺抗抑郁作用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一种新的胡椒碱衍化物:3,4—二氯苯丙烯酰另丁胺(7903)对五种抑郁动物模型的影响。7903在小于TD_(50)剂量下,对所用动物模型均显示出抗抑郁效应,即在不增加动物的自主活动情况下,急性ip 7903可明显缩短小鼠及大鼠强迫游泳不动状态时间;急性ip或po明显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慢性(二周)ip可明显缩短电刺激小鼠角膜引起的最长持续不动状态时间;急性ip可明显改善利血平引起的小鼠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4.
特种红曲对鹌鹑实验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特种红曲对鹌鹑实验性脂肪肝的影响 ,以确证其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乙醇性脂肪肝鹌鹑模型 ,测定给药前后的血脂和肝脂水平 ,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特种红曲 1 .6g·kg-1给脂肪肝鹌鹑灌胃 2 0d ,可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 (P<0 .0 1 ) ,同时降低肝脏TC和TG水平 (P <0 .0 1 ) ;特种红曲 0 .8g·kg-1也可降低血浆TC和LDL水平(P <0 .0 5 )和肝脏TC水平 (P <0 .0 1 ) ,并可使肝组织的脂变程度明显减轻 ,部分动物的肝脏甚至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特种红曲对实验性脂肪肝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壳聚糖(chitosan)也称几丁聚糖,是甲壳素(chitin)脱去酰基的产物。壳聚糖是一种多糖类生物高分子,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及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人类最早利用甲壳资源始于中国著名的《本草纲目》,其内记载:"蟹壳有破瘀消积的功能。"1811年,法国布拉诺首先在蘑菇类中发现了甲壳质,从  相似文献   

6.
水蛭煎剂对大鼠肝纤维化降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水蛭煎剂对大鼠肝纤维化降解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造模结束后予水蛭煎剂进行治疗 ,持续 10周 ;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 (MDA)含量 ,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水蛭治疗组与模型自然恢复组Hyp分别为 ( 178.5 1± 2 5 .11) μg/g肝粉和 ( 190 .38± 2 9.49) μg/g肝粉 ,MDA分别为 ( 2 18.84± 2 5 .96 )nmol/ml和 ( 2 30 .6 4± 2 4.37)nmol/ml,两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胶原沉积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水蛭煎剂对肝纤维化降解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辣椒素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离体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经典玻璃微电极方法。结果:辣椒素(10 μmol/L)使窦房结起搏细胞的零相最大上升速度(V_(max))由(2.4±0.5)V/s降至(1.7±0.2)V/s(P<0.05);舒张期除极速度(VDD)由(91±34)mV/s降至(70±30)mV/s(P<0.01);起搏放电频率(RPF)由(186±14)beat/min降至(162±10)beat/min(P<0.01);最大舒张电位(MDP)绝对值由(49±3)mV降至(44±2)mV(P<0.01);动作电位幅度(APA)由(55±4)mV降至(49±4)mV(P<0.05)。复极化90%时间(APD_(90))则由(149±21)ms延长至(167±27)ms(P<0.01)。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10 μmol/L)对辣椒素的上述电生理效应无影响。提高灌流液中钙离子浓度(5 mmol/L)以及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K-8644(0.5μmol/L)均可抑制辣椒素对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20 nmol/L)可逆转辣椒素所引起的除极化时间延长和MDP的降低。结论:辣椒素对家兔窦房结细胞有负性变时作用,这些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及/或钾离子外流有关,而非由辣椒素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与哮喘气道炎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在哮喘气道炎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用两种免疫学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化 ABC方法 )和生理学方法测定了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豚鼠血浆和肺泡灌洗液 (BAL F)中 NO水平和肺组织上皮细胞中NOS(一氧化氮合成酶 )、ICAM- 1 (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表达及肺功能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 ,1哮喘豚鼠血浆可溶性 ICAM- 1水平上升 ,BAL F中 NO水平上升 (P<0 .0 5 ) ;2肺组织 NOS、ICAM- 1表达水平上调 (P<0 .0 5 ) ;3肺潮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下降 ,气道阻力上升 (P<0 .0 5 )。结论 NO介导了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9.
亚甲蓝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新方法。方法  90只Wistar雄鼠制成肠粘连模型后随机均分成亚甲蓝组 (A组 )、石蜡油组 (B组 )和生理盐水组 (C组 ,对照组 ) ,自由喂养 2周后 ,比较各组肠粘连的轻重情况。结果 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0 0 1

0 0 5)。结论 亚甲蓝能有效预防动物腹部手术后出现的肠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L型钙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开胸冠脉结扎制备兔AMI模型 ,于 1周和 2个月处死动物分离心室肌细胞 ,以膜片钳技术记录梗死及周边区心外膜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 L)的变化。 结果 AMI兔梗死周边区心外膜细胞ICa L受到抑制 ,I V曲线上移 ,其峰值电流密度在正常对照组、梗死后 1周和 2个月分别为 (-5 5 8± 1 5 3 ) pA /pF、(-3 5 2± 0 93 ) pA/pF (n =6,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和 (-4 84± 1 48)pA/pF(n =11,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 ,但I V曲线的形态轨迹不变。其失活曲线左移 ,失活速度加快 ,半数最大失活电位分别为 (-13 1± 4 2 )mV、(-2 5 9± 7 0 )mV和 (-2 1 3± 5 6)mV ,P <0 0 5。 结论 AMI后梗死周边带心外膜细胞ICa L通道受抑制 ,可能为AMI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梗死后 2个月钙通道异常程度减轻 ,有恢复正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大鼠合并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大鼠合并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复制糖尿病肾病病变 (DN)大鼠模型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尿液及肾组织匀浆中 NO含量。结果 :尿液中 NO含量变化为糖尿病肾病组高于正常组 (NC组 )(P<0 .0 1) ,而治疗组 (INS组 )与 DN组比较两组间无差异 (P >0 .0 5 ) ;肾组织匀浆中 NO含量变化为 DN组高于 NC组(P<0 .0 1) ,而 INS组高于 DN组 (P <0 .0 1)。结论 :NO在介导 DN的肾小球高滤过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归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红剑  陈斌 《中南药学》2003,1(5):271-273
目的 研究当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免疫肝损伤模型,观察当归大、小剂量对其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细胞膜功能的影响。结果当归尤其是小刘量当归具有明显提高肝细胞SOD、降低MDA(P<0.05).并提高肝细胞膜ATP酶(ATPase)活性(P<0.05)的作用。结论提示当归具有明显的抗肝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改善肝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金莲清热泡腾片体内外抗流感病毒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方法 进行体外实验考察金莲清热泡腾片对甲1型流感病毒株(NYMCX-179A)、甲3型流感病毒株(NYMCX-327)和乙型流感病毒株(B/Phuket/3073/2013)的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下药物有效浓度(EC50),以及在细胞病毒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药物的作用情况及病毒滴度(TCID50)。进行体内实验考察金莲清热泡腾片对甲1型流感病毒(鸡胚扩增)的作用,计算小鼠存活率、生存时间;观察肺组织切片;CPE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血球凝集(HA)法测定其TCID50。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B)检测肺组织中H1N1病毒血凝素(HA)蛋白,探讨抗病毒机制。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预防模式用药和治疗模式用药的金莲清热泡腾片高、中、低3个浓度均能明显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10 TCID50、甲3型流感病毒10 TCID50、乙型流感病毒株100 TCID50引起的细胞病变,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NS,皮下注射)组、10%脂肪乳(LM,腹腔注射)组、咪达唑仑(MZ,皮下注射1mg·kg-1)组、丙泊酚(PP,腹腔注射20mg·kg-1)组及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合用(MP,0.5mg·kg-1+10mg·kg-1)组。用跳台和避暗实验分别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相应的潜伏期、错误次数,以其评估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用药后第1、2天,MP、PP和MZ组与对照组(NS和LM)比较,跳台和避暗实验中错误次数、潜伏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后第3、4天,各组间比较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第2天,与MZ组比较,MP和PP组跳台和避暗实验的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P<0.01),MP与PP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减半合用与两药单用同样可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俊红  吴德  唐久来 《安徽医药》2013,34(3):233-235
目的探讨孕早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HCMV先天性感染的大鼠模型,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随机抽取6只3月龄的子代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评价子代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示实验组大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和总路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也显示: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跳台实验中实验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跳台实验错误次数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孕早期HCMV感染导致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及纳洛酮1、10、100、1000ng·kg-1组(NL1、NL2、NL3、NL4组),各组皮下注射相应药物,3min后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1,随后分别进行跳台、避暗及Y迷宫实验,以不同时间测定的潜伏期、错误次数、一次性正确次数作为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结果:与NS组比较,跳台实验中纳洛酮各组小鼠的跳台潜伏期缩短(P<0.05),避暗实验中NL1、NL2、NL3组的潜伏期缩短(P<0.05),NL1、NL3组错误次数增加(P<0.05),Y迷宫实验中各组小鼠正确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可增强小鼠在跳台、避暗实验中的遗忘作用,但对Y迷宫实验中学习记忆的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纳洛酮(Naloxone)对被动吸烟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给予小鼠被动吸烟,用跳台实验观察腹腔注射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跳台实验显示,被动吸烟小鼠潜伏期(Step down latency,SDL)明显缩短(P<0.05),错误次数(Error time,ETs)明显增多(P<0.05).被动吸烟后腹腔注射纳洛酮,跳台实验显示,小鼠SDL延长(P<0.05),ETs减少(P<0.05).结论 被动吸烟会导致小鼠学习记忆下降,腹腔注射纳洛酮能够提高被动吸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聂忠富 《中国药房》2013,(31):2905-2907
目的:研究槐米中槲皮素对焦虑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确定刺激复制小鼠焦虑模型。小鼠跳台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地西泮(10mg/kg)组与槲皮素高、低剂量(60、15m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在给药第6天进行跳台训练实验,第7天为正式测试实验。小鼠明暗箱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地西泮(10mg/kg)组与槲皮素高、低剂量(60、15m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进行明暗箱实验。以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小鼠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高剂量组小鼠穿箱次数显著增加(P<0.05);槲皮素高、低剂量组小鼠测试期错误反应次数显著减少(P<0.01),小鼠脑内GABA、Glu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槲皮素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其机制与提高小鼠脑内GABA、GLu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盐酸氢吗啡酮身体依赖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氢吗啡酮产生身体依赖性的潜力。方法:采用小鼠催促戒断跳跃、大鼠催促戒断和大鼠自然戒断3种实验模型。结果:(1)在小鼠催促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sc,累积剂量分别为7、70和480mg·kg-1)和吗啡组(sc,累积剂量为480mg·kg-1)小鼠出现跳跃的百分率和跳跃次数及体重下降百分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在大鼠ig给药的催促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累积剂量分别为77.25、154.5和309.0mg·kg-1)及吗啡组(累积剂量为1030mg·kg-1)的大鼠和sc给药的催促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累积剂量分别为14.4、48和51.75mg·kg-1)及吗啡组(累积剂量为345mg·kg-1)大鼠的戒断症状分值和体重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在大鼠sc给药的自然戒断实验中,氢吗啡酮3个剂量组(累积剂量分别为207、310.5和621mg·kg-1)和吗啡组(累积剂量为2070mg·kg-1)大鼠在停用吗啡后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盐酸氢吗啡酮与盐酸吗啡相似,对实验动物无论是ig给药还是sc给药,戒断后都可使动物出现戒断反应,都具有产生身体依赖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银杏苁蓉配方的毒性。方法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银杏苁蓉片的急性毒性实验和90d喂养实验。结果银杏苁蓉配方的大鼠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5g·kg~(-1)·bw~(-1),属无毒级;将受试物掺入饲料中,自由摄取连续90d,大鼠体质量和食物利用率均无异常改变,各项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均在本实验室正常指标值范围内,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各脏器的病理组织检查亦未见明显病变,未观察到有害作用(NOAEL),剂量为0.7g·kg~(-1)·bw~(-1)。结论可以判断银杏苁蓉配方为无毒物,未见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