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与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和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例,其中窦性心律者12例,慢性心房颤动者13例(房颤时间≥6个月).上述患者均于手术时取左右心房侧壁组织(窦性心律:右房标本=12,左房标本=7;房颤心律:右房标本=13,左房标本=8),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CVF-Ⅲ)进行半定量分析;用VG染色法对总胶原容量分数(CVF)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心房颤动组左房内径显著扩大(P<0.01 ); 心房肌组织醛固酮、CVF-Ⅰ、CVF-Ⅰ/CVF-Ⅲ比值及CVF均明显增加(P<0.01);两组CVF-Ⅲ无差异;上述指标在左右心房之间无差异;CVF-Ⅰ与左心房直径(r=0.856,P<0.001)、CVF-Ⅰ/CVF-Ⅲ比值与心房颤动时间(r=0.766,P<0.01)、CVF与左心房直径(r=0.845,P<0.001)均显著正相关;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与左心房内径(r=0.814,P<0.001)和CVF(r=0.885,P<0.00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在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的表达及其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38例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为两组:持续性房颤组25例(AF组),窦性心律组13例(SR组),于心脏手术时切取小块右心耳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IRT1mRN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IRT1蛋白表达量,行心脏超声评价心房结构情况,采用masson染色评价心房纤维化程度,比较两组患者SIRT1表达及评价SIRT1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AF组患者SIRT1mRNA表达量高于SR组(P<0.05),AF组SIRT1蛋白表达量高于SR组(P<0.05), AF组SIRT1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心房内径无相关性(左房:r=0.198, r=0.047;右房:r=0.027, r=0.096,P均>0.05), AF组SIRT1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心房胶原容积分数呈负相关 (r=-0.643,r=-0.721,P<0.05)。结论 房颤患者心房组织SIRT1表达增加,与心房纤维化呈负相关,提示SIRT1可通过抑制心房纤维化在房颤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3):209-21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有关心房重构、纤维化、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重构[包括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纤维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氧化应激[包括活性氧(ROS)、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胰岛素抵抗[人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网膜素-1(Omentin-1)]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AOPP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心房重构及纤维化相关指标、ROS及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了解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重构机制有助于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不仅容易出现心肌纤维化现象而且会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及胰岛素抵抗,临床中应加强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microRNA-328(miRNA-328)的表达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探讨miRNA-328与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房颤患者12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40例)、持续性房颤(48例)、永久性房颤(32例)3个亚组;对房颤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Ⅰ级1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7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三组,其中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胶原沉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TGF和TGF-β1的蛋白含量.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心房组织CVF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01);持续性房颤组增加更明显(P<0.05).心房组织CVF与左房内径(r=0.320,P=0.005)、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390,P=0.001).与窦性心律组相比,CTGF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在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P<0.001)中均显著上调,持续性房颤组相对于阵发性房颤组亦明显增高(P<0.05).同时CTGF的蛋白表达与房颤持续时间(r=0.303,P=0.010)及左心房内径(r=0.287,P=0.015)呈正相关.结论 心房组织中CTGF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升高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胶原增加和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导致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代谢重构等是房颤发生的主要原因,重构又促进房颤发生和维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主要介绍与房颤相关的代谢重构及针对代谢重构干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导致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代谢重构等是房颤发生的主要原因,重构又促进房颤发生和维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主要介绍与房颤相关的代谢重构及针对代谢重构干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管紧张素Ⅱ 1亚型受体(AT1-R)密度的影响?【方法】 初诊1?2级EH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AmAt)和单纯降压组(Am),AmAt组每天予氨氯地平5 mg+阿托伐他汀20 mg;Am组每天予氨氯地平5 mg+安慰剂,治疗12周?35例正常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HeaC)?所有参加者于基线及治疗12周后检测血压?血脂及单核细胞AT1-R密度?【结果】 EH患者单核细胞AT1-R密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经12周治疗后血压较基线明显降低,以AmAt组下降更加明显(P < 0.05);Am组血脂改变不明显(P > 0.05),AmAt组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 < 0.05);两组患者单核细胞AT1-R密度较前明显降低,以AmAt组下降更加明显(P < 0.05);AT1-R密度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4, 0.636和0.644(P < 0.05);在AmAt组中,血脂正常者经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并无显著下降(P > 0.05),但其AT1-R密度显著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辅助降压作用,可能与其下调EH患者单核细胞表面AT1-R有关,这种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A1166C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0名ICH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T1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170例样本中ICH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AT1R AC基因型频率为32.5%,C等位基因频率为16.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为3.852,与AT1R AA基因型OR值0.2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 AC基因型增加脑出血发生的概率。结论: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ICH发病的独立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在糖尿病(DM)脑组织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第16周末行脑磁共振检查;于20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脑组织标本,行HE染色检测其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脑组织RAGE、AT1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大鼠磁共振显示大脑白质病变,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织病理学显示脑组织小血管周隙明显增宽,未见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糖尿病组脑组织RAGE、AT1R、MMP9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糖尿病组脑组织RAGE、AT1R呈正相关(P=0.015);糖尿病组大鼠MMP9与RAGE、AT1R呈正相关(P=0.001,0.037)。结论 DM大鼠白质病变的病理表现是脑小血管周围的水肿,其机制可能与RAGE、AT1R及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对心房颤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和金属机制蛋白酶-2抑制因子(TIMP-2)的影响,探讨三七皂苷R1防治心房颤动的机制。【方法】将102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心房颤动组和三七皂苷R1组,每组34只。采用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建立心房颤动大鼠模型。三七皂苷R1组大鼠腹腔注射2mL三七皂苷R1水溶液。心电图测定心房颤动持续时间,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心房组织MMP-2和TIMP-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ICAM-1、TNF-α、MMP-2和TIMP-2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房组织ICAM-1、TNF-α和Ⅰ型胶原蛋白水平。【结果】三七皂苷R1治疗前,两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七皂苷R1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6.37±2.02)s,低于治疗前和心房颤动组(P<0.05)。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心房肌间质胶原纤维量正常;心房颤动组大鼠心房肌间质见大量胶原纤维;三七皂苷R1组大鼠心房肌间质见片、点状胶原纤维。与对照组比较,心房颤动组和三七皂苷R1组大鼠血清ICAM-1、TNF-α、MMP-2水平升高[(137.52±16.59)10-6g/L、(14.25±1.08)10-6g/L、(435.26±17.63)10-9g/L;(109.25±14.62)10-6g/L、(12.31±1.27)10-6g/L、(288.47±15.52)10-9g/L](P<0.05),TIMP-2水平降低[(3541.27±331.24)10-9g/L;(3975.46±313.24)10-9g/L](P<0.05),心房组织ICAM-1、TNF-α和Ⅰ型胶原蛋白水平(0.23±0.07、0.51±0.09、0.63±0.14;0.15±0.06、0.22±0.07、0.27±0.12)升高(P<0.05),心房组织MMP-2蛋白光密度值(0.35±0.07;0.18±0.06)升高(P<0.05),TIMP-2蛋白光密度值(0.11±0.04;0.18±0.03)降低(P<0.05);与心房颤动组比较,三七皂苷R1组大鼠血清ICAM-1、TNF-α、MMP-2水平降低(P<0.05),TIMP-2水平升高(P<0.05),心房组织ICAM-1、TNF-α和Ⅰ型胶原蛋白水平降低(P<0.05),心房组织MMP-2蛋白光密度值降低(P<0.05),TIMP-2蛋白光密度值升高(P<0.05)。【结论】三七皂苷R1通过降低心房颤动大鼠血清和心房组织ICAM-1、TNF-α、MMP-2水平,升高TIMP-2水平发挥对心房颤动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hepatic fibrosis. Studies on HSCs activation in vitro have shown that this process is regulated by a wide variety of growth factors and cytokines。 Recent data indicate that Ang Ⅱ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kidney fibrosis; but there are only few reports on hepatic fibro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缬沙坦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行假球囊损伤手术给予正常饮食,余2组每只大鼠给予30万u/kg体重维生素D3右下肢肌肉注射后用球囊行动脉拉伤,在基础饲料中加入2%胆固醇、0.5%胆酸钠、0.2%丙基硫氧嘧啶、维生素D3粉剂(1.25×106u/kg饲料)、3%猪油等饲养。缬沙坦组同时给予缬沙坦30 mg/kg体重,1次/d灌胃。喂养9周后空腹24h抽血并处死,检测血脂水平,自主动脉弓下约1 cm处留取动脉组织1 cm用4%甲醛溶液固定,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中AT1R和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动脉硬化组均形成了典型的粥样斑块;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法表明:动脉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及缬沙坦组比较,AT1R和MCP-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缬沙坦组MCP-1蛋白表达亦高于与正常对照组(P<0.05),而AT1R的表达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缬沙坦通过拮抗AT1R从而抑制了MCP-1表达起到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肌细胞在房颤期间发生了结构的改变,细胞外基质(ECM)保证心肌细胞的正常定位和心肌组织的完整性,而胶原是其主要组成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介导胶原降解,影响心肌细胞结构的改变.是重构过程中心脏基质降解的主要因素.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也同时取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其抑制剂TIMPs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AT2受体激动剂CGP42112对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RPT)AT1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WKY(Wistar-Kyoto)大鼠的RPT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AT2受体激动剂CGP42112对AT1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AT1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 AT2受体激动剂CGP42112 10-7mol/L作用24 h可以明显抑制WKY大鼠RPT细胞AT1受体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P<0.05)。CGP42112对AT1受体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被AT2受体特异性拮抗剂PD123319(10-6mol/L)所阻断。与对照组比较,CGP42112刺激RPT细胞30 min后,NO的合成含量明显升高;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10-4mol/L)可以阻断CGP42112对AT1受体表达的抑制效应。结论 AT2受体能够抑制WKY大鼠RPT细胞AT1受体的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与NO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对心房组织肌浆网钙调控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 (房颤 )对心房肌浆网 (SR)钙调控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 ,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以GAPDH为内参照 ,测量SR的钙调控蛋白mRNA表达量。结果 :与窦性心律和持续 6个月以内的房颤患者相比 ,持续 6个月以上的房颤患者心房组织SR的Ca2 + ATPase和兰尼碱受体的mRNA转录水平均明显降低 (P均 <0 .0 1) ,磷酸受纳蛋白和肌集钙蛋白的mR NA转录水平无显著改变 (P均 >0 .0 5 )。结论 :长期房颤可引起心房SR的Ca2 + ATPase和兰尼碱受体基因转录下调 ,这可能是心房电重构和房颤后心房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风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心肌microRNAs的表达差异,预测其靶基因并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经知情同意,整群采集2013年1—12月收治的14例住院风心病房颤患者和8例风心病无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提取总RNA进行miRNAs芯片杂交检测,应用RMA和FC法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并用RT-PCR进行验证;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靶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与风心病无房颤组相比,风心病合并房颤组有22个miRNAs表达有差异,其中6个miRNAs表达上调,16个miRNAs表达下调;验证结果表明与风心病无房颤组比较,miR-661、miR-520d-5p和miR-145-5p表达显著下调(P<0.01);经GO和KEGG数据分析,差异miRNA靶基因的一部分亦与心肌纤维化相关.结论 该研究获得与房颤相关的差异miRNAs,可能是房颤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